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帝心-《且隋》

  夷州岛,高句丽,东突厥,大海极东之地,西至万古玄天之地……

  杨子灿做的,也就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但没能做到的事情!

  他相信,如果不是亲情羁绊,这个少年恐怕早就离开大隋之地,远走世界各极!

  “可惜,自己的时代行将结束,许多计划中想要完成的大事还未完成!”

  比如,彻底改变大隋朝堂中关陇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

  “至少,这一世,要让各方势力达到平衡!”

  “现在看来,自己全力扶持的辽东势力,前景不错,但任重道远啊!”

  “也不知道,自己的表哥还在犹豫什么?”

  ……

  其实,广特别希望,在自己行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能够亲眼看看,一向恭谦有礼、忠诚胆小的表哥,将以何种面目,展开他那藏起来的利爪和獠牙?

  当他的一切谋局顺利实施,窦建成、李密等,都将在自己划定的区域里打死打生?

  “杨子灿,这个后生晚辈,能不能带着老杨家笑到最后?”

  广,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梦想和精力,在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现在,他平时看一份奏章,都要让虞世基和裴蕴、封德彝在一旁来读。

  一些更机密的事情,则需要萧后、裴矩、杀虎来读。

  读,听,口授意见,便是他日常处理公文的常态!

  就是朱批,已经完全变成了画圈,甚至是由萧皇后代劳!

  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已经无法去正常行使大隋帝国的皇权!

  怎么办?

  也只有自己钦定的皇太孙杨侑,来接班了!

  现在看来,在苏威、萧瑀、杨子灿、曲突盖等人的辅佐下,北方留守府的行政,执行得超出预期!

  特别是豫州总管府、雍州总管府的形势,全面向好,匪患趋和!

  现在,只要他们团结和融,稳定基本,力保大运河不失,就能够在纷乱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如果在自己和皇太孙手上,彻底消除门阀势力,那么老杨家的江山就会顺利完成交接!

  而一旦年幼的杨侑,有了平乱之功,便拥有了他自己的皇权威望和基础。

  那时候的大隋,将全面迎来一个真正的盛世!

  百年,千年……

  可这所有的前提,就是,平叛乱,削门阀!

  为此,他不惜以自己为饵,以江山社稷为饵!

  虚弱,荒唐,奢靡,刚愎,残暴……

  为了帝国的未来,他杨广愿意以残破之躯,担负天下骂名!

  呵呵,在千古江山面前,这些,算得了什么?

  修大运河,他们骂!

  修洛阳城,他们骂!

  西征东征,他们骂!

  万国互市,他们骂!

  ……

  骂吧,哪有不挨骂的皇帝?

  又骂不死人!

  作为一个皇帝,眼睛中只有国祚、社稷、江山!

  其他的,都是空!

  所以,早从第二次东征开始,他就开始演……集完全火力与一身。

  来吧,越猛烈些越好,越集中些越好!

  如此,就能为北方的希望,留足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

  在北方,他已为皇太孙选好了人。

  他们,将是完成这重大而惊险过渡的关键和钥匙。

  文,有苏威、萧瑀、屈突通等。

  武,有杨子灿、杨义臣、薛世雄、鱼俱罗等。

  这些人之中,最让他感到满意和惊艳的,就是自己堂叔卫王杨爽的亲孙子。

  “杨子灿!呵呵!”

  现在,一想到当初设法将这个古灵精怪、有点不着调的表侄招到京中,留在皇太孙身边,杨广就感到非常满意和庆幸。

  “神来之笔!”

  “幸运之神!”

  仔细算来,所有他亲自交代给这个小家伙办的事情,每一件的结果,都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大兴关中,保卫战!

  雁门之围后的白道岭,伏击战!

  豫州总管府瓦岗势力,快速消融!

  关中、河南之地的社会经济、环境,逐步稳定!

  ……

  “这小子,在雍州总管府大总管任上,竟然将困扰关陇、河西走廊的一带多年的奴贼、马匪、贪官,一扫而空!”

  “厉害了,后生可畏啊!”

  ……

  “能不能说,天佑大隋?”

