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朱雀街浸在柔暖的阳光里,济世医馆门前那棵老槐树缀满雪白的花串,风一吹,细碎的花瓣就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薄雪。洛风正蹲在医馆后院的药圃边,手里捏着株带着露珠的韩信草,青布长衫的下摆沾了些泥土,腰间系着的药囊垂着枚铜铃,是妻子秦慕伊去年亲手绣的药草纹样。
“洛大哥,这就是韩信草?看着倒和寻常野草差不多呢!”伙计阿福凑过来,粗布短褂的袖子挽到小臂,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薄荷。他跟着洛风学医三年,最佩服的就是洛风能从一堆草木里认出各种草药,还能说出每种药的脾性。
洛风抬头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看着普通,用处可不小。”他招手让刚从前堂进来的儿子洛羽过来,“阿羽,你也来看看,记牢韩信草的模样,以后出诊说不定能用上。”
洛羽刚满十八岁,穿着件月白色长衫,袖口绣着细巧的云纹,是秦慕伊前几日才缝好的。他身形挺拔,眉眼间像极了洛风,手里还捧着本《本草图经》,听到父亲召唤,立刻快步走过来,目光落在那株韩信草上,眼里满是好奇。
“爹,这韩信草是不是和韩信有关啊?”洛羽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韩信草的叶子,生怕碰坏了。
洛风点头,指尖轻轻抚过韩信草的叶片:“传说当年韩信带兵打仗,士兵们受伤后,他发现这草能止血止痛,就用它来治伤,后来人们就叫它韩信草了。”他顿了顿,开始仔细讲解,“先说说它的生长环境,这韩信草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不耐寒,也怕积水。你看咱们药圃这处,靠着墙角,早上能晒着太阳,下午又有树荫挡着,土壤是腐叶土掺了些河沙,既肥沃又透气,正合它的性子。”
他指了指药圃边缘:“要是种在太干燥的地方,它的叶子会发黄;要是积水多了,根容易烂。前两年我在城西的坡地上见过野生的韩信草,都长在溪边的草丛里,或是田埂边的向阳处,从不长在低洼积水的地方。”
秦慕伊端着个白瓷盆从屋里出来,盆里盛着刚调好的药泥。她今日穿了件淡绿色襦裙,裙摆绣着缠枝莲纹,腰间系着条水蓝色腰带,带尾垂着两颗珍珠,走动时发出细碎的“叮咚”声。鬓边插着支银质梅花簪,花瓣上錾着细巧的纹路,衬得她眉眼愈发温婉。
“你们爷俩又在讲草药呢?”秦慕伊笑着将瓷盆放在石桌上,凑过来看着药圃里的韩信草,“阿羽,你爹讲的要记仔细,这韩信草咱们医馆常用,尤其是春夏季节,外伤、咳嗽的病人多,少不了它。”
洛风拿起那株韩信草,递给洛羽:“你摸摸它的茎,是四棱形的,表面有细毛,颜色是暗紫色,从基部开始分枝,长得不高,一般也就二三十厘米。”洛羽轻轻捏了捏,果然摸到茎上有四条棱,细毛蹭着指尖,痒痒的。
“再看叶子,”洛风继续说,“叶子是对生的,形状像心形,边缘有钝锯齿,叶面是深绿色,背面颜色浅些,也有细毛。你闻闻,揉碎一片叶子,有股淡淡的药香。”洛羽依言揉碎一片叶子,凑近鼻尖,果然闻到一股清新的药香,不像薄荷那么冲,倒让人觉得舒服。
秦慕伊补充道:“它的花也有特点,一般开在茎的顶端,是紫色的唇形花,像小喇叭似的,一朵挨着一朵,能开半个多月。花落了之后会结小坚果,是黑褐色的,形状像小卵,里面有种子,等秋天种子成熟了,咱们就能收起来,明年再种。”
阿福听得认真,忍不住问:“洛大哥,秦嫂子,这韩信草到底有啥用啊?能治哪些病?”
