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好房子的第二日申时,林向安依旧伪装成普通商人。
带着一个陈旧但结实的双肩背式搭膊,以及两个旧麻袋,走向钱庄。
为了确保钱财安全,必须小心谨慎。
毕竟,明面上他这个外地小商人,单独去取1500两白银,难免引起他人注意。
不过他早已做了周密的安排。
两辆一模一样的骡车被他雇来,分别停在不同的巷口,车夫互不相识。
计划是这样的:他先上第一辆车,行驶一段路程后,在一处人流密集的街口找个借口下车,迅速混入人群。
这时,第一辆车继续前行,吸引可能的尾随者。
而他则快步穿过人流,换乘在百米外等待的第二辆车。
这样来甩开别人的追踪。
......
当天,钱庄来取钱的人比前几天明显多了。
林向安递上玉牌,伙计便带着他,进了里间。
掌柜的看着他,心中不知道该说这人运气好,还是该感叹。
正巧这两日人多,钱庄不得不限号,同时还限大额。
如果不是林向安事先约定好的时辰,今天根本不可能顺利办理。
林向安考虑到200两的官锭太显眼,而且有官府的戳记,难以剪凿使用,不便日后花销。
便要求钱庄兑换成片状的小银锭,每块约十两。
除此之外,还让钱庄兑换了一小袋铜钱,方便日常开销。
取钱时,钱庄要求登记。
林向安用提前准备好的假名和虚构的籍贯,随便填了一处地方。
交还银票时,他专门盯着掌柜当面将存根焚毁。
这是大客户的特权,目的是切断钱庄内部可能追溯到他的线索。
清点完毕,钱财被装进麻袋。
林向安特意在搭膊中放了一些铜板和碎银,作为掩饰。
一出门,那看似焦急的脚步却暗合章法。
他并不直接走向预定的方向,而是先融入人流,不紧不慢。
阳光刺眼,街面嘈杂。
能隐隐感觉到,身后有几道目光黏了上来。
那个蹲着的闲汉站起身,对面布庄的一个汉子也悄然挪动了位置。
林向安心如明镜,知道定然是从那得来消息。
掌柜、伙计,以及铸造的工人,都有可能对外透露消息。
显然已被盯上。
肩扛巨款,林向安却似浑不在意,装作一无所知。
在路边一个卖炊饼的摊子前停下。
从搭膊中摸出两文铜钱买了个饼,借着递钱、接饼的转身动作,眼角的余光却已经精准捕捉到身后情形。
有两个人。
一前一后,估摸隔着十数步。
咬着炊饼,林向安不慌不忙,故意朝一条狭窄的小巷拐去。
脚步声随之加快,追击者加紧了步伐。
然而,林向安的呼吸依旧平稳,没有丝毫慌乱。
巷子中段有家嘈杂的茶馆,门口停着几辆等待雇佣的骡车。
他并未停下,而是看似随意地走到第一辆车前,低声交代了一番,迅速塞给车夫一小块碎银。
车夫点点头,林向安装作吃力地将麻袋扔进车厢。
自己却没有上车,而是轻拍车厢壁,喊了句:“快些,去码头!”
车夫扬鞭,骡车带着马达声和灰尘迅速驶离。
几乎在同一时刻,林向安的身影便迅速如游鱼般穿过茶馆的门帘,消失在其中。
跟踪的两人快步赶到巷口。
恰好看到骡车载着“他和财物”拐向另一条街。
两人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加快步伐跟了上去。
而茶馆内,林向安并未停留片刻。
他穿过厅堂,动作迅捷,几乎在跑堂伙计还未反应过来时,就已从茶馆的后门悄无声息地钻了出去,来到了一条平行的僻静小巷。
另一辆破旧的骡车停在那里,车夫是个沉默的老头,是他前一天雇好的。
老车夫只认钱不问事,至于主顾是谁,他从不关心。
林向安毫不犹豫地拉开车厢板,里面是几个空背篓,上面随意铺着几片菜叶。
他迅速将麻袋中的金银钱袋掏出,塞进背篓底部。
再用一些烂菜叶盖上,几乎看不出任何破绽。
“走,去菜市场。”
他低声对车夫道。
老车夫唔了一声,鞭子轻响。
骡车慢悠悠地启动,混入京城无数类似的车辆中,不起眼至极。
车厢内,林向安脱下外面的商人直裰,露出内里灰色的长衫,颜色稍新一些。
他用车里准备好的湿布仔细擦了擦脸和手,没有完全褪去伪装。
最后,他把那件脱掉的衣裳卷成一团,随手藏进背篓。
骡车晃晃悠悠地穿过纵横交错的小巷,外面的喧嚣声越来越热闹。
林向安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
之前在钱庄外焦急的气息已荡然无存。
此时,他的呼吸平稳,神态如常,仿佛又恢复了那位温文尔雅、静候会试的举人林向安,只不过看起来是留了胡须,更加成熟的自己。
偶尔指尖微微捻动,还残留着刚才雷霆行动后的余韵。
骡车经过一个菜市场的拐角,林向安便下了车。
背起背篓,快速穿过一条巷子,消失在人群中。
在另一条街的拐角处,停着一辆马车。
林远、王和信二人,早上找会馆租借了辆马车。
说是林向安带着他俩,去城外转转,散散心。
顺便打听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
白天,他们去了城外探查适合隐匿的地方,然后一同返回。
林向安便悄悄地去了钱庄。
二人此时在这里等着。
稍后就去菜市场买些干粮,再将钱财混在里面带回去。
“怎么样,顺利吗?”
