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然的命令下达后,一万名训练有素的将士们毫不犹豫地迅速行动起来。
在这静谧的夜晚,没有丝毫的喧嚣和嘈杂,只有轻微的脚步声和兵器的摩擦声。
将士们默契地配合着,仿佛他们早已演练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
整个撤退的过程中,没有点燃一根多余的火把,黑暗笼罩着一切,只有月光洒下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前方的道路。
这样的安排不仅是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更是为了保持行动的隐秘性。
战马们也都被精心地照顾着,它们的四只脚被柔软的布料紧紧地绑住,以防止发出任何声响。
这些战马似乎也明白此刻的重要性,它们安静地站在原地,没有丝毫的躁动。
就这样,大军在悄无声息的状态下缓缓地撤出,宛如幽灵一般,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最后,他们只留给敌人一座空荡荡的营寨,仿佛这里从来没有人居住过。
当第二日的阳光洒在诸暨城的城墙上时,守城的士兵们惊讶地发现,秦军的营寨竟然异常安静。
“真是奇了怪了,秦军今日难道不吃早饭了吗?”
一名守城士卒疑惑地说道。
“快去禀报将军!”
另一名士卒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劲,连忙喊道。
守城士卒们面面相觑,他们都察觉到了秦军营寨的异样。
根据前几日的经验,这个时间的秦军营寨应该是炊烟袅袅,士兵们正在忙碌地埋锅造饭。
然而,此刻的营寨却宛如一座死城,毫无生机。
“怎么回事?”
一名义军将领满脸焦急地快步登上城墙,对着守城的士卒大声问道。
士卒们见到将领到来,纷纷行礼,然后迅速将他们所发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将领。
“秦军难道是在引诱我们出战?”
将领心中暗自思忖,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这是秦然的计策。
想到这里守将更加确信自己的
“全都小心戒备,不得有丝毫松懈!”paoduan将领果断下令道,“我这就去向翁将军禀报此事!”
守将接到的命令是死守城池,等待东瓯国的援军抵达,绝不可能擅自迎战。
当翁亭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刻带着一众将领和谋士匆匆赶到城墙上,亲自观察秦军的动向。
众人站在城墙上,远远望去,只见秦军果然如士卒所报,营寨内似乎空无一人。
翁亭凝视着秦军的营寨,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这秦然究竟是何意图?”
翁亭喃喃自语道。
片刻之后,翁亭突然脸色大变,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转身对身边的一名将领下令道:“立刻派人出城一探虚实!!”
当得知营寨内一片狼藉,一个人影都没有时,翁亭脸色更加难看。
“连粮草都没有携带就离开了?”
翁亭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道。
他深知秦军绝不会如此仓促地撤退,这其中必定隐藏着某种阴谋。
翁亭眉头紧蹙,沉思片刻后,恍然大悟,
“秦然的目标如果不是诸暨城,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他是在蓄意抢夺时间!”
想到这里,翁亭的心头猛地一紧,他意识到秦然真正的意图是盯上了前来增援的援军。
“混蛋!”翁亭怒不可遏地吼道,
“立刻去通知援军,让他们小心秦军的一举一动!”
他心急如焚,只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然而,此时此刻,翁亭心中其实还有另一个选择——立刻率领城中的守军出城,追击秦军。
这样一来,秦军势必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
毕竟,就算秦军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援军,可三万东瓯国的兵马也绝非等闲之辈,秦军在短时间内绝对无法将他们一举击溃。
可是,翁亭却犹豫不决,始终不敢轻易出城。
因为他担心这一切都是秦然设下的圈套,对方的真正目的或许就是引诱他们出城,然后在不远处设下埋伏,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为了确保诸暨城的安全,翁亭最终还是决定固守城池,按兵不动。
而这也就给了秦军机会。
诸暨城北五十里处,尘土飞扬,人喊马嘶。
东瓯国的三万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席卷而来。
他们的旗帜飘扬,盔甲闪耀,气势磅礴,仿佛要将这片土地都踩在脚下。
行军途中,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向东瓯大将禀报后方的消息。
东瓯大将面色凝重地接过战报,展开一看,顿时脸色一变,
“什么?奇袭大越城的计划竟然失败了?”