  “至少,这证明老杨家列祖列宗,在冥冥中保佑着大隋的江山社稷!”

  前有皇叔杨爽,后有他的外孙杨子灿!

  “老杨家,有种!”

  “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服就干!”

  ……

  广躺在床上,不断的思索。

  自他上任以来,自觉时光短暂、要争朝夕。

  原本,如果皇太子杨昭好好的,他就不需要这么着急的去干一些,被别人认为天怒人怨的事情!

  但寄以厚望的儿子,死了!

  死因成疑!

  关陇势力,难脱干系!

  所以,他活着的时候不赶着做,难道要留给幼小的皇太孙杨侑一人去承担?

  国祚延续,长子长孙!

  可杨侑,太小了!

  不能,绝不能不负责任地将一切推给年幼的孙子!

  始皇帝嬴政,就是没把天下搞清晰,留给扶苏、小胡一个烂摊子,二世而亡?

  汉武帝刘彻,如果没有窦太后的力挽狂澜,大汉还有吗?

  ……

  绝不能重蹈覆辙!

  作为一个合格、理智、骄傲、有担当的帝国皇帝,他一定要把自己能干的一切事情,尽可能在任上干完。

  脏活,累活……

  他杨广,不介意担负任何千古骂名!

  一个国家要兴旺、要长久,必然要有人干担负骂名的事情。

  坏事,他杨广做尽!

  那好事,就让后代子孙慢慢去干吧!

  他的确有惊惧、沮丧、挫败,可他并没有对整个大隋帝国失去信心!

  他惊惧的,是自己的身体,在快速的垮掉!

  他沮丧的,是整个大隋朝廷中,真正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

  少到,只有一个人!

  谁?

  杨子灿!

  不知道为什么,从第一眼看见这个少年的那一刻起,他就感觉这个人和自己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熟悉和相似。

  唯一的不同,就是杨子灿无比圆滑。

  这,也许是彼此地位使然。

  然而,他骨子里的傲气,那股看天下如无物的气魄,也只有他才能读懂,才能明白!

  杨广总是认为,自己文韬武略,天纵奇才,能出其右者,天下盖无!

  可杨子灿的出现和表现,却让他改变了这个自负认知!

  这家伙随意吐口的诗词,虽然不多,但也绝对是一股清流,脱俗、大气、文采飞扬!

  这家伙的武功,看似信手而为、羚羊挂角,但排兵布阵却都能收到奇效,而且气势如虹、风扫落叶!

  这家伙的布政,绵密周到,环环相扣,总能改变民情、政局!

  ……

  这样的人,本该是自己最为忌惮、早该赶尽杀绝才对!

  可是,坦率来说,自己从见到这个孩子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心生厌恶、或者除之后快的想法!

  相反,他见猎心喜、和乐而从!

  杨子灿,和他,和他老杨家有缘,是大善之缘!

  杨广,是个虔诚的佛徒!

  虽然没有皈依,但他笃信渊薮、轮回和因果!

  在某一刻于观文殿中和此子问对之时言语恍惚之间,他真的看到了这是年轻时候的另外一个自己!

  至少,在那一刻,他能确认,杨子灿就是自己少有的同类。

  如果自己不是皇子,那他一定也会过着和杨子灿一样的生活。

  自由,惬意,无拘无束,任意东西……

  杨子灿的人生,就是他杨广的另外一个人生!

  其实,他真是有点羡慕杨子灿的。

  肆意去做,肆意去爱,肆意去想象,肆意去干一切想干的事……

  有时候,他虚弱地躺在御榻之上扪心自问,自己老杨家何德何能,会在如此青黄不接的时候,突然横空降世一个如此奇才?

  于是,他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自己英年早逝、但绝对惊才绝艳的堂叔。

  杨爽!

  老杨家的嫡系子侄,死因都成疑!

  通过白鹭寺这么年的秘查,一个个线索,都指向了两股势力、

  关陇贵族,鬼谷纵横!