林远急忙将林向安拉进车里,车上,林向安迅速换上了他平日里的举人服饰,整理了一下头发,这才将脸上胡须扯下。
仔细地恢复成那个清爽的少年举人模样。
随后,把钱袋装进提前准备好的坛子里。
“嗯,一切顺利。咱们去菜市场,买些干货。”林向安轻声说道。
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虽然只是买些常用的干粮,酱菜、红枣之类的,都是能储存的。
再者,正好可以趁机送点东西,答谢一下会馆的王管事和茶楼的陈掌柜。
这两人目前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人脉。
回程时,林向安特意提了一包大枣,直奔前面柜台,去找王管事。
“王管事,前些日子多谢您的照拂。
今天正好碰到卖红枣的,味道不错,就多买了些。
您拿回去,给家婶子和孩子补补身子。”
王管事接过红枣,笑呵呵地回应:
“既然是林公子的好意,那老朽就不客气了。”
他接着问:“找合适的住处了吗?”
林向安轻叹一声,摇了摇头,
“就是没找到合适的,才出城外散散心。
不瞒您说,外面看了几处房子,才知道会馆对同乡的优待。
看来还是暂时住在这儿,比较稳妥。”
王管事听后一笑,宽慰道:
“林公子,您安心住下。
会馆这边消息多,人脉广。
若是有风吹草动,定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他顿了顿,又小声提醒道:
“这几日,粮食和炭的价格都在上涨,林公子不妨私下多备些。”
“多谢王管事的提醒。”
两人又聊了些近况,原本一切风平浪静,但明显,这几日局势有些不安定的迹象。
带着一个陈旧但结实的双肩背式搭膊,以及两个旧麻袋,走向钱庄。
为了确保钱财安全,必须小心谨慎。
毕竟,明面上他这个外地小商人,单独去取1500两白银,难免引起他人注意。
不过他早已做了周密的安排。
两辆一模一样的骡车被他雇来,分别停在不同的巷口,车夫互不相识。
计划是这样的:他先上第一辆车,行驶一段路程后,在一处人流密集的街口找个借口下车,迅速混入人群。
这时,第一辆车继续前行,吸引可能的尾随者。
而他则快步穿过人流,换乘在百米外等待的第二辆车。
这样来甩开别人的追踪。
......
当天,钱庄来取钱的人比前几天明显多了。
林向安递上玉牌,伙计便带着他,进了里间。
掌柜的看着他,心中不知道该说这人运气好,还是该感叹。
正巧这两日人多,钱庄不得不限号,同时还限大额。
如果不是林向安事先约定好的时辰,今天根本不可能顺利办理。
林向安考虑到200两的官锭太显眼,而且有官府的戳记,难以剪凿使用,不便日后花销。
便要求钱庄兑换成片状的小银锭,每块约十两。
除此之外,还让钱庄兑换了一小袋铜钱,方便日常开销。
取钱时,钱庄要求登记。
林向安用提前准备好的假名和虚构的籍贯,随便填了一处地方。
交还银票时,他专门盯着掌柜当面将存根焚毁。
这是大客户的特权,目的是切断钱庄内部可能追溯到他的线索。
清点完毕,钱财被装进麻袋。
林向安特意在搭膊中放了一些铜板和碎银,作为掩饰。
一出门,那看似焦急的脚步却暗合章法。
他并不直接走向预定的方向,而是先融入人流,不紧不慢。
阳光刺眼,街面嘈杂。
能隐隐感觉到,身后有几道目光黏了上来。
那个蹲着的闲汉站起身,对面布庄的一个汉子也悄然挪动了位置。
林向安心如明镜,知道定然是从那得来消息。
掌柜、伙计,以及铸造的工人,都有可能对外透露消息。
显然已被盯上。
肩扛巨款,林向安却似浑不在意,装作一无所知。
在路边一个卖炊饼的摊子前停下。
从搭膊中摸出两文铜钱买了个饼,借着递钱、接饼的转身动作,眼角的余光却已经精准捕捉到身后情形。
有两个人。
一前一后,估摸隔着十数步。
咬着炊饼,林向安不慌不忙,故意朝一条狭窄的小巷拐去。
脚步声随之加快,追击者加紧了步伐。
然而,林向安的呼吸依旧平稳,没有丝毫慌乱。
巷子中段有家嘈杂的茶馆,门口停着几辆等待雇佣的骡车。
他并未停下,而是看似随意地走到第一辆车前,低声交代了一番,迅速塞给车夫一小块碎银。
车夫点点头,林向安装作吃力地将麻袋扔进车厢。
自己却没有上车,而是轻拍车厢壁,喊了句:“快些,去码头!”
