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青云志-《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

  作为官府如今最关注的目标,吴老爷的每一个动向都是被人紧盯的。

  “拜访了齐王?”

  许亭枫笔尖微顿,缓缓抬眸看着眼前禀报之人。

  身着便衣的差役点头,“不过瞧着没有进去,只是见了周管家。”

  许亭枫沉默两息,嗤笑了一声,“本官知道了。”

  “你继续盯着,任何风吹草动速来禀报。”

  差役抱拳,“属下遵命。”话语落,他作势要走,倏地又停了下来,脸上带着三分纠结,踟蹰不语。

  许亭枫见此,神色不改,“吞吞吐吐的做什么,有话直言就是。”

  差役能负责这差事,在许亭枫这也算是心腹了。

  是以,他也十分担忧眼前自己效忠的大人,以及自己的前程问题。

  “大人,吴家找的可是齐王殿下,那周管家是齐王心腹,咱们是不是?”差役不敢多言,话到此处,已然止住,只是一双眼睛带着三分忧心的看着许亭枫。

  许亭枫微微摇头,“齐王殿下不会多管闲事的,你且放心吧。”想到城中如今的局势,南边各方势力的关联,许亭枫清俊的面上露出了丝丝得意的笑容,“有我父亲在,本官怕什么。”

  差役一听此话,瞬间联想到了眼前人的出身,以及那位远在京城的丞相大人,瞬间心安了一半。

  他们关系再多,还能硬的过他们家大人。

  他家大人可是丞相大人的亲儿子。

  “大人说的是,属下告退。”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屋中恢复了寂静,许亭枫放下笔,端坐在桌前,眉头紧皱。

  一阵清香袭来,紧接着便是轻柔的声音响起,“齐王这是在卖什么关子了?”

  许亭枫听到熟悉的声音,眉头立刻舒缓开来,抬眸看向来人,“你怎的来了?”

  “天气燥热,小心伤了身体。”

  王若瑶将手中食盒放在桌上,“哪有这么娇气,你在府衙忙得饭都不记得吃了,我就不能来看看你。”

  许亭枫一噎,赶忙起身走了过来,满是无奈。

  王若瑶将食盒中的菜肴,羹汤摆了出来。

  “我做了你爱吃的虾丸鸡皮汤,还有蟹粉豆腐皮包子,快尝尝。”王若瑶也不同他说差事,而是拉着他坐下,让他用饭。

  “差事再忙,也要吃饭,没有好身体,哪能有精力办差事,你都忘了娘说的话了吗?”王若瑶给他夹了包子,眸带笑意的看着他。

  许亭枫没有多言,乖乖吃了包子,夫妻多年 ,眼前人性情他也清楚,这才开口,“夫人说的是,多谢夫人提醒。”

  这般正经说话,王若瑶倒是有些忍俊不禁了。

  “你啊你,一忙起来就记不得吃饭,要知道身体才是最最要紧的。”她嘴里这么说,手里动作也没停,帮着给许亭枫盛了羹汤。

  许亭枫接过碗这才道:“你说,齐王是不是有意的。”

  提到这事,王若瑶脸色郑重了些,“齐王他与你各有分工,可毕竟身份不同。”

  “此事可是陛下示意的。”外头虽有护卫守着,王若瑶还是压低了声音,“齐王即便想掺和也不敢。”

  “先帝当初是怎么坐稳的位置,难道当今就不会吗。”

  许亭枫心中微动,缓缓点头,“我也是这般想的。”

  “即便齐王有什么心思,也是不敢什么大动作。”

  “再者,我如今可是借了爹的名头。”许亭枫说到这,想到自己仗势唬人的样子不禁笑了出来。

  王若瑶噙笑道:“咱爹怕是也没想到吧。”

  “他家一向清正的老四,竟然有一日也成了那仗着亲爹权势作威作福之人。”

  许亭枫轻轻笑了出来,“谁让咱爹太争气呢,我这个儿子也能借借他老人家的名头,行些方便。”

  王若瑶轻笑不语,夫妻二人默默用饭。

  皇宫。

  御桌上,摆放着各地的奏折。

  在中书省的辅助下,诸多琐事已经处理妥当,皇帝的工作量也减少了许多。

  皇帝低着头,手中朱笔在地方折子上写完批文,停顿两息后,“盖印吧。”

