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驿的秋天-1978(72):热闹的河滩-《又是一年三月三》

  几个人感叹着历史,李凤岐说了声:“这种事啊,要是一件件细说起来,恐怕得三天三夜,说起来心痛啊,干脆,不说了,我相信老萧不会有事的,就这些陈芝麻烂豆子的事,打不倒老萧。我们还是听戏去,这个曹振喜,唱社书戏,也算是个高手了。”罗子七与燕之青也站了起来,三人向外走去。

  刚刚走到巷子口,李凤岐就一把抓住了从外边回来的武荣平,笑问道:“你小子,不好好在公社食品公司上班,跑回来干啥?乖乖,又喝酒了,说,给谁喝的?”武荣平一看是李凤岐,急忙嬉皮笑脸地说道:“李委员,你要是这样说,我可是比窦娥还冤,我可是回来支持咱们生产队生产的,是铳子叔把我宣召回来的,不信,你去问他?”

  李凤岐笑骂道:“一窝老鼠不嫌骚,林铳子,你们就是一号货,他找你干啥?那小子,还有求人的时候。”武荣平神秘地说道:“李委员,你这就不懂了吧,有句话叫作‘卤水点豆腐,蛤蟆降赖肚’,我要不回来,他能借出磨面机来?”武荣平说话时,有几分自豪。李凤岐明白了咋回事了,又骂道:“这叫小赖人怕大赖人,别在这儿给我吹了,滚。”

  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石桥上早早地刹了戏,大汽灯也被挂在了宋天成老师家的门口,男男女女正在河滩上忙活着,李凤岐笑道:“这群家伙,又在搞什么鬼?”说着话,几个人便走了过去。

  林铳子正在领着几个男人在河滩边挖水池,武松坡家的四小子贵平正忙着收拾那两台磨面机,好好的机器,已经被他拆解得四零八落的。二平招呼着人不要再往前挤,怕把机器零件弄丢了。贵平已经卸下了细钢丝网,换上了一面粗钢丝网,嘴里说道,搞定,便要往上装。燕之青忙说道:“小兄弟,光调网可不行,还得把破碎齿给调开些,这样才不会把粉磨得太碎了。”贵平抬头看了燕之青一眼,想了想,说道:“你说的对,磨粉芡不是磨面粉,是要粗点的。”于是又急忙调试齿轮去了。燕之青也早已蹲在了地上,说道:“你当师傅,我给你打下手,这个,我也略略懂点。”贵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递过来一把油乎乎的板子,两个人配合默契地组装起机器来。

  一旁的武松江也早已固定好了柴油机,看了看滑轮、拉了拉皮带,笑了,看来,今年的红薯芡是没有问题了。李凤岐也笑了,说道:“老罗,我们不行了,赶不上年轻人了,不懂机器不能乱揩油啊。”听着他俩说话,武松江又笑了,林铳子也走了过来,说道:“二位领导,还真得要油哩,能不能给批点柴油,救救急啊,这机器要是没了油,那简直就是废铁一块啊。”

  李凤岐笑道:“见到你们两个家伙,就不会有啥好事, 我和老罗可没有什么柴油给你,想要柴油,你们找吴胖子去,那家伙啥都有,限量的自行车都敢多批给你们了,还怕没有柴油,别在我这儿哭穷,你们哭错庙门了。”李凤岐又看了林铳子一眼,小声说道:“说,这机器,是咋借出来的,你们和那家伙,不是反贴门神不对脸吗?”林铳子笑道:“我的老李叔,咱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好朋友。”李凤岐又笑了。

  再看河滩上,老崔他们已经挖好了两个大池子。武松江走过去,用皮尺给量好了,记了尺寸,李凤岐问道:“你们把澄芡池子挖到河边,咋打底啊,这可不好干啊?”二平过来了,说道:“老李爷,俺江叔说了,里边下一条大布袋,澄得快,出芡还干净。”说着,还用手比划了几下,李凤岐点了点头,表示着赞同。那边,机器也已经修好了,武松江看了大伙一眼,说道:“好了,明天分班开始磨粉芡,各小组都得抓紧了,哪一小组也不要误事啊。”说着,大伙有说有笑地散伙了。

  就在桥头处公交站牌的暗影里,宋子润拉着了林铳子,小声地嘟噜着,说了声什么悄悄话,李凤岐用肩膀轻轻地点了一下罗子七的肩头,小声说道:“看来,铳子这小子,要干私活了。”罗子七想了想,明白过来,笑了:“他们自己生产队不组织,你让他们怎么办?”燕之青没有问他们,但知道他们说的,不是什么坏话。

  巷子口的暗影里,宋子泽已经有点醉态了,今天对他打击太大了,他没有想到,燕之青、李凤岐会当着那么多社员的面,给自己办了个丢人打家伙,他内心极度地翻滚着,不行,说什么也要扳回这一局,他不能输在武松江、林铳子手里,他要掌握他们足够的把柄,尤其是能一招制敌的把柄。

  宋子泽品算着,他们借了大队面粉厂的机器,要改装什么磨粉芡机,看来,面粉厂的事燕副书记他们已经知道了。这是宋子泽的一块心病,几万斤面粉,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自己虽说早有准备,把账给毁了。可社员手里还有条子啊,怎么办?怎么才能把社员手里存放的面粉条子给搞回来,销毁了,便死无对证,一了百了了。宋子泽的脑袋快速地转动着,酒精却使他无法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