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宴席散,夜幕渐浓,御辇落在了重湘宫外。
沈清和才刚沐浴更衣完,用一条玉色的发带将头发拢起,衣裙颜色也极为浅淡,站在月影下,纤瘦的身影,更显得清丽脱俗。
“今儿是初一,臣妾以为皇上不会来呢。”
顾桓祁脚步略显飘忽,拉着沈清和的手坐在榻边,醉意未散,脸上泛着些许红晕,眼神迷蒙地看着眼前正为自己更衣的女子。
眸色如水,温润澄明。房间里烛火摇曳,在沈清和精致的面容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纤长浓密的睫毛轻轻颤抖,每煽动一下,顾桓祁的心头就痒一分。
“清和...”
沈清和手上动作未停,为顾桓祁解开衣扣,轻声应道:“臣妾在呢,皇上。”
顾桓祁踉跄地站起身来,一把将沈清和拉进怀里,浓烈的酒气混着一分春木质醇香钻进沈清和的鼻息间。
沈清和被突如其来的拥抱吓到了,双手僵硬地停在半空中,
解开一半的龙袍散落开来,顾桓祁的上身仅着一件里衣,两人胸膛紧贴在一起。沈清和甚至能感受到顾桓祁的心跳,一下一下,猛烈而迅速地跳动着。
“清和...”顾桓祁紧紧抱着沈清和的腰,将两人紧紧地箍在一起。
内寝外的芜花与小碟子对视了一眼,将内寝的帷幔放下后,便离开了寝殿。
纷乱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寝殿里只剩下沈清和与顾桓祁两人。
沈清和犹豫着伸出手,纤长的手指轻抚着顾桓祁的后背,柔声道:“臣妾在呢,皇上。”
“清和,你怎么不唤朕桓郎了?”
沈清和闻言,手上一滞。
顾桓祁将脸埋在沈清和的颈间,柔软的嘴唇开闭之间,轻轻摩挲着沈清和的脖颈,灼热的呼吸喷洒在她的肌肤上,声音含糊不清,却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扣在了沈清和的心上。
沈清和不知该如何回答。
桓郎。
从前,他唤她阿若,她唤他桓郎。
这个名字后的人,是对方,却也不是。
从她入宫起,便与那个抚养她长大的桓郎再无可能了;
从她回宫后,这个她曾真心爱过的桓郎,便已是路人了。
两人相拥半晌,酒醉的顾桓祁似乎忘了自己刚才问过什么,直起身子双手扶在沈清和的肩膀上,与她四目相对,“清和...”
“臣妾在。”
“那日苍若寺重遇,朕知上天待着不薄,终于将你还给了朕。”顾桓祁说着,用手指指腹轻轻抚过了沈清和的眉头。
听见顾桓祁提起苍若寺之事,沈清和眸中闪过一丝锐芒,将拇指的指甲嵌进了食指的关节处,提醒自己要打起精神,警惕起来,低低地笑了。
谁料顾桓祁竟低声道:“这些年,委屈你了。”
声音中竟有些许哽咽,不知是沈清和看错了,还是夜深灯暗,顾桓祁的眼尾竟有一抹潮湿,烛影之下,竟泛起晶莹的光。
沈清和怔怔地松开手,食指关节处留下一个弯月一般的指节槽痕,唇角泛起一丝苦涩,“臣妾怎么会委屈呢?”
长舒一口气,沈清和为顾桓祁解下衣裳,拉着顾桓祁在床榻上坐下,正要去净块儿帕子为顾桓祁净面,却被顾桓祁猛地抓住了手腕,“清和别走...”
“臣妾去净块儿帕子,给皇上净面。”
顾桓祁微闭着眼睛,不知道听没听清楚沈清和究竟在说什么,只是摇头,喃喃重复,“清和别走...”
沈清和无奈地笑了,柔声应道:“好,臣妾不走。”
说完,从怀中抽出丝绢,轻轻为顾桓祁擦了擦脸,动作轻柔仔细。
顾桓祁强撑着精神,半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沈清和,灯影下沈清和眉眼如画,清丽依旧,“你离宫时,朕常会想起那日在御花园里初见你的情形,你正在...”顾桓祁吞了一口口水,嘴唇也稍有些干瘪起皱,满不在意地舔了舔嘴唇,继续道:“你正在扑蝶...”
沈清和关切道:“臣妾去给皇上倒杯茶水来吧?”
