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锦鲤-《跑男:开局撕名牌,白露崩溃》

  “看我的,这才叫标准,煮出来保证每块都吸足汤汁。”

  李辰撇撇嘴,也拿起馍使劲掰,可他掰的馍块不是太大像骰子,就是太小成了渣,有的还带着没掰断的硬边,像块小月牙。“差不多就行呗,反正都是进肚子,” 他嘟囔着,把掰好的馍推到服务员面前,声音里带着点撒娇,“给我多加点肉,要肥的!肥的才香!”

  雨琪和白露凑在一张桌上,手指纤细得像嫩葱,捏着馍块一点点掰成米粒大小。“你看你掰的,真好看,” 雨琪看着白露碟子里的碎馍,像撒了把白玉粒,匀匀实实的,“我这都掰成块了,有的还带着硬芯呢。” 她皱着眉头,把一块太大的馍又掰了掰,却不小心掰飞了,掉在地上滚了两圈。

  白露笑着把自己的碟子里的碎馍拨给她一些,指尖碰到雨琪的手背,暖暖的:“没关系,反正煮出来都好吃,马老板的汤好,再大的块也能煮软。” 她拿起糖蒜咬了一口,“咔嚓” 一声脆响,酸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带着点蒜的辛辣,立刻解了肉香带来的腻,让人口水直流。

  范成成扶着眼镜,掰馍的动作慢悠悠的,像在雕刻什么艺术品。“这馍得顺着纹理掰,”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指着馍上细密的纹路,“你看这面发得多好,纹路都是顺着一个方向的,这样煮的时候才能充分吸收汤汁,口感才好,外软里韧。” 沙易在旁边点头附和,手指还在馍上比划着,两人凑在一起研究掰馍的诀窍,像两个老学究,引得旁边桌的大爷直笑:“俩小伙子研究得挺认真啊,这掰馍哪有那么多讲究,自己吃得舒服就行!”

  呵呵举着相机对着桌上的馍拍个不停,镜头里的粗瓷碗、黄馍块、红辣酱,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她突然拽了拽郑楷的胳膊,把相机塞到他手里:“快,给我拍张‘认真掰馍’的照片,得把这糖蒜也拍进去,发朋友圈肯定有人问在哪吃的,到时候我就说是秘密基地。” 郑楷不耐烦地挥挥手,嘴角却偷偷勾起,还是配合地举起相机,镜头里的呵呵正低着头,睫毛长长的,鼻尖上沾着点馍屑,像只偷吃的小松鼠。

  张真元早就掰完了,他的馍掰得大小不一,却胜在速度快。他举着碗喊:“老板,我的好了!多放香菜和辣子!要那种红彤彤的油泼辣子,看着就有食欲!” 马老板接过碗,手腕一抖,往里面舀了两大勺羊肉汤,汤里还带着几块肉渣;接着撒上薄如蝉翼的羊肉片,粉白相间的肉片在热汤里打了个卷;又抓了把晶莹剔透的粉丝,粉丝滑溜溜地钻进汤里;最后浇了勺红彤彤的辣椒油,油花在汤上漂成一片红,像朵盛开的花。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馍就好了,冒着的热气模糊了张真元的眼镜片。

  “哇,真香!” 张真元端着碗,小心翼翼地吹了吹,镜片上的雾气渐渐散去。他舀起一勺汤喝下去,烫得直吐舌头,舌头伸得像小狗,却还是喊,“太鲜了!这汤里肯定放了不少好东西,比我在家煮的方便面好喝一百倍!不,一千倍!”

