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现在都在干什么?”沐津问道。
“水师现在正在清剿各处湖泊里的水贼,没有个一年半载的功夫,空不出手来。”葛栩答道。
沐津默然。
自古以来,剿匪就不是一件很好干的活,尤其是在生产力不发达,基层组织也不行的时代。想前世共和国建国后之所以能剿匪成功,就在于基层组织的完备,将土匪变成了无根之萍。
而在大虞剿匪……
别指望能彻底剿灭土匪,只能是减轻匪患。
而且,七成的土匪水贼,都是当地百姓渔民的第二职业。平时种田打鱼,看到有肥羊上门的时候抢一把,而且,他们更多的是只要钱粮布匹,尤其是粮食布匹,并不追求杀伤人命。
水师现在剿灭水贼,主要针对是那些死心塌地当水贼的,只是将水贼当第二职业的渔民,只要别被水师碰上,水师懒得管。
因为那是真的会杀不胜杀。
“倭寇的军备精良否?”知道水师短时间空不出手来,沐津就问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
“捷报里没有提及。”朝歌答道。
沐津和葛栩对视了一眼,葛栩开口道:“殿下,可是要去看看?”
沐津摇头道:“没必要,让下面的写一封公文,详细描述就行了。速度要快,就送到镇抚使府这边来,反正孤还要在这里待几天。”
“是,殿下。”朝歌立即就派人去了。
“朝将军,你继续忙你的吧,孤和葛相继续去体察民情。”沐津起身道。
“恭送殿下,恭送尚书令。”
出了镇抚使府,两人继续在街上逛了起来。
“殿下,您不会是想先灭了倭人吧?”走了一段路,见沐津脸色有点不虞,葛栩开口道。
“嗯,能早就没必要晚。”沐津点头道,“靠着一个大岛,就敢觊觎我大虞的土地,这样的敌人,早拍死早安心。”
“现在快到了海上刮大风的时节,不适宜出征。”葛栩道。
“孤知道。”沐津很是不甘,毕竟前世的沐津可是有个梦想,那就是看那四个岛上绽放一些小小的蘑菇。本来以为这个世界是没有的,没想到,也有倭寇啊。
开心,很开心,但不能立即动手,又很不开心。
“殿下,苏老太傅雄心不减,想大力开拓东北,为大虞拓出一片大大的疆土。”葛栩是懂得转移话题的,“可是,靖北军的粮食,可支撑不起老太傅的雄心壮志啊。”
“这个老太傅,都一把年纪了还想着开疆拓土。”沐津明白葛栩的意思,“江南今年应该会是个丰年吧?”
葛栩点头道:“少了世家豪强的盘剥,即使是减税,收上来的粮食保守都不低于六百万石。”
“六百万石?”沐津吓了一跳,“减税之下还能收税粮到六百万石?”
要知道,西南经过沐津苦心经营,一年的税粮收入也不过才一千一百万石。况且,能有这么多还托了秫这个大杀器。而在江南,百姓们更喜欢种梁和谷,秫这玩意没什么人种的。
要是按照正常的赋税来收的话,岂不是说江南这边的税粮可以到一千八百万石?
