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方面的失利,不仅在很大层面上折损了书院的颜面,也大幅度地削减了书院修士的自信。
伴随着青龙朱雀白虎等三座方碑的点亮,这场春闱的失败,也引起了书院众多修士的反思。
在修为方面比不过惊蛰仙宗也就作罢,现在竟然连他们最为擅长的心境领域,都败下了阵。如此,他们到底还有什么资格骄傲自满、自以为高人一等?
其实书院修士忽略了某个事实。
心境和修为都是相辅相成的事物,通常修为更强者,心境也就越夯实。
何况这几位还都是完美结丹。
不论是剑术、弈棋,还是其他的什么,无非就是换了种形式。
倘若换柳星原去作诗,他也不见的会输。
就从虞天衡尚且才勉强合作诗水准,便看出来,柳星原但凡是稍微有点文字功底,他都能随便搞出一首,惊艳众人的豪放潇洒的诗词。
在山河书院,诗词同样是修士心境投射,甭管诗词做得好不好,就只要是心境足够纯粹者,就能凭借诗词影响旁人。
好比姜墨所写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能让山河书院的修士,从中读出第三层含义。
真要说,是靠硬实力拿下胜利的,也就只有孟初染而已。
绘画这方面,山河书院想赢,就必须要有位和孟初染同辈的上品绘灵师才行。最是输在心境差距的,则是刘廉的天地为局。
那位年轻的书院修士,其作为对弈者,却根本无法承接高维度的格局碰撞,他全部的思考与见解,被局限在一张三尺见方的棋盘上,从未遥想过星辰大海。
这就是他落败的真正原因。
……
姜墨在获得了书院先生的认可后,便立即来到玄武院另一处春闱现场。
这也是山河书院最后的“底裤”。
原先在三大分院都尚未“沦陷”的时候,躲在后山秘境里书院先生们,都还会信誓旦旦地说,惊蛰仙宗后辈们,必然走不通这几条道。
现在,池水戏台下,每位书院先生都保持着缄口不言。
凭借着方才得来的半阕诗,他们忽而明白……或许这一直以来,与其说是山河书院技不如人、书院学子们低人一等,不如说是他们这些做先生的,过于傲慢且固执。
看似谦逊,实则都是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
云游墨笔固然寄存在山河书院每一位修士的心中,奈何他们却是忘了,何为真正的修心。
虽说山河书院在这场春闱上输得一败涂地,自信心也随之跌落谷底,书院后辈却并未就直言放弃。
在琴曲这块,仍旧是有人站了出来,试图和姜墨一较高下。
台上,身穿素白衣裙的女子抚琴而坐。
这女子是玄武院派出的琴曲代表。
根据周围嘈杂的讨论可知,她和虞天衡一样,也是山河书院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
姓施,江南大族出身。
姜墨忽而想起,多年前曾听过一位名叫“施梦瑶”的老前辈说起过,她也是出身于江南的施姓大族。后来,她们家的这一支脉在举家迁徙途中,遭逢大难……
唯有施梦瑶前辈一人生还。
时至今日,与之同辈的前任外门学院院长杜承平早已驾鹤西去,想来这位施梦瑶施前辈,应该也已经……
姜墨犹记得当初曾被这位施前辈,拜托帮忙寻找她那一支脉的施家后人。不久后,就恰巧在血魂教据地青竹镇,得知“向导小七施钰萤”疑似施家后人……
虽说这个猜测没有实际证据支撑,但除此之外,也没有找到更多有力的线索。
如今在这山河书院再遇“施姓修士”,姜墨就不免心想,眼前这位施姓女修,会不会就是当初选择继续留在江南的施家后人?
