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残阳如血,将黎县县衙的后宅屋宇涂抹上一层凄艳的赭红。
晚风穿堂,带着白日残留的燥热,吹动了柳音音鬓边几缕青丝。
她独坐窗边,秀眉微蹙,素手纤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一只羊脂白玉镯。
那玉镯温润剔透,在暮色中流转着幽幽清光,仿佛凝结着一段刻骨又无望的情愫。
脚步声轻响,杨红瑛大步走了进来,一身火红的劲装衬得她英姿飒爽,眉宇间带着惯有的爽利。
她一眼瞥见柳音音失神的模样,心头了然,不由放轻了脚步,抬手在她肩头轻轻一拍。
“音音!”
柳音音如同受惊的小鹿,蓦然回神,慌忙站起身,苍白的脸颊泛起一丝窘迫的红晕:“杨姑娘!”
“嗐,你我之间,何须如此生分!”杨红瑛嗓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亲昵,“若真当我是朋友,便唤我一声红瑛。”
柳音音望着她真诚热切的眼睛,心头微暖,唇边绽开一个极浅极淡的笑涡,声音轻柔如风:“好,红瑛。”
“你呀,”杨红瑛拉过一张凳子挨着她坐下,目光落在她腕间的玉镯上,语气带了几分了然与无奈,“又在想他?”
“我……”柳音音脸颊瞬间飞红,螓首低垂,几乎埋进衣襟里,声音细若蚊呐,“我没有。”
“还想瞒我?”杨红瑛伸手轻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动作亲昵,“你这副魂不守舍的模样,骗得了谁?心都飞到秀水山庄去了吧?”
柳音音身子微不可察地一颤,抬起眼,眸中水光潋滟,带着一丝无助的迷茫:“红瑛,我……我是不是太没用了?”
“胡说!”杨红瑛斩钉截铁,“他那等人物,龙章凤姿,气度非凡,莫说是你,便是当初的我,不也……”她顿了一顿,脸上掠过一丝赧然与洒脱,“不也为他神魂颠倒过么?”
“我们终究不同,”柳音音幽幽叹息,目光又落回玉镯上,“你如今有李岐公子相伴,心意已定。而我……却像是陷在泥沼里,越想挣脱,陷得越深。”
“慕冲千好万好,唯独一样不好,便是太过风流,处处留情!”杨红瑛眉头微蹙,语重心长,“音音,听我一句劝,放下吧,莫再自苦了。”
“放下?”柳音音喃喃,目光茫然地投向窗外沉沉的墨蓝天幕,那暮色如同她心头化不开的浓愁,“我何尝不想?我试过远离,试过遗忘……可这心,偏生不听使唤。越是分离,那身影反倒越发清晰,刻骨铭心……”
她指尖无意识地收紧,玉镯的温润贴着她微凉的肌肤,仿佛带着那人指尖的余温。
“你明知他在秀水山庄与旁的女子寻欢作乐,”杨红瑛恨其不争,忍不住道,“还有那绿绮,更别提那个陆明兰……”
“陆明兰?”柳音音茫然抬眼,长睫如蝶翼般轻颤,“她……是谁?”
杨红瑛神色一黯,眼中掠过深重的愧疚:“她是陆有仁陆伯父的掌上明珠……也是陆府那场惨案里,唯一活下来的孤女。”
她语气沉重,“自从被……被他救下,便一直住在他落脚之处,形影不离,依赖得紧。一口一个‘慕大哥’,叫得那叫一个亲热……”
“原来……他身边,还有这样一位身世凄楚、惹人怜惜的姑娘……”柳音音喃喃低语,本就苍白的脸色更添了几分透明,仿佛下一刻就要消散在暮色里。
“可不是么?”杨红瑛见她神色凄楚,语气虽放缓,却仍带着警醒,“那陆明兰虽不及你容貌清丽绝伦,却也生得眉清目秀,性子又那般柔顺依赖……再加上一个娇媚的绿绮……唉,音音,我是不忍看你为情所困,最后落得个千疮百孔的下场啊!”
“别……别再说了……”柳音音猛地闭上眼睛,纤弱的手指紧紧攥住了衣袖,指节泛白,“我心里……乱得很。”
杨红瑛见她痛苦,心头一软,伸手轻轻覆上她冰凉的手背,传递着无声的安慰:“我知道这些话剜你的心,可忠言逆耳。慕冲那样的人,身边何曾少过莺莺燕燕?你将整颗心都系在他身上,如同将明珠投入深不见底的漩涡,终究会……粉身碎骨。”
柳音音缓缓摇头,一滴晶莹的泪珠终于挣脱了长睫的束缚,沿着苍白如纸的脸颊无声滑落,在衣襟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由不得我……情之一字,由心不由己。”
“你既这般爱慕于他,当初为何不牢牢抓住?非要认什么兄妹,生生把他推开?”杨红瑛不解追问,“你若肯稍稍主动些,或许……”
“我不能!”柳音音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凄厉的决绝,“我不想做苏映雪的影子!而且最初是他……是他先说把我当作妹妹的……”后面的话,已带上了哽咽。
杨红瑛看着她泪眼婆娑、强忍悲恸的模样,心头一软:“可我总觉得……他对你,终究是不同的。他待你,绝非寻常兄妹之情。”
“我不知晓……”柳音音阖上眼,纤长的睫毛上凝着细碎的泪珠,“他从未……从未言过喜欢我。我与他以兄妹相称,亦是想强迫自己断了这念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般独自伤神又有何用?”杨红瑛性子急,霍然站起,“下次见了,我替你问个明白!看他慕容冲心里究竟有没有你柳音音!”
