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不以物喜-《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王寅虎笑了笑,踏出织室,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暗思:郎君此次凯旋,说不定将封王爵,这可是大事。

  须得提前准备一番,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郎君若封王,下一步,便是九五至尊了!”

  王寅虎难掩激动,届时,他将服侍开国帝王,和从前在西凉皇宫时,不可同日而语。

  “咚!”酉时,承天门率先敲响暮鼓,声传四方。

  宫城、皇城、外郭城,整个长安各大城门紧随其后,足足敲响八百声。

  待鼓声平息,王寅虎来到皇城、监门卫值房,核对今日宫门出入记录。

  原本按照规定,这是监门卫职责,不过,诸将随军出征,高楷下令,让内侍省复核宫禁文书。

  由此,他代为管辖,直到高楷凯旋。

  见他来,一名监门卫校尉连忙奉上文书。

  王寅虎浏览片刻,忽见申时一刻,有太医署医者,携药箱入长乐门,连忙查验过所记录。

  “看来,大娘子口糜仍未好转,等郎君回来,我得禀报一声。”

  自从高楷出征,杨皎便日思夜想,以致饮食不调,得了口糜。

  这虽是身病,却也是心病,还得心药治。

  “大娘子与郎君,着实伉俪情深!”王寅虎忍不住感慨。

  戌时,华灯初上,明月当空。

  王寅虎正在武德殿当值,忽见一名小黄门来报,陇右道六百里加急,传来一封文书。

  “火漆印?”

  “这可是甲字密!”

  这种密文,他并无资格查看,连忙带着两个小黄门,叩响长乐门。

  监门卫中郎将一丝不苟:“无通行令牌者,不得出入!”

  此时已是夜晚,长安城正在宵禁,宫门下钥,不得轻易开启。

  王寅虎连忙奉上铜鱼符:“此乃郎君所赐,我有急事,要去皇城尚书省。”

  中郎将验看鱼符无误,又见火漆印,不敢怠慢,忙道:“王常侍请便!”

  “开城门!”

  “是!”

  王寅虎道一声谢,匆匆踏出宫门,紧赶慢赶,来到尚书省。

  恰逢兵部司郎中狄长孙当值,听他说明来意,面色一肃。

  连忙接过密文,查验火漆印,见并未有丝毫开封迹象,不由暗赞:这王常侍倒是有自知之明,恪守本分。

  打开一观,却见文书上赫然写着:慕容承泰斩杀兄长,收降司马德堪,统一整个吐谷浑,平息动乱。

  “吐谷浑竟然决出胜负了?”狄长孙吃了一惊。

  “慕容承泰获胜,倒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西北边境,恐怕再起争端,不得安宁。”

  想了想,他立即修书一封,命传讯兵卒快马加鞭,送到河北道。

  “此事事关重大,惟有禀报主上,由他定夺。”

  王寅虎只在一旁侍立,绝不多言、多看,仿佛成了一尊陶俑。

  狄长孙意味深长道:“王常侍倒是小心谨慎!”

  “小心驶得万年船。”王寅虎笑道,“郎君教诲,奴婢铭记于心。”

  狄长孙点了点头:“有劳王常侍了。”

  “夜深露重,还请王常侍回宫吧。”

  王寅虎心领神会,叉手一礼,就此告辞。

  经长乐门时,又是一番查验,方才回返武德殿外廊值房。

  此刻,已是亥时。

  他仔细整理奏事录,将今日六部司上书,按照“先军国后常事”的顺序,一一归档,留待郎君回来翻看。

  过不多时,忽见兵部司呈上文书,陇右道驿马倒毙三匹。

  他连忙依照“官畜病死需即时申报”规定,连夜誊抄副本,待明日一早,再转送户部司。

  忙活完这一大堆事,他抬头一看,见月上中天,不由诧异。

  “这么快,便到子时了?”

  他按了按肩膀,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带着两个小黄门,出武德门,经门下省,一路脚步不停,登上承天门城楼。

  正北角,摆放着一尊铜刻漏,其中悬着一柄浮箭,箭头指向丑时一刻。

  “快把权器调来,将其校正。”

  “诺!”两个小黄门忙不迭地应下。

  寒风凛冽,王寅虎执笔,在小册子上记录着。

  “十一月十一日,子时,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

  不一会儿,两个小黄门拿来权器,拨动浮箭,将其回归原位。

  便在这时,一名年轻道士,上前拱手。

  “见过王常侍!”

  王寅虎连忙还礼:“有劳灵台郎观测星象。”

  这道士乃是上景派弟子,师从孙伯端,在宫中当值,只为校准时刻。

  他仰观天象,暗自推算片刻,又仔细观摩浮箭所指,一番微调,方才颔首。

  “天时吻合,无误!”

  王寅虎舒了口气,笑赞:“小道长修为不凡,颇有尊师风范。”

  这道士满脸谦逊,连道王常侍谬赞。

  说话间,忽闻脚步声响起,鼻间一缕淡香萦绕。

  两人循声看去,却见一名妙龄女子,身穿月白色襦裙,披一袭凫靥裘,明眸善睐,衣袂飘然,恍若月宫仙子。

  小道士看呆了去,却见王寅虎叉手行礼,连忙垂头拱手。

  “见过表姑娘!”

  敖鸾笑道:“不必多礼。”

  “王常侍,你也太过费心,这么晚了,寒气侵人,竟还执着这些事。”

  王寅虎一板一眼:“郎君教诲,一寸光阴一寸金,奴婢时刻谨记。”

  “况且,按内侍省条章,掌承敕命,谨出入,严宫禁,是奴婢份内之事,不敢怠慢。”

  敖鸾看他一眼,赞道:“王常侍如此一丝不苟,处处谨慎,难怪得表哥看重,倚仗为肱骨,托付诸事。”

  “表姑娘谬赞!”王寅虎面色淡然,“铜刻漏校准已毕,奴婢告退。”

  敖鸾点了点头,目送他离开,越发赞叹。

  “这王寅虎,竟颇有几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之感,着实难得。”

  “无怪于表哥对他如此看重,让他做内侍之首,倚为心腹。”

  她转过头,俯瞰整座长安城,月色下,灰、白、青、赤、紫,五色光辉如银河落九天,齐齐汇聚在太极宫。

  其中,点点金光,如星辰一般耀眼,将整个宫城笼罩。

  “表哥已然攻取七道,一百二十四州,近乎神州半数,气运更上一层楼。”

  “此次凯旋,可自封王爵,根基稳固。”

  想到这,她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