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卷着晨雾漫过东海渔村时,孙小朵正蹲在心印坛的梁上啃烤红薯。
炭火余温还黏在指尖,红薯皮焦黑酥脆,咬下去烫得她直哈气,甜香混着焦味在口腔炸开,像小时候偷溜进厨房灶台边偷吃的滋味。
坛里飘着股甜腻的沉香味,混着檀木烧尽的微腥,二十几个信徒盘坐在蒲团上,额头都浮着淡红的莲花印——她眯眼凑近,那印子边缘泛着细碎的星芒,分明是掺了星砂的朱砂画的,触手微刺,像是有细针在皮肤上轻轻扎动。
“昨日王屠户说要把猪崽分半给山妖,今日就改了口。”底下穿青布衫的老妇絮絮说着,声音干涩如枯叶摩擦,“他说夜里梦见祖师爷摸着白胡子笑,说‘人妖分利,坏了规矩’。”
“李铁匠家闺女也是!”戴斗笠的汉子搓着手,指节粗粝,掌心却沁出冷汗,“前日还说要教小妖打铁,今早见着狐狸精就躲,说祖师显灵训她‘人妖有别’。”
孙小朵咬红薯的动作顿住。
她记得前日在市集,王屠户拍着胸脯说“猪崽分山妖一半,换他们帮忙运货”,那声音洪亮得震得摊位上的铜铃直颤;李铁匠闺女还拽着她的猴毛说要给小狐狸打个银铃铛,笑声清脆得像山涧溪流。
可此刻坛里众人的表情像被按了模子——嘴角都扯着同款僵硬的笑,连摸胸口的动作都一模一样,活像被线牵着的纸人,连呼吸的节奏都诡异同步,仿佛有根看不见的线勒进皮肉。
她翻了个白眼,从梁上倒吊下来,猴毛在指尖转成金红小团,绒毛扫过掌心,微微发痒。\"啪\"地弹在老妇额头,淡红印子\"滋啦\"一声冒青烟,露出底下没擦干净的朱砂渍,一股焦糊味混着药腥扑鼻而来。
“哎哟!”老妇捂着头抬头,正撞进孙小朵倒挂的笑脸,“小祖宗你咋来了?”
“来看看谁在造我祖师的谣。”孙小朵翻上供桌,踢开个装朱砂的陶碗,星砂混着红粉簌簌落在蒲团上,砂粒滚过布面,发出细碎如雨打芭蕉的声响,“真当我师父的印子是你们拿红颜料画的?”
信徒们面面相觑,眼神空洞,连瞳孔的反光都像被同一阵风吹过般齐刷刷晃动。
戴斗笠的汉子突然“扑通”跪下:“仙姑明鉴!我们也是听燃心会的人说,画了印子能得祖师托梦……”
“托梦?”孙小朵捏起他的手腕,脉门处还留着红印子,皮肤下似有微弱震颤,像有虫在爬,“我看是被人下了迷魂散。”她抽走汉子腰间的竹笛,笛身冰凉,对着笛孔闻了闻,一股龙涎草的甜腻混着曼陀罗的麻涩直冲鼻腔,呛得她眼角微湿,“怪不得你们一个个跟中了邪似的。”
此时千里外的星阁,萧逸正盯着星图皱眉。
窗外风声低啸,案上的星砂突然无风自动,在青石板上爬出条银亮的轨迹——那是二十八宿的排列,和他在《菩提讲道录》里见过的星轨分毫不差。
指尖划过石面,砂粒竟如活物般黏附,留下灼热的触感。
“这星图,像得太刻意了。”他指尖蘸了星砂,在虚空画出逆推轨迹,星砂却突然凝成团,像被无形之手攥紧,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有人用外力引动星力……”
更漏司的地窖里,烛火忽明忽暗,灯油燃烧的焦味混着地底湿气,黏在喉头。
萧逸踹开虚掩的门时,七个司官正围着魂灯阵发抖,脚步落地的回声在石壁间撞出空洞的嗡鸣。
最大的白胡子老头见了他,“咚”地磕在青石板上,额头触地的闷响让萧逸眉头一跳:“萧公子饶命!我们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萧逸拎起一盏魂灯,灯芯上四个小字在火光里忽隐忽现——“请师降临”,灯油微颤,映出他冷峻的轮廓,“你们用魂灯引星力,伪造祖师讲道时的星轨,就为了让人信‘祖师显灵’?”
