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婆娑,朝晖绛红,梵音混着潮声徐徐回荡。
在紧箍咒的作用下,不出预料,众神轻松堵到行者。
但令观音、龙女惊诧的是,一匹皎皎白驹在人群中央,用身躯拢住了躺倒的行者,为其隔出一方安全的空间。
“嗯~!”龙女上前瞪视,以为白马又犯毛病,跟着捣乱。
白马见她来了,瞬间把脑袋压得极低,眼睛从下往上偷瞄。
“有你什么事,快走!”龙女一把揪住颈上鬃毛,向旁边扯去。
岁月游走,白马在普陀山的生活中已是灵性渐全,略通事理,对管束它的龙女既敬也怕。
白马不敢挣扎,却又担心行者。
它到底是严加选拔的国马,虽放纵性情一段时间,本质是不乐意“同伴”间发生恶劣冲突。
故一看见所有人?倚众凌寡,??仗势欺头疼的行者一人,白马立刻忘记往日间隙,前来劝架。
现下状况不明,白马实不愿意离开,不能与龙女争力,它就左拐右拐绕着龙女画圈,?湿漉漉的鼻子轻轻蹭着龙女的衣袖。
龙女可不惯着,倏地一个下潜,就要给白马上过肩摔。
亏得观音看出白马出于好心,叫停龙女,不使善意辜负。
龙女只好罢手,把白马牵在身边看住。
那方行者从紧箍的阵痛缓了回来,慢慢坐起来,脑子里浮现紧箍记忆,明白自己为观音所制。
行者瞧着阵势,心里不忿,倒不敢反抗,牢骚道:“菩萨忒不说理,早知你只管咒我,我就不该来。”
“哼,你这猢狲不止闯祸,竟还攀扯他人,我岂能饶你?”观音余怒未消,“你可知王母是多尊贵的人物,你怎敢把这腌臜事往她身上攀附。
快如实招来,起得什么心思,我好治罪。”
许是被紧箍勒懵了,行者有些愣劲儿:“什么我心思不心思,明明是那镇元大仙起的头,菩萨怎得治我,不去治他。”
“镇元大仙为人如何,我有耳闻。他绝不会用这档子事麻烦王母,只会是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猢狲,又生龌蹉心肠,想漫天捣鬼。”
行者如梦初醒,合着怕我算计。
可这种有色眼镜看人,还真不好解释,行者也一时无从置喙。
“还不速速回话!”观音则是步步催逼,她可以容忍行者向她胡闹,却绝不容许行者向王母这样的人物撒野,雷霆再起,“是要我咒死你嘛!!”
眼见从来施恩布德的菩萨都冲行者发火,白马趁龙女不注意,奋力挣开,冲至观音面前,前蹄弯曲低头跪拜,意图替行者道歉。
龙女恼怒,上来要抓。
观音忽受此礼,猛地察觉到自己无名火太过,当即纠正,散了心中郁气。
先拦住龙女,欣慰地摸摸白马的脑门,观音才叫龙女把白马带离此地。
白马见菩萨消气,恢复平时作态,也就信任对方,跟随龙女离开。
临走前,白马向行者递了个眼神,虽无言语,行者也体会出其中告诫他老实配合的意思。
行者这才注意到白马,望着其离开的背影,不由惊异:这不是白龙马嘛,他啥时候跟来了?
观音瞧见行者眼神,好气又好笑:“怎么?看着以前一匹不成体统的凡马,现在都比你懂规矩、受欢迎了,心里羡慕?”
白马可没什么实力,刚才能挡住一片神灵,除了众神要等观音主事,其实也有它在众神面前混了脸熟的缘故。
反正行者躺在地上喊疼,他们还真给了白马一个面子。
观音调侃的话,行者听不太懂,嗓子沉了沉,还是回起正话:“菩萨,弟子可不是攀附王母,确实是被那镇元大仙逼得没招了。他困了唐僧不放,难道弟子不该想法儿搭救?
