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山景趣非常。
峭拔梯峰入目遥,虬径萦带系罗绡。千年古柏垂璎珞,万载青藤挂虹桥。
石阶渐染碧苔床,一步一痕余黛芒。崖壁忽滂清露水,半悬半落溅珠光。
观音、行者随着小径蜿蜒,看不尽那云气跃涧、霞光啄露。
行者却是无心观景,在菩萨后面越走越没底,讪讪开口问道:“菩萨,有事交代弟子?”
观音微笑赏景,款款道:“悟空,你这回虽然又是无端惹祸,甚至大不韪地将事情累及王母娘娘,但有一件,我还是要夸夸你。”
夸…
来来回回被批评好几遍了,行者自己都不认为整个过程中,有地方值得观音夸赞。
凭空捏造,要如何信?
可行者琢磨一下,又觉得这菩萨或许单纯想安抚自己,打完巴掌给个甜枣嘛。
他先谦卑道:“全仗菩萨付出,不弃弟子。弟子还不曾回报菩萨一丝,无颜面受任何夸奖。”
“哼哼,呵~”观音亦不信行者的捏造之词,但终归满意笑笑,“说夸不是夸,只是肯定你这次有所进步。”
“唔~?”行者大眼挤小眼,真不懂了。
观音笑容加深:“要以前,哪怕是你惹祸,也是暴力对抗到底,输无可输才来认错。
这回你未动粗,就想到以赔礼道歉的方式缓和冲突,可见你已认识到诉诸暴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行者挠挠后脑,好吧,这确实不是夸。
不过,自己喜欢打架…记忆里好像是这么回事,又感觉哪里不对。
无论如何,不算好人就对了。
行者不知怎么回答,听菩萨又道:“从结果来看,你做对了,不是吗?倘若你一开始盲目争斗,任你如何持强,镇元子不会谅你,王母更不会帮你。”
“嗯~~”此等浅显的道理,行者不觉得需要专门提,也没必要避开旁人。
她这是把我当小孩儿吗,还是在她眼里,我已然混账得不像话啦?
联系之前去天庭遇上的那些神灵,他们对自己的反应……行者感觉自己大概被隐性歧视了。
到了这个程度,行者也无所谓理会,目光直直瞄着观音,看她还有什么话说。
观音果然还有后文,见他不回应,且一副闷闷的样子,乐呵呵补充道:“怎么,知道这不该夸,而是该骂?”
行者仍不做声色,那菩萨却是少见的靠近,伸手温和地按在行者的肩膀,声音清冷如泉。
“悟空,你这次做的真得很好。”
惊得行者浑身一凉。
“你虽然惹了场祸,但总归也没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嘛。
关键在于…
悟空,你可知,今天瑶池经过已经在天庭上下传遍了。”
“唔~”行者只有发窘,这又不是什么好事。
见他领悟不到,观音略感扫兴,手掌又用力按一下:“悟空,从此以后,绝大部分神灵都知道你浪子回头,且有王母与我帮扶。
只要你往后保唐僧取经兢兢业业,勋业也会被他们认可。
你若是能把整件事办得漂漂亮亮,将来所得的功果自然也就更高,比你以前打架斗狠逞威风高得何止一筹。”
“喔~~~”行者听明白了,画饼呢这是。
瞧他反应过来,观音又拉扯回来:“不过,把一件小事闹得太大,你这点要改。再让王母那样尊贵的人物,替你解决混账事,名声可是会回到往日的狼藉。”
“嗯,我懂!”行者重重点头,看着彻底理解。
观音正要收拾心情, 准备道别。
“以后类似事情,一定先找菩萨,绝不先牵扯外人。”
观音反手就是一个脑瓜崩:“事坏就记得我是吧!”
“哎哟~”行者缩头,受屈疑问,“不是这个意思?”
观音恨呐,这猢狲的聪明劲儿怎么就用不到合适的地方。
“我就不尊贵!?我就得样样依你!?”
