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江南镇抚使-《世威大帝》

  宁江城里到底死了多少人,没人能说得清楚。

  光是城外掉进护城河淹死和被虞军射杀的就不下十余万。

  城门口的护城河里的尸体密密麻麻。

  这些天,虞军将士都是一个个嘴上缠着浸了盐水的厚布,不停搬运着尸体到城外的大坑中掩埋。

  “明年,这里的土地将会异常肥沃。”葛栩淡淡道。

  蔺放却是没说什么,只是心中感叹,爷们还是挺仁慈的,看看旁边的葛相,这才是天杀星下凡!

  几十万条人命啊,就这样被烧没了。

  一座几百年的古都,也可以说是付之一炬了。

  见蔺放那副表情,葛栩淡淡道:“毁了没关系,正好重建。而且,通过重建,正好让朝廷给这一带的百姓发一笔钱粮,收拢这里的民心。

  江南百姓,苦世家太久了,再加上朝廷在这里恩威也不够……罢了,慢慢来吧。

  好了,此间事了,本相就回武夏了,这里的一切,就有劳蔺帅了。”

  “必不负殿下所托!”蔺放郑重道。

  ……

  五天后,风尘仆仆的葛栩就赶到了武夏。

  “葛相,你可算是回来了。”

  休息了两天后,一进公廨,苏授就迎上来打趣道。

  沐肇还在嘉陵郡逍遥,沐津又不是个开会狂魔,所以基本上官员们都是在各自的公廨忙活。

  “这两天休息,我在街上逛了逛,斗米八十三钱,价格很高啊。而且街上卖的东西也不是很丰盛,店家的货经常支撑不了一天,上午开着门,下午就没货只能关门了。”葛栩道。

  苏授叹道:“没有办法,天下大乱,曾经通达天下的大虞商会已经灰飞烟灭,靠现在那点中小商队,难、难难难!”

  葛栩默然,以前天下还算安宁时,还不觉得商会有多重要。现在却是看出来了,没有商会的统筹,商品的流通还真的要受不小的影响。

  而且,江中之地的生漆、猪鬃、药材等物,也需要快快销售出去。

  葛栩和苏授都是很清楚沐津在军事上的野心的。

  沐津可是要养足足八十万的全甲精兵。

  要知道,大虞巅峰时期年入钱五千六百多万贯,粮食四千多万石,都只养起了三十万的全甲精兵,其余的兵基本都是半甲。

  所谓半甲,指的是身上穿的铠甲只护住胸腹这要害之处。其余地方的防护,有盾的靠盾牌,没盾的看运气。

  可现在,沐津要养八十万全甲精锐!

  葛栩是认真计算过的,要想养这么多的精兵,不说打造甲胄耗费的钱财,光是粮食年入就必须提高到六千万石。至于钱财,恐怕年入要达到八千万贯才行。

  西南一地经过精心的经营,粮食年入达到了八百万石,再想提高,起码得人口翻一番。因为只有人口翻一番了,才有足够的人力去开垦新田。

  葛栩是计算过的,人口翻一番的话,扣掉粮食消耗,增加的田亩带来的税粮收入,将增加到一千万二百万石以上!

  现在最大的麻烦,是人口不足。

  “葛相,本相可得说一句,宁江城没必要放那么一场大火吧,要不然,至少十来万免费的劳工啊。”苏授叹道。

  葛栩一脸无语看向苏授:“苏相,您可是世家出身!”

  苏授很是随意道:“哦,我苏家和江南河北那群死死把持释经权的世家之间的仇恨不共戴天!”

  葛栩无语了。

  这也能结仇?

  不过,想起苏家在世家中的“威名”,葛栩倒是也能理解。毕竟,苏家是主张有教无类的,苏家也是经常将自己藏书允许他人传抄的。

  至于卖书……

  苏家倒不是不想卖,而是其余世家联合起来堵死了苏家卖书的路子,甚至可以说不仅是卖书的路子,大规模传播书籍的路子也给堵死了。

  毕竟,苏家这种不愿意垄断知识的世家,真的是异类中的异类了。

  闲聊了一会,两人开始正经谈论起政务来。

  让人取来了地图,葛栩一脸严肃地道:“江南水利已经大不如前,朝廷要想将江南牢牢控制在手里,大修水利势在必行!以某这段时间在江南看到的情形来看,三条,江南这边至少要修三条能通行千石粮船的运河!”

  “除了运河外,还得大修官道,通往江南的官道太少了,以至于进军的路线太少。”苏授双眼微微眯了下道,“江南一旦叛乱,只需要守住几座城就能堵死陆上进军的路线,然后江南发展好水师就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葛栩点头道:“苏相,你说动殿下拿出两百万石粮食,至少有一百二十万石是给江南准备的吧?”

  苏授点头道:“没错,江中一地将民心安抚,粮价稳住最多只需要四十万石粮食,这我还是考虑可能有天灾人祸的因素。但江南不一样,那里的百姓,被世家真的是压苦了!

  先帝在时,朝廷也就在江南有一些田亩,桑林、茶园什么的,全被世家控制,唉!”

  “那就将条陈拟好,然后再和各部同僚商议一番,看还需要增减什么,到时候写成奏章呈送给殿下。”葛栩道。

  两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讨论了一会,达成共识后就去找其余人商议了。

  ……

  两天后,沐津看着葛栩和苏授联名递上来的奏章,用了两刻钟的时间看完后道:“葛相,您觉得谁可以去当这个江南镇抚使?”

  镇抚使,这可不同于抚慰使和宣慰使。镇这个字,就代表着镇抚使是拥有一定兵权的,可以在无需朝廷诏令的前提下,调动辖区内的兵马来平定叛乱。

  葛栩想了想,摇摇头,这个方面,葛栩还真暂时想不到好人选。

  见葛栩没辙,沐津就看向了苏授问道:“苏相,您觉得谁可以胜任江南镇抚使?”

  “最好的人选是蔺老国公,但老国公是不会去的。”苏授道,“所以,臣下认真想了下,倒还是有个人选,那就是朝歌将军。”

  说句真的,沐津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可是吓了一跳,差点以为看到封神榜了。

  朝歌,是西南边军的老将。

  当初沐津和西南边军接触希望边军提供一些难以再上战场的老将老兵来帮忙练兵时,朝歌就是第一批人。

  想起朝歌的履历,这是个典型的能文能武的人,虽然都不是很强,但短时间镇抚江南却是够用了。

  “好,起草诏书,任命朝将军为江南镇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