“不!不可!”柳音音惊慌地拉住她的衣袖,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浮木,眼中满是哀求,“红瑛,求你……莫要去问他!喜欢他,是我一人的事,与他……与他无关!”
“唉!”杨红瑛重重叹了口气,复又坐下,“罢了罢了。只是看你如此憔悴,实在让人心疼。若让钟昊天瞧见你这副模样,他那颗心怕是要碎成齑粉了。”
“是我……是我辜负了昊天哥的一片深情厚谊。”柳音音眼中愧色更深,“是我对不住他。”
“情之一字,最是勉强不得,何来对错?”杨红瑛宽慰道,“只是……你真的不再考虑考虑钟昊天?他人品端方,对你更是一片赤诚。”
“昊天哥自幼与我一同长大,情同手足。”柳音音语气平静却坚决,“纵使这几年他离村远行,情分疏淡了些,在我心中,他始终是那个护着我的兄长……绝无半分男女之情。”
她的话语清晰,划开了界限。
“青梅竹马的情分,终究敌不过……那惊鸿一瞥的心动么?”杨红瑛喃喃,似在问柳音音,又似在问自己。
柳音音苦涩一笑,带着一种洞悉的疲惫:“红瑛,你不明白。昊天哥待我越好,那份情意越是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只想远远逃开。这并非他之过,是我……心有所属,无力承受。”她的坦白里带着深深的自责。
杨红瑛默然片刻,终是叹息:“是啊,情之一字,最是勉强不得。或许……钟昊天与你,终究是情深缘浅。”
屋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烛火偶尔跳跃的噼啪声,映照着两张心事各异的脸庞。
窗外最后一点天光也逐渐被黑暗吞噬,烛光在柳音音清减的脸上投下摇曳的暗影,更添几分孤寂。
“那……你觉得李默谦如何?”杨红瑛打破沉默,目光重新燃起一丝希望,“他温润如玉,谦谦君子,医术又高明……未必不是良配?”
“哎呀!”柳音音苍白的脸上终于泛起一丝羞恼的红晕,嗔怪地看了杨红瑛一眼,“休要再乱点鸳鸯谱了!你明知……明知我心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
“我只是不忍看你如此煎熬……”杨红瑛声音低沉下去,“就如当初,我也以为此生再不会对旁人动心,可如今与李岐,不也是另一番光景?或许……换一段新的缘分,便能将旧情放下?”
柳音音缓缓抬眸,目光越过杨红瑛热切的脸庞,投向窗外沉沉的、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那黑暗如同她心底无边无际的愁绪,将她紧紧包裹。
“这世间或许有千般良配,万种深情,”她的声音很轻,很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如同古井无波的深潭,“可我的心……太小了。小得只能装下一个人。装了他,便再无半分空隙留给其他。”
她垂眸,指尖再次轻轻抚上温凉的玉镯,动作温柔而绝望,仿佛在抚摸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纵使他风流成性,处处留情;纵使我心知肚明,此情如飞蛾扑火,终将自取灭亡……”她顿了顿,唇角勾起一抹惨淡而决绝的微笑,那笑容映在烛光下,凄美得令人心碎,“这颗心……它不听我的使唤。它认定了,便是万劫不复,也……甘之如饴。”
她的平静之下,是深入骨髓的疲惫和一种近乎献祭般的固执。那不是少女懵懂的迷恋,而是灵魂深处烙印下的、无法剥离的印记。
“你说的对,或许新的情缘能暂解一时之痛,如同饮鸩止渴。”柳音音收回目光,看向杨红瑛,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是洞悉世事的澄澈与决绝,“可那是对他人的欺骗,更是对我这颗心的亵渎。我无法欺瞒自己,更不忍去利用另一颗赤诚的心。那般不堪……比此刻独自煎熬,更令我痛恨自己。”
杨红瑛怔怔地望着她。眼前的女子,柔弱如风中细柳,仿佛一折即断,然而那份对情爱的执着与近乎偏执的纯粹,却如磐石般坚定不移。
这名唤“慕冲”的男子,便是她柳音音命中注定的劫数,是她甘愿沉沦、粉身碎骨也要奔赴的深渊。
杨红瑛心中百感交集,正欲再寻些慰藉之词,门外传来丫鬟轻柔的通报:
“姑娘,李默谦大夫来了。”
门帘轻启,李默谦走了进来。他依旧身着那身素雅洁净的青灰色长衫,身形颀长,气质温润如玉,步履从容。
然而,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位妙龄女子。
那女子身着湖蓝色绣缠枝莲纹的细绸襦裙,身姿窈窕婀娜,容貌清秀,眉眼间带着几分与李默谦相似的清朗书卷气,神情却更为灵动活泼。
她一进门,那双明亮的杏眼便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与礼貌,迅速而含蓄地扫视过室内,唇角自然噙着一抹温婉的笑意。
当她的目光落在柳音音脸上时,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毫不掩饰的惊艳,莲步亦是为之一顿,心中暗赞:好一位冰肌玉骨、清丽绝俗的佳人,怪不得兄长对她暗自倾慕!
