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寅时刚过,天色依旧墨黑如砚,唯有几颗残星在天际线上瑟瑟发抖。
镇北侯府,清竹苑的卧房内,早已亮起了昏黄的烛火。
陈锋站在铜镜前,任由林月颜为他整理着身上那套崭新的五品麒麟官服。深蓝色的锦缎在烛光下泛着幽深的光泽,胸前的麒麟补子用金线绣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
“三更半夜就得起床,比后世的996福报还狠……这官,当得也太不是人干的活儿了。”陈锋看着窗外那浓得化不开的夜色,忍不住低声吐槽,“搞得和部队特训似的!”
林月颜听着他那新奇的抱怨,忍不住掩嘴轻笑。她伸出纤纤玉指,仔细地为他抚平衣襟上的每一丝褶皱,又为他正了正头顶的乌纱帽,动作轻柔而专注。
“夫君第一次上朝,可不能失了礼数。”她柔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为人妻的骄傲和担忧,“官服可还合身?这腰带……奴家再为您系紧一些。”
她俯下身,纤细的手指穿过陈锋的腰间,为他整理着那条绣着瑞兽纹的玉带。温热的呼吸轻轻拂过陈锋的腰侧,带来一阵微痒。
陈锋握住她微凉的手,转身将她揽入怀中,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吻:“放心吧,不过是去站个班而已,还能吃了我不成?”
林月颜将脸埋在他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心中的担忧才稍稍平复了些。她知道,今日的大朝会,对夫君而言,既是机遇,更是考验。金陵城的水,太深了。
“夫君今日首次临朝,切记谨言慎行。”她仰起头,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中,盛满了温柔与担忧,“朝堂之上,人心叵测,不比江湖。夫君虽有才华,却也需懂得藏拙之道,莫要……莫要锋芒太露,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知道了,我的管家婆。”陈锋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子,心中却是一片温暖。
……
卯时,天色微明。
陈锋乘着马车,抵达了皇城宫门之外。
此刻,宫门前的广场上,早已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马车和官轿。文武百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见到陈锋这个陌生的年轻面孔,都投来了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皇城宫门缓缓开启,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手持笏板,在宫门外按品级列队,鱼贯而入。
陈锋身着五品官服,手持那面“求贤令”,作为一个“特殊人才”,被安排在了武将队列的末尾。他第一次亲身感受这古代朝会的氛围,心中既有几分新奇,又有几分凛然。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武将们大多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身上带着一股子沙场磨砺出的铁血之气,彼此间低声交谈,声音洪亮。而文官们则大多身形清瘦,神态倨傲,三五成群,窃窃私语,看向武将们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蔑。
文武分列,泾渭分明。
就在这时,陈锋的目光,猛地定格在了文官队列的最前方。
那里,站着一个身着紫色蟒袍、鹤发童颜、气度雍容的老者。他手持玉笏,闭目养神,渊渟岳峙,自有一股百官之首的威仪。
陈锋的瞳孔,骤然一缩!
那张脸,他再熟悉不过了!
木萧!
那个在望江楼与自己高谈阔论、考校天下大势的“木伯父”!
他怎么会在这里?而且,看他所站的位置,分明是……当朝百官之首!
一个名字,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右丞相,柳越!
陈锋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原来,那日在望江楼,那个对自己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的“木伯父”,竟然就是叶擎苍在信中千叮万嘱,要自己万分小心、切莫与之正面冲突的……主和派魁首,当朝右相,柳越!
竟然真的是他!虽然已有猜测,但是真的知道之后,还是有些心惊。
而在木萧身后不远处,吏部侍郎陆明轩也正向他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
陈锋心中一凛,随即又是一阵苦笑。
好家伙!这金陵城,还真是处处有“惊喜”啊!
就在他心念电转之际,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队列前方的柳越缓缓睁开眼睛,朝他的方向,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
陈锋迅速低下头,收敛心神,将那份惊涛骇浪,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自己当初在望江楼,对着当朝宰相大谈“储君之选”,还说什么“浮云蔽日,不见长安”……这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他眼观鼻,鼻观心,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尊没有感情的雕塑。
……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声,身着十二章纹龙袍,头戴通天冠的皇帝萧景贞,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大殿,坐上了那高高在上的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中,大朝会正式开始。
金銮殿内,庄严肃穆。
百官分列两旁,鸦雀无声。御座之上,大乾皇帝萧景贞身着龙袍,头戴冕旒,面无表情地俯视着阶下群臣。
一番冗长的朝会礼仪之后,皇帝萧景贞的目光,落在了武将队列末尾的陈锋身上。
“宣,忠武校尉陈锋,出列上前。”
陈锋心头一凛,手持求贤令,迈步出列,行至御阶之下,躬身行礼。
“臣,陈锋,参见陛下。”
“平身。”萧景贞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众爱卿,朕今日,要向你们举荐一位栋梁之才。”
他将镇北侯叶擎苍的奏章,以及陈锋所献的“改造营”之策,简要地向群臣述说了一遍,又提及了陈锋那两首名动京城的诗词。
“……陈锋此子,虽出身寒微,却胸怀韬略,文武双全,实乃我大乾不可多得的人才。朕意,擢其为忠武校尉,暂入御龙卫,听候调用。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帝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陛下圣明!有此等青年才俊,乃我大乾之福啊!”
