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被泼翻的玄色砚台,浓稠墨汁倾泻而下,将龙王镇尽数浸染。
汪二爷紧攥着肉担的檀木把手,经年累月的摩挲使把手泛着温润光泽,此刻却被他握得指节发白。檀木特有的清香混着他掌心的汗味,在夜色里若有若无地飘散。
他抬眼望向街道大院,飞檐翘角在清冷月光下勾勒出锋利轮廓,青砖黛瓦泛着幽蓝冷光,宛如蛰伏的巨兽,周身萦绕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那建筑上斑驳的苔藓,在月光下如同巨兽身上的鳞片,随着夜风微微颤动。墙根处,几株野生的艾草在风中摇曳,叶片上凝结的夜露折射着微弱的月光,恍若晶莹的泪珠。
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他声音发颤:“那街道大院我熟得很,再看也还是那样,就不必进去了吧。反正也快到了,就送到这儿吧。”
话语里的不安如蛛丝般缠绕,后颈泛起的寒意让他下意识裹紧粗布外衣,仿佛这样便能抵御未知的恐惧。
那件外衣上,还留着前日杀猪时溅上的几点暗红血迹,此刻在月光下显得愈发暗沉,宛如干涸的伤口。
矮大娘似早洞悉他的退缩,唇角勾起若有似无的浅笑,月光为她棱角分明的侧脸镀上银边,坚毅轮廓在明暗交错间更显神秘。
她鬓边别着一朵白色山茶花,花瓣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只欲飞的白蝶。这朵山茶花,据说是龙王镇后山特有的品种,每逢月圆之夜便会散发奇异的幽香,能驱散山中的瘴气。
抬手轻理鬓边碎发时,腕间银镯叮当作响,清脆声浪在死寂的夜空中炸开,像是某种隐晦的暗号:“送佛送到西,哪能半途而废?你既应下送到地头,怎可食言?且这目的地,与街道大院相去甚远。汪二爷,莫不是手酸了?要不换个边抬?”
语调轻快却暗藏锋芒,那双深邃眼眸仿佛能洞穿他内心的怯懦。
她的眼神让汪二爷想起年轻时在深山老林里遇见的孤狼,同样的锐利,同样的让人不敢直视。
但此刻,他又隐约觉得这眼神背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如同冬日里被冰层覆盖的溪流,在坚硬的外表下,涌动着温暖的暗流。
汪二爷咬了咬牙,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上次遭遇流球美媚时的惊险场景历历在目,冷汗瞬间浸透后背衣衫。
那一次,他在山道上撞见流球美媚,对方诡异的妆容和举止,差点让他丢了性命。
至今,他腰间还留着一道疤痕,是当时逃脱时被荆棘划伤的。那道疤痕在阴雨天总会隐隐作痛,仿佛在提醒他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可眼前矮大娘周身萦绕的神秘气场,又似磁石般牵引着他的好奇心。
他暗自思忖,老矮子那本字迹斑驳、错漏百出的回忆录里,或许藏着解开谜团的密钥。
那回忆录的纸张早已泛黄,边角也被磨得毛糙,可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神秘的力量。据说,这本回忆录是老矮子在临终前,用自己的鲜血写成,记录着龙王镇千百年来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要不是镇公所,接着走便是。莫说五斤肉,就是五百斤,我汪某人也能给你送到!”
虽强装镇定,可话音在空荡街道上回荡时,仍透着难掩的颤抖,宛如风中摇曳的烛火。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激起阵阵回响,惊起了远处屋顶上的一只夜枭,发出一声凄厉的鸣叫。
这声鸣叫在夜空中久久回荡,惊得附近人家的狗也开始狂吠,此起彼伏的犬吠声,让原本寂静的夜晚更添几分诡异。
矮大娘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似有星河闪烁:“汪二爷的本事,小女子向来信得过。生意人谁不愿多销货?只是这白送的情谊,过犹不及。您这肉,可是费尽心力所得,小女子怎敢贪得无厌?”
