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老胡小胡-《活在民国当顺民》

  吉利不吉利的,小孙反正是听进去了。

  中午啃窝头的时候,抓了把破伞就去胡大夫那走了一圈儿。

  回来的时候,手上还似模似样的缠了点儿纱布。

  杨福平称赞道:“老胡可真是新潮啊,连西医的手段都学上了。”

  小孙怎么都瞅着自个手上的纱布不舒服:“这么一整,我媳妇非得以为我手断了不行。

  这个小胡大夫,真是不怕事儿大!”

  杨福平反问:“小胡?”

  小孙点头:“胡大夫的儿子从小本子那留学回来了,把自个儿家的医馆儿整的中不中洋不洋的。

  我一过去就被他拉住了,说这种小伤不要钱,三天就见好。

  我一想,又没见血又没碰到骨头的,反正不要钱,那就试试吧。

  老胡大夫在一边儿气的吹胡子瞪眼,我瞅着爷俩象在打擂台呐!”

  杨福平也挺奇怪,去了东洋学了那么大学问回家,怎么不去大医院,反倒钻进自家的小医馆儿里,莫不是学的不行?

  杨福平犯嘀咕的时候,胡大夫正在医馆儿里跟儿子争执。

  胡大夫苦口婆心:“你学的这么些东西,在我这儿没有用,连着三天了,你看看,除了粮店的小伙计,谁还买你的账。

  人家信西洋那套玩意儿的,都去大医院了。

  但凡进咱们家这益元堂的,都是些老街坊,人家就不信你学的那套玩意儿。”

  小胡也很犟种:“什么叫玩意儿,爹,我那是正经的医学,比咱家这些个树根草皮有用的多!

  您也这么大岁数了,早点儿在家颐养天年多好,这医馆儿交给我,我保证把咱家的招牌发扬光大!”

  胡大夫要气蒙圈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给医馆儿全弄成西洋的那一套。

  气的手都张开了,又舍不得往孩子脸上招呼。

  要说祖辈儿学医的,怎么出了这么个反骨仔,还得从小胡他娘说起。

  小胡他娘,肚里长了个瘤子,喝了两年汤药,人还是没什么好转。

  又送进了大医院,大夫的意思,送来的晚了,要是早几年,说不定还能开个刀试试。

  这句话估计是记到小胡的心里。

  打从他娘走了之后,小胡就拒绝学中医,觉着中医都是骗子,靠运气看病。

  老胡想到早逝的媳妇,攒起了力气也散掉了:“算啦,你这么大人了,出去干啥自个儿掂量着,家里的医馆儿你就别惦记啦,真想坐馆儿的话,我给你另外找个地方去。”

  小胡坐在桌前,闷不作声。

  爷俩就这么一天天的盯着门外的雪花儿,相对无言。

  小孙过了两三天去换手上的纱布跟药,雪已经停了。

  小胡大夫就没那么热情了。

  小孙回来抱怨:“头一回手上都没什么好皮了,人家还拿着雪白的棉花团儿给我又是沾又是吹的。

  这回都结痂了,那手重的呦,差点儿给我手指头戳个窟窿。”

  下雪不冷化雪冷,杨福平不想动,揣着袖子缩在财务室里烤炉子:“你没问问,小胡大夫怎么不高兴?”

  小孙还真想了下:“估摸着是没人找他看病吧。

  反正除了我,我就没见有第二个。

  嗨,真是便宜没好货!”

  二平没忍住:“你没掏钱好吧。你看这么几天,也没化脓也没肿的,不错啦!”

  小孙赞同道:“这倒是,要不是看着效果还不错,我今儿肯定忍不下去。”

  杨福平以为,这就是个小事儿,大家一说一笑弃之脑后了。

  没成想,又过了没几天,晚上回家的时候,看见胡同口益元堂的大门被贴上了封条。

  到家之后,就看见传说中的小胡大夫,正耷拉着脑袋坐在自家堂屋里。

  林老师、小韩师傅、四爷家的老大远宏叔跟郭大厨,正围在一圈商量着什么。

  看见是杨福平回来,赶紧招呼着让他落座。

  杨远信跟儿子介绍:“老胡给人治肺痨,把人医死了。

  人家去派出所报案,结果人被抓了,店也被封了。”

  人都被治死了,杨福平想不明白,这一群街坊邻居聚一起干嘛,劫法场岁数也太大了!

  杨远信仿佛明白儿子心里在想什么,继续解释道:“小胡觉着······”

  小胡大夫突然插话:“杨大爷,我自己说吧。

  这么几十年的街坊邻居,我爹那医术其实大家都清楚。

  最多没什么疗效,但是治死人是不太可能的。

  我现在就是怀疑,是不是这人恰巧病的该死了。

  或者有人不想让她活?

  要真是查出来就是我爹的责任,那什么也不说了,我们该赔多少赔多少。

  要不是的话,也能能老头稀里糊涂背这么口黑锅!”

  杨福平听着话里有话:“什么叫有人不想让她活?”

  小胡大夫哑着嗓子:“我跑了一天啦,许是那家人有些个招人恨,他们一个胡同的街坊告诉我的。

  死了的这大姐,男人在外面儿有人!

  早几年就听俩人在家吵架,男的说她,你怎么还不死,早死了好给人誊位儿!”

  虽说早就知道了物种的多样性,可这么直白的诅咒枕边人,杨福平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继续问小胡:“你跟派出所的人说这事儿了吗?”

  小胡苦笑:“我提了,可人家明显没当回事儿。而且我这身份,人家一听我是日本留学回来的。

  看我的眼光跟看汉奸差不多!”

  杨福平问了派出所之后,算是明白这一群人围在自个儿家的原因。

  这案子还真是归易三胜他们管。

  于是谨慎的跟小胡大夫说道:“今儿肯定不行,我明儿先去看看情况再说行不?”

  小胡大夫连连感谢:“这事儿,我也明白急不来,可为人子的总是多担一份心。

  杨站长您受累,我明儿一早就把打点的钱给您送来。”

  杨福平有心拦着,可转念一想,还不如先收下来,等打听清楚什么事儿,需不需要花钱之后再说吧。

  这回拒的狠了,怕人说自个儿不尽心。

  翻过天儿来,杨福平先去了趟粮店,跟店里的伙计们都打了声招呼。

  然后歪歪斜斜的骑着自行车,直奔易三胜所在的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