只是这美人眉宇间凝着挥之不去的轻愁,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让人见之不由心生怜惜。
李默谦温润的声音打破了瞬间的寂静:“杨姑娘,柳姑娘,冒昧打扰。这是舍妹知夏,在家中闲坐无聊,听闻在下要来访,便执意同来拜会,也想结识二位姑娘。”
他的语气带着兄长特有的温和与些许无奈纵容,“知夏,这位是杨红瑛姑娘,这位是柳音音姑娘。”
杨红瑛立刻绽开热情的笑容迎上前:“默谦公子太客气了!令妹能来,我们姐妹高兴还来不及呢。知夏妹妹,快请坐。音音,这位就是默谦公子的妹妹,李知夏姑娘。”
柳音音强打起精神,扶着桌案缓缓起身,对着李知夏微微屈膝,声音轻柔却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意:“知夏姑娘好,柳音音有礼了。”
李知夏连忙落落大方地回礼,声音清脆悦耳:“红瑛姑娘,音音姑娘,你们好!”
李默谦的目光在柳音音略显憔悴的脸上停留片刻,温言道:“柳姑娘,观你气色,似比前两日更见清减,眉宇间倦意深浓。可是仍有不适之处?”
杨红瑛连忙接话:“正是呢!默谦,你快给音音仔细瞧瞧,她惊惧过度,心神恍惚,人都瘦了一圈了。”
柳音音依言伸出皓腕,轻轻搁在脉枕之上。那手腕纤细得仿佛不堪一握,肌肤苍白,衬得那枚温润的玉镯愈发醒目,也愈发沉重。
李默谦敛容正色,在柳音音对面坐下。三根修长的手指沉稳地搭上她腕间寸关尺。
室内一时安静下来,只闻烛火偶尔噼啪作响。
李知夏也收敛了笑容,安静地侍立在一旁,目光关切地落在柳音音身上。
片刻之后,李默谦收手,眉宇间笼上一层医者的凝重:“柳姑娘,脉象弦细而涩,沉取尤显无力。此乃肝气郁结于心,情志不遂,气血两虚之象已甚为明显。非是外邪侵扰,实乃内伤七情,忧思过度,心脾俱损。若长久如此,恐伤及根本,动摇根基。”
柳音音垂眸不语,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青影,算是默认了他的诊断。
“默谦,”杨红瑛眉头紧锁,“可有……缓解调理之法?”
“首要之务,在于静养心神,澄心涤虑。”李默谦语气郑重,“姑娘需尽力抛开忧思愁绪。‘思则气结’,最是伤脾。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土一伤,气血生化不足,无以奉养心神,则心神愈难安宁,如此恶性循环,病势日重。”
他略作停顿,继续叮嘱道:“其次,饮食务必按时,纵使毫无胃口,也需强进些温软易克化的粥糜羹汤。稍后我开一剂‘归脾汤’加减,重在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兼以疏肝解郁。另外……”
他从随身的药囊中取出一个青瓷小瓶,瓶身素雅:“此乃家父秘制的‘安神香’,以柏子仁、合欢花、远志等宁心定志之品精研细合而成。姑娘睡前于香炉中取少许点燃,或可助眠安神。切记,”
他目光深深看向柳音音,“药石终是辅助,心病终须心药医。若心中郁结不解,纵有灵丹妙药,亦难收全功。”
李默谦这番诊断,字字句句都点在了柳音音那因情伤而孱弱的病根上。
柳音音单薄的身子几不可察地轻轻一颤,护着玉镯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
她勉力对李默谦挤出一个苍白虚弱的笑容,声音轻飘飘的:“多谢默谦公子费心,音音……谨记在心。”
暮色更深,室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晕勉强撑开一方狭小的空间,却驱不散那无处不在的沉重与寂寥。
李默谦将开好的药方轻轻置于杨红瑛身侧的几案上,墨迹淋漓,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与药草的清苦。
他又将那青瓷小瓶稳稳放在药方旁,瓶身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内敛的光泽,如同他此刻的目光。
“此方每日一剂,早晚煎服,需文火慢煎。”他指尖点了点那素净的瓷瓶,声音温和而清晰,“安神香,睡前燃少许于香炉即可,万勿过量。”
言毕,他目光再次落在柳音音低垂的眼睫上,语气带着医者的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柳姑娘,务必……珍重自身。忧思最是伤身,非草木金石所能全愈。”
柳音音闻言,强撑着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丝虚浮得如同水中月影般的笑意:“多谢默谦公子挂怀,音音……定当谨记。”
李知夏适时上前一步,声音清脆如出谷黄莺:“两位姑娘,叨扰多时了。天色已晚,我和哥哥便先告辞了。音音姑娘定要好生将养,莫要辜负了我哥哥一番心意。改日得空,我再来寻你们说话解闷儿。”