笑声如铃,却带着几分捉摸不透的意味,每个音符里仿佛都藏着未解之谜。
她的笑声让汪二爷想起小时候在溪边听到的风铃声,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一丝说不出的空灵。
那笑声仿佛有一种魔力,能让人心头的恐惧暂时消散,却又在不经意间,勾起更多的好奇与疑惑。
汪二爷鬼使神差般脱口而出:“只要你愿收,长生居的肉,往后我全包了!你们家那几口人,能吃多少?逢场日你只管来,我定管够!”话一出口,他便懊悔不已,耳根在夜色中烧得发烫。
他懊恼自己的莽撞,又担忧这番唐突会触怒眼前神秘女子,破坏两人间微妙的平衡。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因为冲动,曾得罪过一位重要的客户,导致生意差点破产,这次可不能再重蹈覆辙。
那时的教训让他明白,在龙王镇这个看似平静的地方,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矮大娘神色骤变,慌忙摆手,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似被触及隐秘禁忌:“汪二爷快莫如此!无功不受禄,偶尔一次已是厚礼,再多,我便无颜踏足您的肉摊了。”这反常的拒绝,让汪二爷愈发觉得她深不可测,背后定藏着与这神秘目的地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的反应让汪二爷想起曾经听老人们说过,在龙王镇的深山里,有些地方是碰不得的,一旦触碰,就会招来大祸。
而此刻,他隐隐感觉,自己正一步步靠近那个禁忌之地,如同飞蛾扑火,明知危险,却无法抗拒。
“我是真心实意!”汪二爷凝视着她,试图用眼神传递赤诚。
矮大娘却敛去笑意,正色道:“真心亦需克制。君子之交,当淡如水、清如茶。平白受您厚赠,难免落人口实,坏了您的清誉。”
话语斩钉截铁,与寻常女子面对馈赠时的欣喜截然不同,字里行间透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原则与坚守。
她说话时,身后的树影随风晃动,仿佛在为她的话语伴舞。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神秘的画卷,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汪二爷无奈叹气,垂眸望着手中肉担,五斤鲜肉在月光下泛着暗红光泽,此刻却似有千斤重:“你们女子,顾虑总是这般多。送份心意,竟如此艰难。”
语气里满是委屈与失落,却不知,这番对话已悄然织就一张无形大网,将两人命运缠绕。
肉担上的麻绳深深勒进他的手掌,传来阵阵刺痛,可这点疼痛比起内心的纠结,根本算不了什么。
他突然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在龙王镇,每一份情谊都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温暖,也能带来伤害。”此刻,他似乎正在体会这句话的深意。
二人踏入街道大院,六棵千年大黄角树如远古守护者般矗立院中。
虬曲枝干向天际伸展,树冠遮天蔽日,在地上投下巨大阴影,宛如蛰伏的巨龙。
树皮上布满岁月的沟壑,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漫长的时光。
传说,这六棵黄角树是龙王镇的守护神,每棵树都对应着镇上的一个神秘力量。
枝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尘封千年的秘辛,每片叶子的颤动都像是古老的文字,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四下寂静得瘆人,唯有夜鸟偶尔发出的凄厉啼鸣,划破死寂,在空气中激荡出阵阵寒意。
月光透过枝叶缝隙洒落,在地面勾勒出斑驳黑影,宛如一张张诡异巨网,将他们笼罩其中,仿佛预示着未知险境。
那些黑影在地面上不断变换形状,时而像狰狞的怪兽,时而像扭曲的人影。
树脚下,散落着一些不知名的果实,表皮呈现出诡异的紫色,在月光下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警示着擅入者。
未作停留,他们径直向北,踏上三十六级大青石台阶。
每一步,石阶都发出沉闷声响,仿佛历史的回响,震得人耳膜发疼。
石阶上的青苔在月光下泛着幽绿,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传说,这些台阶是由龙王镇的先民们,用了整整十年时间,从后山开采的巨石打造而成。
每一块石阶都承载着先人的汗水与期望。
台阶尽头,便是夜不闭户的龙王镇大礼堂。
月光清冷,洒在飞檐斗拱上,为建筑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踏入东南门,陈旧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岁月沉淀的味道,夹杂着木质腐朽与尘土气息。
礼堂内,桌椅整齐排列,在幽暗中影影绰绰,宛如沉睡的卫士,守护着无数秘密。
每一张桌椅都承载着过往故事,激昂的演讲、激烈的争辩,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
墙上挂着的几幅老旧画像,在月光下显得有些阴森,画中人物的眼神仿佛在注视着他们。
这些画像中的人物,据说都是龙王镇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目光,穿越时空,见证着每一个踏入礼堂的人。
出西北角后门,西行百十步,一片新天地豁然展现。
形似大口袋的山弯映入眼帘,藏于镇公所与镇医院背后,占地广袤。
沟中,大片优质梯田在月光下泛着奇异光泽,一半种藕,一半养鱼。
残败荷叶茎杆如残破箭矢,直指苍穹,诉说昔日辉煌; 水面波光粼粼,倒映月色,偶有鱼儿跃出,泛起涟漪,打破宁静。水中的倒影随着涟漪破碎又重组,仿佛是现实与虚幻的交织。
据说,这片梯田的水源,来自于龙王镇深处的一处神秘泉眼,那泉眼的水,有着神奇的力量,能让作物生长得格外茁壮。
弓形山坡上,层层梯土环绕,各色菜蔬在夜色中散发淡淡清香。
土埂上,低矮果树错落有致,影子被月光拉长,随风摇曳,似无数舞动的手臂,透着神秘诡异。每棵果树都像忠诚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不为人知的秘密。
果树下,偶尔能看到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月光下默默绽放。
这些野花,有着奇特的习性,白天闭合,夜晚开放,仿佛在守护着夜晚的秘密。
田土间建筑与镇上迥异,错落有致,楼房民房相互交织。
亮着灯的房屋,暖黄灯光透过窗户洒出,在地上形成不规则光斑,如黑暗中的希望; 漆黑房屋门窗紧闭,透着拒人千里的冷漠,似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往。
这里是龙王镇菜园子、后花园,风景虽美,却因神秘莫测,令人不敢轻易涉足。
汪二爷虽是镇上常客,却鲜少至此。
此地以菜蔬种植为主,利用菜叶发展鱼禽养殖,与他熟悉的养猪业大相径庭,这更让他对目的地好奇,心中疑惑如藤蔓般疯长。
他望着那些亮着灯的窗户,想象着里面的人在做些什么,是否也和他一样,被卷入了某个神秘的事件中。
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从某扇窗户中飘出,笛声婉转悠扬,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矮大娘,放着大路不走,偏走街道大院后门,倒像是行那隐秘之事。”
汪二爷终于按捺不住,声音里满是埋怨与不安。四周死寂仿佛有实质重量,压得他喘不过气,神经紧绷如满弓之弦,随时可能断裂。
他的心跳声在耳边砰砰作响,仿佛要冲出胸腔。
矮大娘神色自若,解释道:“大路是菜农进出要道,他们推车挑担往来频繁。我俩并排而行,岂不妨碍人家生计?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
话语平静,却在寂静中显得飘忽,仿佛从遥远地方传来,带着不真实感。
她说话时,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汪二爷应了一声,心中却满是疑虑,总觉这解释背后藏着更深隐情。
他注意到,矮大娘在说这番话时,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指节微微发白,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他更加确信,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紧跟我便好,定不会让您迷失。此番是赴一场茶肉之约,又非龙潭虎穴。”矮大娘调侃道。汪二爷欲言又止,到嘴边的玩笑话终究咽下。
他深知此地危险四伏,一句不慎便可能招致灾祸。
但好奇心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烧。他隐隐觉得,这片看似寻常之地,实则是龙王镇的关键所在,背后定有大人物运筹帷幄,而自己,或许正踏入一场惊天棋局。
他想起老矮子回忆录里提到过,龙王镇每隔几十年就会发生一些神秘的大事,难道这次自己要亲身经历了?