“没了祖师,三界像没了主心骨!”白胡子老头抹着泪,嗓音嘶哑,“妖界说要自管自,人间要立话头人,连天庭都在商量改朝仪……我们怕乱啊!”
萧逸捏着魂灯的手紧了紧,灯壁传来的温热几乎烫手。
他想起前日在花果山,哑女摇着铜铃,铃声清越,众人争着说“我觉得”、“我看行”,那声音像春雷滚过山野;想起韦阳蹲在田埂上教农夫和山妖划拳分地,笑声混着泥土味和草香,哪像“乱”?
“你们要造的不是祖师,是另一个天机阁。”他轻声说,转身时袖风带灭了两盏魂灯,烛火“噗”地熄灭,留下一缕青烟盘旋,“可你们忘了——”他顿了顿,把那盏刻着字的魂灯收进袖中,布料摩擦发出沙沙轻响,“真正的规矩,从来不是刻在天上的。”
方寸山的风比往日更烈,吹得衣袍猎猎作响,像无数只手在拉扯。
孙小朵站在讲道石前,发间的金针微颤,寒意顺着头皮渗入。
她摸了摸那根细针——那是当年菩提亲手插在她发上的“悟字签”,说“有惑时,用这根针捅破迷障”。
指尖触到针尾时,一股熟悉的暖流忽地涌上,像师父的手轻轻抚过。
“师父,你真有话说?”她盘坐在石上,闭目低唤,风声在耳畔呼啸,仿佛有无数低语在回旋。
虚空中突然泛起金光,灼热扑面,像阳光刺破云层。
那枚烙印从光里浮出来,像片燃着的菩提叶,声音带着股熟悉的沧桑:“小朵,火需引,莲需养,秩序——终需一主。”
孙小朵猛地睁眼。
她想起小时候偷摘菩提的人参果,被他拎着耳朵说“顽猴”,那指尖的力道还留在记忆里;想起他在她闯了祸后,笑眯眯替她挡下玉帝的雷霆,袍角拂过她的头顶,带着淡淡的叶香;想起前日在花果山,泥莲落水时,那抹像极了他的猴影跳崖前的目光,沉静如渊。
“你若真是我师,就该知道——”她忽地笑出声,指尖扣住金针,金属的凉意刺入血肉,“我最讨厌别人替我决定‘该走哪条路’!”
金针刺入石中的瞬间,天地剧震。
烙印的金光像被扯碎的绸缎,噼啪作响,灼热气浪扑面而来。
孙小朵咬着牙,任石屑溅在脸上,划出细小血痕,咸腥味在舌尖蔓延。
“当年你教我‘跳出三界外’,如今倒要我困在‘秩序’里?若连你也想管我——”她大喝一声,金针没入石底,掌心震得发麻,“那我连你的影子,也反了!”
“轰!”讲道石裂成三片。
“无法”、“无相”、“无师”六个字从石中浮出,在风里闪着微光,字迹边缘如火焰跳动。
远处更漏司的魂灯“噗”地灭了,心印坛里的莲花印像被泼了水,红痕簌簌往下掉,落地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裂石的缝隙里,一株极小的火莲破土而出。
花瓣半开,花心没有金血,却有一缕风穿过,卷起尘埃,在空中勾出个模糊的“规”字——风掠过的刹那,那字散成星砂,飘向四面八方,如萤火纷飞。
千里外的草垛边,盲童突然拽住韦阳的衣角。
布料摩擦的触感让他一怔。
他的眼白泛着清光,嘴角带着懵懂的笑:“阿阳哥,我梦见……没人说话,可全世界都在讲一件事。”
韦阳蹲下来,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指尖拂过那淡去的莲花印,皮肤下残留的微麻感像梦的余温。
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山妖和农夫扛着锄头走过,争论着“明日该谁轮值话头人”,声音混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
“那不是梦。”他轻声说,声音被风吹散又聚拢,“是自由——刚开始呼吸。”
风又起了。
它掠过方寸山的裂石,卷着星砂,发出细碎如私语的声响;掠过东海的渔村,掀翻心印坛的供桌,木器翻倒的“哐当”声惊起一群海鸟;掠过花果山的老槐树,把“无法”“无相”“无师”六个字,吹进了每一双愿意倾听的耳朵里。