顾桓祁仍是摇头,拉着沈清和的手,将她的手背贴在了自己发烫的脸颊上,“那日,你正在扑蝶。朕远远就看见你了,其实,朕是故意迎上前,在等着清和撞进朕的怀里。”
顾桓祁说着,自己也笑了,那笑容与平日判若两人,纯净简单,溢满幸福。
沈清和心头一颤,目光看向内寝外架子上的那尊琉璃盏。
隔着内寝的帷幔,就好像久远的时光使记忆蒙尘,已经看不真切里面的蝴蝶了。
“你那时的眼睛和如今一模一样,真好看。”顾桓祁的头靠在床边上,歪着头看着沈清和的侧脸,“不对,清和如今,比那时还要好看。”
盯着沈清和看了半晌,顾桓祁又道:“清和今日给朕的生辰礼,朕很喜欢。”
沈清和才刚收回目光,正要转头,便又被顾桓祁紧紧抱住,两人紧紧贴在了一起。沈清和似乎感受到顾桓祁的手臂和身体有些微微颤抖。
“那日,你手上拿着团扇,扑着那只黄蓝蝴蝶,阳光落在你的脸上,你比那蝴蝶,还要灵动轻盈。”
眼下顾桓祁语无伦次的,看来是真的喝醉了。沈清和只是笑了笑,并未回答。
“清和,朕是真的爱你啊...”
沈清和听清顾桓祁的话,脸上的笑意一僵,不可置信地转过头看向顾桓祁。
不知何时,紧紧环抱着自己的双手也渐渐卸了力。半晌,沈清和才低声唤道:“皇上...”
可身边的顾桓祁已经撑不过醉意,靠在沈清和的肩头沉沉睡去了。
*
夜里,顾桓祁渴醒了许多次,沈清和也未得好眠,晨起时还要伺候顾桓祁更衣。
两人四目相对,看着对方都略显疲惫的脸色,都忍不住轻声笑了。
伺候顾桓祁穿上自己新制的龙袍,又手指灵巧仔细地为顾桓祁系上龙袍的衣扣,顾桓祁忍不住抚摸起胸前的龙纹,“清和的绣工真好,这龙纹,要绣上许久吧?”
沈清和只是笑了,并未说什么。
顾桓祁知道,沈清和从不会在自己面前邀功,也从不称苦,只是一笑而过。
一件龙袍,一件寝衣,即使只有绣纹,只靠沈清和一个人,至少也要做个一年半载的。她平日里要照看景熙,又要统理后宫,还得为自己备下这份生辰贺礼。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顾桓祁轻轻拉起沈清和的手,满眼浓烈爱意,融化不去,“散了晨省后,清和再睡会儿吧。朕晚些时候再来看你和景熙。”
沈清和颔首,朝顾桓祁的背影欠身恭敬道:“臣妾恭送皇上。”
待衣料摩擦声淡去,远远听见宫墙外御辇起驾的声音,沈清和才直起身子,径直行至面盆边,仔细净了手。
“娘娘,该用早膳了。”
沈清和擦干手上的水渍,将净手的素帕扔在铜盆里,走向膳桌边,轻声道:“去换盆水吧。”
“是。”小路子为沈清和盛了碗茯苓粥,转身进了内寝,麻利地端着铜盆离开了。
不知是昨夜没睡好的缘故,还是因为听了顾桓祁的肺腑之言,沈清和只觉得心里憋闷,一块大石头堵在胸口,吐不出来也吞不下去,连口中的茯苓粥也变得难以下咽了。
这是沈清和第一次从顾桓祁的口中说出「爱」字。只是一个「爱」字,便乱了沈清和的心神。
自己是个不能入宋家族谱的私生女,只能随母姓,住在京都城的城郊,孤儿寡女任人指摘;即便幼时的自己并没有桂花不服,院子里却依然不能种桂花,因为父亲来时,若沾染了桂花花粉,回家后便会引发宋霜若与宋夫人的不服之症;再后来与母亲走散分离,无论是在诚王府,还是在后宫,沈清和活着,就只是为了做宋霜若的替身。
人人都爱宋霜若,而爱这一字,对沈清和来说,实在太难得,太贵重。
须臾功夫,小路子换了盆清水回来,沈清和收回思绪,看着眼前的茯苓粥,摇了摇头。
人呢,何苦总是盯着自己失去的呢。
即便桂花不服,可满园的桃花、杏花、荷花、梅花依旧开得很好;八岁那年若不是得诚王相救,只怕自己早就死在了那场大雪里;虽自小与父母分离,如今也有了景熙这么一个聪慧可爱的孩子,再也不是孤身一人;昨日身穿华服坐在凤位上与百官同饮,天子在自己耳畔诉说爱意;还有眼前这碗茯苓粥,也是小厨房用上好食材,精心熬煮的。
眼下满是幸福,何必再想着从前的种种痛苦。
想罢,沈清和将一勺茯苓粥送进口中,淡淡笑了。
沈清和才刚沐浴更衣完,用一条玉色的发带将头发拢起,衣裙颜色也极为浅淡,站在月影下,纤瘦的身影,更显得清丽脱俗。
“今儿是初一,臣妾以为皇上不会来呢。”
顾桓祁脚步略显飘忽,拉着沈清和的手坐在榻边,醉意未散,脸上泛着些许红晕,眼神迷蒙地看着眼前正为自己更衣的女子。
眸色如水,温润澄明。房间里烛火摇曳,在沈清和精致的面容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纤长浓密的睫毛轻轻颤抖,每煽动一下,顾桓祁的心头就痒一分。
“清和...”