此刻,他突然发现,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愈发凝重,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走向某个既定的结局。
继续前行,此地景致半似街道、半似村舍。店铺餐馆林立,繁花密枝缠绕,竹影摇曳,流水潺潺,鸡犬之声相闻,宛如世外桃源。可在这寂静夜晚,一切都透着诡异。
宽敞街道空无一人,偶尔传来的犬吠声空洞悠长,仿佛来自幽冥之地,令人毛骨悚然。
路上行人虽谦和有礼,对他们这两个陌生人见怪不怪,打过招呼便各自忙碌,但身影在幽暗中一闪而过,面容模糊不清,眼神中似藏着审视与探究,让汪二爷心中愈发不安,手不自觉握紧腰间佩刀,掌心满是冷汗。
那些行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虚幻,仿佛随时会消失不见。
他注意到,这些行人的衣着虽然普通,但在细节处却有着独特的纹饰,这些纹饰,与他在老矮子回忆录中看到的神秘符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到了,二爷。有劳您奔波,进去喝杯清茶,稍作歇息。”矮大娘在一座红砖青瓦四合院前驻足。四合院前店后院,夜色中庄严肃穆。
大门紧闭,门环铜绿斑驳,记录着岁月沧桑,每一道铜绿都是时光镌刻的印记。
门环上还系着一条红绸带,在夜风中轻轻飘动,不知有何寓意。据说,这条红绸带,是四合院的主人,为了纪念一位重要的故人而系上的,每到特定的日子,红绸带就会无风自动,仿佛故人的灵魂在此徘徊。
汪二爷抬眼,院门高大敞亮,大红门联醒目。
左联“不妨囋言茶香飘满情意”,右联“岂敢言武健体不成问题”,横批“茶倍儿健”。
字迹苍劲有力,墨色浓艳,在夜色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个字都像神秘符号,蕴含特殊意义。
仔细看去,笔画之间似乎还有一些细微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
院墙高耸,两块镏金大牌匾熠熠生辉,“龙王镇字圆健身中心”“口袋湾明理清心茶室”,牌匾冷光与周围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似在宣告此地与众不同,藏着惊天秘密。
牌匾边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牌匾上飞出来。
他发现,牌匾上的龙凤图案,眼睛处镶嵌着两颗黑色的宝石,在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在注视着每一个前来的人。
关于矮大娘的传言在汪二爷心中动摇。难道那些浪荡传闻,不过是她来此健身的误解?可在这神秘氛围下,真相显得苍白无力。
他不禁怀疑,是有人故意造谣,还是这看似正经的院落里,确实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想到此,他暗自戒备,手按刀柄,警惕扫视四周。
他注意到院墙角落有一个小小的狗洞,洞口周围的泥土似乎有新鲜翻动的痕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进出过。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院墙内传来,声音很轻,若有若无,却让他的心跳陡然加快。
思绪突然回到多年前,父亲带着 11岁的我参观他设计施工的龙王镇大礼堂。那时的我,又怎会想到,这座礼堂会成为揭开家族秘密的关键钥匙。
“觉得如何?”父亲满是期待地问。
我望着宏伟礼堂,目光落在高高的主席台和长长的台阶上,沉思片刻道:“气派自是气派,只是主席台与台下落差太大,台阶太多。大人物与群众,不该如此隔阂。”
那时的我尚未记日记,这句话却深深刻在心底,成为探寻家族秘密的起点。
父亲听了我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又很快被欣慰所取代。
他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道:“月平,你将来一定会明白,这一切都有着更深的意义。”
当时的我,并不懂父亲话语中的深意,只觉得他的眼神中藏着许多我看不懂的东西,深邃得如同龙王镇后山那片望不到底的密林。
回家的路上,父亲罕见地没有像往常一样讲那些龙王镇的老故事,而是沉默地走着。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小跑着跟在后面,看着父亲的影子随着脚步不断变化,时而像巨人,时而又变得佝偻。
路过豆腐堰时,父亲突然停下脚步,望着那片波光粼粼的水面,许久都没有说话。
我好奇地凑过去,水面倒映着天上的月亮,被微风一吹,便碎成了无数片银色的光斑,像撒在水面上的星星。
“月平,你知道吗?”父亲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悠远,“豆腐堰可不只是用来灌溉农田的。在很久以前,它是龙王镇的命脉,和一个古老的传说息息相关。”
我瞪大了眼睛,满心好奇地等着父亲继续说下去。
可父亲只是叹了口气,拍了拍我的肩膀,“等你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
豆腐堰的水很深,很多人都知道。到底有多深,知道的人极少,哪怕是汪家四父子。
就在那天,回家途中路过豆腐堰,11岁的我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晰感:我能透过龙王镇大礼堂看出父亲的想法,那为什么不能通过爷爷扩建的豆腐堰,看出爷爷的设计理念呢?