“是啊是啊!臣闻《破阵子》一词,亦是热血沸腾!有此等忠勇之士,乃我大乾之幸啊!”
“镇北侯慧眼识珠,为国举才,功不可没!”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等忧国忧民之心,感人肺腑!臣以为,当重用之!”
“陈校尉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当为我辈楷模!”
满朝文武,谁不是人精?立刻便有见风使舵的官员出列,对陈锋大加赞赏。一时间,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陈锋静静地听着,心中却无半点波澜。他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按照惯例,肯定会有人开喷!
果然,就在这一片和谐的氛围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只见文官队列中,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老臣,手持笏板,迈步出列。
“臣,御史中丞,王秉德,有本要奏!”
此人一出,殿上的气氛瞬间一凝。
御史中丞,专司监察百官,乃是朝中有名的“喷子”,谁被他盯上,都得脱层皮。
王秉德先是对着御座躬身一礼,随即猛地转身,目光如剑,直刺陈锋,声色俱厉地弹劾。
“臣,要弹劾忠武校尉陈锋!其人虽有微末才华,却品行不端,行事乖张!”
“数日前,此人在朱雀大街之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当众行凶,殴打前来我朝进贡的扶桑国使臣,致其重伤!此举,严重损害我天朝威仪,破坏两国邦交!实乃取祸之道!依我大乾律法,当下狱问罪,以儆效尤!恳请陛下,明正典刑,以安抚友邦之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立刻便有数名官员出列附议。
“臣附议!”兵部侍郎张显立刻出列,痛心疾首,“陛下!陈锋此举,实乃授人以柄!北元虎视眈眈,若扶桑因此事倒向北元,我大乾将腹背受敌!为一莽夫之快,坏国家百年之策,何其愚也!此风断不可长!”
“臣亦附议!”礼部右侍郎李焕之紧随其后,引经据典,“圣人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陈校尉逞匹夫之勇,坏仁德之政,其行径与蛮夷何异?若不严惩,恐寒了四方藩属之心!”
一时间,附议之声四起。
“是极是极!我大乾乃礼仪之邦,向来以怀柔远人为国策。陈锋此举,与泼皮无赖何异?若不严惩,何以向外邦交代?”
“邦交乃国之大事,岂容一介武夫肆意破坏?请陛下重惩陈锋,以维两国邦谊!”
“古人云:‘国之交,在于信,在于礼。’陈锋当街行凶,是为无礼,是为失信!请陛下下旨,将其削职为民,押入天牢!”
一时间,殿上唾沫横飞,引经据典,口诛笔伐,仿佛陈锋已是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恨不得立刻将他打入天牢,凌迟处死。
武将队列中,秦元、秦云父子,以及几位主战派将领,皆是眉头紧锁,眼中怒火升腾。
御座之上,皇帝萧景贞依旧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陈锋立在风暴中心,承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或愤怒或鄙夷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文官,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和畏惧。
他不卑不亢,朗声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准。”
陈锋豁然转身,锐利的目光如电,直刺王秉德。
“王大人弹劾臣当街殴打扶桑使臣,此事,臣认。但臣想请问王大人,您可知,臣为何要动手?”
王秉德冷哼一声:“无论何种缘由,当街行凶,便是触犯国法!”
“好一个‘无论何种缘由’!”陈锋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那日,扶桑使团一行二十余人,在朱雀大街纵马狂奔,横冲直撞!撞翻货郎担子,踩烂百姓瓜果,鞭打无辜老汉!视我大乾子民如猪狗,视我大乾律法如无物!此事,在场百姓,皆可作证!敢问王大人,此事,你可知晓?”
王秉德脸色一滞,强辩道:“外邦之人,不识我朝礼数,或有鲁莽之处,自当由礼部官员加以规劝,你一介武夫,越俎代庖,擅动私刑,有损我大乾威仪!”