不过五六百年前的江南施家,应当是凡俗世家,而这位施姓女修却是出身修仙世家,所以就方才的猜测,也不好妄下判断。
五六百年的时间,可以让凡俗世家落魄乃至绝嗣,也可以让凡俗世家跻身修仙界……不一而足。
姜墨和施姓女修简单地聊了几句后,他的表情却是变得奇怪了起来。
这位施姑娘是司徵羽的“粉丝”,似乎还是特别“脑残”的那种。
每当谈到司徵羽时,这姑娘竟是表现得比他这位亲师弟,还要更懂、更了解。
甚至还知道包括司徵羽桃色八卦在内的,一切信息。她在司徵羽迎娶其师尊的这件事上,也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理由是,她认为司徵羽和洛云袖才是郎才女貌……实际上,修仙界但凡是知道点司徵羽八卦的修士里,多半都会认为,洛云袖才更适合作为司徵羽的伴侣。
说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洛云袖更加出名而已。
洛云袖是琳琅歌舞团历年来最出色的、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舞见,她的声望是自然要高过某神机百炼阁亲传。再加上,惊蛰仙宗和万花门也曾有意促成联姻……
如今,外界就洛云袖被赶出惊蛰仙宗这件事,几乎都是倾向于司徵羽是迫于无奈。
惊蛰仙宗的某位首座也被打为了始作俑者,名声极度受损。
司徵羽和洛云袖的“有情人却没能终成眷属”,也成为双方粉丝的意难平。
更有甚者,还把他们之间的故事,编成了某种“遗憾文学”。
属实离谱。
殊不知,早些年洛云袖刚出道那会,她和司徵羽的那点绯闻,还是观众们用于攻击她的黑料。只能说,粉丝滤镜恐怖如斯。
某神机百炼阁亲传就要说:装嫩的也好,跳舞的也罢,明明都是我先的!
话虽如此……
但根据道听途说的八卦来看,最应该感到受伤的萧青瓷早已释然,不清不楚的洛云袖,却似乎没能从过往的邂逅中走出来。
距今,她好像已经多次言辞拒绝,万花门给她安排的联姻对象。是因为不愿忍受被旁人随意摆弄,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
这只有她自己清楚。
……
施姓女主既是司徵羽的粉丝,那么她所演奏的曲目,就必须得是《花之恋》。
在弹奏前,她还特别强调说:这首《花之恋》,其实更像是司徵羽写给洛云袖的。
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说洛云袖以前每每在表演这首歌曲时,表情都极为忧伤。
姜墨无语。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她的表情不是忧伤,而是幽怨呢?
伴随着熟悉的《花之恋》前奏响起,姜墨出于礼貌立即收起了小心思,正色聆听。
“若引此弦音诉说一段情……”
让姜墨没想到的是,这位施姓女修在弹奏到主歌部分时,竟是出声浅唱了起来。其声空灵婉转……略显做作。
没错,又是夹子音。
虽说夹子音在多数时候都比较趋同、偏向模板化,但这种声线的下限很高,但凡是在这方面有点造诣的妹妹,无论是说话,还是唱歌都不会太难听。
玄武院的许多男性修士,就很吃这套。
姜墨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态。
他是到底吃过细糠的。
再就是,这位施姑娘看似演唱得情真意切,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地沉浸其中。
就《花之恋》这首歌,除了司徵羽亲自演奏的以外,花泠弦演唱的版本,也是姜墨认为的最佳。
那才叫做真正的“身临其境”。
听得姜墨都不禁代入前世的自己,幻想前世自己老去之后的无可奈何……
姜墨实在不敢想,若是在没有天道真意作为心灵屏障的情况下,聆听司徵羽弹奏这首曲,自己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真就是听别人唱歌要钱,听司徵羽弹琴要命。
山河书院的施姓女修,显然做不到这点,甚至就连其一成水平都达不到。
……
“想着你埋下的那枚花种,这回忆就完结在那里。”
唱完最后的歌词,尾奏随之结束。施姓女修不出意外地,收获了很多的掌声与喝彩,但她双眸中却是闪过了些许失落。
“道友见笑了……”因为,她看见了姜墨的无动于衷。
姜墨看见对方的落寞,到底还是给予了其简单的掌声。继而,他笑了笑说:“说实话,施姑娘方才的琴技和唱功,都已经做到了常人无可挑剔的地步。
“若只是寻常曲调,想来就算是我那位司师兄,怕是也不过如此。然而,《花之恋》并非寻常曲调这点,想必施姑娘肯定是要比在下更懂。”
施姓女修正色道:“道友有话,不妨直言?”