我闭上眼睛思索,脑海中瞬间一片敞亮:爷爷把“小曲好唱口难开”改成“嘴大吃四方”,不就是在让那“忧乐仙”开口吗?
这么一想,我再睁开眼的瞬间,竟觉得豆腐堰似乎对我笑了一下,整座豆腐堰的水体都是笑纹,四周堤坝上的果树像胡子一样抖了抖,那抖动十分明显,绝不是随风摆动。
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眼睛晃动产生的错觉。可那笑容和抖动,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心生敬畏。
豆腐堰开口讲话,无声无息,全凭个人领会。
那么忧乐仙开口后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香木易遭虫蛀,仙神不会自行言语,需要有人代言,可代言人是谁?又说了些什么呢?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学业有成后,放弃了诸多机会,毅然决然要回家种地,实在是因为我和这条忧乐沟感情太深了。可如今看来,这感情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使命。
真是:堰边悟奇
闭目凝思意豁然,仙言妙改韵中传。
小曲易唱口难启,口大能纳乾坤宽。
忧乐仙子应欲语,恍然睁眼堰含欢。
水纹似笑波生靥,果木如髭颤且绵。
摇曳绝非因风动,疑是神思幻亦玄。
此景深镌心内处,敬畏之情自此绵。”
如今,站在字圆健身中心与明理清心茶室的门前,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我才意识到,那些被我遗忘在岁月里的片段,或许都是解开谜团的重要线索。
汪二爷和矮大娘推开院门的那一刻,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门后的黑暗中,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们,又像是有无数的秘密在等待着被揭开。
门轴转动发出“吱呀”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寂静。
一股淡淡的茶香和着若有若无的檀香扑面而来,汪二爷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刀。
院子里,几盏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将四周的景物照得影影绰绰。
正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荷叶,还有几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沉睡的仙子。
水池周围,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上面还残留着些许水渍,似乎不久前还有人在此饮茶交谈。
“二位请进。”一个温和的声音从正屋传来。
汪二爷和矮大娘对视了一眼,缓步朝着正屋走去。
正屋的门虚掩着,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里面亮着一盏油灯,灯光将屋内人的影子投射在门上,显得有些模糊。
汪二爷伸手推开门,屋内的景象映入眼帘。
屋子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茶具,旁边的架子上,则放着各种茶叶罐和一些不知名的书籍。
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老者正背对着他们,专注地在墙上的一幅巨大的地图前沉思。
那地图上,用各种颜色的线条和符号标注着龙王镇的各个地方,其中,豆腐堰、街道大院和口袋湾等地都被做了特殊的标记。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老者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他的头发和胡须都已花白,可眼神却格外明亮,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汪二爷注意到,老者的袖口和衣襟处,都绣着与院外牌匾上相似的神秘图腾。
矮大娘上前一步,微微行礼,“叨扰前辈了。这位是汪二爷,特意陪我送肉过来。”
老者微微点头,目光在汪二爷身上停留片刻,“汪二爷的大名,老朽早有耳闻。既是矮丫头的朋友,便是自家人,快请坐。”说着,老者走到桌前,开始熟练地煮水、泡茶。
汪二爷有些局促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却忍不住在屋内四处打量。
除了那幅地图,墙上还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画着六棵巨大的黄角树,树下有一群人正在举行某种神秘的仪式;另一幅则画着豆腐堰,水面上腾起阵阵白雾,隐约可见一个人影在雾中若隐若现。
这些字画的笔触粗犷而神秘,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二位此次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送肉这么简单吧。”老者将泡好的茶递给他们,缓缓说道。
没等两人回答,他又接着说:“矮丫头,你师傅最近可好?”
矮大娘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师傅他……一切安好。只是他交代的事情,我至今还没有眉目。”
老者轻轻叹了口气,“有些事情,急不得。不过,最近龙王镇可不太平,各方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你们若是知道些什么,最好尽早做打算。”
汪二爷听得一头雾水,刚想开口询问,却被矮大娘用眼神制止。
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的身影快速跑向正屋。“师父,不好了!镇西方向突然出现大量不明身份的人,朝着这边来了!”
