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弃疑盖,依教奉行-《西游难行》

  妖精心有筹谋,当即按落阴云,往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又变作个老妇人。

  她一步一声,哭着走向迎面赶路而来的取经队伍。

  取经四人寻声一瞧,便见一位走路慢腾腾,手拄着弯头竹杖,两鬓如白雪的老婆婆。

  刚经历一次谋害的唐僧,都不用提醒,也知道当下遇上这么一位老人有多奇怪。

  只是他没有辨别妖邪的能力,两眼直瞥行者,看对方什么态度。

  行者当时愣住,这妖精不过换了个模样,一点改进没有,就又到自己面前来了?

  缺心眼嘛…

  不见行者戒备,唐僧心中不由泛起嘀咕,前面真是路过的行人?

  那~这样瘦弱伶仃的老人家,哭泣着蹒跚行路,岂能无视,怎么着也该关怀一下。

  出家人心怀不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主动迎了上去。

  行者见唐僧傻乎乎地去,也不喝阻,悠然跟在背后。

  八戒、沙僧亦无意见,权且歇一歇。

  唐僧到了妖精近前,行者则在后方两三步空间停步,乐呵呵看着他们。

  行者笑什么?

  他想的是,反正西行路上总得磨难重重,唐僧也有些日子没被妖怪抓住过了。

  似这般“耿直”妖精,不妨让她得逞,添做一难,同时让唐僧多长记性,往后少些麻烦。

  至于危险,暗中有护法神照应,唐僧出不了大事。

  唐僧不知行者打算把他卖了,妖精更是错认定盘星,以为行者也就那样,之前只是凑巧。

  于是和尚、妖精再度搭上话。

  和尚行礼问道:“老人家何事伤心?若有我出家人帮得上的,定当尽力相助。”

  妖精内心暗喜,表面虚情假意,皱着一张枯菜脸,颤巍巍泣声道:“长老好心啊,多谢多谢。老妇确有一事相求。”

  “老人家说来。”

  “我要寻人。”

  “寻人!?”

  唐僧闻言略惊。

  一路走来,白虎岭应属偏远、藏凶之地,一位老人冒险到这里找人,看来情况很严重了。

  他只好仔细问:“什么样的人?”

  妖精不知前情,继续满口编谎:“我的女儿今早下田给我女婿送饭,不见回来,我出来问女婿,说是不曾见过,漫山找寻仍然不知下落。

  只恐是遭逢兽口,是以伤心抹泪。

  老妇如今气衰力竭、肝肠寸断,实不能行,万请长老帮忙替我找寻。吾女若是还在人世,请回报个平安,若是不幸伤命,也请告知骸骨所在,好让老妇收拾回去安葬茔中。”

  唐僧听是这般言语,向后退了半步,面色惊疑不定。

  实在手足无措,他回头看行者,以目光询问。

  那行者原本是一脸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是越听越起疑。

  不对,这场面、这说辞!

  行者眼膜重叠着两人交谈的身影,脑海记忆翻涌,她是…

  白骨精!

  有点像啊,行者神色逐渐凝重。

  根据记忆内容,若真是她,这家伙能力不大,一通瞎搞虽说赔了性命,最终却是把自己赶出了取经队伍。

  唐僧观察行者表情变得奇怪,他自己也僵了脸色,不自然地拽住行者后退,避开白骨精变的老妇。

  白骨精见他们走,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故不做反应,只埋头哭泣作可怜状。

  退到一旁,唐僧严肃低语道:“悟空,你与我说实话。方才是不是出错,误害了好人?如今人家母亲找了过来,可不要再做杀了人,还栽对方是妖怪的事。”

  行者注意力其实在白骨精身上,闻言瞟唐僧一眼,不难猜这老和尚又是首鼠两端,怀疑起自己。

  “呵呵,你以为呢?”