他非要我还果子,弟子见识短浅,绞尽脑汁只想起个蟠桃可以抵偿。那镇元大仙也没特别抗拒此事,因而弟子来见菩萨。
如今菩萨既觉不妥,叫弟子拉下脸,回五庄观赔罪就是,何苦猜测弟子有了坏心。”
观音听了,沉吟许久,最终是决定采信,末了仍记得骂一句:“你这猢狲说你成仙得道多年,还比不得灵智刚开的畜生。
有些人、有些事,谁不知道敬而远之,偏偏你要上赶着去招惹是非。
现在张嘴就扯上王母…哼,哪天再惹上大祸,千万别来找我,我不救你。”
此言入耳,行者甚觉熟悉,在哪儿听过,未及细思,便听观音又言。
“也罢,是我昔日作孽,放你出山。欠下的债,都轮到我还。”
行者局促,惴惴不安:“菩萨是说?”
“起来,随我去一趟瑶池,看能不能求来蟠桃。木叉,你也跟着。”
须臾,观音纵起祥云,携行者、木叉去往上方。
观音要取蟠桃,也是猜测镇元大仙认了真,怀疑是佛门故意给他找事。
这般镇元子特意大张旗鼓,不惜闹到王母驾前,多半为了挣回脸面。
为免交恶镇元子,观音明知欠妥,也只得入这个套。
祥云漫卷,烟霞涌动,忽地一座仙境呈现在眼前。
观音一行来到南天门前。
守门的广目天王与诸多神将天兵自是认得菩萨、木叉,本欲点个头,也就过去了。
天王却是瞥眼看见了多出来的行者,当时觉得眼熟,琢磨一下,想起对方身份。
但比较起记忆中的形象,又觉眼前人差了点意思。
广目天王恐有差错,上前笑着打招呼:“菩萨,久违了。不知此来何事。”
这南天门一般不阻挡官方人士,但拦一下也正常。
观音不疑有他:“有事要访王母,劳烦天王放行。”
“这位是?”广目天王看向行者,装不经意地问了句。
还真挺唬人,尤其记忆未整的行者差点就被诈住,准备自我介绍了,但他转念一想,不对呀,别处不好说,天庭我不有名吗?
而且,咱俩好像打过架吧!?
依稀有记忆出现在行者脑海,但相当模糊,仿佛不是亲历。
“呵呵,天王…真忘了我?”行者皮笑肉不笑。
“还真是孙大圣啊。”广目天王仰首尴尬笑两声,看向观音,“前闻得菩萨来见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谛等,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去,说你与他做了徒弟。
莫非已然功成,如今跟在菩萨身边修行?”
观音摇头叹息:“早哩。前路艰险,这厮今又惹祸,需我替他化解,真不知取经能不能成。”
“喔~~”广目天王一点也不意外,“应该、应该…啊不是,正常、正常…我是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菩萨引领教诲,孙大圣迟早大展宏图,长风破浪,那个马到功成啊。”
“呵~天王做作了。”行者冷笑。
观音也听出天王没话找话,贬一句行者:“少贫嘴。”
又向广目天王辞行。
天王自不会还拦,只补道:“许久不面,若有闲暇,可到宫中少坐。”
行者只以为在请菩萨,却不知天王是在请他,自顾自与菩萨走了。
昔年若非有大闹天宫一事,齐天大圣与漫天诸神,关系可好着呢。
但与如今的“行者”无关了。
“没想到,他如今变成这样的性子。”待人走了,天王感慨一句,忽觉手下人不对劲,“哎,你们怎么了?”
只见那一个个天兵天将僵直如石,似一尊尊被恐惧浇铸的雕像。
原来他们五百年前会过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猛然间被其近身,吓破了胆却又逃不得,因而如此。
天王看出底细,破口大骂,一群鼠辈。
兵将们回过神,纷纷叫屈,天王不知我们这些小仙遇上火力全开的大圣,何等渺小无力。
天王并不体谅,承平日久,你们是看大门看走了精气神,缺乏训练了。
加练、加练!