孙小朵站在裂石前,发间的金针闪着微光。
她摸了摸腰间的猴毛,突然笑出声——那缕风里,好像还裹着点熟悉的,菩提叶的清香,若有若无,像一句未说完的叮咛。
炭火余温还黏在指尖,红薯皮焦黑酥脆,咬下去烫得她直哈气,甜香混着焦味在口腔炸开,像小时候偷溜进厨房灶台边偷吃的滋味。
坛里飘着股甜腻的沉香味,混着檀木烧尽的微腥,二十几个信徒盘坐在蒲团上,额头都浮着淡红的莲花印——她眯眼凑近,那印子边缘泛着细碎的星芒,分明是掺了星砂的朱砂画的,触手微刺,像是有细针在皮肤上轻轻扎动。
“昨日王屠户说要把猪崽分半给山妖,今日就改了口。”底下穿青布衫的老妇絮絮说着,声音干涩如枯叶摩擦,“他说夜里梦见祖师爷摸着白胡子笑,说‘人妖分利,坏了规矩’。”
“李铁匠家闺女也是!”戴斗笠的汉子搓着手,指节粗粝,掌心却沁出冷汗,“前日还说要教小妖打铁,今早见着狐狸精就躲,说祖师显灵训她‘人妖有别’。”
孙小朵咬红薯的动作顿住。
她记得前日在市集,王屠户拍着胸脯说“猪崽分山妖一半,换他们帮忙运货”,那声音洪亮得震得摊位上的铜铃直颤;李铁匠闺女还拽着她的猴毛说要给小狐狸打个银铃铛,笑声清脆得像山涧溪流。
可此刻坛里众人的表情像被按了模子——嘴角都扯着同款僵硬的笑,连摸胸口的动作都一模一样,活像被线牵着的纸人,连呼吸的节奏都诡异同步,仿佛有根看不见的线勒进皮肉。
她翻了个白眼,从梁上倒吊下来,猴毛在指尖转成金红小团,绒毛扫过掌心,微微发痒。\"啪\"地弹在老妇额头,淡红印子\"滋啦\"一声冒青烟,露出底下没擦干净的朱砂渍,一股焦糊味混着药腥扑鼻而来。
“哎哟!”老妇捂着头抬头,正撞进孙小朵倒挂的笑脸,“小祖宗你咋来了?”
“来看看谁在造我祖师的谣。”孙小朵翻上供桌,踢开个装朱砂的陶碗,星砂混着红粉簌簌落在蒲团上,砂粒滚过布面,发出细碎如雨打芭蕉的声响,“真当我师父的印子是你们拿红颜料画的?”
信徒们面面相觑,眼神空洞,连瞳孔的反光都像被同一阵风吹过般齐刷刷晃动。
戴斗笠的汉子突然“扑通”跪下:“仙姑明鉴!我们也是听燃心会的人说,画了印子能得祖师托梦……”
“托梦?”孙小朵捏起他的手腕,脉门处还留着红印子,皮肤下似有微弱震颤,像有虫在爬,“我看是被人下了迷魂散。”她抽走汉子腰间的竹笛,笛身冰凉,对着笛孔闻了闻,一股龙涎草的甜腻混着曼陀罗的麻涩直冲鼻腔,呛得她眼角微湿,“怪不得你们一个个跟中了邪似的。”
此时千里外的星阁,萧逸正盯着星图皱眉。
窗外风声低啸,案上的星砂突然无风自动,在青石板上爬出条银亮的轨迹——那是二十八宿的排列,和他在《菩提讲道录》里见过的星轨分毫不差。
指尖划过石面,砂粒竟如活物般黏附,留下灼热的触感。
“这星图,像得太刻意了。”他指尖蘸了星砂,在虚空画出逆推轨迹,星砂却突然凝成团,像被无形之手攥紧,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有人用外力引动星力……”
更漏司的地窖里,烛火忽明忽暗,灯油燃烧的焦味混着地底湿气,黏在喉头。
萧逸踹开虚掩的门时,七个司官正围着魂灯阵发抖,脚步落地的回声在石壁间撞出空洞的嗡鸣。
最大的白胡子老头见了他,“咚”地磕在青石板上,额头触地的闷响让萧逸眉头一跳:“萧公子饶命!我们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萧逸拎起一盏魂灯,灯芯上四个小字在火光里忽隐忽现——“请师降临”,灯油微颤,映出他冷峻的轮廓,“你们用魂灯引星力,伪造祖师讲道时的星轨,就为了让人信‘祖师显灵’?”
