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序同年-《红楼群芳谱》

  “钟哥儿取中了!”

  “第二名亚元!”

  “一百三十人被取中,钟哥儿是亚元第二名!”

  “这……,钟哥儿真厉害!”

  “近九千人考试呢。”

  正说着钟哥儿是否取中之事,现在……消息直接来了。

  看着晴雯她们向着老太太那里走去,红裙少女等人不住惊叹,先前猜测钟哥儿可以取中是一回事。

  现在钟哥儿真的取中又是一回事。

  钟哥儿不仅取中了,还是第二名亚元。

  九千人中名列第二!

  这等才学……真是令人无法言语,尤其钟哥儿才多大,就名列亚元了。

  将来会试……中状元都可能吧。

  “报纸上有言,乡试是举业最难的一关,每一次乡试都有好多好多人。”

  “而且录取之人不多。”

  “钟哥儿在近九千人中,取中亚元,名列第二。”

  “明岁若是参加会试,都有不小机会的。”

  “钟哥儿……真是令人无话可说。”

  宝钗也是双手拍合,不住叹语。

  钟哥儿在医道、画道、小说文字……上面,已经独树一帜了,已经很厉害了。

  而今,举业也是如此。

  将来注定要中进士的,而且观钟哥儿商道如此,将来仕途之道,也不会差的。

  真是……。

  若然哥哥也能如此,妈真的要日日面上都有笑容了,自己也不用这般操心费力了。

  “亚元!”

  “第二名!”

  “真厉害!”

  贾兰小正太一双眼睛满是光芒,钟哥儿已经乡试有成了,还取中亚元了。

  第二名!

  真好。

  若是将来自己第一次乡试也能够取中,也能够名列亚元就好了,若如此,母亲当会很高兴。

  可……自己现在四书五经还没有完全熟背,还差不少。

  钟哥儿真是天才。

  三月份中了县案首,取了生员,成为秀才。

  现在又取中举人孝廉!

  举业之道,也就剩下会试了。

  如果钟哥儿明岁参加会试,也有很大机会吧?成为进士了?母亲对自己的期待就是自己将来可以成为进士。

  真好!

  钟哥儿真厉害!

  也太厉害了。

  “不愧是钟哥儿!”

  钟哥儿肯定可以取中的。

  贾环相信那一点,现在真的取中了,还是第二名,还是九千人中的第二名。

  真是了不得。

  “钟哥儿真厉害。”

  “医道如此精湛,而今举业也是如此。”

  贾琮无尽感慨。

  一直都知道钟哥儿很厉害,现在更加厉害了,钟哥儿现在是举人了?将来定是要做大官的。

  “鲸卿取中了?”

  “第二名亚元!”

  “也是好事。”

  “希望鲸卿接下来不要被禄蠹之人所影响!”

  “鲸卿既然已经放榜了,为何还不回来?”

  宝玉也为知己高兴。

  总归取中是一件好事,却……鲸卿这般取中后,怕是同那些禄蠹之人打交道更多了。

  心中平添担心。

  还有……晴雯她们既然说鲸卿放榜了,鲸卿人呢?

  还不回来?

  身为朋友,也该为鲸卿庆贺。

  “二哥哥!”

  “钟哥儿估计要和白石书院的一些人吃酒,回来不会很早。”

  红裙少女解释着。

  先前也听钟哥儿说过一些事。

  好像还有什么新科举人序同年之事?

  反正取中之后,事情一大堆的。

  “唉!”

  “那些人多为禄蠹,有什么可以好好吃酒的。”

  “朋友不在多,知心就可。”

  “鲸卿若是现在回来,我也可同鲸卿相贺,还有琪官、柳二哥他们,也都可以相贺的。”

  宝玉摇摇头。

  接下来见到鲸卿,一定要好好劝劝他,不要同那些禄蠹之人相交太深,否则,容易被他们所影响。

  成为禄蠹之人。

  成为一心只追求仕途经济的人!

  “二哥哥说的……也有道理。”

  红裙少女等人无奈。

  二哥哥又开始这般言语了,又在说那些读书人是禄蠹了,幸好老爷不在这里。

  不然,肯定要出事。

  ******

  “一百三十人!”

  “谁能想到这一次乡试竟然取中一百三十人!”

  “单我们白石书院就占了十一个人!”

  “还有五人名列副榜!”

  “妙哉!”

  “妙哉!”

  “鲸卿,你更是名列五魁第二,亚元之身。”

  “年岁十一的亚元。”

  “鲸卿, 你明年去参加会试,都有不小可能的。”

  “……”

  巳时二刻!

  顺天府衙门前,已经放榜了,正榜和副榜都有。

  正榜一百三十人,意味着今岁有一百三十位新科举人。

  副榜,按照惯例,正榜五人取一人的比例,一百三十人,有二十六人。

  虽然是副榜,却也有很多好处,比如无需参加接下来三年的岁科考试,可以直接参加下次的乡试。

  省却许多许多工夫。

  尤其!