  众人的泡馍陆续端上来,碗里的羊肉片薄如纸,能透出底下的粉丝;粉丝晶莹剔透,像玻璃丝;香菜绿得发亮,像刚从地里摘的;辣椒油在汤上漂成一片红,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唾液腺疯狂分泌。李辰埋头猛吃,嘴里塞得鼓鼓的,脸颊像只塞满了食物的小仓鼠,含糊不清地说:“好吃…… 太好吃了…… 这肥肉一点不腻,入口就化了……”

  郑楷斯斯文文地用勺子舀着吃,每一口都要吹凉了再送进嘴里。他还不忘点评,像个美食家:“这汤熬得够火候,至少得四个小时,你看这汤色,乳白乳白的,没有一点杂质;羊肉炖得烂,轻轻一抿就下来了;馍也吸足了味儿,软中带点嚼劲,确实比别的地方强,那些连锁店里的根本没法比。” 他夹起一块糖蒜放进嘴里,酸甜解腻,吃得一脸满足,眼睛都眯成了缝。

  姜柏宸把自己碗里的羊肉夹给白露几块,都是带点筋的部位,他知道白露爱吃这个。他看着她小口小口地吃,像只乖巧的小兔子,眼里满是温柔,像盛着一汪春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烫着了就不好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纸巾,帮她擦了擦嘴角的汤汁,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易碎的珍宝,“不够再点一碗,我看你没怎么吃呢。”

  白露摇摇头,把自己碗里的粉丝夹给他一大筷子,粉丝滑溜溜地缠在他的勺子上:“你吃,我够了,我刚才吃了糖蒜,有点饱。”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碗里的食物不知不觉换了大半,你的羊肉进了我的碗,我的粉丝跑到你的勺里,温馨得像幅画。

  老周喝了口汤,抹了抹嘴,手背沾了点油渍:“怎么样?没骗你们吧,这才是西安的味道,接地气,实在。” 他指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照片已经泛黄,边角有些卷曲,“你看这张,还是我爸带我来吃的时候拍的,那会儿我才这么高,到我爸腰这儿,穿着开裆裤呢。” 照片里的小男孩举着个比脸还大的碗,吃得满脸都是汤。

  众人边吃边聊,说笑着李辰掰馍的 “豪放派” 风格,谈论着刚才在罔极寺看到的唐代石碑,还猜着马老板的汤里到底放了多少种调料。窗外的阳光透过木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像块大棋盘;和碗里冒出来的热气混在一起,暖融融的,把每个人的脸颊都熏得红扑扑的。直到每个人都吃得肚子鼓鼓的,像揣了个小皮球,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舌头还在嘴里回味着泡馍的鲜香,连牙缝里都带着肉香。

  “走了,” 老周结了账,钱票在他手里捻得 “哗哗” 响,他拍了拍圆滚滚的肚子,发出 “砰砰” 的声音,“下午去清真大寺,消化消化食儿,那寺里的路得走一阵子呢。”

  众人打着饱嗝往外走,脚步都有些沉重,像群刚吃饱的小企鹅。张真元还回头望了望那家泡馍店,玻璃门上的 “老马家泡馍” 四个字在阳光下闪着光,他舔了舔嘴唇,嘴角还沾着点红油:“晚上还能来吃吗?我还没吃够,刚才光顾着吃了,都没细细品味。” 惹得大家一阵笑,笑声在巷子里回荡,惊飞了墙头上的几只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的青砖灰瓦,留下几声 “叽叽喳喳” 的叫声,像在说 “下次再来呀”。

  从泡馍店出来,阳光比上午更烈了些,像团烧红的火球悬在头顶,晒得巷子地面发烫,脚踩上去都能感觉到热气顺着鞋底往上蹿。老周领着众人往巷子口走,鞋底踩在青石板上,发出 “嗒嗒” 的轻响,节奏慢悠悠的,像是在给这慵懒的午后打着节拍。张真元还在没完没了地念叨着泡馍的滋味,唾沫星子随着说话的节奏飞出来,手不自觉地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指尖按下去能留下个浅浅的坑:“真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小店,味道这么绝,那羊肉炖得入口就化,汤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晚上说啥也得来二刷,再配两瓣糖蒜,绝了!”

