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道貌岸然-《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慧云无言以对,暗骂自己有眼无珠,竟投靠这么一个狂妄自大之人。

  一时间,他心生去意,决定见机不妙,立即抽身,南下投奔吴王袁弘道。

  惟有倚仗吴国气运,才能化解他一身业力。否则,他相助孟元朗屠城,杀人腌制成军粮,做下这等伤天害理之事,必有天劫降临。

  另一头,刘思明率众出了城门,远远便瞧见,赤旗招展,一个个秦军士卒排布整齐。

  他当即下令,隔着汴河列阵,却并未上阵厮杀,反而刀入鞘、箭入壶、弓入韬,翘起右腿搁在马背上,大声谩骂。

  “高楷,妇人之仁,道貌岸然之辈,有何颜面来犯我宋国?”

  “我宋国儿郎耿直,可学不会惺惺作态。”

  “要战便战,尽管在马背上一决胜负,何须使什么阴谋诡计,趁人之危,胜之不武!”

  “岂不惹人耻笑?”

  汴河对岸,诸将火冒三丈:“竖子无礼,竟敢辱骂大王!”

  “末将这便过河,砍了他首级!”

  “慢来!”高楷笑问,“此人是谁,有何来历?”

  唐检:“他名为刘思明,是孟元朗帐下第一猛将,曾只手空拳打死一头猛虎,武力超群。”

  “因此,目空一切,从不把敌将放在眼中。”

  高楷了然,环顾左右,笑道:“谁去把他首级取来?”

  张建兆当仁不让:“末将愿往!”

  赵喆不甘示弱:“大王,末将亦然愿往!”

  张建兆拱手:“末将甘愿立下军令状,若不取他首级,提头来见!”

  “大王,末将也……”赵喆紧随其后。

  高楷摆了摆手:“建兆拔得头筹,便让他去。”

  他转而问道:“你要多少兵马?”

  张建兆直言:“末将一人即可。”

  高楷摇头:“万军之中斩将夺旗,可非儿戏。”

  “我知你勇锐,为军中翘楚。不过为防万一,还需带些人马接应。”

  张建兆并未执拗:“末将只需五十骑呐喊,军中擂鼓助威。”

  “可!”高楷拍了拍他臂膀,笑道,“你且去,我为你擂鼓。”

  “谢大王!”张建兆挺枪策马,领着五十人渡过汴河,直奔城池。

  郭恪倏然开口:“建兆此去,必能建功。”

  “哦?”高楷笑问,“何以见得?”

  “大王有所不知,末将与建兆自幼相识,熟知他为人。”

  “他并非鲁莽之辈,既言必胜,那便一定能做到,绝无虚言。”

  许晋附和:“依末将所观,张将军收揽缰绳,神色沉着冷静,可知必有把握,万无一失。”

  高楷大笑:“既如此,我便等着给他庆功了!”

  城墙之下,刘思明谩骂许久,忽见一人单枪匹马奔来,不由诧异。

  “这是何人?”

  小校低声道:“此人名为张建兆,曾是先帝帐下大将,后于虎牢关一战,转投高楷。”

  刘思明呵呵冷笑:“我道是谁,原来是个背信弃义之徒!”

  小校问道:“将军,可要出击?”

  “出什么击?”刘思明不屑,“他不过区区一人,有什么可怕的?”

  “等他走近些,我再一刀把他杀了,用不着兴师动众。”

  “是……”

  不远处,张建兆上了河岸,命五十骑缀在末尾,策马直奔宋军。

  到了百步之内,他勒马伫立,暗中蓄势。

  刘思明稍作动弹,挽了个刀花,准备应战。

  却见张建兆拱手作揖,口中不知说些什么。

  他不由大笑:“还以为多么勇锐,却不过是个瓜怂,还未交战便怕了。”

  小校蹙眉:“将军,此人恐怕有诈!”

  刘思明满不在乎:“有诈又何妨,这么近的距离,我稍一伸手,便可将他斩于马下。”

  “让他去幽冥地府使诈去吧!”

  于是,他勒马不动,任由张建兆来到十步之内,口中仍谩骂不止。

  “世人皆道高楷慧眼识英雄,依我看,却是个睁眼瞎。”

  “这等软弱无能之辈,竟也驱策上阵,让人笑掉大牙。”

  话音落下,五千宋军个个捧腹大笑。

  笑声中,张建兆悄然靠近,喝道:“逆贼认得我么?”

  刘思明冷笑:“刀下亡魂,认得你作甚?”

  张建兆大笑一声:“你最好认得,否则,等你下了黄泉,阎王问起,你可交代谁杀了你,莫做糊涂鬼!”

  说着,他跃马挥枪杀来。

  刘思明勃然大怒,刚要开口,却见张建兆身后尘土遮天,旌旗蔽日,似有千军万马杀来。

  咚!他正想躲避,忽闻鼓声震响,一声又一声,震天动地,仿佛天降雷霆。

  一时间,他竟愣在原地,来不及拔刀出鞘,更来不及弯弓引箭。

  “将军,速退!”

  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亲卫们慌忙大叫,方才将他神智唤回。

  见一截枪尖袭来,刘思明浑身一颤,急忙勒马转头,在河堤旁逃窜。

  然而,胯下骏马一时不慎,竟踩中一团淤泥,瞬间向前倾倒。

  这大好时机,张建兆怎会错过。他一挥长枪,将刘思明刺于马下,再拔出短刀,割下首级。

  随后,策马扬鞭,一骑绝尘而去。

  这一切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五千宋军来不及反应,骇得面无人色。

  “将军?”

  对岸,高楷大笑:“建兆,当世智将也!”

  徐晏清赞叹:“三通鼓尚未敲完,张将军便已阵斩刘思明,实在锐不可当。”

  赵喆心服口服:“张将军悍勇,实乃我辈楷模。”

  许晋建言:“大王,刘思明于众目睽睽之下身死,宋军士气必然大挫。”

  “不如召集大军,立即攻城。”

  高楷远眺天色,笑道:“不必了,围困宋城,坐视孟元朗自取灭亡即可。”

  “自取灭亡?”众人迷惑不解。

  ……

  宋王府。

  “大王,祸事了!”

  “刘将军轻敌大意,死在敌将张建兆刀下。”

  小校惶恐不安,孟元朗却毫不在意。

  “死了便死了,慌什么?”

  “今日晚膳准备得如何了?”

  管事忙道:“五十只鸡已然炖成鸡汤,只等大王享用。”

  孟元朗微微点头:“呈上来!”

  “是!”

  不一会儿,他端起瓷碗,喝了一口鸡汤,陡然大怒。

  “少了两只鸡,你竟敢骗孤?”

  管事面色大变,慌忙下跪磕头:“大王容禀,秦军围困城池,奴实在买不到那么多鸡。”

  “求大王恕……”

  哧!话未说完,一点寒光闪过,人头落地,溅起一摊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