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赵甲第请罪的条件-《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赵麟听了这位族叔的讲述,这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没想到,他能成为保正,竟真的是因为自己。

  不过,想想倒也是。

  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就算什么都不用说,下面的人也都会安排的妥妥当当,就算他的同宗都不例外。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吧。

  赵老太太、赵兴听了这件事之后,神情也都是极为的骄傲。

  也许保正连绿豆大小的官都算不上,但对于一个宗族来说,却很重要。

  赵麟以后官就算做的再大,也远在天际,总不能什么芝麻大点的事都麻烦他吧?

  族中若有一个保正,无疑会好上很多。

  这些年,宗族一直想谋求这个职位,可始终得不到。

  在本地赵家也是被其他几个大的家族一直压的抬不起头。

  如今,听到赵庆要当保正了,赵老太太怎能不惊喜意外?

  而且,听他们父子的意思,之所以能得到这个职位,似乎还是自家的孙子面子。

  这无疑更令她乐开了花。

  “老五啊,庆儿能当上这保正,都是祖宗的庇佑,还有你们父子积德行善的结果,和麟哥儿可没什么关系。”

  老太太说笑道。

  “二大娘,可不能这么说,那位典吏大人可说了,麟哥儿还未进咱们祁县城,县令大人就带着众人去迎接了。”

  “庆儿说的对,老嫂子。我们知道,这都是县里那些大人物看在麟哥儿的面子,才授了这保正一职。”

  赵五爷父子满眼敬畏地看着赵麟感叹道。

  他们父子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了,当然知道眼前这个晚辈已是今非昔比。

  甚至,根本不用说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赵麟也是感叹不已。

  这位庆叔能得到这个职位,不用说定是县里的那些大人物为了讨好他。

  甚至,这样的小事都不用他开口去提,就有人去做了。

  好在这位五爷爷家与他家关系还算好,倒也没有便宜到其他人。

  想到这里,他便笑着道。

  “五爷爷,这都是庆叔应该得到的,他的能力和为人是有目共睹的。”

  人老成精的赵五爷听了,不由苦笑道。

  “哈哈,麟哥儿你就别宽慰我们爷俩了,咱又不是外人,这里面的门道还是知道的,你庆叔都是托了你的福气。”

  一旁的赵庆也满是感慨道。

  “放心吧,麟哥儿,你庆叔我当了这个保正,绝对不会让你和族人失望的,定会好好的干,绝对不丢咱赵家的人。”

  他的这番承诺,也让老太太脸上的喜意又多了几分,不觉又夸赞了几句。

  因为都是族中亲人,两家人倒也没有那么多的客套话。

  很快,赵五父子就转到另外一件事情上。

  “老嫂子,其实今天我来还有另外一件事……”

  老太太何等的精明,根本不等他说完,就猜出了他要说的事。

  “老五啊,是不是赵甲第央求你来的?我们两家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赵五爷听到老太太发难,叹了口气,无奈劝慰道。

  “老嫂子,不敢隐瞒你,确实是他委托我来求情的。对于他们父子曾经干的龌龊事,我又怎能不知呢?”

  “他如今也落魄了,还连累了两个儿,连媳妇都难讨到,这未尝不是老天降下来的报应。”

  ………

  不愧是宗族的族老,还真是会说话。

  仅仅几句话,就让老太太神色好了很多。

  “老嫂子,我爷俩来并不都是为赵甲第说好话的。主要也是为了麟哥儿着想,如今他大婚、乡试在即,可不能传出个什么不好的事情。”

  赵五爷脸色郑重,低声提醒道。

  赵麟听了,皱了皱眉。

  这位老爷子的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

  读书人一向很在意名声,与他们的前程是有些影响的。

  赵甲第这位族叔,在他眼里确实不算什么,可若是因为这么一个小人,污秽了自己名声却也真的不值。

  要知道汴州城,暗地里可有不少人想找自己的晦气。

  若真传出一个“苛待族人”“小肚鸡肠”的声名就不好了。

  赵麟想到这里,不由看向了祖母。

  不过,这样的家事恩怨,还是交给她老人家吧。

  无论她怎么处理,自己都会支持。

  哪怕她不原谅赵甲第父子,他也不会说什么,大不了使下手段,把这个潜在威胁清除掉就是。

  而老太太人老成精,哪里不明白赵五所说的道理。

  她当然不会让赵甲第污秽了自己孙子的名声。

  不过,两家几十年的恩怨,让她陡然就去谅解,很显然不可能。

  她寻思想了一下,叹了口气道:“老五,你二哥去世的时候还在记恨赵甲第爷俩,若我就此原谅他一家,你二哥地下不知道会有多么失望。”

  赵五爷突然笑了,很显然这位老嫂子很明事理,孰轻孰重,还是能掂量清的。

  至于她心中的疙瘩,他早就有应对之策。

  “嫂子,这个简单,让赵甲第父子三人身披麻孝,手持白幡,一步三磕,给我二哥请罪就是了。”

  可以说,这个赔罪的方式,是对死者最大的诚意了。

  无论是身穿麻孝,还是手持白幡、一步三跪,都是极大的惩罚。

  当赵五爷说完之后,就看向了赵麟,他知道如今整个赵家真正的决策者,其实就是这个十七岁的堂孙。

  若他能答应,那就不是问题了。

  老太太以及二哥赵兴,也都看向了他,似乎让他来做决定。

  “五爷,事关吾祖的遗训,我不敢自专,一切听从祖母的吩咐。”

  赵麟还是把决定权交给了老太太,对于赵甲第一家,她老人家一直怨恨着,是她的心病。

  还是由她来决定为好。

  老太太听了他这句话,很是欣慰地笑了笑。

  只见她点了点头,又看向了那位赵五爷:“既然老五你来说情了,又提出了这样的条件,相信你二哥泉下有知,也该解气了。”

  “就照你所说的去做吧,明天让那赵甲第去祖坟,向我家老头子请罪。”

  赵五爷、赵庆父子听到老太太这样说,顿时长出了一口气,站起身奉承道:“二嫂(二大娘)宽宏大度,怜悯宗亲,定能在乡里传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