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秦军便如秦然所命令的那样,迅速出兵,接连攻克了诸暨城周边的三座小城。
这个消息犹如一阵狂风,迅速传遍了诸暨城内的叛军营地,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秦然一到,这些原本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城里的秦军,竟然真的敢出城了!”
一名叛军将领满脸惊愕地说道。
“现在该如何是好?”
“拱卫主城的小城都被秦军如此迅速地攻占了,我们不仅白白损失了几千兵马,更糟糕的是,秦人接下来恐怕就要围攻诸暨城了吧。”
又一名将领忧心忡忡地分析道。
叛军大营内,得知这个消息的众多叛军将领们心中都有些慌乱。
原本秦军在秦然到来之前,已经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龟缩在城中。
然而,秦然的到来却让秦军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不仅敢主动出击,而且还取得了如此战果。
“怪不得世人都说,秦然手下的秦军与其他秦军不可同日而语啊。”
一名将领感叹道,言语中充满了对秦然和他所率领的秦军的忌惮。
“刺杀秦然一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突然有人再次提起了刺杀秦然的事情。秦然留在会稽郡,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整日寝食难安。
“慌什么!”
叛军主将翁亭见状,连忙安抚众人,
“我们在会稽郡内可是有五万兵马,而秦军的兵力不过三万多而已。”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自信,似乎并不把秦然放在眼里。
“更何况,我们还有东瓯国的十几万大军作为同盟!”
“论兵力,秦人远远不及我们。”
他的话语让众人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一些,但仍有一些人面露忧色。
“就算是秦然在这又能如何?”
翁亭见状,冷笑一声,“我已经派人前往吴县,请求东瓯国的主帅出兵,与我们内外夹击秦军。”
他的计划显然已经谋划已久,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实施。
毕竟,以秦军的战力,如果他们死守大越、剡城内,他们想要强行攻打,恐怕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而这个伤亡代价,无论是叛军还是东瓯国都不愿意承担。
正因如此,叛军才会迟迟无法拿下会稽郡全郡,局势陷入了一种僵持的状态。
而现在秦军却离开高大城墙的保护,主动进攻。这无疑给了他们全歼秦军的机会。
“刺杀秦然之事,我已经安排下去了,你们放心好了。”
“不过事关重大,需要有缜密的计划,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与东瓯国大军一同击溃秦军。”
翁亭再次说道,海槽帮刺杀秦然还需要时间。
“全凭翁将军吩咐。”
众人齐声应道,虽然心中仍有些许忐忑,但见翁亭如此自信满满,便也稍稍安定下来。
数日之后,秦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兵临诸暨城下,迅速将这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那一面面绣着“秦”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城墙上的叛军示威。
翁亭等人站在城墙上,远远地望着秦军那连城一片的大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沉重之感。
那密密麻麻的营帐一眼望不到尽头,显然秦军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兵力颇为雄厚。
“秦然竟然亲自挂帅来攻!”
翁亭凝视着远方,面色凝重地说道。
“看这营寨的规模,恐怕大越城内的两万秦军是倾巢而出了啊。”
另一名叛军将领沉声道,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秦然也太猖狂了!”
“他真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吗?”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名略通谋略的人站出来建议道,
“不如我们通知东瓯国那边,趁着大越城现在兵力空虚,让他们出兵先端了秦然的后路。就如同我们之前攻破吴县一样,打他个措手不及。”
此话一出,众人眼神皆亮,虽然这样又会让东瓯国那边白捡一座大城,可是相对于秦然的威胁,他们可以接受。
“好,说得极是!”
翁亭毫不犹豫地应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果断。紧接着,他迅速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一名侍卫吩咐道,“立刻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吴县!”
