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粤语诗鉴赏集》

  《巫嘅睇法》(粤语诗)

  文/树科

  天一横,地一横

  心度一道桥

  左右阴阳人……

  天平衡,地平衡

  灵知上下衢

  好和你我佢!

  《树科诗笺》2025.3.31.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论<巫嘅睇法>的哲学诗性与语言张力》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领域,粤语诗作为极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诗歌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与表达方式,不断丰富着诗歌的艺术宝库。树科的《巫嘅睇法》,以精炼的文字、深邃的哲思,在粤语诗歌的天地间独树一帜,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采与思想深度。

  一、粤语语言的独特魅力与诗性表达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的重要分支,承载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内涵,其发音、词汇与语法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巫嘅睇法》中,粤语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与质感。“嘅” 字作为粤语中常用的助词,在诗中频繁出现,不仅强化了诗歌的地域色彩,更营造出一种亲切、自然的口语化氛围。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拉近了诗歌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与真实感。

  从音韵角度来看,粤语的九声六调赋予诗歌丰富的音乐性。诗歌中 “横”“桥”“人”“衡”“衢”“佢” 等字的押韵,在粤语的发音体系下,形成了和谐而独特的韵律节奏。这种韵律节奏不同于普通话诗歌的韵律,展现出粤语诗歌独有的音韵之美,使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语言音乐魅力。

  此外,粤语中丰富的俚语、俗语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为诗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巫嘅睇法》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粤语词汇,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姿态,展现出对世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使诗歌在语言层面上既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又蕴含着普遍的艺术感染力。

  二、意象构建与哲学意蕴

  (一)天地意象:秩序与平衡的象征

  诗中 “天一横,地一横”“天平衡,地平衡” 的描述,构建了宏大而庄严的天地意象。天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概念,常常被视为宇宙秩序与自然法则的象征。《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天地的存在,是万物生发、运行的基础。在《巫嘅睇法》中,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天地的形态与特质 —— 横与平衡,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天地的外在形态,更蕴含着对宇宙秩序与平衡的深刻理解。

  “天一横,地一横”,一横的简单形态,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力量。它象征着天地的广袤无垠,也暗示着世间万物在天地之间的存在与发展。而 “天平衡,地平衡” 则进一步强调了天地之间的和谐与稳定。这种平衡,是自然界运行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状态。诗人通过对天地意象的构建,表达了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与对和谐平衡的向往。

  (二)心灵与阴阳意象: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心度一道桥,左右阴阳人”“灵知上下衢,好和你我佢”,诗中引入了心灵、阴阳、灵知等意象,将诗歌的意境从外在的天地拓展到内在的心灵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心度一道桥”,桥作为连接两岸的通道,在这里象征着心灵的沟通与连接。它打破了心灵的隔阂,使内在的情感与思想得以交流与传递。“左右阴阳人”,阴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如天地、男女、刚柔等。诗人将人置于阴阳之间,暗示着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包含着阳性的特质,也具有阴性的特征。这种阴阳的对立与统一,不仅存在于个体之中,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灵知上下衢”,“灵知” 可理解为心灵的智慧与感知,“上下衢” 则描绘了心灵智慧在不同层面的流动与通达。它意味着人的心灵具有超越现实局限的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维度中感知与思考。“好和你我佢”,则将这种内在的思考与外在的人际关系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通过心灵、阴阳、灵知等意象的运用,诗人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心灵的奥秘以及人际关系的本质,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哲学内涵。

  三、诗歌结构与逻辑脉络

  《巫嘅睇法》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四句,结构对称,层次分明。上半部分从天地的形态与特质出发,“天一横,地一横” 描绘天地的外在形态,“心度一道桥,左右阴阳人” 则将视角转向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天地与人的对比与联系,构建起诗歌的基本框架。下半部分 “天平衡,地平衡” 承接上半部分对天地的描述,进一步强调天地的平衡特质,“灵知上下衢,好和你我佢” 则从天地的平衡引申到心灵的智慧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使诗歌的逻辑脉络清晰可见。

  这种结构安排,使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对称美,在内容上层层递进,从外在的自然世界深入到内在的心灵世界,再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由自然到人文的逻辑思维过程。诗人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将天地、心灵、人际关系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诗歌在有限的篇幅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与深刻的哲理。

  四、与传统诗学的关联与创新

  (一)对传统诗学的继承

  《巫嘅睇法》在创作中继承了中国传统诗学的诸多元素。从意象的运用来看,天地、阴阳等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如屈原在《离骚》中以天地为背景,抒发自己的壮志与情怀;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阴阳的论述,成为中国哲学与诗学的重要源头。树科在诗中运用这些传统意象,延续了中国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哲学思想方面,诗歌中所表达的对宇宙秩序、平衡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追求,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 “天人合一”“中庸之道” 等思想相契合。“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庸之道” 追求事物的平衡与适度。《巫嘅睇法》通过对天地、心灵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对这种传统哲学思想的认同与传承。

  (二)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

  尽管《巫嘅睇法》继承了传统诗学的元素,但它并非简单的模仿与重复,而是在现代语境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首先,诗歌采用粤语进行创作,突破了传统诗歌以普通话或文言为主要语言载体的局限,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语言活力与地域特色。粤语的独特表达方式,使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地域文化特征。

  其次,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上,《巫嘅睇法》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对传统意象进行了重新诠释与组合。传统诗歌中对天地、阴阳的描绘往往较为繁复,而树科则以极简的笔触,赋予这些意象新的内涵与意义。诗歌从现代生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传统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诗歌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艺术价值来看,《巫嘅睇法》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丰富的意象构建、严谨的结构安排以及深刻的哲学内涵,展现出较高的诗歌创作水准。粤语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地域文化色彩,独特的意象与新颖的结构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歌在继承传统诗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在现实意义方面,诗歌所表达的对宇宙秩序、平衡以及人际关系和谐的追求,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巫嘅睇法》通过对天地、心灵等意象的描绘,提醒人们关注宇宙的秩序与平衡,重视心灵的修养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综上所述,树科的《巫嘅睇法》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的粤语诗歌。它以独特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严谨的结构,构建了一个充满哲学意蕴的诗歌世界。在继承传统诗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展现出粤语诗歌的独特魅力与当代诗歌创作的无限可能。这首诗不仅丰富了粤语诗歌的创作成果,也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