洛风放下韩信草,走到石桌旁,拿起一本《本草纲目》翻开:“《本草纲目》里记载,韩信草‘味辛、苦,性凉,归心、肝、肺经’,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消肿。咱们医馆常用它来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痈肿疮毒,还有外伤出血,效果都很好。”
他顿了顿,开始讲韩信草的化学成分:“这草里含的成分不少,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像芹菜素、木犀草素,还有黄芩苷,这些成分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能减轻肿痛;还有萜类化合物,比如韩信草素,能抑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这些常见的细菌都有抑制效果;另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多糖,这些成分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恢复。”
洛羽听得眼睛发亮,在《本草图经》上飞快地记着:“爹,那这些成分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啊?比如黄芩苷,它是怎么抗炎的?”
洛风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黄芩苷能抑制体内的炎症因子,比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这些因子多了,身体就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黄芩苷能减少它们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还有木犀草素,能抑制组胺的释放,组胺会引起过敏反应,所以韩信草也能治些过敏性的炎症,比如湿疹。”
秦慕伊这时想起了一个病例,接过话头:“去年夏天,城南的王二柱来咱们医馆,你还记得吗?他在工地干活时,从架子上摔下来,腿被石头砸伤了,伤口又红又肿,还流着脓,疼得直咧嘴,走路都得人扶着。”
洛羽点点头,他记得很清楚,当时王二柱来的时候,裤子上全是血,脸色苍白,看着很吓人。
“当时我和你爹检查了他的伤口,没有骨折,但伤口感染得厉害,周围的皮肤都肿得发亮。”秦慕伊继续说,“你爹就用了韩信草来治,先把新鲜的韩信草洗净,捣烂后加入少许白酒,调成糊状,敷在伤口周围,再用纱布包好,又开了内服的药方,里面也加了韩信草、金银花、连翘这些清热解毒的药。”
洛风补充道:“王二柱的伤口感染是因为细菌滋生,韩信草里的韩信草素能抑菌,黄芩苷能抗炎,所以外敷能减轻红肿,防止感染加重;内服的话,能清热解毒,帮助身体清除毒素。当时我让他每天来换一次药,按时吃药。”
“才换了三天药,王二柱的伤口就不流脓了,红肿也消了不少,能自己走路了。”秦慕伊笑着说,“他第五天来的时候,还特意带了袋自家种的红薯,说感谢咱们呢。后来又敷了五天药,吃了十天内服的药,他的伤口就完全愈合了,连疤痕都不明显。”
阿福听得连连点头:“原来韩信草这么管用!我之前还以为它只能治些小外伤呢,没想到还能治感染这么严重的伤口。”
洛羽也很兴奋:“爹,娘,那以后遇到类似的病人,我是不是也能试着用韩信草来治啊?”
洛风点头:“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要认准韩信草,不能和其他类似的草药搞混。比如有一种叫半枝莲的草药,和韩信草长得有点像,但半枝莲的茎更细,花是淡紫色的,功效也和韩信草不一样,半枝莲主要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腹水、痈肿的效果好,治外伤不如韩信草。”
他拿起旁边的半枝莲,和韩信草放在一起对比:“你看,韩信草的叶子更宽,是心形的,半枝莲的叶子是披针形的,更窄;韩信草的花是紫色的,半枝莲的花颜色浅些,是淡紫色或粉红色。还有,韩信草的茎是暗紫色,半枝莲的茎是绿色或淡紫色,这些都要记清楚。”
洛羽仔细对比着两株草药,把父亲说的区别一一记在本子上:“爹,我记住了,韩信草叶子宽、心形,花紫、茎暗紫;半枝莲叶子窄、披针形,花淡紫、茎绿或淡紫。”
秦慕伊笑着说:“阿羽学得真快。除了外伤,韩信草还能治咳嗽。上个月张阿婆来医馆,说她咳嗽了半个多月,痰是黄色的,还带点血丝,晚上咳得睡不着觉。你爹给她诊脉,说是肺热咳嗽,就用韩信草和鱼腥草、桔梗一起煮水,让她每天喝两次,喝了五天,她的咳嗽就好了,痰也少了。”
洛风解释道:“肺热咳嗽是因为肺里有热,韩信草性凉,能清热解毒,再加上鱼腥草清肺热、桔梗宣肺止咳,三者搭配,效果就更好了。张阿婆的痰里带血丝,是因为肺热伤了肺络,韩信草还有活血止血的作用,能止住血丝。”
阿福这时想起自己前几天喉咙痛,忍不住问:“洛大哥,我前几天喉咙肿得疼,说话都费劲,要是当时用韩信草是不是也能治啊?”