侍卫领命后,如疾风般离去,留下翁亭眼神犀利地凝视着前方的秦军营寨。
他心中暗自盘算着东瓯国的兵力部署,以及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利用这些兵力。
根据他对眼前秦军兵力的估计,大越城内的守军恐怕不过千余老弱病残而已。
如此一来,东瓯国的一路兵马可以轻而易举地轻取大越城。
而另一路,则要直奔诸暨,与他们里应外合围攻秦军的主力。
翁亭心里很清楚,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围歼秦军的主力大军。
虽然他们在人数上可能稍占优势,但秦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而此时,在诸暨城下,秦然正站在营帐前,凝视着远处的城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深知城内的叛军兵力远超己方,这种情况下若要正面强攻,是很不理智的。
于是,他心生一计。
在扎营之时,秦然特意吩咐众人多扎一倍的营寨,并每日埋锅造饭时多生一倍的灶火。
这样一来,从远处看,秦军的兵力似乎比实际要多出许多。
他的目的便是迷惑城内的叛军,让他们误判秦军的兵力。
因为秦然对于吴县之战的失败记忆犹新,他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从中吸取了教训。
实际上诸暨城下的秦军兵力只有一万多人。
这一次,他精心策划了一个小小的陷阱。
他不仅要围点打援,让东瓯国的援军陷入困境,还要趁机吃掉东瓯国进攻大越城的兵马。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削弱东瓯国的实力,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应对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
没过多久,驻守在吴县的东瓯国主帅便收到了来自翁亭的消息,当他看完这封信后,脸上立刻浮现出欣喜若狂的笑容。
“太好了!!”
他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里击溃秦然,那我肯定会声名远扬,威震天下!”
他兴奋地搓着手,心中暗自盘算着。
“到那时,我们东瓯国在与南越、闽越等国的联盟中,就能够占据主导地位了!”
他越想越觉得前景一片光明。
虽然秦然的名声在东瓯国也有所耳闻,但毕竟他们从未真正与之交锋过,所以对于秦然的实力,他们从内心深处是不太服气的。
更何况,这一次他们的兵力远远超过了秦军,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吴仲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这里击败秦然。
“本帅答应翁亭的请求!”
吴仲谋果断地做出决定,“你回去告诉他,让他只需在城内固守,等待我的援军抵达,然后再伺机杀出。”
“我们要一举击溃秦军,活捉秦然!!”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与此同时,吴仲谋还会派出一支八千人的兵马,按照同样的策略去奇袭大越城。
对于这种送上门来的城池,他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次日清晨,吴仲谋站在城头,望着诸暨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果断地下令,从吴县内发兵三万,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直奔诸暨而去。
与此同时,在吴仲谋派人传令从上虞城中拨出八千兵马直袭大越城。
吴仲谋的策略简单而直接,攻破大越城,击溃秦军主力,然后迅速挥师秦军最后的一座大城——剡城。
他相信,只要这个计划顺利实施,不出半个月,他就能结束这里的战斗,全取会稽郡。
到那时,东瓯国的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扩大不止一倍。
然而,吴仲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秦然的掌握之中。
秦然早已预判了他的判断,提前在大越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傍晚时分,城外的地平线上扬起一片尘土,仿佛是大地在颤抖。果然,一支万余人的东瓯国兵马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此刻,大越城的城墙上,守城将领激动不已,“上将军果真料事如神,他们竟然真的来偷袭大越城了。”
“准备迎敌,记住放进了再打!”
守城的士兵们立刻严阵以待。
而前来奇袭大越城的东瓯国将领毫不掩饰他们的行踪,全军径直朝着大越城狂奔而来。
这是因为他们在之前攻打吴县时获得了胜利,使得东瓯国的将领们对秦人的实力产生了轻视之心。
他们认为秦人就如同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
不仅如此,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情报,大越城的守军不过是千余老弱病残而已,这样的兵力根本无法抵御东瓯将士的猛烈进攻。
于是,东瓯国的将领信心满满地高呼,
“冲上去,拿下大越城!”“本将军给他记头功!!”
随着东瓯国的士卒们逐渐逼近城墙,他们惊讶地发现城墙上人头攒动,但却迟迟未见秦人还击。
这一现象让东瓯国的敌人越发张狂起来,“哈哈,果然是一群废物,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我们攻到了城墙下。”
“依我看,用不了两个时辰,我们便能在城内大肆庆祝胜利啦!”
东瓯国的主将站在阵前,看着城墙上慌乱的秦军,不禁放声大笑。
然而,就在他得意忘形之时,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他惊得目瞪口呆,下巴几乎都要掉到地上。
只见城墙上的原本慌乱的秦军在敌人正在攀爬云梯之时,突然手持劲弩探出身子瞄准了城下的敌人。
“放箭!!”