杨红瑛连忙起身相送,脸上带着真挚的感激:“有劳默谦,也多谢知夏挂心。我送你们出去。”
柳音音也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李默谦温言阻止:“柳姑娘不必多礼,留步静养便是。”
杨红瑛将李家兄妹送至房门口。
李默谦跨出门槛,脚步却在那石阶上顿了一瞬。隔着几步,烛光在他身后摇曳,他目光仿佛不经意般在柳音音身上落了落。
她垂首静坐,单薄的身影被昏黄的光晕淡淡描摹着。
李默谦收回视线,再无停留。青灰色的衣角划过门槛,无声地没入门外渐沉的夜色里。
脚步声沿着青石小径渐渐远去,终至不闻。
屋内瞬间又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烛火在灯芯上偶尔发出一两声细微的噼啪。
杨红瑛轻轻关上房门,回身望去。
柳音音依旧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失神地望着腕间那枚幽幽发光的玉镯。
昏黄摇曳的烛光里,她像一尊凝固的、没有生气的玉像,所有的神采仿佛都随着李家兄妹的离去而被彻底抽空。
那枚玉镯,成了她沉沦情海、无可自拔的唯一见证,冰冷地缠绕在她纤细的手腕上,映照着无边无际的暮色与绝望。
暮色四合,黎县的街市已点起灯火,人影渐疏。青石板路在昏黄光晕下泛着湿漉漉的微光。
李默谦提着药箱在前,李知夏紧随其后,兄妹二人沿着寂静的巷弄缓步而行。
晚风拂过,带来几分凉意,也卷起了李知夏鬓边几缕碎发。
她侧目望向兄长挺拔却略显沉默的背影,眼珠一转,唇边泛起一丝狡黠的笑意。
“哥哥,”李知夏脚步轻快了些,与他并肩,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那位柳姑娘,当真是我见犹怜。那般清丽脱俗的容貌,偏生眉间锁着深愁,看得人心里也跟着发紧。难怪连哥哥诊脉时也格外凝重了几分。”
李默谦步伐未乱,目光平视前方,夜色中看不清他面上神色,只闻其声温润依旧:“医者父母心,见病患孱弱,自然关切。柳姑娘脉象沉郁,气血两亏,确是伤及根本之兆,非寻常药石可速效。”
“哦?”李知夏拖长了尾音,带着几分促狭,“只是医者父母心么?我看哥哥递那安神香时,指尖都稳得紧,可叮嘱‘珍重自身’那几句,语气可不像寻常大夫那般疏离。倒像是……像是……”她故意顿了顿,杏眼紧盯着兄长的侧脸。
李默谦脚步微微一顿,旋即恢复如常,淡淡道:“医者望闻问切,自然要体察入微。忧思过度,损及心脾,此乃病理根本。我劝她放下愁绪,珍重自身,不过是尽医者本分,对症下言罢了。知夏,你莫要多想。”
“我多想?”李知夏轻笑一声,莲步轻移,裙裾微摆,“哥哥,你瞒得过旁人,可瞒不过自家妹子。你平日里给那些村妇老汉瞧病,何曾这般细致地剖析过‘情志郁结’?又何曾拿出过爹爹秘制的‘安神香’?那香,我记得爹爹也只给了你一小瓶,说是遇到真正心神俱损、非此香不能安其魂者方可用之。今日,倒是一点没吝啬。”
她稍作停顿,声线愈低,透着洞悉世情的慧黠:“想当初他们来清平镇求爹爹与你救治,兄长为研制舒缓头痛的‘月舒丹’,废寝忘食,竟以身试药,莫非不是为了这位柳姑娘?纵然医者仁心,却也不至于这般费尽心力吧?”
李默谦身形似乎僵了一瞬,夜色掩去了他眉宇间可能掠过的一丝波澜。
他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疏离与斩截:“休得胡言。柳姑娘心中另有牵绊,郁结难解,非外力可强求。我身为医者,只求能缓解其病痛,护其躯壳康泰。至于其他……绝无半分他念。”
他的话语干脆利落,如同金铁交鸣,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要斩断所有可能的遐思。
李知夏闻言,秀眉微蹙,借着街边店铺透出的微光,仔细打量着兄长的侧脸。他神色沉静,目光澄澈坦荡,不见丝毫闪烁,倒真似一片光风霁月,心中无尘。
“当真……没有?”她犹自不信,追问道,“哥哥,你莫要自欺欺人。柳姑娘那般人物,纵使心有所属,也难保旁人不会倾心。哥哥你……”
“知夏!”李默谦声音微沉,带着兄长特有的威严打断了她,“情之一字,最是强求不得,亦最易伤人。柳姑娘已是深陷其中,苦不堪言。我等外人,更应谨守本分,莫要再生枝节,徒增困扰。行医济世,方是我辈立身之道。此话题,休要再提。”
他语气坚决,不容置喙。青灰色的身影在夜色中更显挺拔孤峭,仿佛一株扎根于磐石之上的青松,任凭风雨,自岿然不动。
李知夏见他如此,虽心中仍有疑虑,却也不敢再深究。她知晓这位兄长性子看似温和,实则内蕴刚毅,极有主见,认定之事,旁人难以动摇。
她只得撇了撇嘴,嘟囔道:“好嘛好嘛,不提便不提。只是……哥哥,若见着明珠蒙尘,深陷泥淖,你这位‘圣手’当真能袖手旁观,只医其身,不闻其心么?”