“当然能,”洛风点头,“喉咙肿痛多是因为热毒上攻,你可以用新鲜的韩信草煮水,加少许冰糖,喝上两三天,喉咙痛就能缓解。要是方便,也可以用韩信草的叶子捣烂,取汁含在嘴里,能更快地减轻肿痛。”
洛羽赶紧把这个方法记下来:“爹,那韩信草有没有什么使用禁忌啊?比如哪些人不能用?”
洛风脸色变得严肃些:“韩信草性凉,所以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用,要是用,得搭配些温性的草药,比如生姜、陈皮,不然会加重脾胃不适,导致腹泻。还有孕妇,虽然韩信草活血的作用不算强,但孕妇用药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不能自己随便用。”
秦慕伊补充道:“还有,用韩信草外敷的时候,要先看看病人有没有过敏反应,比如在手臂内侧涂一点药泥,过半个时辰要是没红肿、瘙痒,再敷在伤口上,避免出现过敏。”
太阳渐渐升高,老槐树上的蝉开始鸣叫,药圃里的草药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韩信草的淡紫色花朵在绿叶间格外显眼。洛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阿羽,阿福,你们俩等下把药圃里的韩信草采一些,洗净晾干,收进药柜里,夏天用得多,提前备好。”
“好嘞!”阿福立刻拿起竹篮,洛羽也放下书本,跟着父亲和母亲一起采韩信草。洛羽小心翼翼地掐下韩信草的带花茎枝,生怕弄断了花朵,他看着手里的草药,想起父亲说的那些功效和病例,心里对草药的兴趣更浓了。
秦慕伊一边采一边说:“阿羽,以后出诊的时候,多留意路边的草药,比如韩信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咱们学医的,不仅要会认药、用药,还要知道草药的生长环境,这样才能采到新鲜、药效好的草药。”
洛羽点头:“娘,我记住了。以后我会多观察,多学习,争取早点像爹和娘一样,能治好更多的病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洛风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眼里满是欣慰:“学医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多实践,多总结。就像这韩信草,看着普通,却藏着大用处,只要用心学,用心记,总有一天你也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阿福采着韩信草,忍不住感叹:“洛大哥,秦嫂子,跟着你们学医,我才知道原来身边的草木都能当药,这韩信草以前我见了都不认识,现在知道了它的用处,感觉自己又多学了一门本事。”
秦慕伊笑着说:“草木有情,也有药性,只要咱们用心去了解它们,它们就能帮咱们治病救人。这济世医馆开了这么多年,靠的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草药,还有咱们对病人的真心。”
不一会儿,竹篮里就装满了韩信草,淡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淡淡的药香弥漫在院子里。洛风提着竹篮,带着洛羽和阿福走进前堂,秦慕伊则去准备清洗草药的工具。前堂里,已有病人在等候,看到洛风进来,都热情地打招呼,洛风一一回应,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洛羽看着父亲熟练地为病人诊脉、开方,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医,像父亲和母亲一样,用草药为百姓治病,让济世医馆的名声传遍大华的每一个角落。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本草图经》,上面关于韩信草的记载和父亲、母亲讲的内容重叠在一起,他知道,这只是他学医之路的开始,还有更多的草药等着他去认识,更多的医术等着他去学习。