喜欢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镇北侯府,清竹苑的卧房内,早已亮起了昏黄的烛火。
陈锋站在铜镜前,任由林月颜为他整理着身上那套崭新的五品麒麟官服。深蓝色的锦缎在烛光下泛着幽深的光泽,胸前的麒麟补子用金线绣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
“三更半夜就得起床,比后世的996福报还狠……这官,当得也太不是人干的活儿了。”陈锋看着窗外那浓得化不开的夜色,忍不住低声吐槽,“搞得和部队特训似的!”
林月颜听着他那新奇的抱怨,忍不住掩嘴轻笑。她伸出纤纤玉指,仔细地为他抚平衣襟上的每一丝褶皱,又为他正了正头顶的乌纱帽,动作轻柔而专注。
“夫君第一次上朝,可不能失了礼数。”她柔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为人妻的骄傲和担忧,“官服可还合身?这腰带……奴家再为您系紧一些。”
她俯下身,纤细的手指穿过陈锋的腰间,为他整理着那条绣着瑞兽纹的玉带。温热的呼吸轻轻拂过陈锋的腰侧,带来一阵微痒。
陈锋握住她微凉的手,转身将她揽入怀中,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吻:“放心吧,不过是去站个班而已,还能吃了我不成?”
林月颜将脸埋在他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心中的担忧才稍稍平复了些。她知道,今日的大朝会,对夫君而言,既是机遇,更是考验。金陵城的水,太深了。
“夫君今日首次临朝,切记谨言慎行。”她仰起头,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中,盛满了温柔与担忧,“朝堂之上,人心叵测,不比江湖。夫君虽有才华,却也需懂得藏拙之道,莫要……莫要锋芒太露,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知道了,我的管家婆。”陈锋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子,心中却是一片温暖。
……
卯时,天色微明。
陈锋乘着马车,抵达了皇城宫门之外。
此刻,宫门前的广场上,早已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马车和官轿。文武百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见到陈锋这个陌生的年轻面孔,都投来了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皇城宫门缓缓开启,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手持笏板,在宫门外按品级列队,鱼贯而入。
陈锋身着五品官服,手持那面“求贤令”,作为一个“特殊人才”,被安排在了武将队列的末尾。他第一次亲身感受这古代朝会的氛围,心中既有几分新奇,又有几分凛然。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武将们大多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身上带着一股子沙场磨砺出的铁血之气,彼此间低声交谈,声音洪亮。而文官们则大多身形清瘦,神态倨傲,三五成群,窃窃私语,看向武将们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蔑。
文武分列,泾渭分明。
就在这时,陈锋的目光,猛地定格在了文官队列的最前方。
那里,站着一个身着紫色蟒袍、鹤发童颜、气度雍容的老者。他手持玉笏,闭目养神,渊渟岳峙,自有一股百官之首的威仪。
陈锋的瞳孔,骤然一缩!
那张脸,他再熟悉不过了!
木萧!
那个在望江楼与自己高谈阔论、考校天下大势的“木伯父”!
他怎么会在这里?而且,看他所站的位置,分明是……当朝百官之首!
一个名字,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右丞相,柳越!
陈锋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原来,那日在望江楼,那个对自己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的“木伯父”,竟然就是叶擎苍在信中千叮万嘱,要自己万分小心、切莫与之正面冲突的……主和派魁首,当朝右相,柳越!
竟然真的是他!虽然已有猜测,但是真的知道之后,还是有些心惊。
而在木萧身后不远处,吏部侍郎陆明轩也正向他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
陈锋心中一凛,随即又是一阵苦笑。
好家伙!这金陵城,还真是处处有“惊喜”啊!
就在他心念电转之际,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队列前方的柳越缓缓睁开眼睛,朝他的方向,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
陈锋迅速低下头,收敛心神,将那份惊涛骇浪,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自己当初在望江楼,对着当朝宰相大谈“储君之选”,还说什么“浮云蔽日,不见长安”……这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他眼观鼻,鼻观心,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尊没有感情的雕塑。
……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声,身着十二章纹龙袍,头戴通天冠的皇帝萧景贞,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大殿,坐上了那高高在上的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中,大朝会正式开始。
金銮殿内,庄严肃穆。
百官分列两旁,鸦雀无声。御座之上,大乾皇帝萧景贞身着龙袍,头戴冕旒,面无表情地俯视着阶下群臣。
一番冗长的朝会礼仪之后,皇帝萧景贞的目光,落在了武将队列末尾的陈锋身上。
“宣,忠武校尉陈锋,出列上前。”
陈锋心头一凛,手持求贤令,迈步出列,行至御阶之下,躬身行礼。
“臣,陈锋,参见陛下。”
“平身。”萧景贞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众爱卿,朕今日,要向你们举荐一位栋梁之才。”
他将镇北侯叶擎苍的奏章,以及陈锋所献的“改造营”之策,简要地向群臣述说了一遍,又提及了陈锋那两首名动京城的诗词。
“……陈锋此子,虽出身寒微,却胸怀韬略,文武双全,实乃我大乾不可多得的人才。朕意,擢其为忠武校尉,暂入御龙卫,听候调用。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帝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陛下圣明!有此等青年才俊,乃我大乾之福啊!”