李默谦没有回答,只是加快了脚步。
前方的灯火阑珊处,回春堂的招牌在夜色中隐约可见。他望着那熟悉的光晕,眼神深邃如古井寒潭。
他心中唯有一声叹息,无声无息地消散在黎县渐浓的夜色里。
她心中自有一轮明月,纵使那月华清冷,照不见旁人,亦非他李默谦所能觊觎。
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守在暗处,护其周全,保她病体无虞。
至于那轮明月是圆满还是残缺,终究是他人命数,非药石可及,亦非他心可问。
喜欢山河风雨情
晚风穿堂,带着白日残留的燥热,吹动了柳音音鬓边几缕青丝。
她独坐窗边,秀眉微蹙,素手纤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一只羊脂白玉镯。
那玉镯温润剔透,在暮色中流转着幽幽清光,仿佛凝结着一段刻骨又无望的情愫。
脚步声轻响,杨红瑛大步走了进来,一身火红的劲装衬得她英姿飒爽,眉宇间带着惯有的爽利。
她一眼瞥见柳音音失神的模样,心头了然,不由放轻了脚步,抬手在她肩头轻轻一拍。
“音音!”
柳音音如同受惊的小鹿,蓦然回神,慌忙站起身,苍白的脸颊泛起一丝窘迫的红晕:“杨姑娘!”
“嗐,你我之间,何须如此生分!”杨红瑛嗓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亲昵,“若真当我是朋友,便唤我一声红瑛。”
柳音音望着她真诚热切的眼睛,心头微暖,唇边绽开一个极浅极淡的笑涡,声音轻柔如风:“好,红瑛。”
“你呀,”杨红瑛拉过一张凳子挨着她坐下,目光落在她腕间的玉镯上,语气带了几分了然与无奈,“又在想他?”
“我……”柳音音脸颊瞬间飞红,螓首低垂,几乎埋进衣襟里,声音细若蚊呐,“我没有。”
“还想瞒我?”杨红瑛伸手轻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动作亲昵,“你这副魂不守舍的模样,骗得了谁?心都飞到秀水山庄去了吧?”
柳音音身子微不可察地一颤,抬起眼,眸中水光潋滟,带着一丝无助的迷茫:“红瑛,我……我是不是太没用了?”
“胡说!”杨红瑛斩钉截铁,“他那等人物,龙章凤姿,气度非凡,莫说是你,便是当初的我,不也……”她顿了一顿,脸上掠过一丝赧然与洒脱,“不也为他神魂颠倒过么?”
“我们终究不同,”柳音音幽幽叹息,目光又落回玉镯上,“你如今有李岐公子相伴,心意已定。而我……却像是陷在泥沼里,越想挣脱,陷得越深。”
“慕冲千好万好,唯独一样不好,便是太过风流,处处留情!”杨红瑛眉头微蹙,语重心长,“音音,听我一句劝,放下吧,莫再自苦了。”
“放下?”柳音音喃喃,目光茫然地投向窗外沉沉的墨蓝天幕,那暮色如同她心头化不开的浓愁,“我何尝不想?我试过远离,试过遗忘……可这心,偏生不听使唤。越是分离,那身影反倒越发清晰,刻骨铭心……”
她指尖无意识地收紧,玉镯的温润贴着她微凉的肌肤,仿佛带着那人指尖的余温。
“你明知他在秀水山庄与旁的女子寻欢作乐,”杨红瑛恨其不争,忍不住道,“还有那绿绮,更别提那个陆明兰……”
“陆明兰?”柳音音茫然抬眼,长睫如蝶翼般轻颤,“她……是谁?”
杨红瑛神色一黯,眼中掠过深重的愧疚:“她是陆有仁陆伯父的掌上明珠……也是陆府那场惨案里,唯一活下来的孤女。”
她语气沉重,“自从被……被他救下,便一直住在他落脚之处,形影不离,依赖得紧。一口一个‘慕大哥’,叫得那叫一个亲热……”
“原来……他身边,还有这样一位身世凄楚、惹人怜惜的姑娘……”柳音音喃喃低语,本就苍白的脸色更添了几分透明,仿佛下一刻就要消散在暮色里。
“可不是么?”杨红瑛见她神色凄楚,语气虽放缓,却仍带着警醒,“那陆明兰虽不及你容貌清丽绝伦,却也生得眉清目秀,性子又那般柔顺依赖……再加上一个娇媚的绿绮……唉,音音,我是不忍看你为情所困,最后落得个千疮百孔的下场啊!”
“别……别再说了……”柳音音猛地闭上眼睛,纤弱的手指紧紧攥住了衣袖,指节泛白,“我心里……乱得很。”
杨红瑛见她痛苦,心头一软,伸手轻轻覆上她冰凉的手背,传递着无声的安慰:“我知道这些话剜你的心,可忠言逆耳。慕冲那样的人,身边何曾少过莺莺燕燕?你将整颗心都系在他身上,如同将明珠投入深不见底的漩涡,终究会……粉身碎骨。”
柳音音缓缓摇头,一滴晶莹的泪珠终于挣脱了长睫的束缚,沿着苍白如纸的脸颊无声滑落,在衣襟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由不得我……情之一字,由心不由己。”
“你既这般爱慕于他,当初为何不牢牢抓住?非要认什么兄妹,生生把他推开?”杨红瑛不解追问,“你若肯稍稍主动些,或许……”
“我不能!”柳音音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凄厉的决绝,“我不想做苏映雪的影子!而且最初是他……是他先说把我当作妹妹的……”后面的话,已带上了哽咽。
杨红瑛看着她泪眼婆娑、强忍悲恸的模样,心头一软:“可我总觉得……他对你,终究是不同的。他待你,绝非寻常兄妹之情。”
“我不知晓……”柳音音阖上眼,纤长的睫毛上凝着细碎的泪珠,“他从未……从未言过喜欢我。我与他以兄妹相称,亦是想强迫自己断了这念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般独自伤神又有何用?”杨红瑛性子急,霍然站起,“下次见了,我替你问个明白!看他慕容冲心里究竟有没有你柳音音!”