伴随着一声怒喝,如蝗虫般密集的箭矢铺天盖地地射向了东瓯国的军队。
这些箭矢来势汹汹,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遮蔽一般,让东瓯国的将士们完全猝不及防。
刹那间,箭雨倾盆而下,东瓯国的士兵们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已经被射中。
当场便有许多人惨叫着倒地,鲜血四溅,死伤一片。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紧接着,一群手持长戟的将士如猛虎下山般冲杀出来。
他们身手矫健,动作迅猛,毫不留情地将那些即将登上城墙的敌人一一刺死。
“怎么回事?”
敌人显然还没有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过神来,他们惊愕地看着眼前的一幕,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就在这时,大越城的城门突然毫无征兆地敞开了。
“杀!!”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城内的秦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蜂拥而出,径直朝着敌人的军阵冲杀过去。
“不是说城内只有老弱病残吗?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将军,我们肯定是中计了!”
有人惊恐地叫道。
“快撤吧,秦军不下万余人啊!!
”眼看着秦军如狼似虎地扑来,东瓯将领们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完全失去了方寸。
本来,东瓯国的八千兵马如果能够稳扎稳打,或许还不至于败退得如此之快。
然而,他们实在是过于自大了,根本没有把秦军放在眼里。
结果,双方一碰面,东瓯国的军队就遭受了重创,损失惨重。
八千兵马,在不到半日的时间里,就如同被饿狼吞噬的绵羊一般,吞噬干净。
这是自两军开战以来,秦军取得的最为辉煌的一场胜利,也是他们打得最为扬眉吐气的一战。
根据秦然的精心部署,这一次,大越城内只留下了少量的兵马进行驻守。
而那出城的一万五千名精兵,则朝着诸暨的方向急速行军。
秦然心里很清楚,要想实现围点打援的战术目标,单靠这一万五千兵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此刻正在向诸暨挺进的东瓯国援军却对大越城的兵败毫不知情。
“上将军,大越城战报!”
一名亲卫匆匆跑进秦军大营,向秦然禀报。
秦然赶忙接过信使呈上的战报,快速浏览起来。
当他看到“我军已经击溃东瓯国来犯之敌,正在按照计划快速向这里进发”这句话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当机立断,高声下令,“传令全军,连夜抛弃营寨和辎重,迅速整军北上,与大越城的守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举消灭东瓯国的援军!”
喜欢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这个消息犹如一阵狂风,迅速传遍了诸暨城内的叛军营地,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秦然一到,这些原本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城里的秦军,竟然真的敢出城了!”
一名叛军将领满脸惊愕地说道。
“现在该如何是好?”
“拱卫主城的小城都被秦军如此迅速地攻占了,我们不仅白白损失了几千兵马,更糟糕的是,秦人接下来恐怕就要围攻诸暨城了吧。”
又一名将领忧心忡忡地分析道。
叛军大营内,得知这个消息的众多叛军将领们心中都有些慌乱。
原本秦军在秦然到来之前,已经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龟缩在城中。
然而,秦然的到来却让秦军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不仅敢主动出击,而且还取得了如此战果。
“怪不得世人都说,秦然手下的秦军与其他秦军不可同日而语啊。”
一名将领感叹道,言语中充满了对秦然和他所率领的秦军的忌惮。
“刺杀秦然一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突然有人再次提起了刺杀秦然的事情。秦然留在会稽郡,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整日寝食难安。
“慌什么!”
叛军主将翁亭见状,连忙安抚众人,
“我们在会稽郡内可是有五万兵马,而秦军的兵力不过三万多而已。”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自信,似乎并不把秦然放在眼里。
“更何况,我们还有东瓯国的十几万大军作为同盟!”
“论兵力,秦人远远不及我们。”
他的话语让众人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一些,但仍有一些人面露忧色。
“就算是秦然在这又能如何?”
