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口中的“贵”与“好”,未必就真的适合自己。
吴嘉玥一听,转过头来冲她一笑:“周姐姐,你去过京城吗?”
她早听说过,周乐瑶从小就在周家长大,平日里深居简出。
她要好的朋友也就成羽蔷和莫蓝浅两个人。
连出门走亲戚,都常常被长辈拦下。
别说京城了,就连寻州城里她都没逛过几回。
上回还是去年元宵节,母亲破例带她去灯市转了一圈,可还没走两步,就被周家的嬷嬷拉着劝回去了,说是人多混乱,怕出事。
没见识过,凭什么评断哪边的菜更好吃?
吴嘉玥心中暗笑,嘴角的弧度越发明显。
果然,周乐瑶听完就没再说话。
她不争,不是因为怯懦,而是清楚此刻争辩无益。
有些话,说再多,也抵不过旁人早已认定的偏见。
吴夫人却笑着轻拍了女儿一下:“你这丫头,少说两句。看看你周姐姐,多温婉懂礼,你也该学着点儿,别整天跑出去疯玩。”
她一边说着,一边替吴嘉玥理了理歪掉的发簪。
周夫人瞥了女儿一眼,眼神里只有无奈。
她知道周乐瑶素来懂事,可也正因为太过隐忍,反而容易被人轻视。
她想替女儿说话,却又不敢真的得罪吴家。
能怎么办呢?
自家势弱,哪比得上吴家有底气。
夫君官职不高,家中又无显赫姻亲,处处都要仰人鼻息。
周乐瑶低头站了一会儿,终于开口:“娘,我想去找瑶瑶说会儿话。”
周夫人见她在这儿也拘着,便点头:“去吧,记得开饭前回来找我。”
周乐瑶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穿过回廊,绕过假山,她一步步走向成家小姐暂住的小院。
成府宅子大得很,她一不留神就走岔了路,在花园里绕来绕去,半天出不去。
日头渐渐偏西,她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慌。
好不容易瞧见个丫鬟。
周乐瑶心中一喜,快步走上前去,语气温和地问道:“这位姐姐,请问厨房往哪个方向走?我……我迷路了。”
那丫鬟却直摆手:“姑娘,别问我呀,我也不熟,这儿我也是头回来。”
她一边说,一边拍了拍额头。
“我是奉命送菜的,送完菜就得回厨房,可这园子弯弯绕绕的,我压根记不得回去的路。已经在这转了三圈了,脑袋都晕了。”
青芽原本只是酒楼里的一个小丫鬟,平日负责打杂跑腿,今日因厨房人手紧张,被临时抽调来成府送宴席的几道主菜。
哪知道成府的园林设计如此精巧,一步错,步步错。
周乐瑶叹了口气:“那咱们一块儿走吧,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强。”
她微微一笑,眼神温和,“你记不记得来时的路?哪怕一点点线索,咱们也能试着摸索回去。”
这会儿园子里的下人都被调去前头伺候酒席了,剩下她们俩,不搭伴也没人能帮。
成府今日宴请宾客,前厅热闹非凡,宾客如云,觥筹交错。
此刻的园子静得出奇。
周乐瑶和青芽两人站在小桥中央,四顾无人,连个问路的差役也寻不见。
若不联手,只怕一个要饿到天黑,一个得等到宴席散场才有人发现。
说来也巧,刚才怎么找都找不到路,碰上周乐瑶之后,她忽然灵光一闪,记起了该往哪拐,没走几步就摸到了厨房门口。
“到了到了!厨房就在前面,我来带你!”
青芽欢快地跑进厨房,边走边喊,“老板,我回来啦!”
秀妍抬头看了她一眼,笑着说道:“你再晚点,我都打算出去找人了。还以为你被野狗叼走了呢,送个菜能这么久?”
见青芽平安归来,她佯装责备地瞪了她一眼。
“你还知道回来?前厅都催了两回了,我差点真要带人出去寻你。”
“我是跟着几位姐姐一起走的,结果她们一个个都被叫去前厅帮忙,只剩我一个人,转了三四圈才摸回来。”
青芽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成府也太宽了,跟迷宫一样。”
“我本来记得路的,可走着走着,桥也像桥,路也像路,连个标记都没有,真是急死人了。”
她突然一拍脑门:“哎呀,对了!我还碰到一个姑娘,她也找不到路了!”
