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谢侍郎很开心-《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看到老师这般高兴,弟子便安心了。”沈淮脸上漾出笑意,“先前还未揭晓榜单时,弟子这颗心总是惴惴不安,生怕名次落于人后,辜负了老师的期许。”

  说到这里,沈淮微微欠身,“如今名次已定,弟子万幸没有辜负老师的教诲与期许。”

  “还没殿试呢,先别着急万幸。”

  谢道珩拍了拍沈淮的肩膀,笑意不减,“等你坐实了状元的名头,我们师徒再高兴也不迟。”

  殿试由皇帝主持。

  名次也是由皇帝钦定。

  通常情况下,皇帝只看前十名的文章。

  只要徒弟正常发挥,一甲的名次肯定跑不了。

  “老师说的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放松警惕。”沈淮倒了杯茶水递给谢道珩,“老师,前些日子弟子去了国子监,临走前,师伯教给弟子六个字。”

  “哦?”谢道珩好奇的看过来,“是哪六字。”

  “思危!思退!思变!”

  谢道珩端着茶杯的手一顿,神色也变得莫测起来。

  过了一会,他才轻轻点头,“这六子箴言,原是你师祖传下的。当年,为师与你师伯初入官场,年轻气盛,行事莽撞,没少捅娄子。

  你师祖瞧着闹心,又担心我们不得善终,这才将这六字箴言教给我们师兄弟二人。

  如今,你师伯将这箴言教给你,便是希望你日后能少走点弯路。”

  沈淮很好奇。

  老师和师伯当年,捅了什么样的篓子。

  但,他也仅仅只是好奇而已。

  问是不敢问的。

  “当时师伯也是这般跟弟子讲的,只是弟子愚钝,至今还没参透其中之意。”

  “这箴言蕴藏着你师祖半生智慧,你要是能参透,为师才觉得奇怪呢。”谢到珩抬手虚指了两下,“知与行,完全是两回事。

  这六字箴言,你虽已知晓,但你还未正式踏入仕途,又阅历尚浅,能意识到‘思危’二字,已经很不错了。”

  说到这里,谢道珩的目光深了两分,“等你混迹官场了,自然知晓这六字箴言的威力……现在,说说你的理解。”

  沈淮将自己的理解,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谢道珩听了之后,赞许的笑笑,“不错,已经参透到表层的意涵了。”

  “是老师教的好!”

  这话谢道珩爱听。

  接着,谢道珩又讲了殿试的一些规则,以及参与官员。

  殿试只考一场,而且只考策问。

  试题大多在殿试前一天,由读卷官秘拟。

  阅卷的规则是:每个读卷官必须将所有试卷轮流批阅一遍,并且按照五个等级标识评卷,最后由首席读卷官进行综合评分,然后确定名次。

  殿试现场,一般由御史、三品大臣监督。

  像试卷弥封、填榜等事情,由翰林、光禄寺、鸿胪寺等官员负责,确保殿试顺利进行。

  参与会试的考官,大多会继续参与其中。

  “为师八成也要参与阅卷。”

  沈淮听言,愣了一下。

  “殿试的核心人是陛下,且卷子糊名,无需避嫌。”

  沈淮这才知道,殿试的性质是排名,而非录取。

  他们的名次由皇帝钦定,故称‘天子门生’。

  讲完这些,谢道珩揉了揉太阳穴,“距离殿试还有几天,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参加任何聚会,好好在家温书。”

  沈淮听出了言外之意,“老师放心,弟子知道轻重。”

  倒不是说那些榜上有名的考生会心生嫉妒,在背后搞小动作,真正该注意的,反而是那些落榜生。

  他们一朝失意,心态本就容易失衡,有时候别人一句无心的话,或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刺痛他们脆弱又敏感的神经,导致他们做出一些超乎常理的偏激举动。

  看到这种人,一般有多远躲多远。

  实在躲不了,直接把人劈晕完事。

  回到听雨斋。

  沈淮开始拆谢世子、老太君等人送的礼。

  国公爷和国公夫人很实在,各送五百两银票。

  谢世子和世子夫人,各送一块玉佩。

  老太君送了一间铺子,位置在西坊市。

  谢云琅送了一块上等端砚。

  到了傍晚,谢云莱、谢云渺,还有谢五爷、谢六爷也派人送了贺礼过来。

  这时候,谢不二和碧青也回来了。

  “公子,五个铺子都赏完了,剩余的银两,奴婢做主给他们买了五条鱼和十斤五花肉加餐。”碧青汇报。

  谢不二接着说,“打折的牌子挂出去后,店里非常忙,小人和碧青到的时候,客人都排到店外去了,尤其是糕点铺和糖水铺,来了许多姑娘,她们都在争抢香芋酪(一种甜品)。”

  碧青,“奴婢还瞧见不少姑娘,悄悄把信留在店里,掌柜的看见了,又不好当众挑明,这事被其他姑娘知道了,便愈演愈烈。”

  说到这里,碧青既觉得好笑又有些无奈,“奴婢回来之时,那些信已经差不多堆满一箩筐了。”

  沈淮乐了,“信上都写了什么?”

  “奴婢让谢不二抬回来了,公子可以拆来看看。”

  谢不二把信筐搬进来。

  沈淮一看,确实堆了小半筐。

  姑娘们爱美,就连信封都是淡雅的素色。

  封面上统一写着:淮之公子。

  信的内容,都很简洁。

  一句恭喜,或一句励志的诗语。

  并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内容。

  沈淮顿觉,这些姑娘很可爱也很有分寸感。

  古代版追星,他沈淮体验到了。

  “对了,你们去看榜的时候,有没有看到我姐夫和我表哥的名字?”

  碧青和谢不二齐齐摇头。

  当时,她们只顾着看公子的名字。

  加上人又多,压根没办法把名单扫一遍。

  谢不二补救道,“公子,小人已经请人去抄榜了,最迟明天送到。”

  事情比预期的还要快。

  天黑之际,抄榜送来了。

  沈淮连忙找方启贤、林致远、许仪章三人的名字,结果找了两遍都没有找到。

  他们落榜了。

  还有众人期待感很强烈的卢龄之和孟浩二人,并没有如预期那般夺魁,名次反而靠后。

  卢龄之居第三,孟浩列第五。

  第二名是苏敬,无涯书院学子。

  第四名是崔鹤汀,崔家嫡子。

  无涯书院的学子,沈淮不认识,崔鹤汀倒是认识,但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