“秦军早有准备,从剡城秘密调动了援军,我们的奇袭部队遭遇了重创。”
传令兵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东瓯大将眉头紧锁,“秦然果然不是吹嘘出来的,他竟然能料到我们的奇袭,还能如此迅速地做出应对。”
然而,尽管奇袭计划失败,增援诸暨城的任务依然不能改变。
因为东瓯大将深知自己手中的三万兵马,已经相当于秦军在整个会稽郡的全部兵力了。
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充分的自信,即使秦然设下了埋伏,他也相信自己能够应对。
“继续行军!”他高声下令,“让将士们小心一些,保持警惕!”
他的话音未落,突然间,四周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报!!将军,不好了,秦然率领大军从四面八方杀过来了!!”
一名探子惊慌失措地报告着。
东欧大将听闻此讯,心中猛地一紧,他万万没有想到,秦军竟然真的如他所料,直接朝他们冲杀而来。
“全力迎敌!!”
东欧大将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秦军不过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罢了,这次就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随后一名将领高声喊道,试图鼓舞士气。
尽管东瓯军突然遭遇埋伏,但他们的反应却让秦然有些意外。
原本以为会引起一阵混乱和恐慌,然而这些士卒们却迅速组织起来,开始应对秦军的攻击。
“有点意思,看来是你们之前给了他们太多的自信啊。”
秦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
他原本对这场战斗充满信心,但东瓯军的顽强抵抗让他意识到,这恐怕不会是一场轻松的胜利。
“全力压上去,尽快解决战斗!”
秦然下达了新的指令,他的声音果断。
“让敌人知道,犯我大秦者,只有死路一条!!”
秦然的话语如同雷霆一般,在战场上回荡。
秦军士卒们听到将军的命令,也深知只有击溃敌人,才能让他们将功赎罪。
于是,他们奋勇向前,与东瓯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一时间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血流成河。
虽然一开始东瓯国的兵马还能够勉强抵挡住秦军的进攻,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从大越城方向赶来秦军的援军到达战场时,东瓯国的军队立刻陷入了被动,开始节节败退。
秦军的战斗力显然要比东瓯国强大得多。
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武器装备,秦军都远远超过了敌人。
面对秦军不断地猛烈攻击,东瓯国的大将惊讶地发现,即使在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无法与之抗衡。
随着秦军逐渐突破东瓯国的防线,一道道口子被撕开,东瓯国士兵们的士气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们的意志力也在一点点地被瓦解。
“将军,秦人的弓弩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名东瓯国的将领满脸惊恐地喊道,“这些弓弩轻而易举地就刺穿了我们的盔甲,我们根本无法抵挡啊!”
东瓯国的将领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在双方已经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时候,秦军竟然还能够如此熟练地使用弓弩进行攻击,而且完全不用担心会误伤自己人。
“混账!!”
“秦人倾巢而出,诸暨城内的联军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根据战场的规模,东瓯大将可以看出秦军的兵马几乎是倾巢而出。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诸暨城内的联军竟然按兵不动,简直快把他气炸了。
“撤!!”
眼看不敌,东瓯大将只能下令撤退。
趁着他们还有部分兵马在,还有可能冲出包围圈。
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战斗,太阳逐渐西沉,傍晚时分的余晖洒在战场上,映照出一片血腥与惨烈。
秦军以惊人的战果取得了胜利,斩首一万两千,俘虏四千多人,如此辉煌的战绩让秦军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东瓯国的军队遭受了沉重打击,大将率领着残兵败将们惊慌失措地向吴县和上虞方向撤退,他们的狼狈模样与秦军的威风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这时,诸暨城内的叛军们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竟然上了秦然的大当。愤怒和懊悔充斥着他们的心头,各种咒骂声此起彼伏。
“该死!!”