“不!不可!”柳音音惊慌地拉住她的衣袖,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浮木,眼中满是哀求,“红瑛,求你……莫要去问他!喜欢他,是我一人的事,与他……与他无关!”
“唉!”杨红瑛重重叹了口气,复又坐下,“罢了罢了。只是看你如此憔悴,实在让人心疼。若让钟昊天瞧见你这副模样,他那颗心怕是要碎成齑粉了。”
“是我……是我辜负了昊天哥的一片深情厚谊。”柳音音眼中愧色更深,“是我对不住他。”
“情之一字,最是勉强不得,何来对错?”杨红瑛宽慰道,“只是……你真的不再考虑考虑钟昊天?他人品端方,对你更是一片赤诚。”
“昊天哥自幼与我一同长大,情同手足。”柳音音语气平静却坚决,“纵使这几年他离村远行,情分疏淡了些,在我心中,他始终是那个护着我的兄长……绝无半分男女之情。”
她的话语清晰,划开了界限。
“青梅竹马的情分,终究敌不过……那惊鸿一瞥的心动么?”杨红瑛喃喃,似在问柳音音,又似在问自己。
柳音音苦涩一笑,带着一种洞悉的疲惫:“红瑛,你不明白。昊天哥待我越好,那份情意越是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只想远远逃开。这并非他之过,是我……心有所属,无力承受。”她的坦白里带着深深的自责。
杨红瑛默然片刻,终是叹息:“是啊,情之一字,最是勉强不得。或许……钟昊天与你,终究是情深缘浅。”
屋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烛火偶尔跳跃的噼啪声,映照着两张心事各异的脸庞。
窗外最后一点天光也逐渐被黑暗吞噬,烛光在柳音音清减的脸上投下摇曳的暗影,更添几分孤寂。
“那……你觉得李默谦如何?”杨红瑛打破沉默,目光重新燃起一丝希望,“他温润如玉,谦谦君子,医术又高明……未必不是良配?”
“哎呀!”柳音音苍白的脸上终于泛起一丝羞恼的红晕,嗔怪地看了杨红瑛一眼,“休要再乱点鸳鸯谱了!你明知……明知我心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人。”
“我只是不忍看你如此煎熬……”杨红瑛声音低沉下去,“就如当初,我也以为此生再不会对旁人动心,可如今与李岐,不也是另一番光景?或许……换一段新的缘分,便能将旧情放下?”
柳音音缓缓抬眸,目光越过杨红瑛热切的脸庞,投向窗外沉沉的、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那黑暗如同她心底无边无际的愁绪,将她紧紧包裹。
“这世间或许有千般良配,万种深情,”她的声音很轻,很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如同古井无波的深潭,“可我的心……太小了。小得只能装下一个人。装了他,便再无半分空隙留给其他。”
她垂眸,指尖再次轻轻抚上温凉的玉镯,动作温柔而绝望,仿佛在抚摸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纵使他风流成性,处处留情;纵使我心知肚明,此情如飞蛾扑火,终将自取灭亡……”她顿了顿,唇角勾起一抹惨淡而决绝的微笑,那笑容映在烛光下,凄美得令人心碎,“这颗心……它不听我的使唤。它认定了,便是万劫不复,也……甘之如饴。”
她的平静之下,是深入骨髓的疲惫和一种近乎献祭般的固执。那不是少女懵懂的迷恋,而是灵魂深处烙印下的、无法剥离的印记。
“你说的对,或许新的情缘能暂解一时之痛,如同饮鸩止渴。”柳音音收回目光,看向杨红瑛,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是洞悉世事的澄澈与决绝,“可那是对他人的欺骗,更是对我这颗心的亵渎。我无法欺瞒自己,更不忍去利用另一颗赤诚的心。那般不堪……比此刻独自煎熬,更令我痛恨自己。”
杨红瑛怔怔地望着她。眼前的女子,柔弱如风中细柳,仿佛一折即断,然而那份对情爱的执着与近乎偏执的纯粹,却如磐石般坚定不移。
这名唤“慕冲”的男子,便是她柳音音命中注定的劫数,是她甘愿沉沦、粉身碎骨也要奔赴的深渊。
杨红瑛心中百感交集,正欲再寻些慰藉之词,门外传来丫鬟轻柔的通报:
“姑娘,李默谦大夫来了。”
门帘轻启,李默谦走了进来。他依旧身着那身素雅洁净的青灰色长衫,身形颀长,气质温润如玉,步履从容。
然而,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位妙龄女子。
那女子身着湖蓝色绣缠枝莲纹的细绸襦裙,身姿窈窕婀娜,容貌清秀,眉眼间带着几分与李默谦相似的清朗书卷气,神情却更为灵动活泼。
她一进门,那双明亮的杏眼便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与礼貌,迅速而含蓄地扫视过室内,唇角自然噙着一抹温婉的笑意。
当她的目光落在柳音音脸上时,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毫不掩饰的惊艳,莲步亦是为之一顿,心中暗赞:好一位冰肌玉骨、清丽绝俗的佳人,怪不得兄长对她暗自倾慕!