  这,就是父皇和自己,为什么坚持不懈地着力打压关陇势力的根本原因。

  鬼谷纵横,太过隐秘,到现在也只是对其小有打击,但总抓不住根基所在。

  而关陇势力,就在那而,朝政大半,都是他们的人。

  这几年,他甚至已经基本肯定,皇叔杨爽、大哥杨勇、太子杨昭的死,三弟和四弟的骄纵变坏,五弟杨凉的造反,贵胄杨玄感的造反……都与这两个势力有关!

  一家独大的关陇贵族,绝不希望自己老杨家雄起集权,也不容许其他势力兴起!

  山东士族、寒门,江南士族、豪商,辽东新贵……都是他们打压的对象。

  他们,把持着选官、军队体系,享有诸多特权。

  但还不满足,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听话、温顺、懦弱的皇族!

  傀儡式的朝政生态,才是他们的最爱!

  而神秘的鬼谷纵横,更是希望整个大隋重归混乱,好让其纵横捭阖、左右乾坤。

  乱世,才是他们施展抱负和才学的舞台!

  关于杨爽的死,许多人认为是死于众鬼作祟!

  可实际上呢?

  根据调查推测,卫王杨爽的死,是关陇贵族勾结鬼谷纵横,利用自己还不知道的方式,让其发病、发狂,最后毙命!

  当年最了解情况的巫师薛荣宗,莫名其妙地跌下台阶、倒地身亡。

  而就在当晚,叔叔杨爽也即在暴毙而死!

  太凑巧,太离奇,太猛烈!

  一个神强力壮、养尊处优、毫无病史的帝国亲王大将军,须臾之间就已毙命,太诡异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而这妖孽,绝不是大家哄传的鬼魂作乱!

  当他到了皇帝这个级别,早就不再轻易相信什么乱力鬼神之事!

  所以,不仅是父皇文帝,就是大哥杨勇、自己,都引起了惊觉和警惕!

  这是有人,有势力,开始在有意识的剪除杨氏的势力和羽翼!

  然而,皇族惨祸,仍在持续发生……

  有一段这样的密辛,他至今犹豫着是否要告诉杨子灿。

  叔叔杨爽,在几个兄弟之中,实际上最和自己谈得来。

  杨爽的性格,属于那种偏爱文治武功双修的人。

  而杨广,也是常把自己努力塑造成一个文武双修的贵介皇子。

  严格来说,当时的杨爽和杨广,算是老杨家新老两辈最耀眼的双驾马车!

  杨爽,忠直闷骚;杨广,浪漫奔放。

  杨爽偏于武,杨广重于文。

  但不管怎样,在大隋平灭南陈、征伐突厥的无数战争中,他们都是星耀于空、名震天下之辈!

  有他们两个如此绝尘的双星在,那些关陇贵族武将文臣们,倍显暗淡!

  或许,正是因为他俩的同时存在,让江湖和朝堂的势力,产生了忌惮。

  强力的皇族,是世家的永远灾难!

  父皇文帝那时,施政宗旨已经非常明确。

  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而杨爽和他杨广,就是贯彻这一宗旨的两把绝世快刀。

  杨爽刚刚生病的时候,自己去卫王府看他。

  他清楚地记得,叔叔给自己说过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帮我照顾好蔻儿,如果可能,尽量让她远离中原!”

  “小心朝堂旧臣!”

  “要多多吸取秦时教训,旧时势力,猛之如虎,隐之如山,力除方安!”

  “切记,不可急躁!”

  “忍一忍,剩者为王!”

  “如果有一天,老杨家只剩你一人苦苦支撑,一定要懂得撒手、退让和迂回!”

  ……

  那一天,他们喝了彼此二人人生中最后一场酒。

  知音酒!

  而也就是在那时,叔叔杨爽将他自己的黄金甲和书信等物,托付给了自己。

  “阿摩,如果将来蔻儿有了儿子,你感觉他有能为出息,就把我这副铠甲和书信,送与他为念。”

  “如果是个女儿,就算了。”

  不过几天,杨爽竟然就离奇的死了!

  邪祟致死?

  什么鬼?

