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祖孙两人回到摊位时,提前得到消息的夏长福早就已经收好了摊在等他们。
见他们来,帮着把东西放到车厢里面,然后就驾着牛车去取猪肉了。
三人顺利的取了猪肉,赶到夏有福常来的书铺时,夏有福还没有出来。
夏长福和夏老头在外面等,夏荷也进书铺里面逛了逛。
一进书铺门,夏荷就看见夏有福正在和书铺掌柜说着什么,夏有福看见她进来问:“小荷有没有什么想借的书?”
夏荷还是一直保留着看话本子的习惯,但今天夏有福在她也不好太过放肆:“我先随意看看。”
夏荷说完便往里面走,挑了一本有关草药的书,又拿了些游记杂书之类的,最后忍不住又选了两本当下最火的话本子。
夏有福看见了也没说什么,笑着摇了摇头,转身付钱。
叔侄两人从书铺出来时,一人报了一大堆书。
夏长福看见了连忙去接夏荷手里的书,放到车厢里面。
今日也是在县城耽搁了很长时间,等他们赶到家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夏家早就做好了晚饭,左等右等的等不到他们回来。
夏老太一看见他们就埋怨:“不是说好了不回来这么晚吗?今儿怎么比昨天还要晚些。”
夏老头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有事耽搁了。”
夏老太懒得和他多说,帮着把东西搬下来道:“行了,赶紧吃饭吧,就等你们了。”
夏家堂屋里面点着好几根蜡烛,照的屋里灯火通明的。
张秀和李翠花眼疾手快的把饭摆好,大家一边吃一边说起今天买铺子和田产的事。
毫无意外,大家一听说田产和铺子都买了,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太好了,如今咱们家也是有家底的人了,以后就不怕了。”
夏老太激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去年我和你爹还在发愁、愧疚没给你们留下什么家业,谁曾想这才一年时间,咱们家就是有五六十亩地的人家了。
现在就算是我和你爹走了,有这些家底在,我们走的也能安心些。”
当父母的,操劳一辈子为的都是子女,夏家接二连三的出了这么多事,家产也被变卖的差不多了。
要不是今年挣了钱,置办了房子和田产,估计夏老头和夏老太走的时候也不能安心。
夏长福受不了这个气氛,出声打断道:“娘,好好的您说这干啥。
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不光买了田产还买了铺子,应该高兴才对,可不兴说这些话。”
“是啊娘,如今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咱们都应该高兴。”
夏老太闻言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笑着道:“好好好,高兴,娘高兴。”
夏老太连忙转移住话题,开始盘算起如今家里的银钱情况。
“咱们家在没有买地之前,一共有六百多两银子,这是你们都知道的。
虽说最近家里卖番椒油和青番椒酱菜一直都有进账,但是咱们收山货和皮子也没少往里面投钱。
还有老三定亲、订婚也没少花。
除去我之前给你们每房的三十两银子和老三聘礼的钱,买了田产和地之后,家里的钱也花的都差不多了。”
这点夏家人心里都有数,虽然最近家里没少挣,但是开荒、收货、夏有福订婚之类的也没少花。
夏老太说完,回房把装钱的罐子给拿了出来。
然后又把夏长福今天摆摊的钱和夏老头买地剩的钱,以及夏有福抄书的钱,全部放在一起。
“呐,所有的都在这里了,咱们一起动手数数吧。”
夏荷看着桌子上面所有的钱有些意外,虽然她早就心里有数了,可现在亲眼看到桌子上面的银钱还是有些吃惊。
结结巴巴道:“就、这么多了?”
“嗯,所有的都在这里了,一共是9两560文。”
夏荷扶额,怎么这买了地之后,家里就突然一下子回到解放前了。
而且这里面还包含了今天夏有福和夏长福摆摊抄书的钱。
夏老太看夏荷这模样,笑着打趣道:“要不是今天买地降了价,你爷都得问你借钱了。”
买地付钱的时候,夏荷还以为是夏老头提前数好了钱呢,没想到他是把所有的银子都带去了,刚好买完之后剩下几两银子。
怪不得当时夏老头付钱的时候,既有碎银子又有好多的铜板,合着是在家提前凑出来的呀。
而夏荷手里的钱也花了一大半,原本的500两银子,买铺子花了330两,如今还剩下170两银子。
夏荷从怀里掏出银票,拿出70两递给夏老太。
夏老太没收:“你干什么,家里钱够用不用你的钱,你赶紧收回去吧。”
夏老头也道:“是啊小荷,现在你爹每天都去摆摊,家里有进项完全够花用的,你赶紧把钱收回去吧,自己好好放在着。”
李翠花也帮着说:“你的钱你自己就好好收着吧,爹娘手里还有呢,花不着你的。”
“对,小荷你赶紧收回去吧,你忘了你奶每个月还给我们零花钱呢嘛,我们手里都有钱。”
说到这夏老太紧忙插话:“打断一下,从这个月开始,家里的零花钱全部取消,你们各房的先自己垫着,等公中有钱了在补给你们。”
这话一落大家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公中现在剩的钱之后,又都了然了。
夏老太怕因着家里没钱的事影响到大家,又补充道:“虽然咱们家现在钱不多了,但是这钱都换成了家底,家底厚了。
所以你们也不用特意省着吃花,和之前一样,该怎么花怎么花,家里每天都有进项的,饿不着你们。”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家里除了夏荷之外,其他人几乎没有花钱的机会,平常吃的用的都是公中出,就连零嘴都是公中买的,就算是给了他们零花钱,他们也没花过。
所以这话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甚至有没有零花钱,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
唯一有自觉的人就是夏荷了,都不用别人说她自己就已经对号入座了,再接下来的时间里,买东西之前确实会先考虑考虑是否必须要买了。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见他们来,帮着把东西放到车厢里面,然后就驾着牛车去取猪肉了。
三人顺利的取了猪肉,赶到夏有福常来的书铺时,夏有福还没有出来。
夏长福和夏老头在外面等,夏荷也进书铺里面逛了逛。
一进书铺门,夏荷就看见夏有福正在和书铺掌柜说着什么,夏有福看见她进来问:“小荷有没有什么想借的书?”