“秦然一来,局势立刻变得如此糟糕。”
“长此以往,我们起兵岂不是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众多叛军将领忧心忡忡,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这次惨败不仅是东瓯国入侵会稽郡以来的首次,更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秦军的强大和可怕。
吴仲谋将这次大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翁亭等人的情报不力,尽管双方仍然保持着合作关系,但彼此之间的关系却变得越发微妙起来。
经此一战,无论是东瓯国还是反秦联盟,都不敢再轻易发动战争,而是选择老老实实驻守在大城之中,重新商讨应对策略。
而秦军则是趁机收复了众多小城,随后暂且休整。
毕竟手中的兵马实在有限,敌人虽然这一次损失两万多兵马,可主力还在,秦然短时间内不可能出兵攻打城池。
也就在这时,翁亭再次找到海槽帮,希望他们尽快解决掉秦然。
这一次翁亭还给出了一个新的条件,那就是就算杀不了秦然的话,只要能将他赶出会稽郡也行。
为此,反秦联盟向海槽帮先行支付了三十万金作为定金。
有了这笔钱财,海槽帮自然也有所行动。
第二日夜晚,万籁俱寂,大越城被一层浓重的黑暗所笼罩,仿佛沉睡在一个无尽的梦魇之中。然
而,就在这片静谧之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正在悄然酝酿。
深夜时分,十几名黑影如鬼魅一般,悄然潜入大越城内,目标直指秦然。
这些杀手训练有素,行动迅速而隐蔽,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睡梦中的秦然敏锐的直觉在瞬间被触发。
“十二人....”,
秦然躺在床榻之上虽然没有任何动作,可他的眼神好似能穿透黑暗,将这十二名杀手的位置和实力尽收眼底。
这些杀手虽然人数不少,但实力却参差不齐,最强的也不过是二流水平。
秦然不禁心生诧异,他实在想不通敌人为何会派出如此实力的杀手前来行刺。
然而,不容他多想,黑暗中十二名杀手同时发动了攻击。
他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配合默契,有的撞破门窗,如饿虎扑食般直扑秦然。
有的则从屋顶垂直落下,如天降神兵。
还有的人发射暗器,寒光闪烁,更有甚者,手持大刀,气势汹汹地砍向床榻之上的秦然。
这一连串的攻击,凶猛无比,若是换作寻常的一流高手,恐怕也难以招架。
但面对秦然,实在是太小看他了。
面对这十二名杀手的围攻,秦然身形一闪,轻易地避开了那些致命的攻击。
随后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不浪费丝毫力气,又能准确地化解敌人的攻势。
随着屋内传出打斗声,外面的守卫也纷纷惊醒过来。
“有刺客!!”
然而当亲卫们冲进秦然的住所,映入眼帘的是十二具尸首。
短短几个呼吸间,十二名刺客被秦然尽数斩杀。
“将军!!”
亲卫将领连忙上前。
“无妨,一些小毛贼罢了。”
“派人收拾一下,看看这群人什么身份。”
秦然冷冷的吩咐道。
他倒要看看前来刺杀自己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虽然他们的实力不强,可训练有素,一看就是专业的杀手。
喜欢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在这静谧的夜晚,没有丝毫的喧嚣和嘈杂,只有轻微的脚步声和兵器的摩擦声。
将士们默契地配合着,仿佛他们早已演练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
整个撤退的过程中,没有点燃一根多余的火把,黑暗笼罩着一切,只有月光洒下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前方的道路。
这样的安排不仅是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更是为了保持行动的隐秘性。
战马们也都被精心地照顾着,它们的四只脚被柔软的布料紧紧地绑住,以防止发出任何声响。
这些战马似乎也明白此刻的重要性,它们安静地站在原地,没有丝毫的躁动。
就这样,大军在悄无声息的状态下缓缓地撤出,宛如幽灵一般,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最后,他们只留给敌人一座空荡荡的营寨,仿佛这里从来没有人居住过。
当第二日的阳光洒在诸暨城的城墙上时,守城的士兵们惊讶地发现,秦军的营寨竟然异常安静。
“真是奇了怪了,秦军今日难道不吃早饭了吗?”
一名守城士卒疑惑地说道。
“快去禀报将军!”
另一名士卒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劲,连忙喊道。
守城士卒们面面相觑,他们都察觉到了秦军营寨的异样。
根据前几日的经验,这个时间的秦军营寨应该是炊烟袅袅,士兵们正在忙碌地埋锅造饭。
然而,此刻的营寨却宛如一座死城,毫无生机。
“怎么回事?”
一名义军将领满脸焦急地快步登上城墙,对着守城的士卒大声问道。
士卒们见到将领到来,纷纷行礼,然后迅速将他们所发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报给将领。
“秦军难道是在引诱我们出战?”
将领心中暗自思忖,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这是秦然的计策。
想到这里守将更加确信自己的
“全都小心戒备,不得有丝毫松懈!”paoduan将领果断下令道,“我这就去向翁将军禀报此事!”
守将接到的命令是死守城池,等待东瓯国的援军抵达,绝不可能擅自迎战。
当翁亭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刻带着一众将领和谋士匆匆赶到城墙上,亲自观察秦军的动向。
众人站在城墙上,远远望去,只见秦军果然如士卒所报,营寨内似乎空无一人。
翁亭凝视着秦军的营寨,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这秦然究竟是何意图?”
