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妹妹的反戈
江南的梅花开得最盛时,明轩开始学认字。他攥着小狼毫,在宣纸上歪歪扭扭画“姐”字,墨汁蹭得满手都是,像只沾了墨的小奶猫。我坐在旁边磨墨,看他后颈那颗淡粉色的小痣,在阳光下几乎看不见——血玉镇住血咒后,这颗痣就成了安稳的记号。
“姐姐,这个字念什么?”他举着纸笔,小手指着个“柔”字。
我的手顿了顿。沈玉柔。自镇国公府被抄,她就没了音讯,陈武派人打听了三个月,只说禁军冲入府时,她抱着燃烧的账册,没再出来。
“念柔,温柔的柔。”我把他的小手摆正,“像春天的风,轻轻的。”
明轩似懂非懂点头,又在旁边画了个小人,扎着两个小辫:“这是柔姐姐,她会回来给我糖糕吗?”
窗外的雨又下了起来,打在芭蕉叶上,滴答滴答像倒计时。陈武掀帘进来,蓑衣上的水珠滚落在青砖上,洇出片深色:“小姐,查到了。皇后的余党在杭州集结,领头的是她的亲弟弟,朱鹤。”
朱鹤。当年抄镇国公府的校尉,就是他。听说他得了皇后的密令,要把明轩带回京城,用他的血重新激活血玉——老军医说,血玉虽被镇住,但若以极端方式催逼,仍能吸噬血脉,重现血咒。
“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我放下墨锭,指尖有些凉。
“柳家旧部里出了内鬼。”陈武的拳头攥得发白,“是当年跟着柳氏父亲的老管家,他觉得明轩是柳家的根,该由柳家人‘正统’抚养,不满小姐一个沈家女护着他。”
柳家的“正统”。我想起春桃说的,柳氏的父亲当年为保柳家血脉,曾想过用活人献祭,是柳氏拼死拦下。这执念,竟传到了现在。
“老军医怎么说?”
“他让我们去灵隐寺躲躲。”陈武递过件灰布僧衣,“寺里的方丈是柳家故人,能护我们周全。”
收拾行李时,明轩抱着个布偶,是沈玉柔给他缝的小老虎,尾巴上还绣着个“柔”字。“姐姐,我们还回来吗?”他的小眉头皱着,像极了柳氏发愁的样子。
“等梅花开完,就回来。”我把血玉塞进他的衣襟,贴着心口的位置,“这个玉玉要看好,不能给别人。”
船行至钱塘江时,遇上了大雾。白茫茫的雾气裹着船,连船头的灯笼都只剩团昏黄。陈武突然拔刀,刀光在雾里闪了下:“有人上船了!”
是朱鹤的人,穿黑衣,蒙着脸,手里的弯刀泛着冷光。我把明轩塞进船舱的暗格,刚要关盖,他突然抓住我的手:“姐姐,别丢下我。”
“乖,姐姐去打坏人。”我吻了吻他的额头,暗格的木板合上时,听见他小声说“姐姐要回来”。
甲板上的厮杀声混着雾的潮气,压得人喘不过气。陈武的刀劈开个人的喉咙,血溅在我脸上,温热的。我摸出乌木簪,簪尖抵住个黑衣人的咽喉,他突然笑了,声音像破锣:“沈清辞,你以为能护他多久?柳家的人已经在灵隐寺等着了,他们要亲自‘认亲’呢!”