青芽猛然想起周乐瑶还在门口,急忙转身,“我俩一路走回来的,要不是遇见她,我说不定还在转圈呢!她一个姑娘家,孤身一人,要是没人管,可怎么办?”
说完转身对管事妈妈说道:“您能不能派个人去接一下那位姑娘?别让她在院子里乱转。”
她话音刚落,伸手往窗外一指,却发现外面空荡荡的。
再一扭头,周乐瑶已经站在厨房门口,探头往里看,“姜老板?”
厨房里热气腾腾,锅碗瓢勺叮当响。
她的视线一瞬不瞬地锁在姜莺身上。
“哟,是你啊?”
姜莺正忙着翻炒锅里的料,回头一看是熟悉的面孔。
立马倒了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递过去,“来,尝尝新做的,刚煮好,还冒着热气呢。”
周乐瑶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
就连刚才被吴嘉玥那番话呛得憋屈的情绪,也一点点消散。
“这……这是什么东西?”
“桂花奶茶。”
姜莺笑了笑。
她又顺手拿起一只小铜勺,往周乐瑶的碗里加了一勺糖浆。
上次在翠玉轩,姜老板一句话,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希望。
这次再见,居然还送了她这么一杯好喝到让人想落泪的奶茶。
“很好喝。”她轻声说。
“喜欢就多喝点。”
姜莺看着她那副如获至宝的模样,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顺手从竹屉里取出一碟小饼干递了过来。
那是她今早现烤的杏仁酥。
到底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吃东西也讲究。
“以前总以为喝的东西,不过解个渴罢了。”
周乐瑶轻轻转着手里的瓷碗。
“今天才知道,原来一杯茶也能做出这么多讲究,光是这奶香与茶香的交融,便足以让人心神荡漾。”
能喝到这么好吃的东西,比争一口气、争个高低上下,值得多了。
姜莺擦了擦额上的汗,抬手随意一拨,笑着说道:“这还不算什么,真正讲究起来,门道多着呢。要是哪天能弄到些新鲜的果子,或者从南边运来些稀奇材料,我还能做出更多花样。”
她说着,弯下腰往灶膛里添了块干柴。
吴嘉玥一听,转过头来冲她一笑:“周姐姐,你去过京城吗?”
她早听说过,周乐瑶从小就在周家长大,平日里深居简出。
她要好的朋友也就成羽蔷和莫蓝浅两个人。
连出门走亲戚,都常常被长辈拦下。
别说京城了,就连寻州城里她都没逛过几回。
上回还是去年元宵节,母亲破例带她去灯市转了一圈,可还没走两步,就被周家的嬷嬷拉着劝回去了,说是人多混乱,怕出事。
没见识过,凭什么评断哪边的菜更好吃?
吴嘉玥心中暗笑,嘴角的弧度越发明显。
果然,周乐瑶听完就没再说话。
她不争,不是因为怯懦,而是清楚此刻争辩无益。
有些话,说再多,也抵不过旁人早已认定的偏见。
吴夫人却笑着轻拍了女儿一下:“你这丫头,少说两句。看看你周姐姐,多温婉懂礼,你也该学着点儿,别整天跑出去疯玩。”
她一边说着,一边替吴嘉玥理了理歪掉的发簪。
周夫人瞥了女儿一眼,眼神里只有无奈。
她知道周乐瑶素来懂事,可也正因为太过隐忍,反而容易被人轻视。
她想替女儿说话,却又不敢真的得罪吴家。
能怎么办呢?