喜欢西游难行
在紧箍咒的作用下,不出预料,众神轻松堵到行者。
但令观音、龙女惊诧的是,一匹皎皎白驹在人群中央,用身躯拢住了躺倒的行者,为其隔出一方安全的空间。
“嗯~!”龙女上前瞪视,以为白马又犯毛病,跟着捣乱。
白马见她来了,瞬间把脑袋压得极低,眼睛从下往上偷瞄。
“有你什么事,快走!”龙女一把揪住颈上鬃毛,向旁边扯去。
岁月游走,白马在普陀山的生活中已是灵性渐全,略通事理,对管束它的龙女既敬也怕。
白马不敢挣扎,却又担心行者。
它到底是严加选拔的国马,虽放纵性情一段时间,本质是不乐意“同伴”间发生恶劣冲突。
故一看见所有人?倚众凌寡,??仗势欺头疼的行者一人,白马立刻忘记往日间隙,前来劝架。
现下状况不明,白马实不愿意离开,不能与龙女争力,它就左拐右拐绕着龙女画圈,?湿漉漉的鼻子轻轻蹭着龙女的衣袖。
龙女可不惯着,倏地一个下潜,就要给白马上过肩摔。
亏得观音看出白马出于好心,叫停龙女,不使善意辜负。
龙女只好罢手,把白马牵在身边看住。
那方行者从紧箍的阵痛缓了回来,慢慢坐起来,脑子里浮现紧箍记忆,明白自己为观音所制。
行者瞧着阵势,心里不忿,倒不敢反抗,牢骚道:“菩萨忒不说理,早知你只管咒我,我就不该来。”
“哼,你这猢狲不止闯祸,竟还攀扯他人,我岂能饶你?”观音余怒未消,“你可知王母是多尊贵的人物,你怎敢把这腌臜事往她身上攀附。
快如实招来,起得什么心思,我好治罪。”
许是被紧箍勒懵了,行者有些愣劲儿:“什么我心思不心思,明明是那镇元大仙起的头,菩萨怎得治我,不去治他。”
“镇元大仙为人如何,我有耳闻。他绝不会用这档子事麻烦王母,只会是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猢狲,又生龌蹉心肠,想漫天捣鬼。”
行者如梦初醒,合着怕我算计。
可这种有色眼镜看人,还真不好解释,行者也一时无从置喙。
“还不速速回话!”观音则是步步催逼,她可以容忍行者向她胡闹,却绝不容许行者向王母这样的人物撒野,雷霆再起,“是要我咒死你嘛!!”
眼见从来施恩布德的菩萨都冲行者发火,白马趁龙女不注意,奋力挣开,冲至观音面前,前蹄弯曲低头跪拜,意图替行者道歉。
龙女恼怒,上来要抓。
观音忽受此礼,猛地察觉到自己无名火太过,当即纠正,散了心中郁气。
先拦住龙女,欣慰地摸摸白马的脑门,观音才叫龙女把白马带离此地。
白马见菩萨消气,恢复平时作态,也就信任对方,跟随龙女离开。
临走前,白马向行者递了个眼神,虽无言语,行者也体会出其中告诫他老实配合的意思。
行者这才注意到白马,望着其离开的背影,不由惊异:这不是白龙马嘛,他啥时候跟来了?
观音瞧见行者眼神,好气又好笑:“怎么?看着以前一匹不成体统的凡马,现在都比你懂规矩、受欢迎了,心里羡慕?”
白马可没什么实力,刚才能挡住一片神灵,除了众神要等观音主事,其实也有它在众神面前混了脸熟的缘故。
反正行者躺在地上喊疼,他们还真给了白马一个面子。
观音调侃的话,行者听不太懂,嗓子沉了沉,还是回起正话:“菩萨,弟子可不是攀附王母,确实是被那镇元大仙逼得没招了。他困了唐僧不放,难道弟子不该想法儿搭救?
