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玄黄剑主归骊山-《我捡到了落宝金钱》

  送走门人弟子,纯阳剑派后山的秘境重归静谧。石亭畔古松虬劲,云气缭绕,几缕残阳透过松针缝隙,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此次何秀姑的人道劫难演变成人阐之争,虽阐教弟子未受惩戒,但王星代表人教踩着阐教扬名三界,也算替人教出了口恶气。可以预见,王星之名,必将如惊雷般传遍三界仙神耳中。

  至于何秀姑,经此一役,三界中但凡有些底蕴的势力均知晓了她的身份,只要她自己不主动涉劫,料想无人敢再故意刁难。不过看何秀姑,以及那位流连人间烟火、乐不思蜀韩湘子的模样,这人劫要想圆满,怕是要耗上十数年光阴。

  玄都法师归来后,只在此稍作停留,便告辞离去。王星本欲留下,静待八仙归位——毕竟是他先出手搅乱了八仙劫数,后续扑朔迷离,心中难免牵挂。

  “师弟不必忧心,”铁拐李拄着那油亮的蟠龙铁拐,黝黑脸上笑意宽厚,“此劫过后,前路虽有荆棘,但大的风波应是无碍。我等自会看顾,若真有急难,少不了要叨扰师弟援手。”汉钟离摇着那把不离身的芭蕉扇,圆润的脸上满是了然,吕洞宾则微微颔首,青衫磊落,腰间纯阳剑虽未出鞘,自有一股锐气内蕴。

  “只要师兄们一句话,小弟必当全力以赴!”王星心头一热,郑重应诺。他深知几位师兄既是不愿耽误自己修行,更是不想此事成为自己道途心障。这份回护之情,他铭记肺腑。

  虽说自己出身骊山,但人教上下,从高居兜率宫的师尊太上老君,到眼前这几位真心相待的师兄,乃至未曾深交的其他人教门徒,待他王星,皆是赤诚。他自认非圣贤,却也懂得知恩图报四字的分量。

  辞别几位师兄、刘海及纯阳剑派众人,王星踏上了归途。此番晋升太乙后的首次游历,本意是多历红尘,增广见闻。然而世事纷扰,人阐之争尘埃落定后,心头那点游兴便如风中残烛,悄然熄灭。返回骊山,沉心静气一段时日,或许正是此刻所需。

  自己现在法宝功法秘术都不缺,然从金仙突破太乙后,因实力骤增,自己却是有些飘忽了,失去了从玄黄界初到骊山时的那种埋头苦练的劲头!

  当初自己掌握的战技神通虽然不多,却也磨练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只是受当时眼界所限,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独属战技,现在神通战技多得数不过来,却每招每式都是斧凿痕迹,虽然这次对战,尤其是跟哪吒的对阵,让自己的战技也慢慢走出藩篱,向着返璞归真迈进一大步,但毕竟只是刚刚开始!

  战技之道,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草木为兵……自己究竟到了几成?细究之下,一身威能,大半竟系于神兵之利。若手中非是藏锋剑、八荒戟这等灵宝,而是凡铁俗器,一身本事怕是要打上几个折扣。

  反观杨戬、哪吒,三尖两刃刀、火尖枪威震三界,可谁又敢说他们离了神兵便成无爪之龙?那等境界,定是早已将战技千锤百炼,臻至化境,重握神兵时,方能发挥出超越器物本身的通天伟力。

  与哪吒一战看似平分秋色,王星心中却如明镜高悬。若哪吒放开手脚,全力以赴,自己不动用混元道体那些压箱底的手段,恐怕撑不过十招。那等封神杀劫中走出的传奇,底蕴之深,岂是初登太乙的自己可以轻易丈量?

  此番声名鹊起,如一盆冰水浇头,反倒让他彻底冷静下来,看清了自身的粗粝与不足。但他并未妄自菲薄。修行之路,一步一登天,自己蹿升太快,根基处难免有些未曾打磨圆润的棱角。如今既有暇时,正好沉下心,将这短板一一补足。

  念头通达,王星再无犹豫。心念微动间,混沌无相遁已然施展开来。此遁法集空间挪移、五行轮转、隐踪匿迹、因果平衡于一体,乃是真正的神鬼莫测之术。只见他身形在原地化作一道难以捕捉的流光,倏忽间便融入虚空。

  巍峨的终南山脉在感知中飞速倒退、模糊,不过一盏清茶凉透的光景,视野豁然开朗,那熟悉的山门轮廓已遥遥在望——正是地仙界顶级洞天福地之一,骊山道场。

  地仙界广袤无垠并未缩小,而是此时王星这混沌无相遁的速度,已真正跻身三界顶尖之列!