  接下来若是正榜有人因事革除身份,空出来的位置,由副榜名次先后递补。

  国朝百年来,副榜就有不少人有那个运气,直接成为真正的举人,从此……有了考会试的资格。

  无需继续经历举业中最难过的一关。

  白石书院这一次参考之人有四十人,名列正榜的有十一人,百位开外的三十人中,正榜有四位。

  非如此,怕是正榜之人只有七位。

  今岁乡试有消息传闻会多取一些人,万万没想到这么大方,直接放宽至一百三十人。

  上一次乡试也才一百零几人。

  多了二十几位举人。

  副榜也是受益。

  谭林!

  并未位列正榜,却是名列副榜最后一名,是以,别样欢喜,同样,也为白石书院欢喜,为一众同窗欢喜。

  “鲸卿!”

  “亚元!”

  “是近一二十年,书院乡试名次最高的了。”

  “按照惯例,亚元为副主考取中!”

  “这一次的解元刚才有闻是国子监的一位贡监生,出身云南偏远之地,想不到学业如此,令人赞叹。”

  “其年岁好像也才十八!”

  汪志用亦是欢喜。

  如所料,这一次自己取中了,名列中等六十八名,不高也不低,无论如何,自己取中了。

  自己现在是举人了。

  一百三十人中,书院四十人中取中十一人。

  这般人数也是近二三十年来比较多的一次了。

  取中的十一人中,鲸卿为亚元第二名,其次是郑极的名次,名列十八!

  再次便是叶远,名列二十五!

  一直向后,一共十一人。

  副榜有五人。

  十六人有所得。

  四十人参考,十六人有所得,这等成绩……他们没有丢白石书院的名声。

  “那个斯文败类名次倒也不低,好像是第五名,刚好五魁的最后一名!”

  谭林继续道。

  他们此刻所在已经位于先前书院同窗所在的街边酒肆,榜单已经看了,接下来自然有别样安排。

  按照惯例,取中的学员都会前往明伦楼。

  那里是所有新科举人要去的地方,一百三十人序同年,下午与晚上……则是书院之人欢乐。

  今日之后。

  取中的学员,要准备鹿鸣宴以及覆试了。

  名列副榜和没有取中的学员,要结束这一个月的休闲,返回书院继续读书,以备下一次举业。

  一百三十人中,最耀眼的便是五魁!

  名列前五之人。

  前明之时,乡试举业根据五经之书,挑选出五经文章最好的五人位列五魁。

  也是五经魁!

  国朝立下,不在以五经那般取五魁,而是以文章好坏为五魁。

  五魁的含量仍在。

  对于五魁的名字谭林很熟悉,鲸卿四人也就罢了,偏偏还有一个败类!

  刘英锐!

  他竟然也入了五魁,还真是……不知走了什么运道。

  “非如此,也不足以祸害一位位青楼女子。”

  “毕竟才子佳人,千古佳话。”

  秦钟笑道。

  自己名列亚元第二名,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不小心就考了一个第二名,还真是……不错。

  那个刘英锐……第五名。

  也是位列五魁,亦是令自己惊讶,然……稍微一想,好像他的确有才学。

  否则,一位位青楼女子不会那般倾心的。

  家世好。

  人长的也帅。

  才学又好。

  放在前身之时,妥妥的顶级高富帅,为青楼女子所青睐,也是自然的道理。

  可惜。

  他的心……不好。

  “哈哈哈,鲸卿所言有理。”

  “青楼女子,尤其是那些故作矜持的青楼女子,往往都想要为自己找一个终身依靠。”

  “要么选富商大贾,一生衣食无忧。”

  “要么选择才学过人的,说不得也能富贵。”

  “但……刘英锐的那些事与才子佳人不同,他那就是欺骗了,就是狡诈了。”

  “就是小人行径了。”

  叶远旁侧笑道。

  道理是那个道理。

  刘英锐的事却非那个事情。

  如果刘英锐将那些女子全部纳妾,也算一段风流佳话,可他一个都没有要。

  反而肆意凌辱、糟蹋那些女子。

  也因此……令一些烈性女子身死。

  根据鲸卿打探来的消息,刘英锐也算小人了,在女人身上很有手段,没有得到之前,甜言蜜语,海誓山盟。

  得到之后,三五日之后,就弃之如履。

  果然一刀两断,也算是个爷们,大家从此井水不犯河水,可他……所作所为令人不齿。

  “鲸卿,你先前所言……刘英锐还有关联一件更为紧要之事,如今都这个时候了,可否于我等说说?”

  谭林对刘英锐很没有好感。

  “哈哈,不着急!”

  “我准备在明伦楼揭开的!”

  秦钟笑语。

  于谭林期待神色,摇头而应,手臂抬起,指了指距离此地不远的明伦楼。

  “明伦楼!”

  “那我就在楼下等着了。”

  自己名列副榜,明伦楼今儿勉强可入,就是……那里的焦点是一百三十位新科举人。

  谭林看向明伦楼,落下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