车夫扬鞭,骡车带着马达声和灰尘迅速驶离。
几乎在同一时刻,林向安的身影便迅速如游鱼般穿过茶馆的门帘,消失在其中。
跟踪的两人快步赶到巷口。
恰好看到骡车载着“他和财物”拐向另一条街。
两人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加快步伐跟了上去。
而茶馆内,林向安并未停留片刻。
他穿过厅堂,动作迅捷,几乎在跑堂伙计还未反应过来时,就已从茶馆的后门悄无声息地钻了出去,来到了一条平行的僻静小巷。
另一辆破旧的骡车停在那里,车夫是个沉默的老头,是他前一天雇好的。
老车夫只认钱不问事,至于主顾是谁,他从不关心。
林向安毫不犹豫地拉开车厢板,里面是几个空背篓,上面随意铺着几片菜叶。
他迅速将麻袋中的金银钱袋掏出,塞进背篓底部。
再用一些烂菜叶盖上,几乎看不出任何破绽。
“走,去菜市场。”
他低声对车夫道。
老车夫唔了一声,鞭子轻响。
骡车慢悠悠地启动,混入京城无数类似的车辆中,不起眼至极。
车厢内,林向安脱下外面的商人直裰,露出内里灰色的长衫,颜色稍新一些。
他用车里准备好的湿布仔细擦了擦脸和手,没有完全褪去伪装。
最后,他把那件脱掉的衣裳卷成一团,随手藏进背篓。
骡车晃晃悠悠地穿过纵横交错的小巷,外面的喧嚣声越来越热闹。
林向安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
之前在钱庄外焦急的气息已荡然无存。
此时,他的呼吸平稳,神态如常,仿佛又恢复了那位温文尔雅、静候会试的举人林向安,只不过看起来是留了胡须,更加成熟的自己。
偶尔指尖微微捻动,还残留着刚才雷霆行动后的余韵。
骡车经过一个菜市场的拐角,林向安便下了车。
背起背篓,快速穿过一条巷子,消失在人群中。
在另一条街的拐角处,停着一辆马车。
林远、王和信二人,早上找会馆租借了辆马车。
说是林向安带着他俩,去城外转转,散散心。
顺便打听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
白天,他们去了城外探查适合隐匿的地方,然后一同返回。
林向安便悄悄地去了钱庄。
二人此时在这里等着。
稍后就去菜市场买些干粮,再将钱财混在里面带回去。
“怎么样,顺利吗?”
林远急忙将林向安拉进车里,车上,林向安迅速换上了他平日里的举人服饰,整理了一下头发,这才将脸上胡须扯下。
仔细地恢复成那个清爽的少年举人模样。
随后,把钱袋装进提前准备好的坛子里。
“嗯,一切顺利。咱们去菜市场,买些干货。”林向安轻声说道。
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虽然只是买些常用的干粮,酱菜、红枣之类的,都是能储存的。
再者,正好可以趁机送点东西,答谢一下会馆的王管事和茶楼的陈掌柜。
这两人目前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人脉。
回程时,林向安特意提了一包大枣,直奔前面柜台,去找王管事。
“王管事,前些日子多谢您的照拂。
今天正好碰到卖红枣的,味道不错,就多买了些。
您拿回去,给家婶子和孩子补补身子。”
王管事接过红枣,笑呵呵地回应:
“既然是林公子的好意,那老朽就不客气了。”
他接着问:“找合适的住处了吗?”
林向安轻叹一声,摇了摇头,
“就是没找到合适的,才出城外散散心。
不瞒您说,外面看了几处房子,才知道会馆对同乡的优待。
看来还是暂时住在这儿,比较稳妥。”
王管事听后一笑,宽慰道:
“林公子,您安心住下。
会馆这边消息多,人脉广。
若是有风吹草动,定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他顿了顿,又小声提醒道:
“这几日,粮食和炭的价格都在上涨,林公子不妨私下多备些。”
“多谢王管事的提醒。”
两人又聊了些近况,原本一切风平浪静,但明显,这几日局势有些不安定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