老者神色一凛,站起身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来得这么快?看来,该来的还是来了。汪二爷,矮丫头,恐怕你们这次要卷入一场不小的风波了。”
汪二爷握紧了拳头,心中既紧张又好奇。
他知道,自己已经踏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而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龙王镇隐藏多年的秘密,以及一场足以改变所有人命运的风暴。
? ?其实说的都是那个,这是题外话,也不是好话,别像我那样从小记到今。
喜欢水不暖月
汪二爷紧攥着肉担的檀木把手,经年累月的摩挲使把手泛着温润光泽,此刻却被他握得指节发白。檀木特有的清香混着他掌心的汗味,在夜色里若有若无地飘散。
他抬眼望向街道大院,飞檐翘角在清冷月光下勾勒出锋利轮廓,青砖黛瓦泛着幽蓝冷光,宛如蛰伏的巨兽,周身萦绕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那建筑上斑驳的苔藓,在月光下如同巨兽身上的鳞片,随着夜风微微颤动。墙根处,几株野生的艾草在风中摇曳,叶片上凝结的夜露折射着微弱的月光,恍若晶莹的泪珠。
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他声音发颤:“那街道大院我熟得很,再看也还是那样,就不必进去了吧。反正也快到了,就送到这儿吧。”
话语里的不安如蛛丝般缠绕,后颈泛起的寒意让他下意识裹紧粗布外衣,仿佛这样便能抵御未知的恐惧。
那件外衣上,还留着前日杀猪时溅上的几点暗红血迹,此刻在月光下显得愈发暗沉,宛如干涸的伤口。
矮大娘似早洞悉他的退缩,唇角勾起若有似无的浅笑,月光为她棱角分明的侧脸镀上银边,坚毅轮廓在明暗交错间更显神秘。
她鬓边别着一朵白色山茶花,花瓣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只欲飞的白蝶。这朵山茶花,据说是龙王镇后山特有的品种,每逢月圆之夜便会散发奇异的幽香,能驱散山中的瘴气。
抬手轻理鬓边碎发时,腕间银镯叮当作响,清脆声浪在死寂的夜空中炸开,像是某种隐晦的暗号:“送佛送到西,哪能半途而废?你既应下送到地头,怎可食言?且这目的地,与街道大院相去甚远。汪二爷,莫不是手酸了?要不换个边抬?”
语调轻快却暗藏锋芒,那双深邃眼眸仿佛能洞穿他内心的怯懦。
她的眼神让汪二爷想起年轻时在深山老林里遇见的孤狼,同样的锐利,同样的让人不敢直视。
但此刻,他又隐约觉得这眼神背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如同冬日里被冰层覆盖的溪流,在坚硬的外表下,涌动着温暖的暗流。
汪二爷咬了咬牙,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上次遭遇流球美媚时的惊险场景历历在目,冷汗瞬间浸透后背衣衫。
那一次,他在山道上撞见流球美媚,对方诡异的妆容和举止,差点让他丢了性命。
至今,他腰间还留着一道疤痕,是当时逃脱时被荆棘划伤的。那道疤痕在阴雨天总会隐隐作痛,仿佛在提醒他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可眼前矮大娘周身萦绕的神秘气场,又似磁石般牵引着他的好奇心。
他暗自思忖,老矮子那本字迹斑驳、错漏百出的回忆录里,或许藏着解开谜团的密钥。
那回忆录的纸张早已泛黄,边角也被磨得毛糙,可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神秘的力量。据说,这本回忆录是老矮子在临终前,用自己的鲜血写成,记录着龙王镇千百年来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要不是镇公所,接着走便是。莫说五斤肉,就是五百斤,我汪某人也能给你送到!”
虽强装镇定,可话音在空荡街道上回荡时,仍透着难掩的颤抖,宛如风中摇曳的烛火。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激起阵阵回响,惊起了远处屋顶上的一只夜枭,发出一声凄厉的鸣叫。
这声鸣叫在夜空中久久回荡,惊得附近人家的狗也开始狂吠,此起彼伏的犬吠声,让原本寂静的夜晚更添几分诡异。
矮大娘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似有星河闪烁:“汪二爷的本事,小女子向来信得过。生意人谁不愿多销货?只是这白送的情谊,过犹不及。您这肉,可是费尽心力所得,小女子怎敢贪得无厌?”