  杨广打死也不相信,一向康健如牛的亲王大将军,怎么可能会因为虚无缥缈的邪祟而亡。

  但白鹭寺的调查,也因巫师薛荣宗的先死,而变得毫无头绪。

  现在看来,那时候的杨爽,可能已经隐隐察觉到了,是有人或势力在专门针对他。

  并且他能够大致猜出,应该是朝中如日中天般存在的关陇权贵。

  其中,可能就有他一个亲王也无法撼动和抗拒的人物。

  为了朝堂安稳,也为了他流落民间的妻女安全,或者还包括王府中的儿子,他很可能最终选择了隐忍!

  也因此,皇家遗姝王蔻,杨爽并没有让他进入王府和宗室。

  可能他已经能够预感到,杨家子孙即使是在京师又能怎样呢?

  果然,老杨家嫡系的子孙,并没有几个有好的结局!

  民间都在将一盆盆脏水,泼向皇家内部的皇权争夺。

  可只有他自己明白,每一个亲人的离奇死亡、走上邪路,无一不是有人、有势力,在背后推波助澜。

  他们,不愿意让自己老杨家,一家独大!

  甚至,他们也想推倒重来,取而代之!

  可是,这些人躲藏的很深,也将一切痕迹抹除得干净。

  查来查去,似是而非。

  关陇贵族的强大,鬼谷纵横的神秘,让文皇帝和他自己,如芒在背。

  可又,无可奈何!

  暗中势力,是远比皇权势力更强大的存在!

  于是,他们父子另辟蹊径,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些势力,特别是关陇势力进行消除。

  什么蹊径?

  谣谶(chèn)!

  是的,谣谶,就是他杨家父子二人想到的,一把劈向关陇势力的无形之刃!

  先有建都大兴之梦谶,再有《桃李章》的谣谶!

  ……

  利用这些层出不穷的谣谶,他们父子干掉了许许多多、桀骜不驯的大臣。

  这之中,有冤死的,但绝大部分是死有余辜!

  许多江湖文人,在各种势力窜动之下鼓动唇舌,妄论是非,屡泼脏水。

  但是这些蝼蚁之辈,怎知道处在大国之巅,怎能以简单功过,决定存留?

  一个统一的国家,要的是天下归心、世事一统,而不是山头林立、各自为政!

  帝国,只会保留有利于国祚延续、王权鼎力的人和势力。

  什么是“家国一统、中央集权”?

  什么是“万里江山万里尘,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什么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所有死了的、废了的,都是家国所需!

  哪些之中误伤的,也许冤枉,但是在国祚永存面前,真的微不足道!

  这,就是王道,也是霸道!

  无关对错!

  老杨家父子二人,用这种非常隐蔽的方式,剪除了许多隐患。

  也为老杨家一个个离奇死去、离奇走偏的王子王孙,报了仇!

  关陇大贵、山东权臣、江南重臣……一个个,被以各种有的没的理由,予以剪除!

  然后,他们父子开始有意识的扶持山东、江南新生势力,以及一些新兴势力!

  可是,自从自己的五弟杨凉造反、以及杨素的儿子杨玄感造反之后,杨广才悚然发现,关陇势力仍然异常强大!

  最让他心惊的,是关陇势力和山东势力之间,有暗中合流的趋势!

  并且,他们的目标,已经瞄准皇帝宝座!

  这,怎么了得?!

  于是,他开始重新思考朝堂势力之间的平衡,以及新的打压之策!

  也就在这个时候,远在辽东的杨复勇、杨子灿父子,走进了他的视野!

  他,又多了一种选择。

  是啊,为什么不新扶持起一股全新的、忠诚的皇族实力呢?

  杨复勇的忠诚,杨复勇的背景,杨复勇和皇室的关系……

  他们家,无疑是杨广此策的最佳选择。

  后来,杨子灿的卓越,让他惊喜莫名!

  叔叔杨爽他这个人、他的那些话,不时闪现在自己的脑海、眼前!

  何为下一代的柱国之士?

  忠直的苏威、萧瑀之流,太温,太软,太方正!

  要压住那些关陇、山东、江南各势力的骄兵悍将、奸诈干臣,还需要一个古灵精鬼、不安常理出牌的圆滑、横渡、阴险之人!

  谁?

  杨子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