阳光透过医馆的窗户,洒在洛羽的身上,也洒在案台上的韩信草上,淡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就像济世医馆里的医者之心,无论春夏秋冬,都始终温暖着每一个前来求医的百姓。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洛大哥,这就是韩信草?看着倒和寻常野草差不多呢!”伙计阿福凑过来,粗布短褂的袖子挽到小臂,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薄荷。他跟着洛风学医三年,最佩服的就是洛风能从一堆草木里认出各种草药,还能说出每种药的脾性。
洛风抬头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看着普通,用处可不小。”他招手让刚从前堂进来的儿子洛羽过来,“阿羽,你也来看看,记牢韩信草的模样,以后出诊说不定能用上。”
洛羽刚满十八岁,穿着件月白色长衫,袖口绣着细巧的云纹,是秦慕伊前几日才缝好的。他身形挺拔,眉眼间像极了洛风,手里还捧着本《本草图经》,听到父亲召唤,立刻快步走过来,目光落在那株韩信草上,眼里满是好奇。
“爹,这韩信草是不是和韩信有关啊?”洛羽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韩信草的叶子,生怕碰坏了。
洛风点头,指尖轻轻抚过韩信草的叶片:“传说当年韩信带兵打仗,士兵们受伤后,他发现这草能止血止痛,就用它来治伤,后来人们就叫它韩信草了。”他顿了顿,开始仔细讲解,“先说说它的生长环境,这韩信草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不耐寒,也怕积水。你看咱们药圃这处,靠着墙角,早上能晒着太阳,下午又有树荫挡着,土壤是腐叶土掺了些河沙,既肥沃又透气,正合它的性子。”
他指了指药圃边缘:“要是种在太干燥的地方,它的叶子会发黄;要是积水多了,根容易烂。前两年我在城西的坡地上见过野生的韩信草,都长在溪边的草丛里,或是田埂边的向阳处,从不长在低洼积水的地方。”
秦慕伊端着个白瓷盆从屋里出来,盆里盛着刚调好的药泥。她今日穿了件淡绿色襦裙,裙摆绣着缠枝莲纹,腰间系着条水蓝色腰带,带尾垂着两颗珍珠,走动时发出细碎的“叮咚”声。鬓边插着支银质梅花簪,花瓣上錾着细巧的纹路,衬得她眉眼愈发温婉。
“你们爷俩又在讲草药呢?”秦慕伊笑着将瓷盆放在石桌上,凑过来看着药圃里的韩信草,“阿羽,你爹讲的要记仔细,这韩信草咱们医馆常用,尤其是春夏季节,外伤、咳嗽的病人多,少不了它。”
洛风拿起那株韩信草,递给洛羽:“你摸摸它的茎,是四棱形的,表面有细毛,颜色是暗紫色,从基部开始分枝,长得不高,一般也就二三十厘米。”洛羽轻轻捏了捏,果然摸到茎上有四条棱,细毛蹭着指尖,痒痒的。
“再看叶子,”洛风继续说,“叶子是对生的,形状像心形,边缘有钝锯齿,叶面是深绿色,背面颜色浅些,也有细毛。你闻闻,揉碎一片叶子,有股淡淡的药香。”洛羽依言揉碎一片叶子,凑近鼻尖,果然闻到一股清新的药香,不像薄荷那么冲,倒让人觉得舒服。
秦慕伊补充道:“它的花也有特点,一般开在茎的顶端,是紫色的唇形花,像小喇叭似的,一朵挨着一朵,能开半个多月。花落了之后会结小坚果,是黑褐色的,形状像小卵,里面有种子,等秋天种子成熟了,咱们就能收起来,明年再种。”
阿福听得认真,忍不住问:“洛大哥,秦嫂子,这韩信草到底有啥用啊?能治哪些病?”
