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徭役”-《世威大帝》

  宁江城外,西坡镇下的大杨庄。

  杨大狗扛着一条空扁担怏怏地回来了。

  “大狗叔,镇里还没活干吗?”村头,几个年轻人一边在井边打水一边问道。

  “城里的贵人都被朝廷的官军给杀光了,哪里还有什么活干!”杨大狗叹道。

  几个年轻人叹了口气,都沉默了。

  大杨庄是依附于世家生存的庄子,这里生活的都是世家的佃农。梁国的覆灭,最开心的就是他们,因为朝廷官军收复江南后,就将世家的田地都分给他们了。

  从初期的喜悦中冷静下来后,这些新生的农户也发愁起来。

  那就是江南世家被朝廷大军几乎一扫而空,农闲时期到哪去挣钱哦。

  他们生来就是世家控制的苦哈哈的佃户,农闲时挣得一点钱,除了一点点能攒下来过年时看能买点好布做身新衣服,其余的都用来还贷了。

  现在好了,生活是有盼头了,但官军也太狠了,没有了贵人,他们去哪里找挣钱的门路哦。

  就在这时,只见两个骑着快马的士兵来到了村头。

  两个士兵甩鞍下马,在众人惴惴不安的神情中牵马走过来,年纪较大的士兵看了看眼前这群人,走向年纪最大的杨大狗语气很是和蔼道:“敢问,这位大爷可是村老?”

  杨大狗吓了一跳赶紧摆手道:“我不是村老,我不是村老!”

  一个年轻人赶紧道:“两位军爷,你们先歇着,我们这就去喊村老过来!”

  说完,一干年轻人就立即往村里撒腿狂奔,留下了反应迟钝的杨大狗来应付这两个士兵。

  两个大虞禁军士兵有点面面相觑,他们俩是什么洪水猛兽吗,至于吓得那些年轻人那样子?要知道,在西南那边,村里头要是看到有士兵过来,绝对是一窝蜂围过来。

  因为在西南,士兵到村一般只有两件事,村里有人从军立功了,或者是朝廷要干什么工程了。

  朝廷干工程好啊,给的钱粮丰厚还包一顿午饭。如果做工的地点比较远,那么是午饭晚饭一起包了。

  但在江南这边……

  士兵往往意味着不祥,比如,徭役,还是那种你得自备粮食的徭役。

  听说来了兵,正在修理一把耒耜的村老身子颤抖了一下,将手里的活计丢下,勉强挤出一副笑脸,在几个年轻人的搀扶下赶紧往村口赶去。

  两个士兵百无聊赖地和杨大狗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幸好两人在江南待了挺长的日子,对江南这边的口音还是很适应的。

  当然,朝歌挑选出来的士兵,都是能听懂江南话的。至于官话,这没什么问题,大虞天下你可以不会说官话,但是必须听懂官话。

  聊着聊着,杨大狗的心也慢慢安了下来,这官军,还是挺和气的嘛。

  如果杨大狗知道来的这两士兵手里最少都有五条人命,不知道还能不能觉得他们和气。

  村老后面跟着一群人赶到村口,见杨大狗正和两士兵聊着,而且看着场面似乎还挺不错的,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了不少。将已经垮了的笑脸好容易再次挤上去,村老颤巍巍拱手道:“两位军爷……”

  没等村老说完,两个士兵一见白发苍苍的村老,顿时吓了一跳。按照大虞律,年过七十只有别人给他们见礼的份,他们给别人见礼是要折寿的。当然,大世家不在乎这个,因为在大世家眼里,除了他们是高贵的,其余皆是蝼蚁。

  两士兵赶紧搀起村老后立即见礼道:“见过村老!”

  这些一村人都给惊呆了,什么时候军爷这么和气了?

  见礼后,年纪较大的士兵从身后的竹筒取下,拧开盖子掏出一张卷纸展开后清清嗓子道:“江南镇抚使令,宁江郡各村成年人丁,在十五日时在村口集合,前往镇上报到。”

  说完后,士兵将卷纸重新放回竹筒里。

  “两位军爷,可是朝廷征发徭役了?”村老一脸紧张道。

  年纪大的士兵点头道:“是的,朝廷打算在江南修整道路和开挖运河,所以征发徭役。”

  江南这边的百姓对于朝廷雇工政策基本一抹黑,还是说徭役痛快点。

  “可需要自备粮食工具?”村老赶紧问道,同时心中已经悲叹起来。

  年纪大的士兵摇头道:“不需要自备粮食器具,一日三餐皆由朝廷负责,器具也是朝廷发放,你们只需要按时赶到就行。除此之外,朝廷还有钱粮补偿,每丁一日补偿粮食一升,钱十五。

  记住,十五日当天到镇上集合,过期不候!”

  言罢,两个士兵再次对村老见了一礼,就上马离开了。

  “村老,不需要自备粮食和其它东西,反而朝廷还会给钱粮,我们没听错吧?”一个年轻人道,“朝廷什么时候有这么善心了?”

  村老颤巍巍道:“听太爷爷说过,说以前朝廷征发徭役时,还真的有钱粮给。可是,不知道是哪个皇帝后,就再看不到钱粮了。”

  “那我们要不要去服这个徭役,好像那调令上没说什么惩罚?”杨大狗试探着问道。

  “徭役是躲不掉的,只希望这次的徭役活不重吧。”村老苦笑道,“而且,干一天活可以拿到十五文钱,以前咱们去镇子上拼死拼活给贵人们干活,一月才几枚铜钱。再说了,朝廷,好歹还是讲点信誉的吧?”

  说到后面,村老也底气不足了起来。

  “那么,我们还是等到十五号,一起去镇上看看吧。”杨大狗开口道,“反正这些日子也找不到活干,听那两位军爷的话,好歹朝廷管饭。我们去服徭役,朝廷管饭的话,就不用吃家里的存粮了。”

  众人闻言都点点头。

  十五号很快就到了。

  杨大狗和村里的一众成年男丁,在家人们依依不舍地目光中,咬咬牙,集合好后就往镇子走去。

  镇头,已经有百余名军士等候着了,当然,除了军士外,还有一袋袋的粮食和一个个的钱箱。

  看看各村的人来得差不多了,带队的校尉让所有村民都席地而坐后吼道:“从明日起,每日辰时上工,酉时下工。一日三餐皆由朝廷发放,顿顿有肉。干活快的,还有重赏!干活慢的,鞭子伺候!

  另外,每天朝廷给补粮一升,钱十五文。今天虽然不上工,但钱粮照给,好了,所有人来排队,领取今日补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