笑声如铃,却带着几分捉摸不透的意味,每个音符里仿佛都藏着未解之谜。
她的笑声让汪二爷想起小时候在溪边听到的风铃声,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一丝说不出的空灵。
那笑声仿佛有一种魔力,能让人心头的恐惧暂时消散,却又在不经意间,勾起更多的好奇与疑惑。
汪二爷鬼使神差般脱口而出:“只要你愿收,长生居的肉,往后我全包了!你们家那几口人,能吃多少?逢场日你只管来,我定管够!”话一出口,他便懊悔不已,耳根在夜色中烧得发烫。
他懊恼自己的莽撞,又担忧这番唐突会触怒眼前神秘女子,破坏两人间微妙的平衡。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因为冲动,曾得罪过一位重要的客户,导致生意差点破产,这次可不能再重蹈覆辙。
那时的教训让他明白,在龙王镇这个看似平静的地方,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矮大娘神色骤变,慌忙摆手,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似被触及隐秘禁忌:“汪二爷快莫如此!无功不受禄,偶尔一次已是厚礼,再多,我便无颜踏足您的肉摊了。”这反常的拒绝,让汪二爷愈发觉得她深不可测,背后定藏着与这神秘目的地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的反应让汪二爷想起曾经听老人们说过,在龙王镇的深山里,有些地方是碰不得的,一旦触碰,就会招来大祸。
而此刻,他隐隐感觉,自己正一步步靠近那个禁忌之地,如同飞蛾扑火,明知危险,却无法抗拒。
“我是真心实意!”汪二爷凝视着她,试图用眼神传递赤诚。
矮大娘却敛去笑意,正色道:“真心亦需克制。君子之交,当淡如水、清如茶。平白受您厚赠,难免落人口实,坏了您的清誉。”
话语斩钉截铁,与寻常女子面对馈赠时的欣喜截然不同,字里行间透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原则与坚守。
她说话时,身后的树影随风晃动,仿佛在为她的话语伴舞。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神秘的画卷,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汪二爷无奈叹气,垂眸望着手中肉担,五斤鲜肉在月光下泛着暗红光泽,此刻却似有千斤重:“你们女子,顾虑总是这般多。送份心意,竟如此艰难。”
语气里满是委屈与失落,却不知,这番对话已悄然织就一张无形大网,将两人命运缠绕。
肉担上的麻绳深深勒进他的手掌,传来阵阵刺痛,可这点疼痛比起内心的纠结,根本算不了什么。
他突然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在龙王镇,每一份情谊都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温暖,也能带来伤害。”此刻,他似乎正在体会这句话的深意。
二人踏入街道大院,六棵千年大黄角树如远古守护者般矗立院中。
虬曲枝干向天际伸展,树冠遮天蔽日,在地上投下巨大阴影,宛如蛰伏的巨龙。
树皮上布满岁月的沟壑,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漫长的时光。
传说,这六棵黄角树是龙王镇的守护神,每棵树都对应着镇上的一个神秘力量。
枝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尘封千年的秘辛,每片叶子的颤动都像是古老的文字,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四下寂静得瘆人,唯有夜鸟偶尔发出的凄厉啼鸣,划破死寂,在空气中激荡出阵阵寒意。
月光透过枝叶缝隙洒落,在地面勾勒出斑驳黑影,宛如一张张诡异巨网,将他们笼罩其中,仿佛预示着未知险境。
那些黑影在地面上不断变换形状,时而像狰狞的怪兽,时而像扭曲的人影。
树脚下,散落着一些不知名的果实,表皮呈现出诡异的紫色,在月光下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警示着擅入者。
未作停留,他们径直向北,踏上三十六级大青石台阶。
每一步,石阶都发出沉闷声响,仿佛历史的回响,震得人耳膜发疼。
石阶上的青苔在月光下泛着幽绿,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传说,这些台阶是由龙王镇的先民们,用了整整十年时间,从后山开采的巨石打造而成。
每一块石阶都承载着先人的汗水与期望。
台阶尽头,便是夜不闭户的龙王镇大礼堂。
月光清冷,洒在飞檐斗拱上,为建筑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踏入东南门,陈旧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岁月沉淀的味道,夹杂着木质腐朽与尘土气息。
礼堂内,桌椅整齐排列,在幽暗中影影绰绰,宛如沉睡的卫士,守护着无数秘密。
每一张桌椅都承载着过往故事,激昂的演讲、激烈的争辩,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
墙上挂着的几幅老旧画像,在月光下显得有些阴森,画中人物的眼神仿佛在注视着他们。
这些画像中的人物,据说都是龙王镇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目光,穿越时空,见证着每一个踏入礼堂的人。
出西北角后门,西行百十步,一片新天地豁然展现。
形似大口袋的山弯映入眼帘,藏于镇公所与镇医院背后,占地广袤。
沟中,大片优质梯田在月光下泛着奇异光泽,一半种藕,一半养鱼。
残败荷叶茎杆如残破箭矢,直指苍穹,诉说昔日辉煌; 水面波光粼粼,倒映月色,偶有鱼儿跃出,泛起涟漪,打破宁静。水中的倒影随着涟漪破碎又重组,仿佛是现实与虚幻的交织。
据说,这片梯田的水源,来自于龙王镇深处的一处神秘泉眼,那泉眼的水,有着神奇的力量,能让作物生长得格外茁壮。
弓形山坡上,层层梯土环绕,各色菜蔬在夜色中散发淡淡清香。
土埂上,低矮果树错落有致,影子被月光拉长,随风摇曳,似无数舞动的手臂,透着神秘诡异。每棵果树都像忠诚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不为人知的秘密。
果树下,偶尔能看到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月光下默默绽放。
这些野花,有着奇特的习性,白天闭合,夜晚开放,仿佛在守护着夜晚的秘密。
田土间建筑与镇上迥异,错落有致,楼房民房相互交织。
亮着灯的房屋,暖黄灯光透过窗户洒出,在地上形成不规则光斑,如黑暗中的希望; 漆黑房屋门窗紧闭,透着拒人千里的冷漠,似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往。
这里是龙王镇菜园子、后花园,风景虽美,却因神秘莫测,令人不敢轻易涉足。
汪二爷虽是镇上常客,却鲜少至此。
此地以菜蔬种植为主,利用菜叶发展鱼禽养殖,与他熟悉的养猪业大相径庭,这更让他对目的地好奇,心中疑惑如藤蔓般疯长。
他望着那些亮着灯的窗户,想象着里面的人在做些什么,是否也和他一样,被卷入了某个神秘的事件中。
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从某扇窗户中飘出,笛声婉转悠扬,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矮大娘,放着大路不走,偏走街道大院后门,倒像是行那隐秘之事。”
汪二爷终于按捺不住,声音里满是埋怨与不安。四周死寂仿佛有实质重量,压得他喘不过气,神经紧绷如满弓之弦,随时可能断裂。
他的心跳声在耳边砰砰作响,仿佛要冲出胸腔。
矮大娘神色自若,解释道:“大路是菜农进出要道,他们推车挑担往来频繁。我俩并排而行,岂不妨碍人家生计?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
话语平静,却在寂静中显得飘忽,仿佛从遥远地方传来,带着不真实感。
她说话时,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汪二爷应了一声,心中却满是疑虑,总觉这解释背后藏着更深隐情。
他注意到,矮大娘在说这番话时,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指节微微发白,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他更加确信,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紧跟我便好,定不会让您迷失。此番是赴一场茶肉之约,又非龙潭虎穴。”矮大娘调侃道。汪二爷欲言又止,到嘴边的玩笑话终究咽下。
他深知此地危险四伏,一句不慎便可能招致灾祸。
但好奇心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烧。他隐隐觉得,这片看似寻常之地,实则是龙王镇的关键所在,背后定有大人物运筹帷幄,而自己,或许正踏入一场惊天棋局。
他想起老矮子回忆录里提到过,龙王镇每隔几十年就会发生一些神秘的大事,难道这次自己要亲身经历了?
