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皎然面上不显,指尖却在笏板上轻轻一划。中书侍郎一职空缺已久,若此时补上贾党之人,无异于在她身边安插眼线。
叹了口气,裴皎然神色淡然。她抬眸望向贾公闾,唇边浮起一丝浅笑:“贾相公体恤某,某感激不尽。只是中书侍郎一职关系重大,不知贾相公可有合适人选?”
闻言贾公闾捋须一笑,目光深邃:“老臣斗胆举荐淮南节度使韦睿,此人历任刺史、观察使,熟悉朝章国典,又久在地方,深知民生利弊。若调入中枢,必能辅佐裴相公,共理中书机务。”
殿角铜漏滴答声中,裴皎然眼角微跳,指尖在象牙笏板上轻轻一叩。韦睿此人确实是能吏,否则自己当日也不会选择和他合作。只是此前他归京述职之时,曾经多次登门拜访贾公闾,后又登门拜访她。此人如今立场不明,若是入中书省,岂是辅佐?分明是要在她身边安插眼线,分她权柄。
不等她开口,吏部尚书忽然出列道:“贾相此言差矣!韦睿虽在地方颇有政声,但中书侍郎需精通朝制典章,非外官所能轻任。依臣之见,不如从六部择选贤才。”
一旁的工部尚书立即附和:“正是!何况裴舍人执掌新令推行,若骤然调入外人,反易生掣肘。”
笑着看向二人,贾公闾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奏章呈交魏帝:“韦睿任淮南节度使期间,曾主持过在可控范围内废除淫祀,与裴相公此前所行颇有相通之处。若是由他出任中书侍郎,既能襄助裴相推行新令,又可协调地方与中枢之谊。”
内侍将奏章呈上御案。魏帝展开细看,眉头微动。
话音未落,工部尚书突然将笏板高举:“陛下,臣以为不妥!韦睿虽在地方有功,却从未涉足中枢机要。中书侍郎乃朝廷肱骨,岂能轻授?”
听着几人的话,太子眸光微动,却未立即开口。他对韦睿不算了解,只知晓韦睿虽非贾党核心,但是若入中书,贾公闾便多了一枚棋子。
此刻殿中已有窃窃私语声,不少目光投向裴皎然,似乎在等待她的反应。
殿内烛火忽地一跳,在裴皎然眸中映出两点寒星。她忽然明白了,这二人看似反对,实则是为贾公闾打掩护。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既显得举荐公允,又能试探各方反应。
魏帝的目光在几人之间游移,最后停在裴皎然身上:"裴卿以为如何?"
见此情形,裴皎然不急不缓地出列,“臣以为贾相公主意甚好。”她声音清越,在殿中激起一片低哗,“韦使君在淮南清丈田亩、整顿漕运,确是新政能臣。中书省正需这等干才。只不过……”她略作停顿,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贾公闾,“臣听说韦使君近日频繁造访贾相府邸,若入中书,恐有结党之嫌。”
此言一出,贾公闾面色微变,袖中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笏板。
魏帝眼中精光一闪:“哦?竟有此事?”
闻问裴皎然垂眸,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臣也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只是虑及朝堂清议,不得不提。”她抬眸直视魏帝,"若陛下认为韦节度使堪当此任,臣自当竭诚相待,共理朝政。”
“裴相公即是道听途说而来,又怎能平白污某与韦使君。”贾公闾目露不满。
偏首看向贾公闾,裴皎然不疾不徐:“某只是陈述事实,贾相何必动怒?”她转向魏帝,躬身道:“陛下明鉴,臣绝无阻挠贤才之意。”
太极殿内气氛骤然紧绷。魏帝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众人心上。
“此事既无实证,便不可再提。”魏帝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不过中书省事务繁杂,的确不可只系于一人。太子以为如何呢?”