洛风放下韩信草,走到石桌旁,拿起一本《本草纲目》翻开:“《本草纲目》里记载,韩信草‘味辛、苦,性凉,归心、肝、肺经’,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消肿。咱们医馆常用它来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痈肿疮毒,还有外伤出血,效果都很好。”
他顿了顿,开始讲韩信草的化学成分:“这草里含的成分不少,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像芹菜素、木犀草素,还有黄芩苷,这些成分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能减轻肿痛;还有萜类化合物,比如韩信草素,能抑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这些常见的细菌都有抑制效果;另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多糖,这些成分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恢复。”
洛羽听得眼睛发亮,在《本草图经》上飞快地记着:“爹,那这些成分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啊?比如黄芩苷,它是怎么抗炎的?”
洛风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黄芩苷能抑制体内的炎症因子,比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这些因子多了,身体就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黄芩苷能减少它们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还有木犀草素,能抑制组胺的释放,组胺会引起过敏反应,所以韩信草也能治些过敏性的炎症,比如湿疹。”
秦慕伊这时想起了一个病例,接过话头:“去年夏天,城南的王二柱来咱们医馆,你还记得吗?他在工地干活时,从架子上摔下来,腿被石头砸伤了,伤口又红又肿,还流着脓,疼得直咧嘴,走路都得人扶着。”
洛羽点点头,他记得很清楚,当时王二柱来的时候,裤子上全是血,脸色苍白,看着很吓人。
“当时我和你爹检查了他的伤口,没有骨折,但伤口感染得厉害,周围的皮肤都肿得发亮。”秦慕伊继续说,“你爹就用了韩信草来治,先把新鲜的韩信草洗净,捣烂后加入少许白酒,调成糊状,敷在伤口周围,再用纱布包好,又开了内服的药方,里面也加了韩信草、金银花、连翘这些清热解毒的药。”
洛风补充道:“王二柱的伤口感染是因为细菌滋生,韩信草里的韩信草素能抑菌,黄芩苷能抗炎,所以外敷能减轻红肿,防止感染加重;内服的话,能清热解毒,帮助身体清除毒素。当时我让他每天来换一次药,按时吃药。”
“才换了三天药,王二柱的伤口就不流脓了,红肿也消了不少,能自己走路了。”秦慕伊笑着说,“他第五天来的时候,还特意带了袋自家种的红薯,说感谢咱们呢。后来又敷了五天药,吃了十天内服的药,他的伤口就完全愈合了,连疤痕都不明显。”
阿福听得连连点头:“原来韩信草这么管用!我之前还以为它只能治些小外伤呢,没想到还能治感染这么严重的伤口。”
洛羽也很兴奋:“爹,娘,那以后遇到类似的病人,我是不是也能试着用韩信草来治啊?”
洛风点头:“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要认准韩信草,不能和其他类似的草药搞混。比如有一种叫半枝莲的草药,和韩信草长得有点像,但半枝莲的茎更细,花是淡紫色的,功效也和韩信草不一样,半枝莲主要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腹水、痈肿的效果好,治外伤不如韩信草。”
他拿起旁边的半枝莲,和韩信草放在一起对比:“你看,韩信草的叶子更宽,是心形的,半枝莲的叶子是披针形的,更窄;韩信草的花是紫色的,半枝莲的花颜色浅些,是淡紫色或粉红色。还有,韩信草的茎是暗紫色,半枝莲的茎是绿色或淡紫色,这些都要记清楚。”
洛羽仔细对比着两株草药,把父亲说的区别一一记在本子上:“爹,我记住了,韩信草叶子宽、心形,花紫、茎暗紫;半枝莲叶子窄、披针形,花淡紫、茎绿或淡紫。”
秦慕伊笑着说:“阿羽学得真快。除了外伤,韩信草还能治咳嗽。上个月张阿婆来医馆,说她咳嗽了半个多月,痰是黄色的,还带点血丝,晚上咳得睡不着觉。你爹给她诊脉,说是肺热咳嗽,就用韩信草和鱼腥草、桔梗一起煮水,让她每天喝两次,喝了五天,她的咳嗽就好了,痰也少了。”
洛风解释道:“肺热咳嗽是因为肺里有热,韩信草性凉,能清热解毒,再加上鱼腥草清肺热、桔梗宣肺止咳,三者搭配,效果就更好了。张阿婆的痰里带血丝,是因为肺热伤了肺络,韩信草还有活血止血的作用,能止住血丝。”
阿福这时想起自己前几天喉咙痛,忍不住问:“洛大哥,我前几天喉咙肿得疼,说话都费劲,要是当时用韩信草是不是也能治啊?”