此刻,他突然发现,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愈发凝重,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走向某个既定的结局。
继续前行,此地景致半似街道、半似村舍。店铺餐馆林立,繁花密枝缠绕,竹影摇曳,流水潺潺,鸡犬之声相闻,宛如世外桃源。可在这寂静夜晚,一切都透着诡异。
宽敞街道空无一人,偶尔传来的犬吠声空洞悠长,仿佛来自幽冥之地,令人毛骨悚然。
路上行人虽谦和有礼,对他们这两个陌生人见怪不怪,打过招呼便各自忙碌,但身影在幽暗中一闪而过,面容模糊不清,眼神中似藏着审视与探究,让汪二爷心中愈发不安,手不自觉握紧腰间佩刀,掌心满是冷汗。
那些行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虚幻,仿佛随时会消失不见。
他注意到,这些行人的衣着虽然普通,但在细节处却有着独特的纹饰,这些纹饰,与他在老矮子回忆录中看到的神秘符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到了,二爷。有劳您奔波,进去喝杯清茶,稍作歇息。”矮大娘在一座红砖青瓦四合院前驻足。四合院前店后院,夜色中庄严肃穆。
大门紧闭,门环铜绿斑驳,记录着岁月沧桑,每一道铜绿都是时光镌刻的印记。
门环上还系着一条红绸带,在夜风中轻轻飘动,不知有何寓意。据说,这条红绸带,是四合院的主人,为了纪念一位重要的故人而系上的,每到特定的日子,红绸带就会无风自动,仿佛故人的灵魂在此徘徊。
汪二爷抬眼,院门高大敞亮,大红门联醒目。
左联“不妨囋言茶香飘满情意”,右联“岂敢言武健体不成问题”,横批“茶倍儿健”。
字迹苍劲有力,墨色浓艳,在夜色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个字都像神秘符号,蕴含特殊意义。
仔细看去,笔画之间似乎还有一些细微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
院墙高耸,两块镏金大牌匾熠熠生辉,“龙王镇字圆健身中心”“口袋湾明理清心茶室”,牌匾冷光与周围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似在宣告此地与众不同,藏着惊天秘密。
牌匾边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牌匾上飞出来。
他发现,牌匾上的龙凤图案,眼睛处镶嵌着两颗黑色的宝石,在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在注视着每一个前来的人。
关于矮大娘的传言在汪二爷心中动摇。难道那些浪荡传闻,不过是她来此健身的误解?可在这神秘氛围下,真相显得苍白无力。
他不禁怀疑,是有人故意造谣,还是这看似正经的院落里,确实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想到此,他暗自戒备,手按刀柄,警惕扫视四周。
他注意到院墙角落有一个小小的狗洞,洞口周围的泥土似乎有新鲜翻动的痕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进出过。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院墙内传来,声音很轻,若有若无,却让他的心跳陡然加快。
思绪突然回到多年前,父亲带着 11岁的我参观他设计施工的龙王镇大礼堂。那时的我,又怎会想到,这座礼堂会成为揭开家族秘密的关键钥匙。
“觉得如何?”父亲满是期待地问。
我望着宏伟礼堂,目光落在高高的主席台和长长的台阶上,沉思片刻道:“气派自是气派,只是主席台与台下落差太大,台阶太多。大人物与群众,不该如此隔阂。”
那时的我尚未记日记,这句话却深深刻在心底,成为探寻家族秘密的起点。
父亲听了我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又很快被欣慰所取代。
他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道:“月平,你将来一定会明白,这一切都有着更深的意义。”
当时的我,并不懂父亲话语中的深意,只觉得他的眼神中藏着许多我看不懂的东西,深邃得如同龙王镇后山那片望不到底的密林。
回家的路上,父亲罕见地没有像往常一样讲那些龙王镇的老故事,而是沉默地走着。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小跑着跟在后面,看着父亲的影子随着脚步不断变化,时而像巨人,时而又变得佝偻。
路过豆腐堰时,父亲突然停下脚步,望着那片波光粼粼的水面,许久都没有说话。
我好奇地凑过去,水面倒映着天上的月亮,被微风一吹,便碎成了无数片银色的光斑,像撒在水面上的星星。
“月平,你知道吗?”父亲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悠远,“豆腐堰可不只是用来灌溉农田的。在很久以前,它是龙王镇的命脉,和一个古老的传说息息相关。”
我瞪大了眼睛,满心好奇地等着父亲继续说下去。
可父亲只是叹了口气,拍了拍我的肩膀,“等你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
豆腐堰的水很深,很多人都知道。到底有多深,知道的人极少,哪怕是汪家四父子。
就在那天,回家途中路过豆腐堰,11岁的我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晰感:我能透过龙王镇大礼堂看出父亲的想法,那为什么不能通过爷爷扩建的豆腐堰,看出爷爷的设计理念呢?