沈清和手上动作未停,为顾桓祁解开衣扣,轻声应道:“臣妾在呢,皇上。”
顾桓祁踉跄地站起身来,一把将沈清和拉进怀里,浓烈的酒气混着一分春木质醇香钻进沈清和的鼻息间。
沈清和被突如其来的拥抱吓到了,双手僵硬地停在半空中,
解开一半的龙袍散落开来,顾桓祁的上身仅着一件里衣,两人胸膛紧贴在一起。沈清和甚至能感受到顾桓祁的心跳,一下一下,猛烈而迅速地跳动着。
“清和...”顾桓祁紧紧抱着沈清和的腰,将两人紧紧地箍在一起。
内寝外的芜花与小碟子对视了一眼,将内寝的帷幔放下后,便离开了寝殿。
纷乱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寝殿里只剩下沈清和与顾桓祁两人。
沈清和犹豫着伸出手,纤长的手指轻抚着顾桓祁的后背,柔声道:“臣妾在呢,皇上。”
“清和,你怎么不唤朕桓郎了?”
沈清和闻言,手上一滞。
顾桓祁将脸埋在沈清和的颈间,柔软的嘴唇开闭之间,轻轻摩挲着沈清和的脖颈,灼热的呼吸喷洒在她的肌肤上,声音含糊不清,却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扣在了沈清和的心上。
沈清和不知该如何回答。
桓郎。
从前,他唤她阿若,她唤他桓郎。
这个名字后的人,是对方,却也不是。
从她入宫起,便与那个抚养她长大的桓郎再无可能了;
从她回宫后,这个她曾真心爱过的桓郎,便已是路人了。
两人相拥半晌,酒醉的顾桓祁似乎忘了自己刚才问过什么,直起身子双手扶在沈清和的肩膀上,与她四目相对,“清和...”
“臣妾在。”
“那日苍若寺重遇,朕知上天待着不薄,终于将你还给了朕。”顾桓祁说着,用手指指腹轻轻抚过了沈清和的眉头。
听见顾桓祁提起苍若寺之事,沈清和眸中闪过一丝锐芒,将拇指的指甲嵌进了食指的关节处,提醒自己要打起精神,警惕起来,低低地笑了。
谁料顾桓祁竟低声道:“这些年,委屈你了。”
声音中竟有些许哽咽,不知是沈清和看错了,还是夜深灯暗,顾桓祁的眼尾竟有一抹潮湿,烛影之下,竟泛起晶莹的光。
沈清和怔怔地松开手,食指关节处留下一个弯月一般的指节槽痕,唇角泛起一丝苦涩,“臣妾怎么会委屈呢?”
长舒一口气,沈清和为顾桓祁解下衣裳,拉着顾桓祁在床榻上坐下,正要去净块儿帕子为顾桓祁净面,却被顾桓祁猛地抓住了手腕,“清和别走...”
“臣妾去净块儿帕子,给皇上净面。”
顾桓祁微闭着眼睛,不知道听没听清楚沈清和究竟在说什么,只是摇头,喃喃重复,“清和别走...”
沈清和无奈地笑了,柔声应道:“好,臣妾不走。”
说完,从怀中抽出丝绢,轻轻为顾桓祁擦了擦脸,动作轻柔仔细。
顾桓祁强撑着精神,半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沈清和,灯影下沈清和眉眼如画,清丽依旧,“你离宫时,朕常会想起那日在御花园里初见你的情形,你正在...”顾桓祁吞了一口口水,嘴唇也稍有些干瘪起皱,满不在意地舔了舔嘴唇,继续道:“你正在扑蝶...”
沈清和关切道:“臣妾去给皇上倒杯茶水来吧?”