  行者脾气还在,也不解释,反而冷峻质问起唐僧,颇有一种你才有问题的架势。

  这般态度令唐僧眼神变了数变,好在有白骨精这个“外人”,老和尚没耍横,还耐心思考起来。

  少顷,他自己想“通”了。

  “不不不。在这类事上,你倒向来是个‘光明磊落’的性子,不至于隐瞒推诿。

  那……就是这老人家的女儿送饭路上遇见妖精,被害了性命,妖精又借其尸首来欺骗我们。”

  唐僧一时感伤,“可怜,老人家晚年丧女已是凄凉,她女儿的尸首还让悟空你毁坏了,唉——这要如何告她知晓。”

  见唐僧好歹脑子能转,行者脸色缓和,打算继续认他这个师父。

  于是,磕磕笑了两声。

  “你这和尚,永远不伶俐。”

  唐僧诧异之余,顿时有了点怒气:“悟空,你怎么还嬉皮笑脸!难道在你眼里,死了人,完全不值一提吗!?”

  行者只是嘴角上扬,继续道:“妖精不通人情,你也不知世态?”

  “…什么话?”唐僧听出些意味,强忍情绪。

  行者多有调侃:“前面的女子那般貌美,说她十八岁都行;现在这老妇风烛残年,说她八十岁也可信。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

  “这…唔。”唐僧疑心刚冒出来,又很快掐灭念头,心意拨转,“悟空,老来得子虽然罕有,却绝非不存在,而且这位妇人此刻伤心至极,形容衰败得很,不能以此判她年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讲不听,行者不再掩饰,诠释始末:“呵,痴儿。我早前就提过,这里没有烟火人家,更没有田间农忙的汉子,哪里蹿的出来美女、老妇。

  不过是刚才逃掉的妖精,美人计不成,又变成这老妇扯谎来害你罢了。”

  在人身安全方面,唐僧实际上对行者抱有相当的信任,甚至理性点,他也知道全面交付行者,才不容易出事。

  只是当下的情境,他很难信服。

  唐僧又瞧了眼老妇道:“悟空啊,这个是妖精变的,那个也是妖精变的,我肉眼凡胎,视不透障眼法就算了。

  可我看前面的女子与现在的老妇,言行举止截然不同。听你的意思是,她们是同一人?”

  行者纳闷:“以前也有神仙变化,你识破过?你辨得来他们幻相与真身的区别?”

  “这…僻野妖精能和正神、菩萨们比?”

  “哈哈,别的不好讲,迷人败本的本事,这些妖精大概只比观音那批人略差一筹。”

  唐僧听了这种话,总觉得行者没三没四,越发不愿信。

  行者笑过,正色道:“这妖精细讲起来,是附体死物作怪,实乃小道,非是上层的变化术。

  唔…回忆回忆,以前除了神仙,我是不是没在你面前展示过?”

  唐僧懵懂:“展示什么?”

  “变化之术。”行者扬扬手,“来,退两步。你把这个妖精当高明,我就给你看看什么是七十二般变化。”

  唐僧不明就里,倒是听话撤了两步。

  那行者合目立定,周身灵光流转,“往日所学”浮上心头,心中同时也涌出一股新奇感。

  行者不禁诧然,但刚刚自我吹嘘,他也只得压下异样,施展起变化。

  他一个转身,变得和唐僧丝毫不差,相貌、衣装皆是如出一辙,站稳后甩起衣袖,对着面前“本尊”微笑。

  唐僧被这猛然照了镜子般的场景,惊得舌尖打颤、目瞪口呆。

  行者又一个转身,白日里长出一棵簌簌发响、丈二高的松树,孤松挺立,斜伸枝桠,针叶反射阳光呈现金黄色彩。

  唐僧见此苍劲高松,又是惊愕失色。

  又见松身一震,消失不见,空中突兀多一个丈大山魈,青面獠牙的恶脸,躯隆如万仞山岳,柱石四肢,铁爪指尖,尾骨一翘似钢鞭扫空。

  唐僧那叫个胆破心惊,一下子软倒在地。

  好在,山魈甫落地,就两腿屈如满弓蹬起,骤扑白骨精。

  那妖精早看见行者演练变化,已知遇上行家里手,自己是班门弄斧。

  山魈在视野里急剧放大,她哪敢硬拼力挡。

  白骨精径直一倒,僵死当场。

  喜欢西游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