行者咋呼道:“那~谁让菩萨你既有实力,也最有面子,独你解我等忧难。”
“才与你说。”观音磨牙,深长细语道,“取经之事越多人知道…办得越漂亮……不要有自娱自乐的想法。”
“哦~我懂!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大事。”行者双目炯炯,语气笃定。
观音惊异嗯了一声,满意颔首,终于像样了。
“正是这般。而今你已正名,无需唱独角戏。
假使有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再亲来救你。”
“明白明白。风浪越大,鱼越贵。”行者胸有成竹。
观音眉头一皱,是这样吗,感觉味儿不对呀。
寻思起来,应该是这家伙在花果山搞产业的行话。
唔~大概意思在,不计较了。
菩萨最后只告诫:“悟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两人回转,观音又领木叉辞别,离了五庄观。
虽是走了王母、菩萨,镇元大仙好客心重,依旧款待取经四人,留他们继续歇宿。
行者得闲,思索再三,忽然拐到白龙马处,将宴会上藏起没吃的人参果拿出来。
“小龙,平时记不起你。今天大家都有缘尝这果子,你若缺了,实在不公。”行者把人参果递它嘴边,“来,吃吧。”
白龙马虽是龙宫太子,似人参果这样的宝贝依旧少见,今有幸得之,同样垂涎欲滴。
它湿润的鼻翼翕动着,精准衔住果实放进嘴里,牙齿磕破果皮的瞬间,汁液顺着唇边的绒毛滴落。
享受间,行者忽问:“兄弟,你之前怎么去得珞珈山?”
白龙马咀嚼一停,衔着口中半颗果子,机警望着行者。
什么道场,不会是来收买我的吧?
行者看不懂,直道:“说话呀。”
白龙马眼睛滴溜溜转,想了想,还是先把果子嚼碎咽下。
自从被文殊菩萨教训过一次,白龙马是谨记使命,只管当好取经人坐骑,其余事与它不相干。
但谁让问话的是孙大圣,又受了情。
白龙马清清嗓子:“大圣,此话怎么讲,我何时去过?”
“你不曾去?”
“我就在这里,不曾动过。”
行者疑云满腹:“咦~想是看岔了。呵,那菩萨道场竟有匹白马,同你长得有八九分像。”
“喔,大圣在说它呀。”白龙马自是晓得。
“你认得?”
“啊!?”白龙马不知行者记忆缺失,反倒糊涂,“这不是才见过没多久。”
“什么时候?”
“嗯?”
“啊?”
两人对不上号,尴尬对视。
终是白龙马声线抖抖,真相道:“不就是四位圣人考验那天。”
“四圣考验…”行者思潮腾涌,那日的一幕幕在脑海模糊放映。
千回百转的记忆闪现,来得猝不及防又锋利无比。
就像有人突然掀开小心包扎的伤口,疼痛从神经末梢一路炸开,直抵脑中最柔软的角落。
行者太阳穴突突跳动,喉咙发紧被无形的手攥住,逼得他獠牙外伸、怒目相视。
惧得白龙马踱步退缩。
好一阵,行者恢复过来,嗓子嘶哑,却是语出惊人:“它应该被你吃了!”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白龙马惊恐地弹跳,啥玩意,我可改吃草了哈。
随后才反应过来,行者还是在说那匹白马。
“没吃上啊,那牲口别的不行,逃命倒是机灵。”
行者眼露迷茫,再加回忆,发现确实如此。
鹰愁涧白马靠自己,躲过了小白龙的扑击。
【差别竟如此大!】
种种疑惑,不便与白龙马深讲。
行者不做解释,沉默离开,留下白龙马神经兮兮。
次日天明,四人本该收拾前进,镇元子却仍不肯放。
他言:“昨日是接待王母、菩萨,还不曾真诚招待诸位。正巧还有娘娘所赠两颗大桃未吃,请再留一日,用斋并享蟠桃。”
大仙是要一路做绝,啥东西都往外拿,断不给世人留下任何可以调侃他为一己之私忘天下大义的口子。
八戒一听有吃的,怂恿着留。
唐僧虽然不贪不图,但要跟他说有仙家之物,多少得留下看看眼界。
行者、沙僧并无意见。
五庄观又是摆起宴席。
当然,今日之席比不得昨日,有些“寒酸”。
两颗桃子要怎么够吃,只能是切块,勉强每人一两口啦,吃不爽利。
席上,行者愣愣看着身前蟠桃,心思凝重。
他当日偷人参果,虽说起了动静、败露行迹,但都有工夫变毫毛伪装现场,为何只给八戒、沙僧多偷两个,却是不想自己。
只因他那时连吃第二个果子时,脑子里痛不堪忍,一度没有意识,唯恐吃第三个果子,人直接歇菜,故而犯案有限,非他懂得界限。
也是昨日将人参果让给白龙马的原因。
现在面前这个切成小块儿的蟠桃,吃还不吃?