夏荷还是一直保留着看话本子的习惯,但今天夏有福在她也不好太过放肆:“我先随意看看。”
夏荷说完便往里面走,挑了一本有关草药的书,又拿了些游记杂书之类的,最后忍不住又选了两本当下最火的话本子。
夏有福看见了也没说什么,笑着摇了摇头,转身付钱。
叔侄两人从书铺出来时,一人报了一大堆书。
夏长福看见了连忙去接夏荷手里的书,放到车厢里面。
今日也是在县城耽搁了很长时间,等他们赶到家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夏家早就做好了晚饭,左等右等的等不到他们回来。
夏老太一看见他们就埋怨:“不是说好了不回来这么晚吗?今儿怎么比昨天还要晚些。”
夏老头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有事耽搁了。”
夏老太懒得和他多说,帮着把东西搬下来道:“行了,赶紧吃饭吧,就等你们了。”
夏家堂屋里面点着好几根蜡烛,照的屋里灯火通明的。
张秀和李翠花眼疾手快的把饭摆好,大家一边吃一边说起今天买铺子和田产的事。
毫无意外,大家一听说田产和铺子都买了,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太好了,如今咱们家也是有家底的人了,以后就不怕了。”
夏老太激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去年我和你爹还在发愁、愧疚没给你们留下什么家业,谁曾想这才一年时间,咱们家就是有五六十亩地的人家了。
现在就算是我和你爹走了,有这些家底在,我们走的也能安心些。”
当父母的,操劳一辈子为的都是子女,夏家接二连三的出了这么多事,家产也被变卖的差不多了。
要不是今年挣了钱,置办了房子和田产,估计夏老头和夏老太走的时候也不能安心。
夏长福受不了这个气氛,出声打断道:“娘,好好的您说这干啥。
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不光买了田产还买了铺子,应该高兴才对,可不兴说这些话。”
“是啊娘,如今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咱们都应该高兴。”
夏老太闻言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笑着道:“好好好,高兴,娘高兴。”
夏老太连忙转移住话题,开始盘算起如今家里的银钱情况。
“咱们家在没有买地之前,一共有六百多两银子,这是你们都知道的。
虽说最近家里卖番椒油和青番椒酱菜一直都有进账,但是咱们收山货和皮子也没少往里面投钱。
还有老三定亲、订婚也没少花。
除去我之前给你们每房的三十两银子和老三聘礼的钱,买了田产和地之后,家里的钱也花的都差不多了。”
这点夏家人心里都有数,虽然最近家里没少挣,但是开荒、收货、夏有福订婚之类的也没少花。
夏老太说完,回房把装钱的罐子给拿了出来。
然后又把夏长福今天摆摊的钱和夏老头买地剩的钱,以及夏有福抄书的钱,全部放在一起。
“呐,所有的都在这里了,咱们一起动手数数吧。”
夏荷看着桌子上面所有的钱有些意外,虽然她早就心里有数了,可现在亲眼看到桌子上面的银钱还是有些吃惊。
结结巴巴道:“就、这么多了?”
“嗯,所有的都在这里了,一共是9两560文。”
夏荷扶额,怎么这买了地之后,家里就突然一下子回到解放前了。
而且这里面还包含了今天夏有福和夏长福摆摊抄书的钱。
夏老太看夏荷这模样,笑着打趣道:“要不是今天买地降了价,你爷都得问你借钱了。”
买地付钱的时候,夏荷还以为是夏老头提前数好了钱呢,没想到他是把所有的银子都带去了,刚好买完之后剩下几两银子。
怪不得当时夏老头付钱的时候,既有碎银子又有好多的铜板,合着是在家提前凑出来的呀。
而夏荷手里的钱也花了一大半,原本的500两银子,买铺子花了330两,如今还剩下170两银子。
夏荷从怀里掏出银票,拿出70两递给夏老太。
夏老太没收:“你干什么,家里钱够用不用你的钱,你赶紧收回去吧。”
夏老头也道:“是啊小荷,现在你爹每天都去摆摊,家里有进项完全够花用的,你赶紧把钱收回去吧,自己好好放在着。”
李翠花也帮着说:“你的钱你自己就好好收着吧,爹娘手里还有呢,花不着你的。”
“对,小荷你赶紧收回去吧,你忘了你奶每个月还给我们零花钱呢嘛,我们手里都有钱。”
说到这夏老太紧忙插话:“打断一下,从这个月开始,家里的零花钱全部取消,你们各房的先自己垫着,等公中有钱了在补给你们。”
这话一落大家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公中现在剩的钱之后,又都了然了。
夏老太怕因着家里没钱的事影响到大家,又补充道:“虽然咱们家现在钱不多了,但是这钱都换成了家底,家底厚了。
所以你们也不用特意省着吃花,和之前一样,该怎么花怎么花,家里每天都有进项的,饿不着你们。”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家里除了夏荷之外,其他人几乎没有花钱的机会,平常吃的用的都是公中出,就连零嘴都是公中买的,就算是给了他们零花钱,他们也没花过。
所以这话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甚至有没有零花钱,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
唯一有自觉的人就是夏荷了,都不用别人说她自己就已经对号入座了,再接下来的时间里,买东西之前确实会先考虑考虑是否必须要买了。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