  身侧站着的曹玉,赶紧接过,麻利的在上面盖上了玺印。

  皇帝瞧了眼不远处硕大的西洋钟,瞧了眼时辰,眸光微顿,似乎想到了什么。

  “朕有两日没去看皇后了。”

  “今日晚膳去皇后处用吧。”

  曹玉应道:“是。”说完,他轻轻退下,去了外间,吩咐了小太监去了皇后宫殿报讯。

  “朕记得太医院的考核已经结束了,怎的名册还未呈上来?”皇帝放下笔,端起身边已经放凉的茶水问。

  曹玉神色如常,含笑回道:“许是太医院的诸位大人还在商讨吧,太医院管着皇家贵人的安危,诸位大人怕是得再斟酌斟酌。”

  皇帝轻笑了笑,“你这个御前太监,尽是帮着他们说话。”

  曹玉知道皇帝没有生气,只是说笑,是以再次回道:“奴才是陛下的人,自然是一心向着陛下的。”

  皇帝呵呵笑着,抿了一口茶水,唇角微顿,“今日的茶,有些变了。”

  曹玉想到茶水房的变动,赶忙回道:“前些日子,皇后娘娘放出宫里一部分到年纪的宫女,咱们勤政殿也有两个,这不奴才又重新选了人。”

  “奴才瞧着资质不错,便交给了秀嬷嬷管教。”

  给皇帝泡茶向来是固定的人,他的口味也是不变的,这个突发情况,曹玉不免想到了有心人的心思。

  心中顿时生了火。

  自打锦衣卫出来,他手里的势力就分出去了一半,好在宫里内卫还是他掌管,皇帝对他也是信任有加,谁料,竟出了这事。

  后宫嫔妃争宠他管不了,可是他的眼皮子底下,竟有人耍小聪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帝斜眸瞧了他一眼,见他白玉似的脸上变了神情,心里舒坦了三分,“近日事务繁多,可你管着朕的身边事,还是得警醒些才好。”

  曹玉赶忙走到皇帝面前跪下,“陛下恕罪,都是奴才无能。”

  皇帝沉默了两息,缓缓笑道:“你自幼跟在朕的身边,你的能力朕是知道的,起身吧。”

  皇帝瞧了眼身侧的茶盏,“不过,这心思倒是精巧,有意思的很。”

  曹玉瞬间懂了皇帝的意思,心中忍不住暗骂这自作主张之人。

  后宫的嫔妃都是先帝赐下的,自打皇帝登基,就没新人进去。

  这是有人动心思了。

  “陛下喜欢,便是那奴才的福分。”

  皇帝又拿起一本折子,没有应答,慢悠悠的看了起来。

  曹玉见状,缓缓退了出去。

  外殿,秀嬷嬷正候着,接到曹玉的眼神,赶紧跟在了后头。

  二人默契了出了勤政殿,来了旁边屋里。

  曹玉看着眼前的老嬷嬷,有些不解,“嬷嬷,您是在东宫伺候多年的老人了,怎的也犯起了糊涂。”

  秀嬷嬷是看着皇帝长大的,曹玉自然也是,对着眼前人,曹玉心里还是有些敬重的。

  只是涉及自己的安危,曹玉自然是翻了脸。

  秀嬷嬷沉默两息,“曹公公见谅,也是我糊涂了。”

  “新来的两个宫女,是你亲自挑选的。”

  “近日陛下也不去后宫,这。”

  曹玉眼帘一掀,“嬷嬷。”他语气变冷,透着三分寒意,“咱们这些人,何时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

  “奴才就是奴才,可不能仗着情谊,做主子的主。”

  秀嬷嬷面色又白了些,“我,我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

  曹玉没理会,自顾自又道:“今日陛下心情好,那丫头有福气。”

  “你带着去收拾收拾,上来奉茶吧。”

  秀嬷嬷一怔,面色诧异。

  曹玉冷哼一声,“这不是嬷嬷求的嘛。”

  秀嬷嬷内心一怔,她年纪大了,要出去养老了,便忍不住想多收一些银子傍身,那丫头出手阔绰,生的也好,人机灵,自己便动了心思。

  原本以为只是走个形式,谁料陛下真的动心思了。

  “是。”秀嬷嬷赶紧应下,快步去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