翁亭喃喃自语道。
片刻之后,翁亭突然脸色大变,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转身对身边的一名将领下令道:“立刻派人出城一探虚实!!”
当得知营寨内一片狼藉,一个人影都没有时,翁亭脸色更加难看。
“连粮草都没有携带就离开了?”
翁亭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道。
他深知秦军绝不会如此仓促地撤退,这其中必定隐藏着某种阴谋。
翁亭眉头紧蹙,沉思片刻后,恍然大悟,
“秦然的目标如果不是诸暨城,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他是在蓄意抢夺时间!”
想到这里,翁亭的心头猛地一紧,他意识到秦然真正的意图是盯上了前来增援的援军。
“混蛋!”翁亭怒不可遏地吼道,
“立刻去通知援军,让他们小心秦军的一举一动!”
他心急如焚,只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然而,此时此刻,翁亭心中其实还有另一个选择——立刻率领城中的守军出城,追击秦军。
这样一来,秦军势必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
毕竟,就算秦军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援军,可三万东瓯国的兵马也绝非等闲之辈,秦军在短时间内绝对无法将他们一举击溃。
可是,翁亭却犹豫不决,始终不敢轻易出城。
因为他担心这一切都是秦然设下的圈套,对方的真正目的或许就是引诱他们出城,然后在不远处设下埋伏,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为了确保诸暨城的安全,翁亭最终还是决定固守城池,按兵不动。
而这也就给了秦军机会。
诸暨城北五十里处,尘土飞扬,人喊马嘶。
东瓯国的三万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席卷而来。
他们的旗帜飘扬,盔甲闪耀,气势磅礴,仿佛要将这片土地都踩在脚下。
行军途中,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向东瓯大将禀报后方的消息。
东瓯大将面色凝重地接过战报,展开一看,顿时脸色一变,
“什么?奇袭大越城的计划竟然失败了?”
“秦军早有准备,从剡城秘密调动了援军,我们的奇袭部队遭遇了重创。”
传令兵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东瓯大将眉头紧锁,“秦然果然不是吹嘘出来的,他竟然能料到我们的奇袭,还能如此迅速地做出应对。”
然而,尽管奇袭计划失败,增援诸暨城的任务依然不能改变。
因为东瓯大将深知自己手中的三万兵马,已经相当于秦军在整个会稽郡的全部兵力了。
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充分的自信,即使秦然设下了埋伏,他也相信自己能够应对。
“继续行军!”他高声下令,“让将士们小心一些,保持警惕!”
他的话音未落,突然间,四周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报!!将军,不好了,秦然率领大军从四面八方杀过来了!!”
一名探子惊慌失措地报告着。
东欧大将听闻此讯,心中猛地一紧,他万万没有想到,秦军竟然真的如他所料,直接朝他们冲杀而来。
“全力迎敌!!”
东欧大将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秦军不过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罢了,这次就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随后一名将领高声喊道,试图鼓舞士气。
尽管东瓯军突然遭遇埋伏,但他们的反应却让秦然有些意外。
原本以为会引起一阵混乱和恐慌,然而这些士卒们却迅速组织起来,开始应对秦军的攻击。
“有点意思,看来是你们之前给了他们太多的自信啊。”
秦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
他原本对这场战斗充满信心,但东瓯军的顽强抵抗让他意识到,这恐怕不会是一场轻松的胜利。
“全力压上去,尽快解决战斗!”
秦然下达了新的指令,他的声音果断。
“让敌人知道,犯我大秦者,只有死路一条!!”
秦然的话语如同雷霆一般,在战场上回荡。
秦军士卒们听到将军的命令,也深知只有击溃敌人,才能让他们将功赎罪。
于是,他们奋勇向前,与东瓯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一时间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血流成河。
虽然一开始东瓯国的兵马还能够勉强抵挡住秦军的进攻,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从大越城方向赶来秦军的援军到达战场时,东瓯国的军队立刻陷入了被动,开始节节败退。
秦军的战斗力显然要比东瓯国强大得多。
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武器装备,秦军都远远超过了敌人。
面对秦军不断地猛烈攻击,东瓯国的大将惊讶地发现,即使在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无法与之抗衡。
随着秦军逐渐突破东瓯国的防线,一道道口子被撕开,东瓯国士兵们的士气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们的意志力也在一点点地被瓦解。
“将军,秦人的弓弩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名东瓯国的将领满脸惊恐地喊道,“这些弓弩轻而易举地就刺穿了我们的盔甲,我们根本无法抵挡啊!”