柳家旧部果然反了。
解决掉最后一个黑衣人时,雾突然散了,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钱塘江的浪拍着船板,像谁在哭。我掀开暗格,明轩缩在里面,小脸煞白,却没哭,只是紧紧抱着那个小老虎布偶。
“姐姐没骗你。”我把他抱出来,他的小手立刻缠上我的脖子,勒得很紧。
灵隐寺的钟声在山坳里荡开时,我们已换上僧衣,混在香客里。方丈是个白眉老僧,看见我发间的乌木簪,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沈小姐果然来了。”
禅房里,他指着墙上的画:“这是柳家先祖与沈家先祖的合照,当年他们曾在此结为兄弟,约定共治江南。”
画里的两个年轻人,一个穿青衫,一个着锦袍,笑得坦荡,哪有后来的血仇。
“可惜啊,权力迷了心。”老僧叹息着,递给我个木盒,“这是柳氏托老衲保管的,说若有天你带明轩来,就交给你。”
木盒里是封信,还有半块兵符——和独眼龙给我的那半块正好合上。信是柳氏写的,字迹潦草,像是仓促间写就:
“清辞,当你见此信,我必已不在。柳家旧部中有执念深者,视明轩为工具,你需小心。兵符合璧,可号令所有旧部,但若用之,必再起纷争。我一生被执念困,望你能放他们一条生路,也放明轩一条生路。”
信末画着个小小的糖糕,旁边写着“明轩要多吃”。
“方丈,柳家的人在哪?”我握紧兵符。
“在后山的达摩洞,老管家带着三十多号人,说是要‘请’小公子去祭祖。”老僧摇头,“他们觉得只有让明轩认祖归宗,柳家才算真正复兴。”
“复兴不是靠血脉,是靠活着的人好好活。”我站起身,明轩突然拉住我,把小老虎布偶塞进我手里:“姐姐,带着它,像柔姐姐陪着你。”
后山的石阶覆着薄雪,梅香混着松涛,倒有几分清净。达摩洞口站着个白发老头,穿件洗得发白的锦袍,是柳家的老管家。看见我们,他挥了挥手,十几个精壮的汉子围上来,手里都握着棍。
“沈小姐,交出小公子吧。”老管家的声音抖着,却透着股固执,“他是柳家的根,该认祖归宗,主持大局。”
“他首先是明轩,是个孩子。”我把明轩护在身后,“柳氏生前说过,不让他再被血脉困住。”
“主母妇人之仁!”老管家突然拔高声音,“当年若不是她拦着,柳家早就复兴了!你个沈家女,懂什么!”
他挥了挥手,汉子们举棍打来。陈武挡在前面,棍影里,我看见明轩突然往前一步,张开双臂:“不许打我姐姐!”
汉子们的棍停在半空,面面相觑。老管家气得发抖:“孽障!你忘了是谁害了柳家满门?”
“姐姐没有!”明轩的小脸涨得通红,“姐姐给我糖糕,给我讲故事,她是好人!”
我的心像被什么烫了下。这半年来,我教他读书,给他做糖糕,带他看江南的雨,原来他都记在心里。
“柳家的复兴,不是靠逼一个孩子。”我捡起根断棍,指着洞口的石碑,“上面刻着‘慈悲’二字,柳家先祖若看见你们这样逼一个孩子,怕是要气活过来。”
老管家的脸色变了变,石碑是柳家先祖亲手刻的,是柳家的根。
就在这时,山下传来马蹄声,朱鹤带着人冲上来,手里的弓箭对准我们:“沈清辞,柳老管家,你们倒是热闹!”
他身后跟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看见我,突然哭喊起来:“清辞!我是玉柔啊!”
真的是沈玉柔。她的脸瘦得脱了形,胳膊上缠着绷带,却死死盯着明轩:“把那孽种交出来!是他害了爹,害了我们沈家!”
明轩吓得躲在我身后,小身子抖得厉害。我看着沈玉柔,她的眼神里没有往日的温柔,只有怨毒,像换了个人。
“你被朱鹤控制了。”我冷声说,“他给你灌了什么药?”
朱鹤笑了,踢了沈玉柔一脚:“沈小姐果然聪明。这丫头命大,被我们从火场里拖出来,就是为了今天——让你们姐弟反目,柳家内讧,我好坐收渔利!”
沈玉柔被踢得跪倒在地,却仍嘶吼着:“他是柳家的种!就该偿命!爹就是为了护他才死的!”
“爹是为了护我们所有人!”我冲过去,扇了她一巴掌。清脆的响声里,她愣住了,眼神有了丝清明,“你忘了爹最后说的话?他说‘好好活’!不是让你被仇恨困住!”
她捂着脸,眼泪突然掉下来,像决堤的河:“我不想的……他们说只要我听话,就给我解药……我疼……”
朱鹤见状,挥了挥手:“别跟他们废话,动手!”
箭矢射过来时,老管家突然扑过来,挡在我面前。箭穿透他的胸膛,他看着明轩,嘴里喃喃着“主母……我错了……”,然后倒在地上。
柳家的汉子们红了眼,举棍冲向朱鹤的人。陈武护着我和明轩往后退,沈玉柔突然抓住我的手:“姐姐,走!我知道有条密道!”
