第332章 仲达这计策真是太棒了-《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司马懿嘴角挂着一丝笑意,目光却转向了袁尚。

  袁尚顿时感到后背发凉,预感到情况不太妙。

  “袁熙所顾虑的,无非是三公子的地位。”

  “主公可以答应让袁熙成为魏国世子,这样一来,他的顾虑就全消除了。”

  “这样的好条件,还不足以诱使袁熙重新效忠您吗?”

  司马懿笑着揭晓了他的计划。

  袁绍瞬间明白了,眼睛猛地一亮。

  他明白,自己的儿子最担心的就是袁尚继位后,对他不利,从而彻底消除王位上的威胁。

  如果袁熙自己成了世子,将来做魏王,就不需要有这个顾虑了吧?

  袁绍的脸色由阴转晴,拍着桌子大笑道:“仲达这计策真是太棒了,正巧抓住了那逆子的心理。”

  “好好好,我就答应立他为储君,看他敢不敢不回来背叛刘备,回到我的阵营里。”

  袁绍恍然开朗,心情大好。

  袁尚却是脸色惨白,表情僵硬,怨恨的目光瞪向司马懿。

  这一招虽能将袁熙拉回来,但代价却是他自己失去世子之位。

  将来如果袁熙做了魏王,他该怎么办?

  难道袁熙不会清算他吗?

  “父王——”

  袁尚欲言又止。

  这种关于继承的问题,他这个身份的人自然不好开口。

  于是他急切地看向审配。

  审配比他还焦急,还没等袁尚暗示,就急急忙忙说道:“大王啊,即使袁熙回头,毕竟有投靠刘备的污点。”

  “我们魏国的世子之位,怎能给这样一个人?”

  “臣怕整个魏国会人心不服啊。”

  袁绍收起笑容,瞥了一眼袁尚,立刻看出了儿子的忧虑。

  “尚儿,别担心。”

  “世子的位置早晚还是你的,江山也是要传给你的。”

  “我的许诺,只是用来诱骗那逆子的手段罢了,你真以为我会实现这个承诺吗?”

  袁绍讽刺地说道。

  袁尚的眼中闪现出一线光亮,突然领悟到了袁绍话里的意思。

  说到底,袁绍的承诺只是为了稳住袁熙的心,让他乖乖倒戈攻击刘备。

  一旦击败刘备,夺回黎阳,把齐军赶出黄河以北,袁绍自然不会再履行诺言。

  不仅不会履行,反而会翻脸不认人,找机会清算袁熙。

  袁尚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父王误会了,孩儿并没有在意谁来当世子。”

  “无论谁当世子,都是父王您决定的事情。”

  “孩儿唯一关心的,是如何帮助父王击退那个刘备。”

  袁尚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在乎世子之位,只能摆出大义凛然的姿态。

  袁绍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说道:“那就按照司马仲达的计策去做吧。”

  话音刚落,已经明白过来的审配又开口道:“大王,臣觉得仲达这个计策还有破绽,恐怕不能完全欺骗到袁熙。”

  袁绍微微动容,示意审配继续说下去。

  审配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袁熙虽然平凡,但他难道看不出大王一直偏爱三公子,有意立其为世子?”

  “现在突然说要立他为世子,让他反叛刘备,他会轻易相信吗?”

  “臣担心他会看出这是大王的圈套,不会上当。”

  袁绍脸色再次变得阴沉,目光迅速移到司马懿身上。

  司马懿淡定地冷笑了一下:“大王请放心,臣已经有一套方案可以让袁熙深信不疑。”

  说完,司马懿压低声音,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的计划。

  袁绍听后,脸上再次恢复光彩,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仲达啊仲达,你不愧是我们魏国的谋士!”

  “我没有看错人,只有你能压制那蒋华强!”

  “好好好,就这么办!”

  ……

  邺城以南百里之外的外黄城。

  刘备自攻克黎阳以来,大军休整两天,就开始向邺城进发。

  三天之内,军队便抵达了邺城南边一百里处。

  二十万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进行休整。

  某军帐内。

  袁熙、荀谌和高览三人再次秘密会面。

  “三弟竟然被刺杀了!”

  “大王想要立我为世子,召我重返魏国!”

  荀谌看着袁绍亲笔信,脸上充满了喜悦。

  这封信是袁绍派人偷偷带给袁熙的。

  信中提到,袁尚刚刚被刺杀身亡,整个邺城都在哀悼。

  袁谭已死,袁尚被刺,袁买年纪还小,只剩下袁熙可以继承王位。

  袁绍信中承诺,对袁熙之前投靠刘备的事既往不咎。

  只要袁熙率军归顺,并且内外夹攻帮助击溃刘备,事后一定会立他为王世子。

  此外,荀谌、高览等人若能跟随袁熙一起返回,不仅免除前罪,还将加官进爵,重用有加。

  突如其来的喜讯让袁熙大喜过望,立即召来荀谌和高览商量对策。

  “唉,没想到三弟竟然遇刺身亡,真是可惜啊。”

  袁熙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假惺惺地落泪,仿佛为弟弟的死而难过。

  荀谌和高览对视一眼,暗自嘲讽。

  两人当然看得出来,袁熙这是在假装难过。

  “三弟的死,确实让人惋惜。”

  “但对公子来说,也许这并不是坏事。”

  “当初公子选择投奔刘备,不就是因为担心三弟将来得势会对公子不利吗?”

  “现在三弟已经去世,所有的担忧都烟消云散了。”

  “况且大王还承诺要立公子为世子!”

  “这样的话,公子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转向支持大王击败刘备,何必留在齐国苟延残喘呢。”

  “到时候大王退位后,公子您就是大魏之主,掌控整个河北,多威风啊!”

  荀谌在向袁熙描绘着未来的美好前景,显然是想鼓动袁熙重新归顺袁绍。

  高览也急忙表示赞同,并极力劝说袁熙回到袁绍身边。

  他们二人原本以为,投降刘备之后,袁绍会盛怒之下屠杀他们全家。

  没想到却收到消息,袁绍竟然善待了他们两家的亲人。

  这一举动让二人对袁绍感到由衷的感激,同时也对之前背叛袁绍感到内疚。

  再加上他们都以为自己有才能,在投降刘备后能被重用,占据高位。

  谁知齐国人才济济,以他二人的能力根本排不上号,刘备所谓的“重用”,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