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女官-《农家喜宝》

  靖安突然说要走,众人只是一瞬间的诧异便放松下来。

  大人物自有大人物的事情要做,他们平民百姓活在当下就已经尽力了,与显贵思考的事情还有很远的距离。

  “可喜可贺。”李伯率先笑道,其他人也纷纷笑着,心照不宣地恭喜靖安三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聚散随缘,祝君此行必有得。”李伯举起茶水,“我当以茶代酒,共饮一杯。”

  喜宝左右看看,发现自己的杯子不在,索性双手举起自己的小饭碗,与大家干杯。

  靖安忍不住笑出声:“你这孩子,别人都是拿茶杯,你怎么拿了个饭碗?”

  喜宝露出小米牙,白嫩的小脸对着靖安说:“黄叔,我的碗里有米饭呀。”

  “哦?这米饭有什么说头?”靖安饶有兴致地问。

  喜宝认真地答道:“米饭能填饱肚子,黄叔您走远路,光喝茶水不够,也要吃饱才行。”

  众人被逗乐了,靖安微笑着点点头:“那就借你吉言啦。”

  一顿告别饭吃的和乐,李伯还拿出了他珍藏的清酒与人共饮。

  靖安内心是有几分真感情的,这些天住在赵家,喜宝这孩子隔三差五的就来给他送温补的药茶,人又乖巧好学,说起经商理财来也是头头有道,难的是她有纯善之心,靖安不禁觉得喜宝若是个男子未来必然大有所为。

  得知她把香皂的价格变成家家户户都能用的起的,靖安更觉得赵家家风和善,不然怎能养出如此的孩子。

  听喜宝说他们家有人读书,若真是可用之才.....倒也不是不能提拔一二。

  靖安端着酒,有些可惜的看着喜宝,再三斟酌后,靖安温声问道:

  “喜宝,你可愿随本王去宫中做女官?”宫中会医术的女官不多,但是靖安可以叫喜宝成为其中的一个。

  此话一出,桌上原本轻松悠然的氛围瞬间一扫而空,赵青山还有兰娘有些紧张的看着喜宝。

  这是靖安王爷第一次明确的表现出自己的身份,桌上的其他人都不敢接话,这可是王爷啊!

  赵青山蠢蠢欲动,被兰娘在桌子底下死死的拽住袖子,自家相公总是觉得家里有钱了,不靠别人吃饭所以腰板挺直,对皇亲国戚都没什么毕恭毕敬的意思。

  可官就是官,官能让民死,何况这是王爷,一句话就能要了他们全家的命!

  家里有几个脑袋够砍的?就算不想叫闺女去,也得等闺女说完话,他们做父母的再决定,靖安王爷是个好人,不会因为他们想留闺女在身边而生气的。

  赵青山反应过来,有些讪讪的朝兰娘笑笑,兰娘见他冷静下来才慢慢的松了手。

  不过......去皇宫做女官是个极诱人的官职,这可是编制啊!若喜宝真的进去了,那族谱中也得有喜宝的一席之地,说出去得多有面子,肯定都说他们赵家祖坟冒青烟了。

  王爷要是能照拂几分他们喜宝,喜宝过的应当也不差。听李伯说靖安王爷与当今的关系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哩!

  孟氏则是希望喜宝答应,又希望喜宝不答应,纠结反复,心中慌乱的不知如何是好。

  宫中哪里是什么好待的地方,去年镇上回来个太监,瘸了一条腿瞎了一只眼,也没亲人照顾。

  孟氏见他可怜就总是把客人的剩菜剩饭拿些给他吃,久而久之老太监也愿意跟人说说话,讲一些宫里的事情,光那些规矩就足够扒人一层皮了,其中的腌臜事,那老太监的腿怎么瘸的,眼怎么瞎的,却是一点儿风声都不敢漏出来。