密道里又黑又潮,只能听见彼此的喘息。沈玉柔的手很凉,却抓得很紧。“当年娘带我来过这儿,说万一出事,就从这儿逃。”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清辞,对不起,我不该信他们的话。”
“过去了。”我拍了拍她的手,“我们先出去再说。”
密道尽头是片竹林,月光透过竹叶洒下来,像碎银。朱鹤的人没追来,想来是被柳家的人缠住了。明轩趴在我背上,已经睡着了,小老虎布偶被他攥得很紧。
“清辞,血玉……”沈玉柔突然开口,“朱鹤说,血玉能救我,只要我把明轩给他……”
“他骗你的。”我把血玉从明轩衣襟里摸出来,玉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这玉吸了太多恨,再用就成了灾。”
沈玉柔看着血玉,突然笑了,笑得眼泪直流:“娘当年就是怕这个,才把账册藏起来。她说‘恨是火,能烧了别人,也能烧了自己’。”
远处传来钟声,是灵隐寺的晨钟。天快亮了。
“玉柔,”我看着她,“你想不想重新开始?”
她愣了愣,然后重重点头,泪珠子砸在衣襟上:“想。我想带明轩去种梅花,像娘当年那样。”
我们回到禅房时,陈武已经等在那里,他身上添了几道新伤,却笑得欣慰:“朱鹤被柳家的人抓住了,老管家临死前让他们听小姐的。”
“把他交给官府。”我轻声说,“该让朝廷知道,有些债,躲不掉。”
明轩醒了,揉着眼睛问:“柔姐姐回来了?”
沈玉柔走过去,把他抱起来,在他脸上亲了口:“嗯,姐姐回来了,以后给你做糖糕,比娘做的还甜。”
窗外的梅花落了一地,像铺了层雪。我看着他们,突然觉得,母亲、柳氏、父亲,还有那些逝去的人,或许都在看着我们——看着沈、柳两家的孩子,终于能像画里的先祖那样,笑着站在一起。
血咒断了,恨也该断了。
剩下的,是江南的雨,是新开的梅,是孩子们手里的糖糕,是我们往后的日子。
眼角的疤又开始隐隐作痛,我没摸。
这疼里,有了新的意思。
是和解,是新生,是那些没能走到今天的人,托我们好好活下去的重量。
明轩突然指着窗外:“姐姐,柔姐姐,你们看!有蝴蝶!”
一只白蝴蝶从梅枝间飞过,翅膀上沾着点粉,像谁撒了把糖。
喜欢凤舞情仇录
江南的梅花开得最盛时,明轩开始学认字。他攥着小狼毫,在宣纸上歪歪扭扭画“姐”字,墨汁蹭得满手都是,像只沾了墨的小奶猫。我坐在旁边磨墨,看他后颈那颗淡粉色的小痣,在阳光下几乎看不见——血玉镇住血咒后,这颗痣就成了安稳的记号。
“姐姐,这个字念什么?”他举着纸笔,小手指着个“柔”字。
我的手顿了顿。沈玉柔。自镇国公府被抄,她就没了音讯,陈武派人打听了三个月,只说禁军冲入府时,她抱着燃烧的账册,没再出来。
“念柔,温柔的柔。”我把他的小手摆正,“像春天的风,轻轻的。”
明轩似懂非懂点头,又在旁边画了个小人,扎着两个小辫:“这是柔姐姐,她会回来给我糖糕吗?”
窗外的雨又下了起来,打在芭蕉叶上,滴答滴答像倒计时。陈武掀帘进来,蓑衣上的水珠滚落在青砖上,洇出片深色:“小姐,查到了。皇后的余党在杭州集结,领头的是她的亲弟弟,朱鹤。”
朱鹤。当年抄镇国公府的校尉,就是他。听说他得了皇后的密令,要把明轩带回京城,用他的血重新激活血玉——老军医说,血玉虽被镇住,但若以极端方式催逼,仍能吸噬血脉,重现血咒。
“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我放下墨锭,指尖有些凉。
“柳家旧部里出了内鬼。”陈武的拳头攥得发白,“是当年跟着柳氏父亲的老管家,他觉得明轩是柳家的根,该由柳家人‘正统’抚养,不满小姐一个沈家女护着他。”
柳家的“正统”。我想起春桃说的,柳氏的父亲当年为保柳家血脉,曾想过用活人献祭,是柳氏拼死拦下。这执念,竟传到了现在。
“老军医怎么说?”