葛栩叹口气,西南虽然有秫这么个大杀器,但西南的山区太多了,大规模的平地也就锦屏、崖林、墨阳等少数几个郡。如果不是沐津大力推广种秫,且在丘陵地区推广梯田,一年的税粮哪能有一千一百万石,能有个四百万石就是大丰之年了。
江南这边则不一样,虽说山也多,但平地也多,尤其是江南的大小水脉和湖泊极多,可是称为水乡。哪怕是不修建什么水利工程,田地都灌溉极易。
西南地区水虽然也不少,但多是江河,湖泊极少,导致西南地区要想灌溉的话,必须要有水利工程。而水利工程如果没有官府牵头的话,哪怕是小打小闹的,修建的难度都不小。
“江中之地一年的税粮是多少?”沐津赶紧问道。
“江中之地吃亏在沼泽太多,一年的税粮不过才五百万石。”葛栩叹道。
沐津也无语,江中之地的人口过于集中在北边,南边是大片大片的荒芜之地。除了几处沿江的平坦之地,还有山岭间的谷底有人烟外,其余地方真的可以说是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
这么说吧,如果不算江中蛮族的人口,江中南边在朝廷籍册上的人丁,不过才十八万人。
不过,江中蛮族的人口倒是不少,看这次襄助朝廷收复江中之地,蛮族拼凑出了五万援兵就可见一斑了。
按照十人养一兵来算,蛮族可是当有五十万的人丁。
不过,这点人放在整个江中南边那地盘上,也是九牛一毛。
要知道,武夏这个江中第一大城,可是有人丁三十万。这还是只算了住在城里的人口,如果算上附属的县城和村镇,妥妥的人口近百万。
一边繁华如斯,一边荒凉如斯,到哪说理去。
一想到了江中南边,沐津忍不住又想到了岭南之地,顿时更头疼起来。因为岭南这么一个地盘相当于江中和江南加起来总和还有多的地方,人丁不过才六十万。
一想到六十万人散布在那么广阔的地盘上,沐津的嘴角就直抽抽。
可是,谁让岭南多瘴疠呢。
哪怕就是江中、西南和江南三地的人,到了岭南都经常上吐下泻,至于更北边的人到了岭南,那就真是呵了个呵的。
大虞流放官员,一听到是流放岭南,就等于是判了个不是死刑的死刑了。
可是,如果大力移民过去,光靠岭南那边自己生孩子,什么时候才可以将岭南给开发出来喔。
要知道,岭南的粱可是能一年四熟的!
有充足的粮食保证,沐津才有在大虞大兴工商的底气,否则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玩小农经济吧。
葛栩是很懂沐津现在在想什么的,当即开口道:“殿下,饭是要一口口吃的,路是需要一步步走的,慢慢来吧。”
沐津愣了下,对着葛栩施了一礼道:“多谢葛相开导,是孤着相了。”
葛栩受了沐津这一礼后回礼道:“臣下哪怕粉身碎骨,也必助殿下的大志!”
“水师现在正在清剿各处湖泊里的水贼,没有个一年半载的功夫,空不出手来。”葛栩答道。
沐津默然。
自古以来,剿匪就不是一件很好干的活,尤其是在生产力不发达,基层组织也不行的时代。想前世共和国建国后之所以能剿匪成功,就在于基层组织的完备,将土匪变成了无根之萍。
而在大虞剿匪……
别指望能彻底剿灭土匪,只能是减轻匪患。
而且,七成的土匪水贼,都是当地百姓渔民的第二职业。平时种田打鱼,看到有肥羊上门的时候抢一把,而且,他们更多的是只要钱粮布匹,尤其是粮食布匹,并不追求杀伤人命。
水师现在剿灭水贼,主要针对是那些死心塌地当水贼的,只是将水贼当第二职业的渔民,只要别被水师碰上,水师懒得管。
因为那是真的会杀不胜杀。
“倭寇的军备精良否?”知道水师短时间空不出手来,沐津就问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
“捷报里没有提及。”朝歌答道。
沐津和葛栩对视了一眼,葛栩开口道:“殿下,可是要去看看?”
沐津摇头道:“没必要,让下面的写一封公文,详细描述就行了。速度要快,就送到镇抚使府这边来,反正孤还要在这里待几天。”
“是,殿下。”朝歌立即就派人去了。
“朝将军,你继续忙你的吧,孤和葛相继续去体察民情。”沐津起身道。
“恭送殿下,恭送尚书令。”
出了镇抚使府,两人继续在街上逛了起来。
“殿下,您不会是想先灭了倭人吧?”走了一段路,见沐津脸色有点不虞,葛栩开口道。
“嗯,能早就没必要晚。”沐津点头道,“靠着一个大岛,就敢觊觎我大虞的土地,这样的敌人,早拍死早安心。”
“现在快到了海上刮大风的时节,不适宜出征。”葛栩道。
“孤知道。”沐津很是不甘,毕竟前世的沐津可是有个梦想,那就是看那四个岛上绽放一些小小的蘑菇。本来以为这个世界是没有的,没想到,也有倭寇啊。
开心,很开心,但不能立即动手,又很不开心。
“殿下,苏老太傅雄心不减,想大力开拓东北,为大虞拓出一片大大的疆土。”葛栩是懂得转移话题的,“可是,靖北军的粮食,可支撑不起老太傅的雄心壮志啊。”
“这个老太傅,都一把年纪了还想着开疆拓土。”沐津明白葛栩的意思,“江南今年应该会是个丰年吧?”
