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被勾起的馋虫-《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怀揣着崭新的契书,一行人随便找了个小摊位,吃了一顿晚午饭。

  夏荷边吃着碗里的饭边问夏老头:“爷,还有没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了,要是没有的话咱们就去摊位上找我爹,这个点估计他也该收摊了。”

  “家里什么都不缺,倒是好久没吃新鲜的肉了,一会儿咱们去肉摊上面买点猪肉带回去,晚上好好庆祝庆祝。”

  夏荷喝了一口面汤,插话道:“好长时间没吃猪肉了,如今天气凉,肉也放不坏,可以多买点放家里。”

  夏有福点头:“对,可以多买一点放着,最近几天家里可能会有人来帮忙,多买点放着也省的来人了没肉菜。”

  “行,那就多买一点。”

  紧接着夏有福又继续道:“爹,一会儿你和小荷去买猪肉吧,我去趟书铺把我最近抄的书给送去,顺便在领些新书,一会儿结束之后我去摊位上面找你们。”

  如今夏有福暂时不需要去书院读书,在家里没事时就又做起了抄书的买卖。

  现在他有了秀才的名头,抄书的价格也比以往高了不少。

  平常在家只要没什么事,他就窝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抄书,顺便也能回顾一下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或者是抄一些自己没看过的书。

  虽然抄书费时间,但好在也能赚些钱。

  一边把书看了,一边又能挣些钱,一箭双雕的好事情。

  夏老头这会儿也想起了来时夏有福带来的那些书本,还在骡车上面放着呢。

  “你先去摊位上面拿书吧,一会儿我们买完了东西直接去书铺接你。”

  这样一来也能节省点时间,夏有福也不需要多跑一趟。

  “行,那我现在就去,一会儿咱们书铺见。”

  夏有福说完这话,把碗里的面汤喝完,拿出手帕擦了擦嘴,起身往夏长福摆摊的方向走去。

  反观夏荷就一点都不着急了,不紧不慢的喝着碗里的面汤,夏老头就在一旁等她。

  等夏荷喝完最后一口面汤,把碗放下,祖孙两个付了钱,悠哉悠哉的往卖猪肉的摊子上面走。

  临近过年,买猪肉的人特别多,屠户杀的猪也多,所以哪怕这会儿他们来的有些晚了,肉摊上面还是摆了不少的肉。

  夏老头挑挑拣拣的买了将近十斤重的五花肉,接着又选了一斤左右的瘦肉,留着回去炒肉丝吃。

  夏荷就在一旁看着他挑选,余光不小心瞟到了摊位一角的猪下水,眼睛一亮。

  她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过猪下水这玩意儿了,主要是这东西收拾起来麻烦,夏家人又天天在忙,也没想起买过这东西。

  今儿让她给看见了,肚子里面的馋虫瞬间就被勾了起来。

  夏荷用手拍了拍夏老头的胳膊,示意他往猪下水的方向看。

  “想吃了?”

  “嗯,买些回去吧,咱们家好久都没吃过这些了。”

  “行啊,想吃就买。”

  依照夏老头宠爱夏荷的性子,夏荷想买什么他都不会反对,比夏老太还好说话呢。

  “老板,你这里是几幅猪下水啊?”

  肉摊老板看了一眼放在摊位上面快一天的猪下水,总算是有人问价格了,笑着道:“这下水有点多,还有三副呢,大爷您都要吗?要是都要的话我给您便宜点。”

  下水这玩意不好卖,处理起来特别麻烦,普通人家不会做,也很少有人买回去吃。

  尤其是冬天,洗这玩意更费工夫,水又冷又冰的,就更没有人愿意买了。

  快过年了,大家有点闲钱都更愿意买一些肉来大打牙祭,这下水就更卖不出去了。

  夏老头闻言没答话,又问起一旁的猪头和猪蹄。

  “这个不多了,猪头还有两个,猪蹄四个。”

  夏老头看了夏荷一眼,似是在问她的意思。

  夏荷回他:“要不都要了吧,天冷放不坏,煮了慢慢吃。”

  “行,那就都要了。”

  这看着买的是有些多,但是夏家吃饭的人更多。

  天气冷肉放不坏,煮好之后炒菜吃很方便,而且这东西便宜,顿顿菜里都有肉味,吃着确实划算。

  夏老头付了钱,肉摊老板看他们买的多,还非常热心的送了他们几根大骨头,夏荷笑着一并收下了。

  “爷,这东西有些重,咱们背回去也麻烦,要不一会儿走的时候让爹拐个弯来取呢?”

  夏老头看向他买的那两个猪头,以及三副下水确实有些为难。

  这些东西全部加在一起可不轻,背的话他也能背的动,可这地方距离夏长福摆摊的地方远,背过去确实要费些力气,走的也慢些。

  “行,那就一会儿过来拿吧,反正一会就去书铺也要路过这边,拐个弯的事。”

  肉摊老板听他们两人这么说,也非常热情道:“大爷把东西放我这里您尽管放心,我保证一丁点都不会少,该多少还是多少。”

  都是在县城里面经常摆摊的商贩,信誉是最重要的,这点夏老头倒没担心。

  向肉摊老板道了谢之后,爷孙两个又不紧不慢的往夏长福摆摊的方向走。

  路上两人还碰见了卖糖的小商贩,夏荷又给四牛和夏栀买了一些带回去。

  “小荷不是喜欢吃那家的点心吗?走咱们去买两包。”

  夏老头说着就要转身朝糕点铺子走,夏荷见状连忙拉住了他:“爷,咱们今天不买了,小叔成亲的时候杜家回了不少的糕点,家里还有呢,等吃完了再买。”

  夏老头对这事不太清楚,有些不信的反问:“真有?”

  夏荷点点头:“真有,家里还有好多呢,都是四福斋的点心,贵着呢。”

  “那行吧,糕点这玩意儿放久了也不好吃,等吃完了爷再给你买。”

  夏老头和夏老太都是疼孩子的,自从家里条件好了之后,糕点零嘴就没断过她们的。

  平时别人送的糕点零嘴夏老太都留着给他们吃,也没放着送人,偶尔吃完了家里谁来县城的时候也会买些回去。

  别的不说,在吃的方面夏老太就没亏待过大家,要不然夏家人一个个的也不会气色这么好。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