  山门巍峨依旧,云雾缭绕间,飞檐斗拱若隐若现,透着一股亘古苍茫的仙家气象。一股近乡情怯的暖流悄然涌上心头。王星在道场山脚按下遁光,不再疾驰,信步踏上蜿蜒山径。

  层峦叠嶂,秀峰如画。古木参天,藤萝垂挂如碧玉珠帘。灵泉自石隙汩汩涌出,清冽水声与林间不知名的仙禽鸣叫相和。

  奇花异草吐纳灵气,氤氲成雾。时有驾驭各色遁光的骊山门人,或从云海深处归来,或向山外飞去,流光溢彩,划破长空。往日王星来去匆匆,何曾驻足细赏?此番心境不同,竟觉处处皆是道韵流转,步步皆可入画,不由沉醉其中,脚步也慢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天边一道青色遁光疾驰而来,方向亦是骊山。那遁光清正平和,速度却快得惊人,显露出主人深厚精纯的道行。遁光临近骊山地界,亦如王星之前一般,自然而然地放缓了速度。王星心神微动,一股熟悉的气息让他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身形一晃,足下生云,瞬间拔升至半空,朗声笑道:“淳风道长,许久未见,风采依旧啊!”

  那青色遁光骤然停下,光华散去,现出一位身着八卦道袍、手持一柄银丝拂尘的中年道人,正是李淳风。他面容清癯,三缕长须飘洒胸前,双目开阖间神光湛然,自有一股洞察天机的睿智气度。

  他挥了挥手中那柄太乙拂尘,此宝乃后天至宝,尘丝根根蕴含太乙精金之气,挥洒间可布周天星斗微尘阵,亦可演算天机,梳理阴阳。此刻拂尘银光微闪,似感应到故人气息。

  李淳风见到王星,亦是开怀大笑,声如金玉相击:“是星小子啊!哈哈,你小子现在可是名动寰宇了,‘玄黄剑主’之名,如雷贯耳,响彻三界矣!”

  “玄黄剑主?”王星愕然,随即哑然失笑。自己这半桶水的剑道修为,竟连着两次被人冠以剑客名号。玄黄界时得了个莫名其妙的“青冥剑君”,如今又来个“玄黄剑主”?这玄黄二字,莫非是紫金红葫芦那玄黄护体的神异惹人瞩目?怎么看都与自己这剑道造诣关联不大。他摇头自嘲:“名号听着是响亮,不过怎么感觉像是在叫别人?”

  李淳风饶有兴致地看着王星那副哭笑不得的表情,手中太乙拂尘轻轻摆动,银丝流淌着温润光泽,显然也觉此事颇为有趣:“想来你也是初闻此号,感觉被叫偏了?呵呵,这倒不奇怪,谁叫你小子藏得忒深……”他眼中带着洞悉世事的调侃。

  “有些东西暴露太多,无异于稚子抱金行于闹市,自招祸端。”王星悻悻然道,目光扫过骊山层叠的仙峰云海。

  “此言大善!”李淳风正色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底牌者,护道之基也,自当深藏若虚,非生死关头,不可轻示于人。”他手中拂尘无风自动,一缕清光拂过,仿佛在应和他的话语。

  此时王星已能清晰感知到李淳风周身那渊深似海的道韵,那是实打实的太乙金仙巅峰境界,半步大罗的道行!虽不及哪吒那等一个多元会积累的雄浑磅礴,却也如古潭深井,难以测度。

  这些自地星走出的千古人杰,个个皆是如此,不疾不徐,道心沉凝如万载磐石,将修为道行打磨得精纯无瑕。这份对根基近乎苛刻的执着与沉静如渊的心境,令王星深深敬佩。

  可以说,正是这些前辈先贤身体力行的指引,才让他真正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才有了今日根基渐固的王星。他们与传道授业的师尊太上老君不同,更像是王星求道途中,照亮迷雾、指引方向的灯塔。

  有诗为证:

  玄黄一剑惊仙神,骊山归去洗征尘。

  哪吒枪下窥真意,始知大道在微痕。

  名动三界心愈静,故人相逢笑语温。

  重踏问道崎岖路,九重天外叩玄门。

  喜欢我捡到了落宝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