权衡再三,惦记着吃下这等天灵地宝,可以加速自己各方面恢复,而昨日与白龙马的交谈,恰恰表明自己记忆出现大问题。
况且都切成小块了,效用会减少,不良反应应该也会降低吧?
八戒见行者没动作,肥头大耳凑将过来:“哥哥,你不吃?该是昔年吃腻了,那给老猪再品品味道吧。”
行者顿时拍掉那不老实的胖手,拿起蟠桃,深吸一口气,含进嘴里。
八戒吃痛摸摸手,瞧着行者作为,不满的膈应道:“吃个桃子,还挺有仪式感。”
这呆子料不到,谁也料不到,仪式大得骇人。
说来只是把那小块儿蟠桃在齿间磨了磨,囫囵就咽。
一种微妙的奇异悸动从行者灵魂深处,由内至外扩散于肉身每一寸肌肤。
行者灵魂深陷仿佛电流穿梭的酥麻,一时闭目细细消化。
原来、原来,那一年齐天大圣偷吃蟠桃,说是垂涎仙果延年益寿的效果也不尽然,其实主要是他馋这一口,就爱吃桃子。
眼看桃子熟了,自然耐不住性子要尝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今数百年未尝过的滋味,还是王母亲自挑选的上品中的上品,怎不叫人心潮澎湃。
早有人察觉行者反应不对,大仙正要询问。
就见行者眼缝微启,双瞳呈现熔金般的流动质感。开阖间有赤金色光焰流转,猛一睁开如朝阳穿透云海,迸射出万道金线。
刹那间,五庄观波纹阵阵,折射琉璃光谱。
在场众人无不仓惶,坐的坐不住、站的站不稳。
犹以镇元大仙惊骇万分。
什么,蟠桃这么猛!!
他都吃了我三个人参果了, 没见多少反应,现在就一小块儿,就成这样!!?
大仙忽地情绪一收。
该不会是故意搞效果,奉承王母吧。
但等大仙仔细端详,他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灵肉和谐共振,变得更加坚韧,仿佛经历了凤凰涅盘般的重生。
啊~~这家伙升华啦!!
大仙自身实力超绝,不再惊怪,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
唐僧师徒俱在躲,大仙弟子如履薄冰,靠过来探问:“师父,这是怎么了?”
“不碍事,这是孙大圣修行精进所产生异象。”
听了这话,小弟子清风明月得出和师父一样的结论:“啊~~王母的蟠桃这么厉害,他都吃——”
“好啦,不要说了!”
大仙面露烦人,径直打断。
年长的弟子挽尊道:“你两个懂都不懂。那有第四个果子吃饱,前面三个果子不用吃的道理。定是孙大圣炼化了我们的人参果,忽然福灵心至结合延寿的蟠桃,这才成就道果矣。”
“是不是哦。”
这时间金光消退,行者返璞归真。
大仙上前道:“恭喜道友,再进一步。”
行者灵眸犹有金光时而流淌,虽对大仙所言不解,但感周身变化,往日的神通尽数清晰。
思索一遍,也大致理解过来。
承了道贺。
“啧~?”大仙却是瞧着不对,“大圣貌似太过速进,致使功体有瑕,往后须打牢基础啊。”
行者闻言讶然,倒知镇元大仙修为在己之上,连连点头受教。
原本大仙是不准备多留四人,但观行者修为不稳,便又劝暂住。
唐僧听是行者修行出了差错,当是个仔细问题,点头答应。
这便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
行者在期间,也跟随大仙指点,弥补所谓的瑕疵。
修炼来去,大仙仍说行者功体未满,行者却感觉不出哪里有问题。
唐僧取经心重,问行者究竟如何,行者也只答肯定不妨碍赶路。
于是,和尚不肯淹留。
大仙无奈,告诫行者最近修身养性、戒骄戒躁,若有事可回程问他。
行者闻言感念大仙宽宏大度、以德报怨,躬身珍重告谢。
缘合则聚,缘灭则散。
取经四人终究别了五庄观,走上西行路。
喜欢西游难行
峭拔梯峰入目遥,虬径萦带系罗绡。千年古柏垂璎珞,万载青藤挂虹桥。
石阶渐染碧苔床,一步一痕余黛芒。崖壁忽滂清露水,半悬半落溅珠光。
观音、行者随着小径蜿蜒,看不尽那云气跃涧、霞光啄露。
行者却是无心观景,在菩萨后面越走越没底,讪讪开口问道:“菩萨,有事交代弟子?”