东瓯国的将领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在双方已经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时候,秦军竟然还能够如此熟练地使用弓弩进行攻击,而且完全不用担心会误伤自己人。
“混账!!”
“秦人倾巢而出,诸暨城内的联军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根据战场的规模,东瓯大将可以看出秦军的兵马几乎是倾巢而出。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诸暨城内的联军竟然按兵不动,简直快把他气炸了。
“撤!!”
眼看不敌,东瓯大将只能下令撤退。
趁着他们还有部分兵马在,还有可能冲出包围圈。
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战斗,太阳逐渐西沉,傍晚时分的余晖洒在战场上,映照出一片血腥与惨烈。
秦军以惊人的战果取得了胜利,斩首一万两千,俘虏四千多人,如此辉煌的战绩让秦军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东瓯国的军队遭受了沉重打击,大将率领着残兵败将们惊慌失措地向吴县和上虞方向撤退,他们的狼狈模样与秦军的威风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这时,诸暨城内的叛军们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竟然上了秦然的大当。愤怒和懊悔充斥着他们的心头,各种咒骂声此起彼伏。
“该死!!”
“秦然一来,局势立刻变得如此糟糕。”
“长此以往,我们起兵岂不是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众多叛军将领忧心忡忡,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这次惨败不仅是东瓯国入侵会稽郡以来的首次,更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秦军的强大和可怕。
吴仲谋将这次大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翁亭等人的情报不力,尽管双方仍然保持着合作关系,但彼此之间的关系却变得越发微妙起来。
经此一战,无论是东瓯国还是反秦联盟,都不敢再轻易发动战争,而是选择老老实实驻守在大城之中,重新商讨应对策略。
而秦军则是趁机收复了众多小城,随后暂且休整。
毕竟手中的兵马实在有限,敌人虽然这一次损失两万多兵马,可主力还在,秦然短时间内不可能出兵攻打城池。
也就在这时,翁亭再次找到海槽帮,希望他们尽快解决掉秦然。
这一次翁亭还给出了一个新的条件,那就是就算杀不了秦然的话,只要能将他赶出会稽郡也行。
为此,反秦联盟向海槽帮先行支付了三十万金作为定金。
有了这笔钱财,海槽帮自然也有所行动。
第二日夜晚,万籁俱寂,大越城被一层浓重的黑暗所笼罩,仿佛沉睡在一个无尽的梦魇之中。然
而,就在这片静谧之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正在悄然酝酿。
深夜时分,十几名黑影如鬼魅一般,悄然潜入大越城内,目标直指秦然。
这些杀手训练有素,行动迅速而隐蔽,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睡梦中的秦然敏锐的直觉在瞬间被触发。
“十二人....”,
秦然躺在床榻之上虽然没有任何动作,可他的眼神好似能穿透黑暗,将这十二名杀手的位置和实力尽收眼底。
这些杀手虽然人数不少,但实力却参差不齐,最强的也不过是二流水平。
秦然不禁心生诧异,他实在想不通敌人为何会派出如此实力的杀手前来行刺。
然而,不容他多想,黑暗中十二名杀手同时发动了攻击。
他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配合默契,有的撞破门窗,如饿虎扑食般直扑秦然。
有的则从屋顶垂直落下,如天降神兵。
还有的人发射暗器,寒光闪烁,更有甚者,手持大刀,气势汹汹地砍向床榻之上的秦然。
这一连串的攻击,凶猛无比,若是换作寻常的一流高手,恐怕也难以招架。
但面对秦然,实在是太小看他了。
面对这十二名杀手的围攻,秦然身形一闪,轻易地避开了那些致命的攻击。
随后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不浪费丝毫力气,又能准确地化解敌人的攻势。
随着屋内传出打斗声,外面的守卫也纷纷惊醒过来。
“有刺客!!”
然而当亲卫们冲进秦然的住所,映入眼帘的是十二具尸首。
短短几个呼吸间,十二名刺客被秦然尽数斩杀。
“将军!!”
亲卫将领连忙上前。
“无妨,一些小毛贼罢了。”
“派人收拾一下,看看这群人什么身份。”
秦然冷冷的吩咐道。
他倒要看看前来刺杀自己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虽然他们的实力不强,可训练有素,一看就是专业的杀手。
喜欢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