“是啊是啊!臣闻《破阵子》一词,亦是热血沸腾!有此等忠勇之士,乃我大乾之幸啊!”
“镇北侯慧眼识珠,为国举才,功不可没!”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等忧国忧民之心,感人肺腑!臣以为,当重用之!”
“陈校尉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当为我辈楷模!”
满朝文武,谁不是人精?立刻便有见风使舵的官员出列,对陈锋大加赞赏。一时间,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陈锋静静地听着,心中却无半点波澜。他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按照惯例,肯定会有人开喷!
果然,就在这一片和谐的氛围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只见文官队列中,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老臣,手持笏板,迈步出列。
“臣,御史中丞,王秉德,有本要奏!”
此人一出,殿上的气氛瞬间一凝。
御史中丞,专司监察百官,乃是朝中有名的“喷子”,谁被他盯上,都得脱层皮。
王秉德先是对着御座躬身一礼,随即猛地转身,目光如剑,直刺陈锋,声色俱厉地弹劾。
“臣,要弹劾忠武校尉陈锋!其人虽有微末才华,却品行不端,行事乖张!”
“数日前,此人在朱雀大街之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当众行凶,殴打前来我朝进贡的扶桑国使臣,致其重伤!此举,严重损害我天朝威仪,破坏两国邦交!实乃取祸之道!依我大乾律法,当下狱问罪,以儆效尤!恳请陛下,明正典刑,以安抚友邦之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立刻便有数名官员出列附议。
“臣附议!”兵部侍郎张显立刻出列,痛心疾首,“陛下!陈锋此举,实乃授人以柄!北元虎视眈眈,若扶桑因此事倒向北元,我大乾将腹背受敌!为一莽夫之快,坏国家百年之策,何其愚也!此风断不可长!”
“臣亦附议!”礼部右侍郎李焕之紧随其后,引经据典,“圣人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陈校尉逞匹夫之勇,坏仁德之政,其行径与蛮夷何异?若不严惩,恐寒了四方藩属之心!”
一时间,附议之声四起。
“是极是极!我大乾乃礼仪之邦,向来以怀柔远人为国策。陈锋此举,与泼皮无赖何异?若不严惩,何以向外邦交代?”
“邦交乃国之大事,岂容一介武夫肆意破坏?请陛下重惩陈锋,以维两国邦谊!”
“古人云:‘国之交,在于信,在于礼。’陈锋当街行凶,是为无礼,是为失信!请陛下下旨,将其削职为民,押入天牢!”
一时间,殿上唾沫横飞,引经据典,口诛笔伐,仿佛陈锋已是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恨不得立刻将他打入天牢,凌迟处死。
武将队列中,秦元、秦云父子,以及几位主战派将领,皆是眉头紧锁,眼中怒火升腾。
御座之上,皇帝萧景贞依旧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陈锋立在风暴中心,承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或愤怒或鄙夷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文官,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和畏惧。
他不卑不亢,朗声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准。”
陈锋豁然转身,锐利的目光如电,直刺王秉德。
“王大人弹劾臣当街殴打扶桑使臣,此事,臣认。但臣想请问王大人,您可知,臣为何要动手?”
王秉德冷哼一声:“无论何种缘由,当街行凶,便是触犯国法!”
“好一个‘无论何种缘由’!”陈锋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那日,扶桑使团一行二十余人,在朱雀大街纵马狂奔,横冲直撞!撞翻货郎担子,踩烂百姓瓜果,鞭打无辜老汉!视我大乾子民如猪狗,视我大乾律法如无物!此事,在场百姓,皆可作证!敢问王大人,此事,你可知晓?”
王秉德脸色一滞,强辩道:“外邦之人,不识我朝礼数,或有鲁莽之处,自当由礼部官员加以规劝,你一介武夫,越俎代庖,擅动私刑,有损我大乾威仪!”
喜欢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