翁亭见状,冷笑一声,“我已经派人前往吴县,请求东瓯国的主帅出兵,与我们内外夹击秦军。”
他的计划显然已经谋划已久,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实施。
毕竟,以秦军的战力,如果他们死守大越、剡城内,他们想要强行攻打,恐怕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而这个伤亡代价,无论是叛军还是东瓯国都不愿意承担。
正因如此,叛军才会迟迟无法拿下会稽郡全郡,局势陷入了一种僵持的状态。
而现在秦军却离开高大城墙的保护,主动进攻。这无疑给了他们全歼秦军的机会。
“刺杀秦然之事,我已经安排下去了,你们放心好了。”
“不过事关重大,需要有缜密的计划,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与东瓯国大军一同击溃秦军。”
翁亭再次说道,海槽帮刺杀秦然还需要时间。
“全凭翁将军吩咐。”
众人齐声应道,虽然心中仍有些许忐忑,但见翁亭如此自信满满,便也稍稍安定下来。
数日之后,秦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兵临诸暨城下,迅速将这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那一面面绣着“秦”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城墙上的叛军示威。
翁亭等人站在城墙上,远远地望着秦军那连城一片的大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沉重之感。
那密密麻麻的营帐一眼望不到尽头,显然秦军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兵力颇为雄厚。
“秦然竟然亲自挂帅来攻!”
翁亭凝视着远方,面色凝重地说道。
“看这营寨的规模,恐怕大越城内的两万秦军是倾巢而出了啊。”
另一名叛军将领沉声道,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秦然也太猖狂了!”
“他真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吗?”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名略通谋略的人站出来建议道,
“不如我们通知东瓯国那边,趁着大越城现在兵力空虚,让他们出兵先端了秦然的后路。就如同我们之前攻破吴县一样,打他个措手不及。”
此话一出,众人眼神皆亮,虽然这样又会让东瓯国那边白捡一座大城,可是相对于秦然的威胁,他们可以接受。
“好,说得极是!”
翁亭毫不犹豫地应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果断。紧接着,他迅速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一名侍卫吩咐道,“立刻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吴县!”
侍卫领命后,如疾风般离去,留下翁亭眼神犀利地凝视着前方的秦军营寨。
他心中暗自盘算着东瓯国的兵力部署,以及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利用这些兵力。
根据他对眼前秦军兵力的估计,大越城内的守军恐怕不过千余老弱病残而已。
如此一来,东瓯国的一路兵马可以轻而易举地轻取大越城。
而另一路,则要直奔诸暨,与他们里应外合围攻秦军的主力。
翁亭心里很清楚,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围歼秦军的主力大军。
虽然他们在人数上可能稍占优势,但秦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而此时,在诸暨城下,秦然正站在营帐前,凝视着远处的城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深知城内的叛军兵力远超己方,这种情况下若要正面强攻,是很不理智的。
于是,他心生一计。
在扎营之时,秦然特意吩咐众人多扎一倍的营寨,并每日埋锅造饭时多生一倍的灶火。
这样一来,从远处看,秦军的兵力似乎比实际要多出许多。
他的目的便是迷惑城内的叛军,让他们误判秦军的兵力。
因为秦然对于吴县之战的失败记忆犹新,他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从中吸取了教训。
实际上诸暨城下的秦军兵力只有一万多人。
这一次,他精心策划了一个小小的陷阱。
他不仅要围点打援,让东瓯国的援军陷入困境,还要趁机吃掉东瓯国进攻大越城的兵马。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削弱东瓯国的实力,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应对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
没过多久,驻守在吴县的东瓯国主帅便收到了来自翁亭的消息,当他看完这封信后,脸上立刻浮现出欣喜若狂的笑容。
“太好了!!”
他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里击溃秦然,那我肯定会声名远扬,威震天下!”
他兴奋地搓着手,心中暗自盘算着。
“到那时,我们东瓯国在与南越、闽越等国的联盟中,就能够占据主导地位了!”
他越想越觉得前景一片光明。
虽然秦然的名声在东瓯国也有所耳闻,但毕竟他们从未真正与之交锋过,所以对于秦然的实力,他们从内心深处是不太服气的。
更何况,这一次他们的兵力远远超过了秦军,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吴仲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这里击败秦然。
“本帅答应翁亭的请求!”
吴仲谋果断地做出决定,“你回去告诉他,让他只需在城内固守,等待我的援军抵达,然后再伺机杀出。”
“我们要一举击溃秦军,活捉秦然!!”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与此同时,吴仲谋还会派出一支八千人的兵马,按照同样的策略去奇袭大越城。
对于这种送上门来的城池,他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次日清晨,吴仲谋站在城头,望着诸暨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果断地下令,从吴县内发兵三万,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直奔诸暨而去。
与此同时,在吴仲谋派人传令从上虞城中拨出八千兵马直袭大越城。
吴仲谋的策略简单而直接,攻破大越城,击溃秦军主力,然后迅速挥师秦军最后的一座大城——剡城。
他相信,只要这个计划顺利实施,不出半个月,他就能结束这里的战斗,全取会稽郡。
到那时,东瓯国的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扩大不止一倍。
然而,吴仲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秦然的掌握之中。
秦然早已预判了他的判断,提前在大越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傍晚时分,城外的地平线上扬起一片尘土,仿佛是大地在颤抖。果然,一支万余人的东瓯国兵马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此刻,大越城的城墙上,守城将领激动不已,“上将军果真料事如神,他们竟然真的来偷袭大越城了。”
“准备迎敌,记住放进了再打!”