顾桓祁仍是摇头,拉着沈清和的手,将她的手背贴在了自己发烫的脸颊上,“那日,你正在扑蝶。朕远远就看见你了,其实,朕是故意迎上前,在等着清和撞进朕的怀里。”
顾桓祁说着,自己也笑了,那笑容与平日判若两人,纯净简单,溢满幸福。
沈清和心头一颤,目光看向内寝外架子上的那尊琉璃盏。
隔着内寝的帷幔,就好像久远的时光使记忆蒙尘,已经看不真切里面的蝴蝶了。
“你那时的眼睛和如今一模一样,真好看。”顾桓祁的头靠在床边上,歪着头看着沈清和的侧脸,“不对,清和如今,比那时还要好看。”
盯着沈清和看了半晌,顾桓祁又道:“清和今日给朕的生辰礼,朕很喜欢。”
沈清和才刚收回目光,正要转头,便又被顾桓祁紧紧抱住,两人紧紧贴在了一起。沈清和似乎感受到顾桓祁的手臂和身体有些微微颤抖。
“那日,你手上拿着团扇,扑着那只黄蓝蝴蝶,阳光落在你的脸上,你比那蝴蝶,还要灵动轻盈。”
眼下顾桓祁语无伦次的,看来是真的喝醉了。沈清和只是笑了笑,并未回答。
“清和,朕是真的爱你啊...”
沈清和听清顾桓祁的话,脸上的笑意一僵,不可置信地转过头看向顾桓祁。
不知何时,紧紧环抱着自己的双手也渐渐卸了力。半晌,沈清和才低声唤道:“皇上...”
可身边的顾桓祁已经撑不过醉意,靠在沈清和的肩头沉沉睡去了。
*
夜里,顾桓祁渴醒了许多次,沈清和也未得好眠,晨起时还要伺候顾桓祁更衣。
两人四目相对,看着对方都略显疲惫的脸色,都忍不住轻声笑了。
伺候顾桓祁穿上自己新制的龙袍,又手指灵巧仔细地为顾桓祁系上龙袍的衣扣,顾桓祁忍不住抚摸起胸前的龙纹,“清和的绣工真好,这龙纹,要绣上许久吧?”
沈清和只是笑了,并未说什么。
顾桓祁知道,沈清和从不会在自己面前邀功,也从不称苦,只是一笑而过。
一件龙袍,一件寝衣,即使只有绣纹,只靠沈清和一个人,至少也要做个一年半载的。她平日里要照看景熙,又要统理后宫,还得为自己备下这份生辰贺礼。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顾桓祁轻轻拉起沈清和的手,满眼浓烈爱意,融化不去,“散了晨省后,清和再睡会儿吧。朕晚些时候再来看你和景熙。”
沈清和颔首,朝顾桓祁的背影欠身恭敬道:“臣妾恭送皇上。”
待衣料摩擦声淡去,远远听见宫墙外御辇起驾的声音,沈清和才直起身子,径直行至面盆边,仔细净了手。
“娘娘,该用早膳了。”
沈清和擦干手上的水渍,将净手的素帕扔在铜盆里,走向膳桌边,轻声道:“去换盆水吧。”
“是。”小路子为沈清和盛了碗茯苓粥,转身进了内寝,麻利地端着铜盆离开了。
不知是昨夜没睡好的缘故,还是因为听了顾桓祁的肺腑之言,沈清和只觉得心里憋闷,一块大石头堵在胸口,吐不出来也吞不下去,连口中的茯苓粥也变得难以下咽了。
这是沈清和第一次从顾桓祁的口中说出「爱」字。只是一个「爱」字,便乱了沈清和的心神。
自己是个不能入宋家族谱的私生女,只能随母姓,住在京都城的城郊,孤儿寡女任人指摘;即便幼时的自己并没有桂花不服,院子里却依然不能种桂花,因为父亲来时,若沾染了桂花花粉,回家后便会引发宋霜若与宋夫人的不服之症;再后来与母亲走散分离,无论是在诚王府,还是在后宫,沈清和活着,就只是为了做宋霜若的替身。
人人都爱宋霜若,而爱这一字,对沈清和来说,实在太难得,太贵重。
须臾功夫,小路子换了盆清水回来,沈清和收回思绪,看着眼前的茯苓粥,摇了摇头。
人呢,何苦总是盯着自己失去的呢。
即便桂花不服,可满园的桃花、杏花、荷花、梅花依旧开得很好;八岁那年若不是得诚王相救,只怕自己早就死在了那场大雪里;虽自小与父母分离,如今也有了景熙这么一个聪慧可爱的孩子,再也不是孤身一人;昨日身穿华服坐在凤位上与百官同饮,天子在自己耳畔诉说爱意;还有眼前这碗茯苓粥,也是小厨房用上好食材,精心熬煮的。
眼下满是幸福,何必再想着从前的种种痛苦。
想罢,沈清和将一勺茯苓粥送进口中,淡淡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