我闭上眼睛思索,脑海中瞬间一片敞亮:爷爷把“小曲好唱口难开”改成“嘴大吃四方”,不就是在让那“忧乐仙”开口吗?
这么一想,我再睁开眼的瞬间,竟觉得豆腐堰似乎对我笑了一下,整座豆腐堰的水体都是笑纹,四周堤坝上的果树像胡子一样抖了抖,那抖动十分明显,绝不是随风摆动。
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眼睛晃动产生的错觉。可那笑容和抖动,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心生敬畏。
豆腐堰开口讲话,无声无息,全凭个人领会。
那么忧乐仙开口后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香木易遭虫蛀,仙神不会自行言语,需要有人代言,可代言人是谁?又说了些什么呢?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学业有成后,放弃了诸多机会,毅然决然要回家种地,实在是因为我和这条忧乐沟感情太深了。可如今看来,这感情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使命。
真是:堰边悟奇
闭目凝思意豁然,仙言妙改韵中传。
小曲易唱口难启,口大能纳乾坤宽。
忧乐仙子应欲语,恍然睁眼堰含欢。
水纹似笑波生靥,果木如髭颤且绵。
摇曳绝非因风动,疑是神思幻亦玄。
此景深镌心内处,敬畏之情自此绵。”
如今,站在字圆健身中心与明理清心茶室的门前,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我才意识到,那些被我遗忘在岁月里的片段,或许都是解开谜团的重要线索。
汪二爷和矮大娘推开院门的那一刻,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门后的黑暗中,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们,又像是有无数的秘密在等待着被揭开。
门轴转动发出“吱呀”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寂静。
一股淡淡的茶香和着若有若无的檀香扑面而来,汪二爷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刀。
院子里,几盏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将四周的景物照得影影绰绰。
正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荷叶,还有几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沉睡的仙子。
水池周围,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上面还残留着些许水渍,似乎不久前还有人在此饮茶交谈。
“二位请进。”一个温和的声音从正屋传来。
汪二爷和矮大娘对视了一眼,缓步朝着正屋走去。
正屋的门虚掩着,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里面亮着一盏油灯,灯光将屋内人的影子投射在门上,显得有些模糊。
汪二爷伸手推开门,屋内的景象映入眼帘。
屋子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茶具,旁边的架子上,则放着各种茶叶罐和一些不知名的书籍。
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老者正背对着他们,专注地在墙上的一幅巨大的地图前沉思。
那地图上,用各种颜色的线条和符号标注着龙王镇的各个地方,其中,豆腐堰、街道大院和口袋湾等地都被做了特殊的标记。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老者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他的头发和胡须都已花白,可眼神却格外明亮,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汪二爷注意到,老者的袖口和衣襟处,都绣着与院外牌匾上相似的神秘图腾。
矮大娘上前一步,微微行礼,“叨扰前辈了。这位是汪二爷,特意陪我送肉过来。”
老者微微点头,目光在汪二爷身上停留片刻,“汪二爷的大名,老朽早有耳闻。既是矮丫头的朋友,便是自家人,快请坐。”说着,老者走到桌前,开始熟练地煮水、泡茶。
汪二爷有些局促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却忍不住在屋内四处打量。
除了那幅地图,墙上还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画着六棵巨大的黄角树,树下有一群人正在举行某种神秘的仪式;另一幅则画着豆腐堰,水面上腾起阵阵白雾,隐约可见一个人影在雾中若隐若现。
这些字画的笔触粗犷而神秘,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二位此次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送肉这么简单吧。”老者将泡好的茶递给他们,缓缓说道。
没等两人回答,他又接着说:“矮丫头,你师傅最近可好?”
矮大娘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师傅他……一切安好。只是他交代的事情,我至今还没有眉目。”
老者轻轻叹了口气,“有些事情,急不得。不过,最近龙王镇可不太平,各方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你们若是知道些什么,最好尽早做打算。”
汪二爷听得一头雾水,刚想开口询问,却被矮大娘用眼神制止。
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年轻的身影快速跑向正屋。“师父,不好了!镇西方向突然出现大量不明身份的人,朝着这边来了!”
老者神色一凛,站起身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来得这么快?看来,该来的还是来了。汪二爷,矮丫头,恐怕你们这次要卷入一场不小的风波了。”
汪二爷握紧了拳头,心中既紧张又好奇。
他知道,自己已经踏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而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龙王镇隐藏多年的秘密,以及一场足以改变所有人命运的风暴。
? ?其实说的都是那个,这是题外话,也不是好话,别像我那样从小记到今。
喜欢水不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