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倭寇-《世威大帝》

  苏愈站在码头,看着又运来的粮食那叫一个心情舒畅。

  又是五万石啊!

  而且,这次交接过来的官吏说了,朝廷正在大造海船,争取下一次能一次运来二十万石粮食!

  “二十万石粮食……”苏愈喃喃了一声,“先帝啊,要是您有这等魄力,东北之地何愁不下!”

  让麾下官吏和此番运粮的主官去交接,苏愈就去找周聪了。

  “太傅,您的意思是,现在可以安排人员去东北沿海开始屯田了?”周聪欣喜地道。

  “已经确定了,朝廷还会不断调拨粮食过来。”苏愈也很开心,“如果只是支援靖北军,目前的粮食已经够用了,虽说以防万一还是不够。但是,朝廷是不会放弃我们的,这就让人安心了。”

  “是啊,这就让人安心了。”周聪也点头道,“太傅,那么前期先去多少人?”

  “朝廷留下了两艘可载三百人的船,第一次先去五百人吧。”苏愈道,“其中,要安排一百善战的将士。”

  “是,太傅。”周聪施了一礼就退下安排去了。

  看着周聪离开,苏愈只觉得热血沸腾,仿佛年轻了二十岁。苏家男儿虽多是从文,但从不缺开疆拓土的热血!

  经过了八天的挑选,一百将士和四百青壮选好了。

  四百青壮全是没有成亲的男子,要么孑然一人,要么不是家里的独子,都是那种拼劲很足的。

  当然,五百人不会现在出发,而是会在五月份出发,那个时候,才是在东北屯田的好时候。况且,他们也需要学习如何屯田,以及和东北的部族处理好关系,要将那些东北的游猎部族都变成自己人。

  彻彻底底的自己人。

  周聪心领神会,当即就安排下去了。东北边军对于如何将外族变成自己人还是很有心得的,不外乎就是推行圣人的的教化之道吗。

  如果圣人的教化之道行不通怎么办?

  好办,那就请武圣的教化之道吧!

  ……

  宁江城。

  此时的江宁城,稍微变了点样子,虽然还是到处断壁残垣,但已经开始渐渐有了人气,一些商铺也开了起来,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还不时的有马车驶过。

  沐津再次来到了宁江城微服私访,一起的还有苏授。

  走了一段路,沐津摇摇头低声道:“还是太慢了。”

  苏授低声道:“殿下,能有如今的气象已经是很不错了。”

  沐津点头,还是葛栩的错。不过,这个错干得好,起码朝廷施政江南,敢跳出来唧唧歪歪的没有了。

  因为都烧成灰了。

  进了一家新开的酒楼,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沐津随手点了一些酒菜,等小二上齐后,沐津就和葛栩慢慢吃喝起来。

  看看吃得差不多了,沐津开口道:“今年的科举不错,一下子选拔出了三千多名官吏,不过,还是有大量官位空缺。看样子,短时间解决不了了。”

  葛栩点点头,三千多名官吏看起来多,但一扔到目前大虞的官场,加上已经有的官吏,也不过才填满了七成的空缺,还有三成的缺额让人感觉头疼。

  而这三成的缺额,基本上都是在江南。

  不过,江南总体上而言是军管状态,官吏缺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不得不说,江中之地的人才确实多,极大缓解了大虞基层官吏不足的现状。等拿下了河中之地,或许还可以缓解一两成的官员空缺。

  倒是江左之地,民风悍勇,不出文官,多出勇悍之将。

  “ 江左之地,恐怕将有苦战。”葛栩开口道。

  沐津正想开口说话, 却听到“得得得……”急切的马蹄声中,一骑红翎信使从城门口方向迅速向这边来,同时伴随着嘶哑的喊声:“倭寇进犯,斩首八百!倭寇进犯,斩首八百!”

  看着向着镇抚使府奔去的红翎信使,沐津心中微微吃惊,这个世界,竟然也有倭寇?

  一念至此,沐津当即就看向葛栩道:“葛相,这倭寇都是些什么人?”

  对于沐津不知道倭寇,葛栩倒是不觉得意外,因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倭寇进犯的消息。可以说,除非来过江南的,基本上都不太知道倭寇了。

  葛栩低声道:“殿下,所谓倭寇,是来自大海东边的几个岛屿。因为他们个头矮小,颇类人也,所以称为倭人。其性子残暴不仁、无德无义、反复无常,仁宗时期曾想为藩属国,不许。宣宗时期,江南沿海爆发倭乱,宣宗先皇调派马步水三军共八万费时两年半平定,斩首十二万余,垒京观四座。

  从此,倭寇消声匿迹, 没想到,现在又来了。”

  一听葛栩这大概的述说,沐津双眼微微眯了眯道:“宣宗先皇就没想着斩草除根?”

  “当然想了,宣宗先皇水军打了过去,结果那地方又是火山又是地动,占之无益。且每年四月到九月,通往倭人所居之地的海路多大风, 就没能斩草除根。”葛栩答道。

  沐津的嘴角抽了抽,不禁想起了前世那小日子过得很不错的地方,发明的所谓“神风”。

  “走,去镇抚使府。”放下饭钱,沐津起身道。

  正准备掏钱付账的葛栩愣了愣,蓦地想起来,自己每次出来和殿下吃饭,都是殿下付钱的。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镇抚使府。

  朝歌已经拿着急信在看了。

  见沐津和葛栩进来,朝歌赶紧见礼道:“见过摄政王殿下,愿殿下万福金安,见过尚书令。”

  沐津点点头道:“好了,废话不多说了,朝将军,倭寇进犯是怎么回事?长话短说。”

  “倭寇四日前进犯长源、昌贺、时兴三县,被各地军管领着丁壮击退,斩首八百余,我军伤亡不过几十,其中战死才六人。”

  沐津闻言顿时松了口气,自己这边只死了六个,还好,还好。但很快沐津又微微心疼起来,死了六个大虞子民啊。

  不行,沿海防御要加强,再遇到倭寇,大虞子民不能死一人!

  不能让倭寇干扰大虞的复国一统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