只是这美人眉宇间凝着挥之不去的轻愁,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让人见之不由心生怜惜。
李默谦温润的声音打破了瞬间的寂静:“杨姑娘,柳姑娘,冒昧打扰。这是舍妹知夏,在家中闲坐无聊,听闻在下要来访,便执意同来拜会,也想结识二位姑娘。”
他的语气带着兄长特有的温和与些许无奈纵容,“知夏,这位是杨红瑛姑娘,这位是柳音音姑娘。”
杨红瑛立刻绽开热情的笑容迎上前:“默谦公子太客气了!令妹能来,我们姐妹高兴还来不及呢。知夏妹妹,快请坐。音音,这位就是默谦公子的妹妹,李知夏姑娘。”
柳音音强打起精神,扶着桌案缓缓起身,对着李知夏微微屈膝,声音轻柔却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意:“知夏姑娘好,柳音音有礼了。”
李知夏连忙落落大方地回礼,声音清脆悦耳:“红瑛姑娘,音音姑娘,你们好!”
李默谦的目光在柳音音略显憔悴的脸上停留片刻,温言道:“柳姑娘,观你气色,似比前两日更见清减,眉宇间倦意深浓。可是仍有不适之处?”
杨红瑛连忙接话:“正是呢!默谦,你快给音音仔细瞧瞧,她惊惧过度,心神恍惚,人都瘦了一圈了。”
柳音音依言伸出皓腕,轻轻搁在脉枕之上。那手腕纤细得仿佛不堪一握,肌肤苍白,衬得那枚温润的玉镯愈发醒目,也愈发沉重。
李默谦敛容正色,在柳音音对面坐下。三根修长的手指沉稳地搭上她腕间寸关尺。
室内一时安静下来,只闻烛火偶尔噼啪作响。
李知夏也收敛了笑容,安静地侍立在一旁,目光关切地落在柳音音身上。
片刻之后,李默谦收手,眉宇间笼上一层医者的凝重:“柳姑娘,脉象弦细而涩,沉取尤显无力。此乃肝气郁结于心,情志不遂,气血两虚之象已甚为明显。非是外邪侵扰,实乃内伤七情,忧思过度,心脾俱损。若长久如此,恐伤及根本,动摇根基。”
柳音音垂眸不语,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青影,算是默认了他的诊断。
“默谦,”杨红瑛眉头紧锁,“可有……缓解调理之法?”
“首要之务,在于静养心神,澄心涤虑。”李默谦语气郑重,“姑娘需尽力抛开忧思愁绪。‘思则气结’,最是伤脾。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土一伤,气血生化不足,无以奉养心神,则心神愈难安宁,如此恶性循环,病势日重。”
他略作停顿,继续叮嘱道:“其次,饮食务必按时,纵使毫无胃口,也需强进些温软易克化的粥糜羹汤。稍后我开一剂‘归脾汤’加减,重在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兼以疏肝解郁。另外……”
他从随身的药囊中取出一个青瓷小瓶,瓶身素雅:“此乃家父秘制的‘安神香’,以柏子仁、合欢花、远志等宁心定志之品精研细合而成。姑娘睡前于香炉中取少许点燃,或可助眠安神。切记,”
他目光深深看向柳音音,“药石终是辅助,心病终须心药医。若心中郁结不解,纵有灵丹妙药,亦难收全功。”
李默谦这番诊断,字字句句都点在了柳音音那因情伤而孱弱的病根上。
柳音音单薄的身子几不可察地轻轻一颤,护着玉镯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
她勉力对李默谦挤出一个苍白虚弱的笑容,声音轻飘飘的:“多谢默谦公子费心,音音……谨记在心。”
暮色更深,室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晕勉强撑开一方狭小的空间,却驱不散那无处不在的沉重与寂寥。
李默谦将开好的药方轻轻置于杨红瑛身侧的几案上,墨迹淋漓,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与药草的清苦。
他又将那青瓷小瓶稳稳放在药方旁,瓶身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内敛的光泽,如同他此刻的目光。
“此方每日一剂,早晚煎服,需文火慢煎。”他指尖点了点那素净的瓷瓶,声音温和而清晰,“安神香,睡前燃少许于香炉即可,万勿过量。”
言毕,他目光再次落在柳音音低垂的眼睫上,语气带着医者的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柳姑娘,务必……珍重自身。忧思最是伤身,非草木金石所能全愈。”
柳音音闻言,强撑着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丝虚浮得如同水中月影般的笑意:“多谢默谦公子挂怀,音音……定当谨记。”
李知夏适时上前一步,声音清脆如出谷黄莺:“两位姑娘,叨扰多时了。天色已晚,我和哥哥便先告辞了。音音姑娘定要好生将养,莫要辜负了我哥哥一番心意。改日得空,我再来寻你们说话解闷儿。”
杨红瑛连忙起身相送,脸上带着真挚的感激:“有劳默谦,也多谢知夏挂心。我送你们出去。”
柳音音也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李默谦温言阻止:“柳姑娘不必多礼,留步静养便是。”