“在下认为,演奏此类能够直抵人心的曲调,应顺从自我,而非迁就于曲调本身。”姜墨取出古琴,席地而坐,“说起来……
“前段时间,在下还与司师兄讨论过这个问题。
“得出的结论是,音律不是用来讲述他者人生的透镜,而是照亮听者内心的火炬。
“那么,你作为演奏者,是该复述歌曲的创作背景,还是该借由歌曲讲述你自身的故事呢?曲谱并非圣贤书,无需死记硬背、照本宣科……
“它需要的,是情感的传递与共鸣。”
施姓女修张了张嘴,似乎准备回应些什么,却见姜墨已是双手抚琴。
“在下将要弹奏的琴曲,乃是司徵羽所创作的曲目,其名《轮回镜》。
“请诸位静听。”
《轮回境》是以姜墨和孟初染“千载轮回”的经历,所创作的歌曲。
即使姜墨弹奏的指法相当业余,但在第一个音调响起时,他心中所酝酿的情绪,就已经开始与曲调相互融合。
历经千载的记忆画面,从心底传达指尖,以音律完成了传递。
-
痴缠爱恨轮回的红线,
难道违逆天命会终成离别?
……
临渊望断寒月葬一场雪,
誓言烙在剑尖永不磨灭。
苦苦守候了三世情缘,
夙愿一切如云烟。
忘川之水难消执念相思无解。
穿越千山暮雪踏寻旧念。
轮回之镜照见,
转世唯有来生再续情缘,
再携手并肩。
……
夜色唤不醒长眠,
只盼来世再见你容颜。
-
姜墨弹奏的只是琴谱,并未实时地进行吟唱歌词,但不知为何,曲谱里那篇仅看过一眼的歌词,竟是伴随着音律节奏在心中不断流淌。
等到他把这首琴曲弹奏完成时,场间尽皆愣在原地,更甚者竟然还泪流满面。
听众会有这样的反应,当然不是因为姜墨的弹奏技法有多好、也不是旁人都被千载轮回的故事打动,而是观众在真切地感受到“轮回与执念”这个主题后,真正属于他们的故事,已然他们各自的心中诞生。
千载轮回的故事是《轮回镜》的载体。
歌曲真正想要传达,是某个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锚点——人活一世,总会存在某些难以完成的,需要寄托于来世的遗憾。
失意者往往更容易被这首曲子所打动。
就是不知道若是让司徵羽亲自来演奏《轮回镜》,最后会呈现出何种效果。
呃……估计还是会死人吧。
比如听者感觉活着没啥意思,要踏入轮回重开之类的?
……
“施姑娘,你感觉此曲如何?”
姜墨望向满脸伤感、眼眶泛红的施姓女修,客气地问。
“哼……”施姓女修顿时露出气鼓鼓的模样,以略带哭腔的声音骂道,“曲子虽好,但、但你弹得真烂!”
“啊?”
姜墨都来不及辩解,施姓女修便已是转身下台。
没过多久,玄武院的方碑便被点亮。
这也就意味着,姜墨和孟初染获得了造访书院后山的资格。
山河书院的麻烦事,到此也是做完一半。
接下来就是进入后山,和书院先生掰头。这后续的事情,柳星原和刘廉肯定是帮不上忙的,所以姜墨在多次委婉两位师兄继续留下帮衬的提议后,就让他们乘坐飞空艇,先行返回惊蛰仙宗。
在柳星原和刘廉即将面临“登山考验”的节骨眼上,姜墨可不想过多麻烦他们。两位师兄在这件事上已经帮了他们夫妇很多,这份人情往后也是要想办法偿还的。
只不过……
这堂主讲“虚与实”的课,怕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讲完,
重回惊蛰仙宗,也不知道要等到几年后。
伴随着青龙朱雀白虎等三座方碑的点亮,这场春闱的失败,也引起了书院众多修士的反思。
在修为方面比不过惊蛰仙宗也就作罢,现在竟然连他们最为擅长的心境领域,都败下了阵。如此,他们到底还有什么资格骄傲自满、自以为高人一等?