观音微笑赏景,款款道:“悟空,你这回虽然又是无端惹祸,甚至大不韪地将事情累及王母娘娘,但有一件,我还是要夸夸你。”
夸…
来来回回被批评好几遍了,行者自己都不认为整个过程中,有地方值得观音夸赞。
凭空捏造,要如何信?
可行者琢磨一下,又觉得这菩萨或许单纯想安抚自己,打完巴掌给个甜枣嘛。
他先谦卑道:“全仗菩萨付出,不弃弟子。弟子还不曾回报菩萨一丝,无颜面受任何夸奖。”
“哼哼,呵~”观音亦不信行者的捏造之词,但终归满意笑笑,“说夸不是夸,只是肯定你这次有所进步。”
“唔~?”行者大眼挤小眼,真不懂了。
观音笑容加深:“要以前,哪怕是你惹祸,也是暴力对抗到底,输无可输才来认错。
这回你未动粗,就想到以赔礼道歉的方式缓和冲突,可见你已认识到诉诸暴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行者挠挠后脑,好吧,这确实不是夸。
不过,自己喜欢打架…记忆里好像是这么回事,又感觉哪里不对。
无论如何,不算好人就对了。
行者不知怎么回答,听菩萨又道:“从结果来看,你做对了,不是吗?倘若你一开始盲目争斗,任你如何持强,镇元子不会谅你,王母更不会帮你。”
“嗯~~”此等浅显的道理,行者不觉得需要专门提,也没必要避开旁人。
她这是把我当小孩儿吗,还是在她眼里,我已然混账得不像话啦?
联系之前去天庭遇上的那些神灵,他们对自己的反应……行者感觉自己大概被隐性歧视了。
到了这个程度,行者也无所谓理会,目光直直瞄着观音,看她还有什么话说。
观音果然还有后文,见他不回应,且一副闷闷的样子,乐呵呵补充道:“怎么,知道这不该夸,而是该骂?”
行者仍不做声色,那菩萨却是少见的靠近,伸手温和地按在行者的肩膀,声音清冷如泉。
“悟空,你这次做的真得很好。”
惊得行者浑身一凉。
“你虽然惹了场祸,但总归也没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嘛。
关键在于…
悟空,你可知,今天瑶池经过已经在天庭上下传遍了。”
“唔~”行者只有发窘,这又不是什么好事。
见他领悟不到,观音略感扫兴,手掌又用力按一下:“悟空,从此以后,绝大部分神灵都知道你浪子回头,且有王母与我帮扶。
只要你往后保唐僧取经兢兢业业,勋业也会被他们认可。
你若是能把整件事办得漂漂亮亮,将来所得的功果自然也就更高,比你以前打架斗狠逞威风高得何止一筹。”
“喔~~~”行者听明白了,画饼呢这是。
瞧他反应过来,观音又拉扯回来:“不过,把一件小事闹得太大,你这点要改。再让王母那样尊贵的人物,替你解决混账事,名声可是会回到往日的狼藉。”
“嗯,我懂!”行者重重点头,看着彻底理解。
观音正要收拾心情, 准备道别。
“以后类似事情,一定先找菩萨,绝不先牵扯外人。”
观音反手就是一个脑瓜崩:“事坏就记得我是吧!”
“哎哟~”行者缩头,受屈疑问,“不是这个意思?”
观音恨呐,这猢狲的聪明劲儿怎么就用不到合适的地方。
“我就不尊贵!?我就得样样依你!?”