“当然能,”洛风点头,“喉咙肿痛多是因为热毒上攻,你可以用新鲜的韩信草煮水,加少许冰糖,喝上两三天,喉咙痛就能缓解。要是方便,也可以用韩信草的叶子捣烂,取汁含在嘴里,能更快地减轻肿痛。”
洛羽赶紧把这个方法记下来:“爹,那韩信草有没有什么使用禁忌啊?比如哪些人不能用?”
洛风脸色变得严肃些:“韩信草性凉,所以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用,要是用,得搭配些温性的草药,比如生姜、陈皮,不然会加重脾胃不适,导致腹泻。还有孕妇,虽然韩信草活血的作用不算强,但孕妇用药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不能自己随便用。”
秦慕伊补充道:“还有,用韩信草外敷的时候,要先看看病人有没有过敏反应,比如在手臂内侧涂一点药泥,过半个时辰要是没红肿、瘙痒,再敷在伤口上,避免出现过敏。”
太阳渐渐升高,老槐树上的蝉开始鸣叫,药圃里的草药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韩信草的淡紫色花朵在绿叶间格外显眼。洛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阿羽,阿福,你们俩等下把药圃里的韩信草采一些,洗净晾干,收进药柜里,夏天用得多,提前备好。”
“好嘞!”阿福立刻拿起竹篮,洛羽也放下书本,跟着父亲和母亲一起采韩信草。洛羽小心翼翼地掐下韩信草的带花茎枝,生怕弄断了花朵,他看着手里的草药,想起父亲说的那些功效和病例,心里对草药的兴趣更浓了。
秦慕伊一边采一边说:“阿羽,以后出诊的时候,多留意路边的草药,比如韩信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咱们学医的,不仅要会认药、用药,还要知道草药的生长环境,这样才能采到新鲜、药效好的草药。”
洛羽点头:“娘,我记住了。以后我会多观察,多学习,争取早点像爹和娘一样,能治好更多的病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洛风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眼里满是欣慰:“学医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多实践,多总结。就像这韩信草,看着普通,却藏着大用处,只要用心学,用心记,总有一天你也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阿福采着韩信草,忍不住感叹:“洛大哥,秦嫂子,跟着你们学医,我才知道原来身边的草木都能当药,这韩信草以前我见了都不认识,现在知道了它的用处,感觉自己又多学了一门本事。”
秦慕伊笑着说:“草木有情,也有药性,只要咱们用心去了解它们,它们就能帮咱们治病救人。这济世医馆开了这么多年,靠的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草药,还有咱们对病人的真心。”
不一会儿,竹篮里就装满了韩信草,淡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淡淡的药香弥漫在院子里。洛风提着竹篮,带着洛羽和阿福走进前堂,秦慕伊则去准备清洗草药的工具。前堂里,已有病人在等候,看到洛风进来,都热情地打招呼,洛风一一回应,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洛羽看着父亲熟练地为病人诊脉、开方,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医,像父亲和母亲一样,用草药为百姓治病,让济世医馆的名声传遍大华的每一个角落。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本草图经》,上面关于韩信草的记载和父亲、母亲讲的内容重叠在一起,他知道,这只是他学医之路的开始,还有更多的草药等着他去认识,更多的医术等着他去学习。
阳光透过医馆的窗户,洒在洛羽的身上,也洒在案台上的韩信草上,淡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就像济世医馆里的医者之心,无论春夏秋冬,都始终温暖着每一个前来求医的百姓。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