守城的士兵们立刻严阵以待。
而前来奇袭大越城的东瓯国将领毫不掩饰他们的行踪,全军径直朝着大越城狂奔而来。
这是因为他们在之前攻打吴县时获得了胜利,使得东瓯国的将领们对秦人的实力产生了轻视之心。
他们认为秦人就如同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
不仅如此,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情报,大越城的守军不过是千余老弱病残而已,这样的兵力根本无法抵御东瓯将士的猛烈进攻。
于是,东瓯国的将领信心满满地高呼,
“冲上去,拿下大越城!”“本将军给他记头功!!”
随着东瓯国的士卒们逐渐逼近城墙,他们惊讶地发现城墙上人头攒动,但却迟迟未见秦人还击。
这一现象让东瓯国的敌人越发张狂起来,“哈哈,果然是一群废物,竟然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我们攻到了城墙下。”
“依我看,用不了两个时辰,我们便能在城内大肆庆祝胜利啦!”
东瓯国的主将站在阵前,看着城墙上慌乱的秦军,不禁放声大笑。
然而,就在他得意忘形之时,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他惊得目瞪口呆,下巴几乎都要掉到地上。
只见城墙上的原本慌乱的秦军在敌人正在攀爬云梯之时,突然手持劲弩探出身子瞄准了城下的敌人。
“放箭!!”
伴随着一声怒喝,如蝗虫般密集的箭矢铺天盖地地射向了东瓯国的军队。
这些箭矢来势汹汹,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遮蔽一般,让东瓯国的将士们完全猝不及防。
刹那间,箭雨倾盆而下,东瓯国的士兵们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已经被射中。
当场便有许多人惨叫着倒地,鲜血四溅,死伤一片。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紧接着,一群手持长戟的将士如猛虎下山般冲杀出来。
他们身手矫健,动作迅猛,毫不留情地将那些即将登上城墙的敌人一一刺死。
“怎么回事?”
敌人显然还没有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过神来,他们惊愕地看着眼前的一幕,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就在这时,大越城的城门突然毫无征兆地敞开了。
“杀!!”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城内的秦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蜂拥而出,径直朝着敌人的军阵冲杀过去。
“不是说城内只有老弱病残吗?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将军,我们肯定是中计了!”
有人惊恐地叫道。
“快撤吧,秦军不下万余人啊!!
”眼看着秦军如狼似虎地扑来,东瓯将领们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完全失去了方寸。
本来,东瓯国的八千兵马如果能够稳扎稳打,或许还不至于败退得如此之快。
然而,他们实在是过于自大了,根本没有把秦军放在眼里。
结果,双方一碰面,东瓯国的军队就遭受了重创,损失惨重。
八千兵马,在不到半日的时间里,就如同被饿狼吞噬的绵羊一般,吞噬干净。
这是自两军开战以来,秦军取得的最为辉煌的一场胜利,也是他们打得最为扬眉吐气的一战。
根据秦然的精心部署,这一次,大越城内只留下了少量的兵马进行驻守。
而那出城的一万五千名精兵,则朝着诸暨的方向急速行军。
秦然心里很清楚,要想实现围点打援的战术目标,单靠这一万五千兵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此刻正在向诸暨挺进的东瓯国援军却对大越城的兵败毫不知情。
“上将军,大越城战报!”
一名亲卫匆匆跑进秦军大营,向秦然禀报。
秦然赶忙接过信使呈上的战报,快速浏览起来。
当他看到“我军已经击溃东瓯国来犯之敌,正在按照计划快速向这里进发”这句话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当机立断,高声下令,“传令全军,连夜抛弃营寨和辎重,迅速整军北上,与大越城的守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一举消灭东瓯国的援军!”
喜欢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