葛栩点头道:“少了世家豪强的盘剥,即使是减税,收上来的粮食保守都不低于六百万石。”
“六百万石?”沐津吓了一跳,“减税之下还能收税粮到六百万石?”
要知道,西南经过沐津苦心经营,一年的税粮收入也不过才一千一百万石。况且,能有这么多还托了秫这个大杀器。而在江南,百姓们更喜欢种梁和谷,秫这玩意没什么人种的。
要是按照正常的赋税来收的话,岂不是说江南这边的税粮可以到一千八百万石?
葛栩叹口气,西南虽然有秫这么个大杀器,但西南的山区太多了,大规模的平地也就锦屏、崖林、墨阳等少数几个郡。如果不是沐津大力推广种秫,且在丘陵地区推广梯田,一年的税粮哪能有一千一百万石,能有个四百万石就是大丰之年了。
江南这边则不一样,虽说山也多,但平地也多,尤其是江南的大小水脉和湖泊极多,可是称为水乡。哪怕是不修建什么水利工程,田地都灌溉极易。
西南地区水虽然也不少,但多是江河,湖泊极少,导致西南地区要想灌溉的话,必须要有水利工程。而水利工程如果没有官府牵头的话,哪怕是小打小闹的,修建的难度都不小。
“江中之地一年的税粮是多少?”沐津赶紧问道。
“江中之地吃亏在沼泽太多,一年的税粮不过才五百万石。”葛栩叹道。
沐津也无语,江中之地的人口过于集中在北边,南边是大片大片的荒芜之地。除了几处沿江的平坦之地,还有山岭间的谷底有人烟外,其余地方真的可以说是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
这么说吧,如果不算江中蛮族的人口,江中南边在朝廷籍册上的人丁,不过才十八万人。
不过,江中蛮族的人口倒是不少,看这次襄助朝廷收复江中之地,蛮族拼凑出了五万援兵就可见一斑了。
按照十人养一兵来算,蛮族可是当有五十万的人丁。
不过,这点人放在整个江中南边那地盘上,也是九牛一毛。
要知道,武夏这个江中第一大城,可是有人丁三十万。这还是只算了住在城里的人口,如果算上附属的县城和村镇,妥妥的人口近百万。
一边繁华如斯,一边荒凉如斯,到哪说理去。
一想到了江中南边,沐津忍不住又想到了岭南之地,顿时更头疼起来。因为岭南这么一个地盘相当于江中和江南加起来总和还有多的地方,人丁不过才六十万。
一想到六十万人散布在那么广阔的地盘上,沐津的嘴角就直抽抽。
可是,谁让岭南多瘴疠呢。
哪怕就是江中、西南和江南三地的人,到了岭南都经常上吐下泻,至于更北边的人到了岭南,那就真是呵了个呵的。
大虞流放官员,一听到是流放岭南,就等于是判了个不是死刑的死刑了。
可是,如果大力移民过去,光靠岭南那边自己生孩子,什么时候才可以将岭南给开发出来喔。
要知道,岭南的粱可是能一年四熟的!
有充足的粮食保证,沐津才有在大虞大兴工商的底气,否则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玩小农经济吧。
葛栩是很懂沐津现在在想什么的,当即开口道:“殿下,饭是要一口口吃的,路是需要一步步走的,慢慢来吧。”
沐津愣了下,对着葛栩施了一礼道:“多谢葛相开导,是孤着相了。”
葛栩受了沐津这一礼后回礼道:“臣下哪怕粉身碎骨,也必助殿下的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