  李伯抬起袖子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清酒,许久没有喝酒了,今日多喝些吧。

  靖安双目柔和的看着喜宝,只等喜宝的回答。

  他觉得喜宝在乡村做一辈子的商人实在是太可惜了,纵然她是个神童,将来也免不了嫁人生子,当个主家夫人,在内宅里度过一生。

  就算是招赘婿,也未必能施展她的才华。

  在民间只能做一富贵商人,豪富之家最后的下场都不会太好,富不及官,若是喜宝愿意去京城,他愿向皇兄引荐喜宝去宫中做女官的。

  喜宝面容姣好,又识字读书,还会医术,进宫的路会顺当许多。

  先是跟着教习嬷嬷学几年规矩,同时跟着医女学习医术,他再托母后好生照顾,熬几年资历就能当姑姑了。

  在母后身边自然能面见天颜,不说荣华富贵,起码若喜宝的兄长能考上进士,在朝为官的话,喜宝定能照拂一二的,以赵家的财力和喜宝的聪慧,久而久之,赵家定能成为新贵。

  喜宝一开始没听清靖安说的什么,还是阿财在脑海里提醒,她才反应过来。

  喜宝抿抿嘴,心里问阿财:“财财,宫里好吗?做女官好吗?”

  阿财不知该怎么定义这个“好”,迅速整合资料后道:“目前来看,古代皇宫在某些方面确实是非常好的地方,具有壮丽的建筑、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至高的社会地位。”

  喜宝没说话,她知道阿财后面还有别的话,果真,阿财用有些为难的童声继续讲:“但是里面的人际关系很复杂,等级制度森严,规矩繁琐严苛。”

  在朦胧闪烁的火光中,靖安回头望着那片净土,呵了口气,遂即越走越远。

  “你不跟着走?”马翠儿咬断手里的线头,展开新绣的帕子,看看哪里不齐整,准备拆开重新绣。

  '小姐说了,靖安王爷是个好人。'

  屋里就两个人,素华知道小翠儿是在问自己,但她没说话,她不相信靖安,她不敢冒险,家里就剩下她自己了,若是她死了,那谁来给爹报仇?杀人偿命,官府可不会叫她杀那么多人。

  所以,宁愿晚一些报仇,也不能把自己托付给权贵,权贵不会把人当人的。

  靖安......素华内心嗤笑一声。

  “嘶!”一不留神,雪色的指尖被针扎了一抹殷红。

  “怎么了?哎呀!”小翠儿一下子就跑过来查看,见状眉头皱起。

  “你可当心着些吧,还好不深,若是扎的深了,要肿好多天呢。”

  素华微笑:“不妨事,翠儿姐姐,你绣的怎么样了?”

  马翠儿把自己绣的花样拿给她看,道:“我准备给小姐做几片鞋样子,小姐长身体,鞋很快就不合脚了。”

  素华点点头,指点道:“这边的针脚要再密一些才行。”

  遂与马翠儿一同绣花样。

  送完靖安王爷一行人后,喜宝就跟爹娘大嫂上了山,趴到自己的小床上,手里拿着靖安王爷给的那块玉佩把玩。

  玉佩中间雕着一条盘着的骊龙,肚子有些大,围有柔和的水波纹,喜宝觉得这龙长得还挺善良的嘞。

  喜宝心里琢磨着这块玉佩一定很值钱,而且阿财说过,龙的图案不是他们的阶级能用的东西,若是带出去会引起麻烦的。

  娘说要等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要帮她收着,被喜宝坚决拒绝了,她决定自己把这块玉佩收起来。

  喜宝爬下床,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大匣子。

  里面装着一堆宝贝,有李修送她的玉佩,还有狗蛋送的发绳,李叔送的头花,大嫂给打的银镯子......

  喜宝双腿盘在地上,兴致勃勃地打开匣子,开始挑挑拣拣,她来来回回数了好几遍,最后拿起李修送的那块羊脂玉,仔细摩挲了好久,然后小心翼翼,恋恋不舍地将羊脂玉,连同黄叔送的玉佩一起放入了匣子里。

  又吹了灯,就着月光回到了床上,一边想着秋闱何时开始,一边进入了黑甜的梦乡。

  喜欢农家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