自家势弱,哪比得上吴家有底气。
夫君官职不高,家中又无显赫姻亲,处处都要仰人鼻息。
周乐瑶低头站了一会儿,终于开口:“娘,我想去找瑶瑶说会儿话。”
周夫人见她在这儿也拘着,便点头:“去吧,记得开饭前回来找我。”
周乐瑶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穿过回廊,绕过假山,她一步步走向成家小姐暂住的小院。
成府宅子大得很,她一不留神就走岔了路,在花园里绕来绕去,半天出不去。
日头渐渐偏西,她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慌。
好不容易瞧见个丫鬟。
周乐瑶心中一喜,快步走上前去,语气温和地问道:“这位姐姐,请问厨房往哪个方向走?我……我迷路了。”
那丫鬟却直摆手:“姑娘,别问我呀,我也不熟,这儿我也是头回来。”
她一边说,一边拍了拍额头。
“我是奉命送菜的,送完菜就得回厨房,可这园子弯弯绕绕的,我压根记不得回去的路。已经在这转了三圈了,脑袋都晕了。”
青芽原本只是酒楼里的一个小丫鬟,平日负责打杂跑腿,今日因厨房人手紧张,被临时抽调来成府送宴席的几道主菜。
哪知道成府的园林设计如此精巧,一步错,步步错。
周乐瑶叹了口气:“那咱们一块儿走吧,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强。”
她微微一笑,眼神温和,“你记不记得来时的路?哪怕一点点线索,咱们也能试着摸索回去。”
这会儿园子里的下人都被调去前头伺候酒席了,剩下她们俩,不搭伴也没人能帮。
成府今日宴请宾客,前厅热闹非凡,宾客如云,觥筹交错。
此刻的园子静得出奇。
周乐瑶和青芽两人站在小桥中央,四顾无人,连个问路的差役也寻不见。
若不联手,只怕一个要饿到天黑,一个得等到宴席散场才有人发现。
说来也巧,刚才怎么找都找不到路,碰上周乐瑶之后,她忽然灵光一闪,记起了该往哪拐,没走几步就摸到了厨房门口。
“到了到了!厨房就在前面,我来带你!”
青芽欢快地跑进厨房,边走边喊,“老板,我回来啦!”
秀妍抬头看了她一眼,笑着说道:“你再晚点,我都打算出去找人了。还以为你被野狗叼走了呢,送个菜能这么久?”
见青芽平安归来,她佯装责备地瞪了她一眼。
“你还知道回来?前厅都催了两回了,我差点真要带人出去寻你。”
“我是跟着几位姐姐一起走的,结果她们一个个都被叫去前厅帮忙,只剩我一个人,转了三四圈才摸回来。”
青芽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成府也太宽了,跟迷宫一样。”
“我本来记得路的,可走着走着,桥也像桥,路也像路,连个标记都没有,真是急死人了。”
她突然一拍脑门:“哎呀,对了!我还碰到一个姑娘,她也找不到路了!”
青芽猛然想起周乐瑶还在门口,急忙转身,“我俩一路走回来的,要不是遇见她,我说不定还在转圈呢!她一个姑娘家,孤身一人,要是没人管,可怎么办?”
说完转身对管事妈妈说道:“您能不能派个人去接一下那位姑娘?别让她在院子里乱转。”
她话音刚落,伸手往窗外一指,却发现外面空荡荡的。
再一扭头,周乐瑶已经站在厨房门口,探头往里看,“姜老板?”
厨房里热气腾腾,锅碗瓢勺叮当响。
她的视线一瞬不瞬地锁在姜莺身上。
“哟,是你啊?”
姜莺正忙着翻炒锅里的料,回头一看是熟悉的面孔。
立马倒了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递过去,“来,尝尝新做的,刚煮好,还冒着热气呢。”
周乐瑶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
就连刚才被吴嘉玥那番话呛得憋屈的情绪,也一点点消散。
“这……这是什么东西?”
“桂花奶茶。”
姜莺笑了笑。
她又顺手拿起一只小铜勺,往周乐瑶的碗里加了一勺糖浆。
上次在翠玉轩,姜老板一句话,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希望。
这次再见,居然还送了她这么一杯好喝到让人想落泪的奶茶。
“很好喝。”她轻声说。
“喜欢就多喝点。”
姜莺看着她那副如获至宝的模样,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顺手从竹屉里取出一碟小饼干递了过来。
那是她今早现烤的杏仁酥。
到底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吃东西也讲究。
“以前总以为喝的东西,不过解个渴罢了。”
周乐瑶轻轻转着手里的瓷碗。
“今天才知道,原来一杯茶也能做出这么多讲究,光是这奶香与茶香的交融,便足以让人心神荡漾。”
能喝到这么好吃的东西,比争一口气、争个高低上下,值得多了。
姜莺擦了擦额上的汗,抬手随意一拨,笑着说道:“这还不算什么,真正讲究起来,门道多着呢。要是哪天能弄到些新鲜的果子,或者从南边运来些稀奇材料,我还能做出更多花样。”
她说着,弯下腰往灶膛里添了块干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