其实书院修士忽略了某个事实。
心境和修为都是相辅相成的事物,通常修为更强者,心境也就越夯实。
何况这几位还都是完美结丹。
不论是剑术、弈棋,还是其他的什么,无非就是换了种形式。
倘若换柳星原去作诗,他也不见的会输。
就从虞天衡尚且才勉强合作诗水准,便看出来,柳星原但凡是稍微有点文字功底,他都能随便搞出一首,惊艳众人的豪放潇洒的诗词。
在山河书院,诗词同样是修士心境投射,甭管诗词做得好不好,就只要是心境足够纯粹者,就能凭借诗词影响旁人。
好比姜墨所写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能让山河书院的修士,从中读出第三层含义。
真要说,是靠硬实力拿下胜利的,也就只有孟初染而已。
绘画这方面,山河书院想赢,就必须要有位和孟初染同辈的上品绘灵师才行。最是输在心境差距的,则是刘廉的天地为局。
那位年轻的书院修士,其作为对弈者,却根本无法承接高维度的格局碰撞,他全部的思考与见解,被局限在一张三尺见方的棋盘上,从未遥想过星辰大海。
这就是他落败的真正原因。
……
姜墨在获得了书院先生的认可后,便立即来到玄武院另一处春闱现场。
这也是山河书院最后的“底裤”。
原先在三大分院都尚未“沦陷”的时候,躲在后山秘境里书院先生们,都还会信誓旦旦地说,惊蛰仙宗后辈们,必然走不通这几条道。
现在,池水戏台下,每位书院先生都保持着缄口不言。
凭借着方才得来的半阕诗,他们忽而明白……或许这一直以来,与其说是山河书院技不如人、书院学子们低人一等,不如说是他们这些做先生的,过于傲慢且固执。
看似谦逊,实则都是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
云游墨笔固然寄存在山河书院每一位修士的心中,奈何他们却是忘了,何为真正的修心。
虽说山河书院在这场春闱上输得一败涂地,自信心也随之跌落谷底,书院后辈却并未就直言放弃。
在琴曲这块,仍旧是有人站了出来,试图和姜墨一较高下。
台上,身穿素白衣裙的女子抚琴而坐。
这女子是玄武院派出的琴曲代表。
根据周围嘈杂的讨论可知,她和虞天衡一样,也是山河书院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
姓施,江南大族出身。
姜墨忽而想起,多年前曾听过一位名叫“施梦瑶”的老前辈说起过,她也是出身于江南的施姓大族。后来,她们家的这一支脉在举家迁徙途中,遭逢大难……
唯有施梦瑶前辈一人生还。
时至今日,与之同辈的前任外门学院院长杜承平早已驾鹤西去,想来这位施梦瑶施前辈,应该也已经……
姜墨犹记得当初曾被这位施前辈,拜托帮忙寻找她那一支脉的施家后人。不久后,就恰巧在血魂教据地青竹镇,得知“向导小七施钰萤”疑似施家后人……
虽说这个猜测没有实际证据支撑,但除此之外,也没有找到更多有力的线索。
如今在这山河书院再遇“施姓修士”,姜墨就不免心想,眼前这位施姓女修,会不会就是当初选择继续留在江南的施家后人?