太子闻言,斟酌着开口,“中书侍郎职责重大,儿臣以为应当先调阅韦使君历年考课,再行定夺。”
这出乎意料的提议让贾公闾一怔。他不动声色地看了太子一眼。太子神色坦然,仿佛只是随口建议。
魏帝手指一顿,忽然道:“准奏。着吏部三日内呈上韦睿履历。”他目光深远,在裴皎然与贾公闾之间来回扫视,“若无他事,今日便到此为止。”
原正则高唱退朝,群臣山呼万岁,依次退出太极殿。裴皎然走在最后,感受着背后若有若无的视线。她不用回头也知道,贾公闾正在审视她的背影。她知道,今日这场博弈看似她占了上风,实则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裴相今日倒是大度。”岑羲不知何时走到她身侧,声音压得极低,“韦睿若入中书,你就不怕……”
冷哂一声,裴皎然道:“我若是不同意。陛下才会觉得我想独揽大权,好就此擅专。”
“虽然眼下他只是中书侍郎,未带同平章事之衔,职权依旧在你之下。”岑羲遂叹了口气,“但陛下对你多有提防,势必会抬高他的地位,来和你分庭抗礼。”
“我虽不可能一家独大,但韦睿作为节度使拜相,权力也不会过大。不过我突然有个好主意。”裴皎然双眸微眯,唇角扬起一抹弧度来。
“你的意思是……”
“尚书仆射有二位,中书侍郎曾经也是两人并任。韦睿的立场,自然需要有人从旁监管他。”裴皎然轻笑道。
看着她,岑羲问道:“你可有人选?”
“没有。岑相公可有举荐之人?”裴皎然道。
“此事我可以为你留意一二。”
“多谢岑相公。”
望着岑羲离去的背影,裴皎然眼中暗芒流转。这朝堂之上,何来真正的盟友?今日示好,不过是为日后布局。棋子与棋手的界限从来模糊,今日执子之手,明日便可能沦为他人盘中弈。
宫墙上的日晷指针悄然移动,投下长长的阴影。裴皎然整了整衣冠,大步向中书省走去。她知道,在那里,还有无数奏章等着她批阅,无数决策等着她定夺。而今日朝堂上的暗流,不过是这帝国权力游戏的一个小小注脚罢了。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
叹了口气,裴皎然神色淡然。她抬眸望向贾公闾,唇边浮起一丝浅笑:“贾相公体恤某,某感激不尽。只是中书侍郎一职关系重大,不知贾相公可有合适人选?”
闻言贾公闾捋须一笑,目光深邃:“老臣斗胆举荐淮南节度使韦睿,此人历任刺史、观察使,熟悉朝章国典,又久在地方,深知民生利弊。若调入中枢,必能辅佐裴相公,共理中书机务。”
殿角铜漏滴答声中,裴皎然眼角微跳,指尖在象牙笏板上轻轻一叩。韦睿此人确实是能吏,否则自己当日也不会选择和他合作。只是此前他归京述职之时,曾经多次登门拜访贾公闾,后又登门拜访她。此人如今立场不明,若是入中书省,岂是辅佐?分明是要在她身边安插眼线,分她权柄。
不等她开口,吏部尚书忽然出列道:“贾相此言差矣!韦睿虽在地方颇有政声,但中书侍郎需精通朝制典章,非外官所能轻任。依臣之见,不如从六部择选贤才。”
一旁的工部尚书立即附和:“正是!何况裴舍人执掌新令推行,若骤然调入外人,反易生掣肘。”
笑着看向二人,贾公闾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奏章呈交魏帝:“韦睿任淮南节度使期间,曾主持过在可控范围内废除淫祀,与裴相公此前所行颇有相通之处。若是由他出任中书侍郎,既能襄助裴相推行新令,又可协调地方与中枢之谊。”
内侍将奏章呈上御案。魏帝展开细看,眉头微动。
话音未落,工部尚书突然将笏板高举:“陛下,臣以为不妥!韦睿虽在地方有功,却从未涉足中枢机要。中书侍郎乃朝廷肱骨,岂能轻授?”