“没了祖师,三界像没了主心骨!”白胡子老头抹着泪,嗓音嘶哑,“妖界说要自管自,人间要立话头人,连天庭都在商量改朝仪……我们怕乱啊!”
萧逸捏着魂灯的手紧了紧,灯壁传来的温热几乎烫手。
他想起前日在花果山,哑女摇着铜铃,铃声清越,众人争着说“我觉得”、“我看行”,那声音像春雷滚过山野;想起韦阳蹲在田埂上教农夫和山妖划拳分地,笑声混着泥土味和草香,哪像“乱”?
“你们要造的不是祖师,是另一个天机阁。”他轻声说,转身时袖风带灭了两盏魂灯,烛火“噗”地熄灭,留下一缕青烟盘旋,“可你们忘了——”他顿了顿,把那盏刻着字的魂灯收进袖中,布料摩擦发出沙沙轻响,“真正的规矩,从来不是刻在天上的。”
方寸山的风比往日更烈,吹得衣袍猎猎作响,像无数只手在拉扯。
孙小朵站在讲道石前,发间的金针微颤,寒意顺着头皮渗入。
她摸了摸那根细针——那是当年菩提亲手插在她发上的“悟字签”,说“有惑时,用这根针捅破迷障”。
指尖触到针尾时,一股熟悉的暖流忽地涌上,像师父的手轻轻抚过。
“师父,你真有话说?”她盘坐在石上,闭目低唤,风声在耳畔呼啸,仿佛有无数低语在回旋。
虚空中突然泛起金光,灼热扑面,像阳光刺破云层。
那枚烙印从光里浮出来,像片燃着的菩提叶,声音带着股熟悉的沧桑:“小朵,火需引,莲需养,秩序——终需一主。”
孙小朵猛地睁眼。
她想起小时候偷摘菩提的人参果,被他拎着耳朵说“顽猴”,那指尖的力道还留在记忆里;想起他在她闯了祸后,笑眯眯替她挡下玉帝的雷霆,袍角拂过她的头顶,带着淡淡的叶香;想起前日在花果山,泥莲落水时,那抹像极了他的猴影跳崖前的目光,沉静如渊。
“你若真是我师,就该知道——”她忽地笑出声,指尖扣住金针,金属的凉意刺入血肉,“我最讨厌别人替我决定‘该走哪条路’!”
金针刺入石中的瞬间,天地剧震。
烙印的金光像被扯碎的绸缎,噼啪作响,灼热气浪扑面而来。
孙小朵咬着牙,任石屑溅在脸上,划出细小血痕,咸腥味在舌尖蔓延。
“当年你教我‘跳出三界外’,如今倒要我困在‘秩序’里?若连你也想管我——”她大喝一声,金针没入石底,掌心震得发麻,“那我连你的影子,也反了!”
“轰!”讲道石裂成三片。
“无法”、“无相”、“无师”六个字从石中浮出,在风里闪着微光,字迹边缘如火焰跳动。
远处更漏司的魂灯“噗”地灭了,心印坛里的莲花印像被泼了水,红痕簌簌往下掉,落地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裂石的缝隙里,一株极小的火莲破土而出。
花瓣半开,花心没有金血,却有一缕风穿过,卷起尘埃,在空中勾出个模糊的“规”字——风掠过的刹那,那字散成星砂,飘向四面八方,如萤火纷飞。
千里外的草垛边,盲童突然拽住韦阳的衣角。
布料摩擦的触感让他一怔。
他的眼白泛着清光,嘴角带着懵懂的笑:“阿阳哥,我梦见……没人说话,可全世界都在讲一件事。”
韦阳蹲下来,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指尖拂过那淡去的莲花印,皮肤下残留的微麻感像梦的余温。
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山妖和农夫扛着锄头走过,争论着“明日该谁轮值话头人”,声音混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
“那不是梦。”他轻声说,声音被风吹散又聚拢,“是自由——刚开始呼吸。”
风又起了。
它掠过方寸山的裂石,卷着星砂,发出细碎如私语的声响;掠过东海的渔村,掀翻心印坛的供桌,木器翻倒的“哐当”声惊起一群海鸟;掠过花果山的老槐树,把“无法”“无相”“无师”六个字,吹进了每一双愿意倾听的耳朵里。
孙小朵站在裂石前,发间的金针闪着微光。
她摸了摸腰间的猴毛,突然笑出声——那缕风里,好像还裹着点熟悉的,菩提叶的清香,若有若无,像一句未说完的叮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