“他让我们去灵隐寺躲躲。”陈武递过件灰布僧衣,“寺里的方丈是柳家故人,能护我们周全。”
收拾行李时,明轩抱着个布偶,是沈玉柔给他缝的小老虎,尾巴上还绣着个“柔”字。“姐姐,我们还回来吗?”他的小眉头皱着,像极了柳氏发愁的样子。
“等梅花开完,就回来。”我把血玉塞进他的衣襟,贴着心口的位置,“这个玉玉要看好,不能给别人。”
船行至钱塘江时,遇上了大雾。白茫茫的雾气裹着船,连船头的灯笼都只剩团昏黄。陈武突然拔刀,刀光在雾里闪了下:“有人上船了!”
是朱鹤的人,穿黑衣,蒙着脸,手里的弯刀泛着冷光。我把明轩塞进船舱的暗格,刚要关盖,他突然抓住我的手:“姐姐,别丢下我。”
“乖,姐姐去打坏人。”我吻了吻他的额头,暗格的木板合上时,听见他小声说“姐姐要回来”。
甲板上的厮杀声混着雾的潮气,压得人喘不过气。陈武的刀劈开个人的喉咙,血溅在我脸上,温热的。我摸出乌木簪,簪尖抵住个黑衣人的咽喉,他突然笑了,声音像破锣:“沈清辞,你以为能护他多久?柳家的人已经在灵隐寺等着了,他们要亲自‘认亲’呢!”
柳家旧部果然反了。
解决掉最后一个黑衣人时,雾突然散了,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钱塘江的浪拍着船板,像谁在哭。我掀开暗格,明轩缩在里面,小脸煞白,却没哭,只是紧紧抱着那个小老虎布偶。
“姐姐没骗你。”我把他抱出来,他的小手立刻缠上我的脖子,勒得很紧。
灵隐寺的钟声在山坳里荡开时,我们已换上僧衣,混在香客里。方丈是个白眉老僧,看见我发间的乌木簪,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沈小姐果然来了。”
禅房里,他指着墙上的画:“这是柳家先祖与沈家先祖的合照,当年他们曾在此结为兄弟,约定共治江南。”
画里的两个年轻人,一个穿青衫,一个着锦袍,笑得坦荡,哪有后来的血仇。
“可惜啊,权力迷了心。”老僧叹息着,递给我个木盒,“这是柳氏托老衲保管的,说若有天你带明轩来,就交给你。”
木盒里是封信,还有半块兵符——和独眼龙给我的那半块正好合上。信是柳氏写的,字迹潦草,像是仓促间写就:
“清辞,当你见此信,我必已不在。柳家旧部中有执念深者,视明轩为工具,你需小心。兵符合璧,可号令所有旧部,但若用之,必再起纷争。我一生被执念困,望你能放他们一条生路,也放明轩一条生路。”
信末画着个小小的糖糕,旁边写着“明轩要多吃”。
“方丈,柳家的人在哪?”我握紧兵符。
“在后山的达摩洞,老管家带着三十多号人,说是要‘请’小公子去祭祖。”老僧摇头,“他们觉得只有让明轩认祖归宗,柳家才算真正复兴。”
“复兴不是靠血脉,是靠活着的人好好活。”我站起身,明轩突然拉住我,把小老虎布偶塞进我手里:“姐姐,带着它,像柔姐姐陪着你。”
后山的石阶覆着薄雪,梅香混着松涛,倒有几分清净。达摩洞口站着个白发老头,穿件洗得发白的锦袍,是柳家的老管家。看见我们,他挥了挥手,十几个精壮的汉子围上来,手里都握着棍。
“沈小姐,交出小公子吧。”老管家的声音抖着,却透着股固执,“他是柳家的根,该认祖归宗,主持大局。”
“他首先是明轩,是个孩子。”我把明轩护在身后,“柳氏生前说过,不让他再被血脉困住。”
“主母妇人之仁!”老管家突然拔高声音,“当年若不是她拦着,柳家早就复兴了!你个沈家女,懂什么!”
他挥了挥手,汉子们举棍打来。陈武挡在前面,棍影里,我看见明轩突然往前一步,张开双臂:“不许打我姐姐!”
汉子们的棍停在半空,面面相觑。老管家气得发抖:“孽障!你忘了是谁害了柳家满门?”
“姐姐没有!”明轩的小脸涨得通红,“姐姐给我糖糕,给我讲故事,她是好人!”
我的心像被什么烫了下。这半年来,我教他读书,给他做糖糕,带他看江南的雨,原来他都记在心里。
“柳家的复兴,不是靠逼一个孩子。”我捡起根断棍,指着洞口的石碑,“上面刻着‘慈悲’二字,柳家先祖若看见你们这样逼一个孩子,怕是要气活过来。”
老管家的脸色变了变,石碑是柳家先祖亲手刻的,是柳家的根。
就在这时,山下传来马蹄声,朱鹤带着人冲上来,手里的弓箭对准我们:“沈清辞,柳老管家,你们倒是热闹!”