不过五六百年前的江南施家,应当是凡俗世家,而这位施姓女修却是出身修仙世家,所以就方才的猜测,也不好妄下判断。
五六百年的时间,可以让凡俗世家落魄乃至绝嗣,也可以让凡俗世家跻身修仙界……不一而足。
姜墨和施姓女修简单地聊了几句后,他的表情却是变得奇怪了起来。
这位施姑娘是司徵羽的“粉丝”,似乎还是特别“脑残”的那种。
每当谈到司徵羽时,这姑娘竟是表现得比他这位亲师弟,还要更懂、更了解。
甚至还知道包括司徵羽桃色八卦在内的,一切信息。她在司徵羽迎娶其师尊的这件事上,也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理由是,她认为司徵羽和洛云袖才是郎才女貌……实际上,修仙界但凡是知道点司徵羽八卦的修士里,多半都会认为,洛云袖才更适合作为司徵羽的伴侣。
说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洛云袖更加出名而已。
洛云袖是琳琅歌舞团历年来最出色的、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舞见,她的声望是自然要高过某神机百炼阁亲传。再加上,惊蛰仙宗和万花门也曾有意促成联姻……
如今,外界就洛云袖被赶出惊蛰仙宗这件事,几乎都是倾向于司徵羽是迫于无奈。
惊蛰仙宗的某位首座也被打为了始作俑者,名声极度受损。
司徵羽和洛云袖的“有情人却没能终成眷属”,也成为双方粉丝的意难平。
更有甚者,还把他们之间的故事,编成了某种“遗憾文学”。
属实离谱。
殊不知,早些年洛云袖刚出道那会,她和司徵羽的那点绯闻,还是观众们用于攻击她的黑料。只能说,粉丝滤镜恐怖如斯。
某神机百炼阁亲传就要说:装嫩的也好,跳舞的也罢,明明都是我先的!
话虽如此……
但根据道听途说的八卦来看,最应该感到受伤的萧青瓷早已释然,不清不楚的洛云袖,却似乎没能从过往的邂逅中走出来。
距今,她好像已经多次言辞拒绝,万花门给她安排的联姻对象。是因为不愿忍受被旁人随意摆弄,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
这只有她自己清楚。
……
施姓女主既是司徵羽的粉丝,那么她所演奏的曲目,就必须得是《花之恋》。
在弹奏前,她还特别强调说:这首《花之恋》,其实更像是司徵羽写给洛云袖的。
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说洛云袖以前每每在表演这首歌曲时,表情都极为忧伤。
姜墨无语。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她的表情不是忧伤,而是幽怨呢?
伴随着熟悉的《花之恋》前奏响起,姜墨出于礼貌立即收起了小心思,正色聆听。
“若引此弦音诉说一段情……”
让姜墨没想到的是,这位施姓女修在弹奏到主歌部分时,竟是出声浅唱了起来。其声空灵婉转……略显做作。
没错,又是夹子音。
虽说夹子音在多数时候都比较趋同、偏向模板化,但这种声线的下限很高,但凡是在这方面有点造诣的妹妹,无论是说话,还是唱歌都不会太难听。
玄武院的许多男性修士,就很吃这套。
姜墨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态。
他是到底吃过细糠的。
再就是,这位施姑娘看似演唱得情真意切,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地沉浸其中。
就《花之恋》这首歌,除了司徵羽亲自演奏的以外,花泠弦演唱的版本,也是姜墨认为的最佳。
那才叫做真正的“身临其境”。
听得姜墨都不禁代入前世的自己,幻想前世自己老去之后的无可奈何……
姜墨实在不敢想,若是在没有天道真意作为心灵屏障的情况下,聆听司徵羽弹奏这首曲,自己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真就是听别人唱歌要钱,听司徵羽弹琴要命。
山河书院的施姓女修,显然做不到这点,甚至就连其一成水平都达不到。
……
“想着你埋下的那枚花种,这回忆就完结在那里。”
唱完最后的歌词,尾奏随之结束。施姓女修不出意外地,收获了很多的掌声与喝彩,但她双眸中却是闪过了些许失落。
“道友见笑了……”因为,她看见了姜墨的无动于衷。
姜墨看见对方的落寞,到底还是给予了其简单的掌声。继而,他笑了笑说:“说实话,施姑娘方才的琴技和唱功,都已经做到了常人无可挑剔的地步。
“若只是寻常曲调,想来就算是我那位司师兄,怕是也不过如此。然而,《花之恋》并非寻常曲调这点,想必施姑娘肯定是要比在下更懂。”
施姓女修正色道:“道友有话,不妨直言?”