他非要我还果子,弟子见识短浅,绞尽脑汁只想起个蟠桃可以抵偿。那镇元大仙也没特别抗拒此事,因而弟子来见菩萨。
如今菩萨既觉不妥,叫弟子拉下脸,回五庄观赔罪就是,何苦猜测弟子有了坏心。”
观音听了,沉吟许久,最终是决定采信,末了仍记得骂一句:“你这猢狲说你成仙得道多年,还比不得灵智刚开的畜生。
有些人、有些事,谁不知道敬而远之,偏偏你要上赶着去招惹是非。
现在张嘴就扯上王母…哼,哪天再惹上大祸,千万别来找我,我不救你。”
此言入耳,行者甚觉熟悉,在哪儿听过,未及细思,便听观音又言。
“也罢,是我昔日作孽,放你出山。欠下的债,都轮到我还。”
行者局促,惴惴不安:“菩萨是说?”
“起来,随我去一趟瑶池,看能不能求来蟠桃。木叉,你也跟着。”
须臾,观音纵起祥云,携行者、木叉去往上方。
观音要取蟠桃,也是猜测镇元大仙认了真,怀疑是佛门故意给他找事。
这般镇元子特意大张旗鼓,不惜闹到王母驾前,多半为了挣回脸面。
为免交恶镇元子,观音明知欠妥,也只得入这个套。
祥云漫卷,烟霞涌动,忽地一座仙境呈现在眼前。
观音一行来到南天门前。
守门的广目天王与诸多神将天兵自是认得菩萨、木叉,本欲点个头,也就过去了。
天王却是瞥眼看见了多出来的行者,当时觉得眼熟,琢磨一下,想起对方身份。
但比较起记忆中的形象,又觉眼前人差了点意思。
广目天王恐有差错,上前笑着打招呼:“菩萨,久违了。不知此来何事。”
这南天门一般不阻挡官方人士,但拦一下也正常。
观音不疑有他:“有事要访王母,劳烦天王放行。”
“这位是?”广目天王看向行者,装不经意地问了句。
还真挺唬人,尤其记忆未整的行者差点就被诈住,准备自我介绍了,但他转念一想,不对呀,别处不好说,天庭我不有名吗?
而且,咱俩好像打过架吧!?
依稀有记忆出现在行者脑海,但相当模糊,仿佛不是亲历。
“呵呵,天王…真忘了我?”行者皮笑肉不笑。
“还真是孙大圣啊。”广目天王仰首尴尬笑两声,看向观音,“前闻得菩萨来见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谛等,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去,说你与他做了徒弟。
莫非已然功成,如今跟在菩萨身边修行?”
观音摇头叹息:“早哩。前路艰险,这厮今又惹祸,需我替他化解,真不知取经能不能成。”
“喔~~”广目天王一点也不意外,“应该、应该…啊不是,正常、正常…我是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菩萨引领教诲,孙大圣迟早大展宏图,长风破浪,那个马到功成啊。”
“呵~天王做作了。”行者冷笑。
观音也听出天王没话找话,贬一句行者:“少贫嘴。”
又向广目天王辞行。
天王自不会还拦,只补道:“许久不面,若有闲暇,可到宫中少坐。”
行者只以为在请菩萨,却不知天王是在请他,自顾自与菩萨走了。
昔年若非有大闹天宫一事,齐天大圣与漫天诸神,关系可好着呢。
但与如今的“行者”无关了。
“没想到,他如今变成这样的性子。”待人走了,天王感慨一句,忽觉手下人不对劲,“哎,你们怎么了?”
只见那一个个天兵天将僵直如石,似一尊尊被恐惧浇铸的雕像。
原来他们五百年前会过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猛然间被其近身,吓破了胆却又逃不得,因而如此。
天王看出底细,破口大骂,一群鼠辈。
兵将们回过神,纷纷叫屈,天王不知我们这些小仙遇上火力全开的大圣,何等渺小无力。
天王并不体谅,承平日久,你们是看大门看走了精气神,缺乏训练了。
加练、加练!
喜欢西游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