  李辰抬手拍了他胳膊一把,掌心拍到肉上发出 “嘭” 的一声,笑着说:“就知道吃,你这肚子都快赶上孕妇了,小心吃成个球,一会儿逛清真大寺都走不动道,到时候我们可没人给你抬轿子。”

  “才不会,” 张真元梗着脖子反驳,脖子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逛寺庙正好消化,那么大的地方,多走几圈说不定还能再吃点别的小吃呢,我刚才好像看到巷口有卖甑糕的。”

  众人说说笑笑地回到大巴车上,刚一落座,空调吹出来的凉风就裹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扑过来,与外面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舒服得让人忍不住叹了口气。老周发动车子,发动机 “嗡” 地一声轻响,方向盘轻轻一转,大巴车就像条灵活的鱼,汇入了街道的车流。车窗外,西安的街景缓缓向后移动,有骑着电动车的大爷驮着一筐新鲜的桃子,竹筐边缘用红绳绑着,桃子的红晕在阳光下像抹了胭脂,看着就甜;有卖冰棍的小贩推着自行车,车后座的保温箱上盖着块厚棉被,被太阳晒得有些发黄,时不时有人停下来买一根,撕开包装袋的 “刺啦” 声清脆响亮,仿佛都能透过车窗传进来,让人跟着咽了咽口水。

  “前面就快到化觉巷了,” 老周指着前方的路口,那里立着块蓝底白字的路牌,“清真大寺就在巷子里,别看外面热闹得像菜市场,一进去就清净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果然,车子拐进化觉巷,喧嚣声似乎一下子被巷子两侧的高墙过滤掉了大半。巷子不宽,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木门上大多挂着铜环,门楣上雕着花纹。有的卖着精致的回族手工艺品,木雕的盒子上刻着复杂的缠枝莲纹,打开盖子还有淡淡的松木香味;有的摆着刚出炉的馓子,金黄酥脆,像一圈圈的小太阳,堆在竹筐里冒着热气,香气顺着敞开的门飘出来,带着点芝麻的焦香,勾得人刚吃饱的肚子又开始咕咕叫。

  大巴车在巷口停下,众人下了车,脚刚落地就感觉到一股凉意,比外面低了好几度。跟着老周往里走,没走几步,就看到一扇古朴的朱漆大门,门漆被岁月磨得有些斑驳,露出底下的木色,门楣上挂着 “清真寺” 的匾额,黑底金字,字体端庄大气,笔画间透着股沉稳。门口蹲着两只石狮子,与常见的石狮不同,这两只石狮的线条更显圆润,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笑,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平和,爪子下的绣球也雕得格外精致。

  “这就是西安清真大寺了,” 老周伸手摸了摸门上的铜环,铜环被摸得锃亮,“始建于唐朝,后来又经过多次重修,你看这门,还是明清时候的样式呢,门框上这些花纹,都是那会儿工匠一点点雕出来的。”

  推开大门,“吱呀” 一声轻响像穿越了时空,一股清幽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点草木的清香和淡淡的香料味,与外面的热闹截然不同。院子里铺着青石板,被来往的脚步磨得光滑如镜,能映出头顶的树影,几棵老槐树的枝叶在头顶交织,像撑开一把巨大的绿伞,投下大片的绿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一张晃动的网,光斑随着风轻轻移动,像一群跳跃的小精灵。

  范成成一进院子就被眼前的建筑吸引了,眼睛瞪得溜圆,他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你们看这建筑,果然是中西合璧!既有中国传统的歇山顶,飞檐翘角跟故宫的似的,又有伊斯兰教的装饰元素,太奇妙了。” 他指着屋檐下的雕刻,手指都有些发颤,“这上面的花纹,有牡丹,还有阿拉伯文的经文,两种文化融合得这么自然,就像天生就该在一起似的。”

  沙易也凑了过去,鼻子都快贴到柱子上了,仔细看着那些雕刻:“确实不一般,你看这刀法,多细腻,牡丹的花瓣层层叠叠,连花蕊都雕得清清楚楚,像真的一样,仿佛风一吹就能飘起来。”

  雨琪和白露则被院子里的喷泉吸引了。喷泉不大,用汉白玉砌成,中间的石雕莲花栩栩如生,花瓣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水从莲花的中心涌出来,“叮咚” 作响,像在弹奏一首轻快的曲子,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落到水面上又荡开一圈圈涟漪。池子里的锦鲤悠闲地游着,有红的、白的、花的,看到有人过来,也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