他身后跟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看见我,突然哭喊起来:“清辞!我是玉柔啊!”
真的是沈玉柔。她的脸瘦得脱了形,胳膊上缠着绷带,却死死盯着明轩:“把那孽种交出来!是他害了爹,害了我们沈家!”
明轩吓得躲在我身后,小身子抖得厉害。我看着沈玉柔,她的眼神里没有往日的温柔,只有怨毒,像换了个人。
“你被朱鹤控制了。”我冷声说,“他给你灌了什么药?”
朱鹤笑了,踢了沈玉柔一脚:“沈小姐果然聪明。这丫头命大,被我们从火场里拖出来,就是为了今天——让你们姐弟反目,柳家内讧,我好坐收渔利!”
沈玉柔被踢得跪倒在地,却仍嘶吼着:“他是柳家的种!就该偿命!爹就是为了护他才死的!”
“爹是为了护我们所有人!”我冲过去,扇了她一巴掌。清脆的响声里,她愣住了,眼神有了丝清明,“你忘了爹最后说的话?他说‘好好活’!不是让你被仇恨困住!”
她捂着脸,眼泪突然掉下来,像决堤的河:“我不想的……他们说只要我听话,就给我解药……我疼……”
朱鹤见状,挥了挥手:“别跟他们废话,动手!”
箭矢射过来时,老管家突然扑过来,挡在我面前。箭穿透他的胸膛,他看着明轩,嘴里喃喃着“主母……我错了……”,然后倒在地上。
柳家的汉子们红了眼,举棍冲向朱鹤的人。陈武护着我和明轩往后退,沈玉柔突然抓住我的手:“姐姐,走!我知道有条密道!”
密道里又黑又潮,只能听见彼此的喘息。沈玉柔的手很凉,却抓得很紧。“当年娘带我来过这儿,说万一出事,就从这儿逃。”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清辞,对不起,我不该信他们的话。”
“过去了。”我拍了拍她的手,“我们先出去再说。”
密道尽头是片竹林,月光透过竹叶洒下来,像碎银。朱鹤的人没追来,想来是被柳家的人缠住了。明轩趴在我背上,已经睡着了,小老虎布偶被他攥得很紧。
“清辞,血玉……”沈玉柔突然开口,“朱鹤说,血玉能救我,只要我把明轩给他……”
“他骗你的。”我把血玉从明轩衣襟里摸出来,玉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这玉吸了太多恨,再用就成了灾。”
沈玉柔看着血玉,突然笑了,笑得眼泪直流:“娘当年就是怕这个,才把账册藏起来。她说‘恨是火,能烧了别人,也能烧了自己’。”
远处传来钟声,是灵隐寺的晨钟。天快亮了。
“玉柔,”我看着她,“你想不想重新开始?”
她愣了愣,然后重重点头,泪珠子砸在衣襟上:“想。我想带明轩去种梅花,像娘当年那样。”
我们回到禅房时,陈武已经等在那里,他身上添了几道新伤,却笑得欣慰:“朱鹤被柳家的人抓住了,老管家临死前让他们听小姐的。”
“把他交给官府。”我轻声说,“该让朝廷知道,有些债,躲不掉。”
明轩醒了,揉着眼睛问:“柔姐姐回来了?”
沈玉柔走过去,把他抱起来,在他脸上亲了口:“嗯,姐姐回来了,以后给你做糖糕,比娘做的还甜。”
窗外的梅花落了一地,像铺了层雪。我看着他们,突然觉得,母亲、柳氏、父亲,还有那些逝去的人,或许都在看着我们——看着沈、柳两家的孩子,终于能像画里的先祖那样,笑着站在一起。
血咒断了,恨也该断了。
剩下的,是江南的雨,是新开的梅,是孩子们手里的糖糕,是我们往后的日子。
眼角的疤又开始隐隐作痛,我没摸。
这疼里,有了新的意思。
是和解,是新生,是那些没能走到今天的人,托我们好好活下去的重量。
明轩突然指着窗外:“姐姐,柔姐姐,你们看!有蝴蝶!”
一只白蝴蝶从梅枝间飞过,翅膀上沾着点粉,像谁撒了把糖。
喜欢凤舞情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