“在下认为,演奏此类能够直抵人心的曲调,应顺从自我,而非迁就于曲调本身。”姜墨取出古琴,席地而坐,“说起来……
“前段时间,在下还与司师兄讨论过这个问题。
“得出的结论是,音律不是用来讲述他者人生的透镜,而是照亮听者内心的火炬。
“那么,你作为演奏者,是该复述歌曲的创作背景,还是该借由歌曲讲述你自身的故事呢?曲谱并非圣贤书,无需死记硬背、照本宣科……
“它需要的,是情感的传递与共鸣。”
施姓女修张了张嘴,似乎准备回应些什么,却见姜墨已是双手抚琴。
“在下将要弹奏的琴曲,乃是司徵羽所创作的曲目,其名《轮回镜》。
“请诸位静听。”
《轮回境》是以姜墨和孟初染“千载轮回”的经历,所创作的歌曲。
即使姜墨弹奏的指法相当业余,但在第一个音调响起时,他心中所酝酿的情绪,就已经开始与曲调相互融合。
历经千载的记忆画面,从心底传达指尖,以音律完成了传递。
-
痴缠爱恨轮回的红线,
难道违逆天命会终成离别?
……
临渊望断寒月葬一场雪,
誓言烙在剑尖永不磨灭。
苦苦守候了三世情缘,
夙愿一切如云烟。
忘川之水难消执念相思无解。
穿越千山暮雪踏寻旧念。
轮回之镜照见,
转世唯有来生再续情缘,
再携手并肩。
……
夜色唤不醒长眠,
只盼来世再见你容颜。
-
姜墨弹奏的只是琴谱,并未实时地进行吟唱歌词,但不知为何,曲谱里那篇仅看过一眼的歌词,竟是伴随着音律节奏在心中不断流淌。
等到他把这首琴曲弹奏完成时,场间尽皆愣在原地,更甚者竟然还泪流满面。
听众会有这样的反应,当然不是因为姜墨的弹奏技法有多好、也不是旁人都被千载轮回的故事打动,而是观众在真切地感受到“轮回与执念”这个主题后,真正属于他们的故事,已然他们各自的心中诞生。
千载轮回的故事是《轮回镜》的载体。
歌曲真正想要传达,是某个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锚点——人活一世,总会存在某些难以完成的,需要寄托于来世的遗憾。
失意者往往更容易被这首曲子所打动。
就是不知道若是让司徵羽亲自来演奏《轮回镜》,最后会呈现出何种效果。
呃……估计还是会死人吧。
比如听者感觉活着没啥意思,要踏入轮回重开之类的?
……
“施姑娘,你感觉此曲如何?”
姜墨望向满脸伤感、眼眶泛红的施姓女修,客气地问。
“哼……”施姓女修顿时露出气鼓鼓的模样,以略带哭腔的声音骂道,“曲子虽好,但、但你弹得真烂!”
“啊?”
姜墨都来不及辩解,施姓女修便已是转身下台。
没过多久,玄武院的方碑便被点亮。
这也就意味着,姜墨和孟初染获得了造访书院后山的资格。
山河书院的麻烦事,到此也是做完一半。
接下来就是进入后山,和书院先生掰头。这后续的事情,柳星原和刘廉肯定是帮不上忙的,所以姜墨在多次委婉两位师兄继续留下帮衬的提议后,就让他们乘坐飞空艇,先行返回惊蛰仙宗。
在柳星原和刘廉即将面临“登山考验”的节骨眼上,姜墨可不想过多麻烦他们。两位师兄在这件事上已经帮了他们夫妇很多,这份人情往后也是要想办法偿还的。
只不过……
这堂主讲“虚与实”的课,怕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讲完,
重回惊蛰仙宗,也不知道要等到几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