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老汉和两个儿子都是庄稼汉,别的手艺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功攒够了娶媳妇的钱。

  之后的几年里,小儿子也成了婚,还起了房子。

  如今他年岁大了,干不动了,就留在家中带起了孙儿。

  说到最后,老汉语气中尽是感激,

  “老头子我一天书也没读过,却知道现在的皇帝是顶顶好的皇帝,他让老百姓能吃饱穿暖……”

  他年幼时,村里人只要听到朝廷征徭役,脸色登时就变了。

  四处花钱找门路免除徭役,但现在十里八村一听到官府征收徭役,都抢破了头也要让家里人占上一个名额。

  他大儿子也是幸运,偶然一次机会,被官府的人赏识,现在被带到铁路上做工去了。

  小儿子也沾了大儿子的光,现在也在铁路上当工匠。

  虽说苦点累点,但他们都知道,若是学精了,日后一家子吃饭就全靠这门手艺了。

  说不准还能供一个读书人出来,从此改换门庭,吃上皇粮呢!

  老汉这般想着,眼睛不由得瞄了瞄胤礽身后的少年们。

  这些娃娃身上穿的也都是绫罗绸缎,长得也都白白净净,一看就是有学问的。

  他也得把他孙子培养成读书人才行。

  元宝听得与有荣焉,一张小脸上尽是骄傲和孺慕,其余少年们闻言,看向胤礽的眼神中也尽是钦佩和恭敬。

  胤禩悄悄看了旁边的二哥两眼,发现他脸上还是那副宠辱不惊的表情,心里头不由得暗暗佩服。

  若换做是他被人夸成这样,指不定乐成什么样。

  二哥居然毫无反应。

  啧……

  养气的功夫真足。

  胤礽心里头倒是没有多少自豪,他见过后世的老百姓家里头是什么光景,所以并不觉得眼前老汉家里头的日子有多好过。

  整个村子,像是老汉家里头这般吃饱穿暖的人家还不到一小半,这算什么好日子?

  真正好过的,是后世那些发达国家的平民百姓。

  那些地方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每年一半多的时间都在世界各地旅游,见识人文,享受生活。

  不必每天起早贪黑的,只为了获得那一点子口粮累死累活。

  现在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去的。

  他要让所有的炎黄子孙不缺肉吃,不缺衣穿,走出国门到任何地方去都受人尊敬,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要用汉语交流。

  这满屋子的人。

  没有一个人知道胤礽的志向。

  他也没有透露出去的意思。

  他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于他而言,坐在皇位上的每一日都弥足珍贵。

  在老汉家吃了一顿并不是多丰盛的午饭后,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的出了村子。

  老汉带着小孙子将他们送到村口,回到家才听老婆子说,家里的餐桌上放了一锭金子。

  老汉拿起金子咬了一口,看着上头的牙印儿,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老婆子,咱这是遇上贵人了!”

  “可不是嘛!方才俺还心疼杀掉的那两只鸡,没想到还能得一块金子,这得有十两了吧?老大他俩一年也挣不到这么多金子!”

  老妪也是激动的不行。

  这十两金子能在村里头起一栋不小的宅院了。

  谁能相信这是用两只鸡和几斤红薯干换的?

  老汉喜滋滋的把金子收到炕头,

  “这下子能给小宝他们再做两身冬衣了,之前小宝还说在学校里,同窗穿得都是新棉衣呢……”

  “小宝成绩不错,比老大家的那个脑瓜子要灵活一些,咱们日后指不定还得靠小宝光耀门楣,是得好好待他。”

  老两口窝在炕上取暖,看着外头又飘起了雪花,感慨道,

  “以后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儿了!”

  那天下午,胤礽又带队去了几个村子逛了一圈,不过并未去人家里头蹭饭了,只是找到里正询问了一些事情,得知百姓们如今的生活安稳便足够了。

  一群半大孩子,在见识到此地百姓与草原牧民生活的巨大差异之后,心里头也悄悄种上了努力进学,为君分忧的种子。

  十月中旬,北巡的队伍终于回到了京城。

  回京之后,康熙不愿再去住启祥宫了,直接让人通知了胤礽一声,便将收拾收拾行李去了畅春园。

  胤礽并未横加阻拦。

  在朝中经营已有十年之久,他已经将所有武装力量都握在了自己手中。

  即便康熙想再搞点事儿出来,他也有信心以雷霆之势将之镇压。

  而且,明年便是康熙的大限之期,他又在最年老体衰的时候出去遛了一圈,现在还能撑着身子不倒下已是不易。

  康熙离开紫禁城之后,日子又归于了平静。

  胤礽还以为年前能收到西边老四和十三的消息么,然而他等了又等,也没能收到任何只言片语。

  他心里头有点忐忑。

  但又想到老大已经带上武器弹药去支持他们了,以老大带兵打仗的经验,想来他们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才对。

  这般想着,胤礽的心就放下了一大半。

  年关之时,散落在大清各地的兄弟们也都回到了京城。

  十四也不例外。

  时隔大半年,再回到繁荣依旧的京城,他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哪怕临走之前,他已经对这次差事的艰苦有了些预测,但真正出京,参与到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吃苦。

  虽然他不必真的和那些百姓一样吃糠咽菜,仅仅只是跟着他们一块儿住在工地上,就让他觉得甚是枯燥无聊了。

  更不必说,为了不让人看轻,他还要仔细与工部的人对接工程细节,整日在外头风吹日晒雨淋,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他便晒成了跟当地人一样的肤色。

  他要是以这副尊容在宫宴上亮相,肯定会引得众人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