行者咋呼道:“那~谁让菩萨你既有实力,也最有面子,独你解我等忧难。”
“才与你说。”观音磨牙,深长细语道,“取经之事越多人知道…办得越漂亮……不要有自娱自乐的想法。”
“哦~我懂!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大事。”行者双目炯炯,语气笃定。
观音惊异嗯了一声,满意颔首,终于像样了。
“正是这般。而今你已正名,无需唱独角戏。
假使有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再亲来救你。”
“明白明白。风浪越大,鱼越贵。”行者胸有成竹。
观音眉头一皱,是这样吗,感觉味儿不对呀。
寻思起来,应该是这家伙在花果山搞产业的行话。
唔~大概意思在,不计较了。
菩萨最后只告诫:“悟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两人回转,观音又领木叉辞别,离了五庄观。
虽是走了王母、菩萨,镇元大仙好客心重,依旧款待取经四人,留他们继续歇宿。
行者得闲,思索再三,忽然拐到白龙马处,将宴会上藏起没吃的人参果拿出来。
“小龙,平时记不起你。今天大家都有缘尝这果子,你若缺了,实在不公。”行者把人参果递它嘴边,“来,吃吧。”
白龙马虽是龙宫太子,似人参果这样的宝贝依旧少见,今有幸得之,同样垂涎欲滴。
它湿润的鼻翼翕动着,精准衔住果实放进嘴里,牙齿磕破果皮的瞬间,汁液顺着唇边的绒毛滴落。
享受间,行者忽问:“兄弟,你之前怎么去得珞珈山?”
白龙马咀嚼一停,衔着口中半颗果子,机警望着行者。
什么道场,不会是来收买我的吧?
行者看不懂,直道:“说话呀。”
白龙马眼睛滴溜溜转,想了想,还是先把果子嚼碎咽下。
自从被文殊菩萨教训过一次,白龙马是谨记使命,只管当好取经人坐骑,其余事与它不相干。
但谁让问话的是孙大圣,又受了情。
白龙马清清嗓子:“大圣,此话怎么讲,我何时去过?”
“你不曾去?”
“我就在这里,不曾动过。”
行者疑云满腹:“咦~想是看岔了。呵,那菩萨道场竟有匹白马,同你长得有八九分像。”
“喔,大圣在说它呀。”白龙马自是晓得。
“你认得?”
“啊!?”白龙马不知行者记忆缺失,反倒糊涂,“这不是才见过没多久。”
“什么时候?”
“嗯?”
“啊?”
两人对不上号,尴尬对视。
终是白龙马声线抖抖,真相道:“不就是四位圣人考验那天。”
“四圣考验…”行者思潮腾涌,那日的一幕幕在脑海模糊放映。
千回百转的记忆闪现,来得猝不及防又锋利无比。
就像有人突然掀开小心包扎的伤口,疼痛从神经末梢一路炸开,直抵脑中最柔软的角落。
行者太阳穴突突跳动,喉咙发紧被无形的手攥住,逼得他獠牙外伸、怒目相视。
惧得白龙马踱步退缩。
好一阵,行者恢复过来,嗓子嘶哑,却是语出惊人:“它应该被你吃了!”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白龙马惊恐地弹跳,啥玩意,我可改吃草了哈。
随后才反应过来,行者还是在说那匹白马。
“没吃上啊,那牲口别的不行,逃命倒是机灵。”
行者眼露迷茫,再加回忆,发现确实如此。
鹰愁涧白马靠自己,躲过了小白龙的扑击。
【差别竟如此大!】
种种疑惑,不便与白龙马深讲。
行者不做解释,沉默离开,留下白龙马神经兮兮。
次日天明,四人本该收拾前进,镇元子却仍不肯放。
他言:“昨日是接待王母、菩萨,还不曾真诚招待诸位。正巧还有娘娘所赠两颗大桃未吃,请再留一日,用斋并享蟠桃。”
大仙是要一路做绝,啥东西都往外拿,断不给世人留下任何可以调侃他为一己之私忘天下大义的口子。
八戒一听有吃的,怂恿着留。
唐僧虽然不贪不图,但要跟他说有仙家之物,多少得留下看看眼界。
行者、沙僧并无意见。
五庄观又是摆起宴席。
当然,今日之席比不得昨日,有些“寒酸”。
两颗桃子要怎么够吃,只能是切块,勉强每人一两口啦,吃不爽利。
席上,行者愣愣看着身前蟠桃,心思凝重。
他当日偷人参果,虽说起了动静、败露行迹,但都有工夫变毫毛伪装现场,为何只给八戒、沙僧多偷两个,却是不想自己。
只因他那时连吃第二个果子时,脑子里痛不堪忍,一度没有意识,唯恐吃第三个果子,人直接歇菜,故而犯案有限,非他懂得界限。
也是昨日将人参果让给白龙马的原因。
现在面前这个切成小块儿的蟠桃,吃还不吃?