杨红瑛将李家兄妹送至房门口。
李默谦跨出门槛,脚步却在那石阶上顿了一瞬。隔着几步,烛光在他身后摇曳,他目光仿佛不经意般在柳音音身上落了落。
她垂首静坐,单薄的身影被昏黄的光晕淡淡描摹着。
李默谦收回视线,再无停留。青灰色的衣角划过门槛,无声地没入门外渐沉的夜色里。
脚步声沿着青石小径渐渐远去,终至不闻。
屋内瞬间又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烛火在灯芯上偶尔发出一两声细微的噼啪。
杨红瑛轻轻关上房门,回身望去。
柳音音依旧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失神地望着腕间那枚幽幽发光的玉镯。
昏黄摇曳的烛光里,她像一尊凝固的、没有生气的玉像,所有的神采仿佛都随着李家兄妹的离去而被彻底抽空。
那枚玉镯,成了她沉沦情海、无可自拔的唯一见证,冰冷地缠绕在她纤细的手腕上,映照着无边无际的暮色与绝望。
暮色四合,黎县的街市已点起灯火,人影渐疏。青石板路在昏黄光晕下泛着湿漉漉的微光。
李默谦提着药箱在前,李知夏紧随其后,兄妹二人沿着寂静的巷弄缓步而行。
晚风拂过,带来几分凉意,也卷起了李知夏鬓边几缕碎发。
她侧目望向兄长挺拔却略显沉默的背影,眼珠一转,唇边泛起一丝狡黠的笑意。
“哥哥,”李知夏脚步轻快了些,与他并肩,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那位柳姑娘,当真是我见犹怜。那般清丽脱俗的容貌,偏生眉间锁着深愁,看得人心里也跟着发紧。难怪连哥哥诊脉时也格外凝重了几分。”
李默谦步伐未乱,目光平视前方,夜色中看不清他面上神色,只闻其声温润依旧:“医者父母心,见病患孱弱,自然关切。柳姑娘脉象沉郁,气血两亏,确是伤及根本之兆,非寻常药石可速效。”
“哦?”李知夏拖长了尾音,带着几分促狭,“只是医者父母心么?我看哥哥递那安神香时,指尖都稳得紧,可叮嘱‘珍重自身’那几句,语气可不像寻常大夫那般疏离。倒像是……像是……”她故意顿了顿,杏眼紧盯着兄长的侧脸。
李默谦脚步微微一顿,旋即恢复如常,淡淡道:“医者望闻问切,自然要体察入微。忧思过度,损及心脾,此乃病理根本。我劝她放下愁绪,珍重自身,不过是尽医者本分,对症下言罢了。知夏,你莫要多想。”
“我多想?”李知夏轻笑一声,莲步轻移,裙裾微摆,“哥哥,你瞒得过旁人,可瞒不过自家妹子。你平日里给那些村妇老汉瞧病,何曾这般细致地剖析过‘情志郁结’?又何曾拿出过爹爹秘制的‘安神香’?那香,我记得爹爹也只给了你一小瓶,说是遇到真正心神俱损、非此香不能安其魂者方可用之。今日,倒是一点没吝啬。”
她稍作停顿,声线愈低,透着洞悉世情的慧黠:“想当初他们来清平镇求爹爹与你救治,兄长为研制舒缓头痛的‘月舒丹’,废寝忘食,竟以身试药,莫非不是为了这位柳姑娘?纵然医者仁心,却也不至于这般费尽心力吧?”
李默谦身形似乎僵了一瞬,夜色掩去了他眉宇间可能掠过的一丝波澜。
他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疏离与斩截:“休得胡言。柳姑娘心中另有牵绊,郁结难解,非外力可强求。我身为医者,只求能缓解其病痛,护其躯壳康泰。至于其他……绝无半分他念。”
他的话语干脆利落,如同金铁交鸣,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要斩断所有可能的遐思。
李知夏闻言,秀眉微蹙,借着街边店铺透出的微光,仔细打量着兄长的侧脸。他神色沉静,目光澄澈坦荡,不见丝毫闪烁,倒真似一片光风霁月,心中无尘。
“当真……没有?”她犹自不信,追问道,“哥哥,你莫要自欺欺人。柳姑娘那般人物,纵使心有所属,也难保旁人不会倾心。哥哥你……”
“知夏!”李默谦声音微沉,带着兄长特有的威严打断了她,“情之一字,最是强求不得,亦最易伤人。柳姑娘已是深陷其中,苦不堪言。我等外人,更应谨守本分,莫要再生枝节,徒增困扰。行医济世,方是我辈立身之道。此话题,休要再提。”
他语气坚决,不容置喙。青灰色的身影在夜色中更显挺拔孤峭,仿佛一株扎根于磐石之上的青松,任凭风雨,自岿然不动。
李知夏见他如此,虽心中仍有疑虑,却也不敢再深究。她知晓这位兄长性子看似温和,实则内蕴刚毅,极有主见,认定之事,旁人难以动摇。
她只得撇了撇嘴,嘟囔道:“好嘛好嘛,不提便不提。只是……哥哥,若见着明珠蒙尘,深陷泥淖,你这位‘圣手’当真能袖手旁观,只医其身,不闻其心么?”
李默谦没有回答,只是加快了脚步。
前方的灯火阑珊处,回春堂的招牌在夜色中隐约可见。他望着那熟悉的光晕,眼神深邃如古井寒潭。
他心中唯有一声叹息,无声无息地消散在黎县渐浓的夜色里。
她心中自有一轮明月,纵使那月华清冷,照不见旁人,亦非他李默谦所能觊觎。
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守在暗处,护其周全,保她病体无虞。
至于那轮明月是圆满还是残缺,终究是他人命数,非药石可及,亦非他心可问。
喜欢山河风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