听着几人的话,太子眸光微动,却未立即开口。他对韦睿不算了解,只知晓韦睿虽非贾党核心,但是若入中书,贾公闾便多了一枚棋子。
此刻殿中已有窃窃私语声,不少目光投向裴皎然,似乎在等待她的反应。
殿内烛火忽地一跳,在裴皎然眸中映出两点寒星。她忽然明白了,这二人看似反对,实则是为贾公闾打掩护。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既显得举荐公允,又能试探各方反应。
魏帝的目光在几人之间游移,最后停在裴皎然身上:"裴卿以为如何?"
见此情形,裴皎然不急不缓地出列,“臣以为贾相公主意甚好。”她声音清越,在殿中激起一片低哗,“韦使君在淮南清丈田亩、整顿漕运,确是新政能臣。中书省正需这等干才。只不过……”她略作停顿,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贾公闾,“臣听说韦使君近日频繁造访贾相府邸,若入中书,恐有结党之嫌。”
此言一出,贾公闾面色微变,袖中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笏板。
魏帝眼中精光一闪:“哦?竟有此事?”
闻问裴皎然垂眸,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臣也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只是虑及朝堂清议,不得不提。”她抬眸直视魏帝,"若陛下认为韦节度使堪当此任,臣自当竭诚相待,共理朝政。”
“裴相公即是道听途说而来,又怎能平白污某与韦使君。”贾公闾目露不满。
偏首看向贾公闾,裴皎然不疾不徐:“某只是陈述事实,贾相何必动怒?”她转向魏帝,躬身道:“陛下明鉴,臣绝无阻挠贤才之意。”
太极殿内气氛骤然紧绷。魏帝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众人心上。
“此事既无实证,便不可再提。”魏帝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不过中书省事务繁杂,的确不可只系于一人。太子以为如何呢?”
太子闻言,斟酌着开口,“中书侍郎职责重大,儿臣以为应当先调阅韦使君历年考课,再行定夺。”
这出乎意料的提议让贾公闾一怔。他不动声色地看了太子一眼。太子神色坦然,仿佛只是随口建议。
魏帝手指一顿,忽然道:“准奏。着吏部三日内呈上韦睿履历。”他目光深远,在裴皎然与贾公闾之间来回扫视,“若无他事,今日便到此为止。”
原正则高唱退朝,群臣山呼万岁,依次退出太极殿。裴皎然走在最后,感受着背后若有若无的视线。她不用回头也知道,贾公闾正在审视她的背影。她知道,今日这场博弈看似她占了上风,实则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裴相今日倒是大度。”岑羲不知何时走到她身侧,声音压得极低,“韦睿若入中书,你就不怕……”
冷哂一声,裴皎然道:“我若是不同意。陛下才会觉得我想独揽大权,好就此擅专。”
“虽然眼下他只是中书侍郎,未带同平章事之衔,职权依旧在你之下。”岑羲遂叹了口气,“但陛下对你多有提防,势必会抬高他的地位,来和你分庭抗礼。”
“我虽不可能一家独大,但韦睿作为节度使拜相,权力也不会过大。不过我突然有个好主意。”裴皎然双眸微眯,唇角扬起一抹弧度来。
“你的意思是……”
“尚书仆射有二位,中书侍郎曾经也是两人并任。韦睿的立场,自然需要有人从旁监管他。”裴皎然轻笑道。
看着她,岑羲问道:“你可有人选?”
“没有。岑相公可有举荐之人?”裴皎然道。
“此事我可以为你留意一二。”
“多谢岑相公。”
望着岑羲离去的背影,裴皎然眼中暗芒流转。这朝堂之上,何来真正的盟友?今日示好,不过是为日后布局。棋子与棋手的界限从来模糊,今日执子之手,明日便可能沦为他人盘中弈。
宫墙上的日晷指针悄然移动,投下长长的阴影。裴皎然整了整衣冠,大步向中书省走去。她知道,在那里,还有无数奏章等着她批阅,无数决策等着她定夺。而今日朝堂上的暗流,不过是这帝国权力游戏的一个小小注脚罢了。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