权衡再三,惦记着吃下这等天灵地宝,可以加速自己各方面恢复,而昨日与白龙马的交谈,恰恰表明自己记忆出现大问题。
况且都切成小块了,效用会减少,不良反应应该也会降低吧?
八戒见行者没动作,肥头大耳凑将过来:“哥哥,你不吃?该是昔年吃腻了,那给老猪再品品味道吧。”
行者顿时拍掉那不老实的胖手,拿起蟠桃,深吸一口气,含进嘴里。
八戒吃痛摸摸手,瞧着行者作为,不满的膈应道:“吃个桃子,还挺有仪式感。”
这呆子料不到,谁也料不到,仪式大得骇人。
说来只是把那小块儿蟠桃在齿间磨了磨,囫囵就咽。
一种微妙的奇异悸动从行者灵魂深处,由内至外扩散于肉身每一寸肌肤。
行者灵魂深陷仿佛电流穿梭的酥麻,一时闭目细细消化。
原来、原来,那一年齐天大圣偷吃蟠桃,说是垂涎仙果延年益寿的效果也不尽然,其实主要是他馋这一口,就爱吃桃子。
眼看桃子熟了,自然耐不住性子要尝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今数百年未尝过的滋味,还是王母亲自挑选的上品中的上品,怎不叫人心潮澎湃。
早有人察觉行者反应不对,大仙正要询问。
就见行者眼缝微启,双瞳呈现熔金般的流动质感。开阖间有赤金色光焰流转,猛一睁开如朝阳穿透云海,迸射出万道金线。
刹那间,五庄观波纹阵阵,折射琉璃光谱。
在场众人无不仓惶,坐的坐不住、站的站不稳。
犹以镇元大仙惊骇万分。
什么,蟠桃这么猛!!
他都吃了我三个人参果了, 没见多少反应,现在就一小块儿,就成这样!!?
大仙忽地情绪一收。
该不会是故意搞效果,奉承王母吧。
但等大仙仔细端详,他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灵肉和谐共振,变得更加坚韧,仿佛经历了凤凰涅盘般的重生。
啊~~这家伙升华啦!!
大仙自身实力超绝,不再惊怪,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
唐僧师徒俱在躲,大仙弟子如履薄冰,靠过来探问:“师父,这是怎么了?”
“不碍事,这是孙大圣修行精进所产生异象。”
听了这话,小弟子清风明月得出和师父一样的结论:“啊~~王母的蟠桃这么厉害,他都吃——”
“好啦,不要说了!”
大仙面露烦人,径直打断。
年长的弟子挽尊道:“你两个懂都不懂。那有第四个果子吃饱,前面三个果子不用吃的道理。定是孙大圣炼化了我们的人参果,忽然福灵心至结合延寿的蟠桃,这才成就道果矣。”
“是不是哦。”
这时间金光消退,行者返璞归真。
大仙上前道:“恭喜道友,再进一步。”
行者灵眸犹有金光时而流淌,虽对大仙所言不解,但感周身变化,往日的神通尽数清晰。
思索一遍,也大致理解过来。
承了道贺。
“啧~?”大仙却是瞧着不对,“大圣貌似太过速进,致使功体有瑕,往后须打牢基础啊。”
行者闻言讶然,倒知镇元大仙修为在己之上,连连点头受教。
原本大仙是不准备多留四人,但观行者修为不稳,便又劝暂住。
唐僧听是行者修行出了差错,当是个仔细问题,点头答应。
这便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
行者在期间,也跟随大仙指点,弥补所谓的瑕疵。
修炼来去,大仙仍说行者功体未满,行者却感觉不出哪里有问题。
唐僧取经心重,问行者究竟如何,行者也只答肯定不妨碍赶路。
于是,和尚不肯淹留。
大仙无奈,告诫行者最近修身养性、戒骄戒躁,若有事可回程问他。
行者闻言感念大仙宽宏大度、以德报怨,躬身珍重告谢。
缘合则聚,缘灭则散。
取经四人终究别了五庄观,走上西行路。
喜欢西游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