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租到场地-《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马家的院子很大,但院墙下整齐地码放着上百个大小不一的灯笼,在阳光下像一串金色的果实。马老汉坐在轮椅上,看到爷爷进门时,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柳...柳师兄?”他颤抖着伸出手。

  两个老人紧握双手的画面,让柳青眼眶发热。更让她惊讶的是,当爷爷提出收购马家灯笼放在网店销售时,马老汉竟老泪纵横。

  “我以为...这门手艺要跟着我进棺材了...”

  “得找个正经场地。”晚饭时,柳青对爷爷说,“明天我想去看看村西头的老废弃工厂。”

  村西头的老废弃工厂比柳青记忆中还要破败。红砖围墙斑驳脱落,铁门上的锁链锈迹斑斑,但占地近五亩的场院和那排高大的仓房,正是柳青梦寐以求的场地。

  赵老板热情地握住爷爷的手,转向柳青,“这位是...”

  “我孙女。”爷爷简短介绍,“她想看看废弃工厂。”

  “哎呀,柳师傅的孙女!”赵老板的态度立刻更加热络,“随便看,随便看!”

  进入废弃工厂内部,柳青才发现外表破旧的仓房内部结构依然坚固。高大的空间,良好的通风,甚至还有一套老式但完好的通风除湿系统。最妙的是后院那片平整的场地,正好用来晾晒柳条。

  “这里太完美了!”柳青小声对爷爷说,“租金应该不贵吧?”

  爷爷瞥了柳青一眼,没直接应声。

  赵老板在旁说:“柳师傅,这厂子虽说废弃,可地段好、结构稳,要租的话…不过您老开口,好商量!”

  柳青眼巴巴瞅着爷爷,就盼他能把这“便宜”给捞下来。爷爷却背着手,在厂房里慢悠悠转,浑浊眼瞳映着老旧梁柱,像在翻找久远的时光。

  末了,他才沉沉开口:“小赵这地方,能租,但咱得把话掰扯明白,我孙女想踏踏实实做柳编,可不能让人搅和。”

  赵老板忙不迭点头,眼睛却偷偷瞄向柳青,心里犯嘀咕:这柳编作坊,能在这废弃工厂里,闹出啥新名堂…

  “柳师傅您放心!这厂子荒废这些年,就盼着有靠谱人盘活。您孙女做柳编是正经营生,我肯定全力配合,租金也好说,就当支持咱村传统手艺!”

  爷爷粗糙的手掌在厂房斑驳墙面上轻轻一拍:“成,那就租下。小赵,如果行你给拟个协议,咱今天就把这事敲定。”

  赵老板乐得合不拢嘴,连声应着去准备。

  “太好了!”回程路上,柳青兴奋地规划着,“东仓房做工作室,西边晾晒场可以扩建,后院...”

  傍晚,柳青在新建的“清河柳编工作群“里发了条消息:“明天早上七点,村废弃工厂集合,开始正是搬场地培训!“

  很快,回复接二连三地跳出:

  “收到!”

  “带自己的剪刀吗?”

  “激动得睡不着!”

  搬进废弃工厂的第一天就下起了暴雨。新收的柳条还晾在场院里,柳青和工人们手忙脚乱地抢收,还是淋湿了大半。

  当晚,柳青就发起了高烧。恍惚中,她感觉有人扶起她,喂她喝下一种苦涩的液体。额头上不时传来冰凉的触感,缓解了火烧般的疼痛。

  “...傻丫头,淋了雨不知道换衣服...”

  断断续续的责备声飘进耳朵,柳青想回应,却发不出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能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废弃工厂临时隔出的休息室里,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爷爷坐在床边的小凳上,就着不怎么亮的灯光修补一个柳编篮子。

  “爷爷...”柳青的声音嘶哑。

  爷爷立刻放下活计,试了试她额头的温度:“退烧了。再喝碗药。”

  那药苦得柳青直吐舌头,但喝下去后,胸口确实舒畅了许多。

  “什么方子这么灵?”

  “柳树皮、葛根加黄芩。”爷爷收起药碗,“你奶奶留下的。”

  柳青这才注意到,角落里堆着几个鼓鼓的布袋,看样子爷爷冒雨回了趟家。

  “柳条怎么样了?”

  “没事。小张带着人用烘干机处理了。”爷爷顿了顿,“那小子...挺靠谱。”

  能得到爷爷的认可可不容易。柳青微微一笑,突然注意到爷爷修补的那个篮子很特别——形状不规则,纹路却很精美。

  “这是...”

  “你奶奶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作品。“爷爷的声音柔和下来,”当时她也发高烧,非说梦见了一种新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