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永乐大帝,随朕冲锋-《大明天幕:曝光我将成为千古一帝》

  弹幕——

  “确实,历朝历代都有阉患,但有一说一,这些没鸟的太监,可比一些有鸟的皇帝有种多了。”

  “有鸟只能证明你这个皇帝是个人,不能证明你这个皇帝是个男人!”

  “楼上两个,我们能不能文明一点,说ji不说鸟,文明你我他。”

  “这相当于是死局啊,皇宫戒严下,这个衣带诏怎么可能传得出去。”

  “幸好景泰帝人不错,有几个小太监对他是死忠,这也算是一种善缘吧。”

  “可是我听说是中祖对那几个小太监不错哎……”

  【当时,整个皇宫戒严,任何人经过,都要被严厉盘查】

  【但有一种例外,便是死人】

  【因为皇宫的政变,死了太多的人,这些死人,是必须要清理的】

  【所以这也是唯一的机会】

  【几个小太监合谋,必须要有一个死了,尸体被运出皇宫之外,这份衣带诏才能运出去】

  【而另外几个人,则是去吸引皇城守卫的注意】

  【就这样,有一个太监表示他可以立马自刎,然后要其他几个太监剥开他的胸膛,把衣带诏放到他的身体里面,运出皇城】

  【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经过他们小心翼翼的周旋,那份衣带诏确实被运送到了城外】

  【朱骥也拿到了这份衣带诏】

  【但那些谋划的太监刚好暴露了,于是纷纷被朱祁镇下令活活用带刺的棍子打死】

  【只是,朱祁镇不知道那是衣带诏,还以为这几个太监只是想救走景泰帝】

  【朱骥拿到衣带诏后,不放心将这个差事交给任何人,自己连夜拿着向南方跑去,就为了亲手交到中祖的手中】

  【几天内,他跑死了四五匹马,终于在晕厥前,把那份衣带诏交到了中祖的手上】

  【此时,于谦也知道了朱祁镇的政变,孙太后也以私人身份写信给于谦,想要他回来,帮助朱祁镇站台】

  【有民间野史传闻,这孙太后还写信勾引于谦,极尽露骨之词】

  【没想到一向对孙太后忠心的于谦破口大骂,和中祖一样回了三个大字:干你娘】

  【然后,于谦就被软禁,朱祁镇强迫他写下承认朱祁镇太上皇有合法统领天下兵马的权力】

  【于谦宁死不写,朱祁镇要杀了于谦,孙太后也没辙,于是叹了口气就说算了】

  “殿下……殿下……求……求见滇王……”朱骥灰头土脸,完全看不出来半点锦衣卫指挥使的模样。

  要是身上有刀,或者身上依稀可见的飞鱼服,朱骥倒是像流民了。

  刚说完,朱骥就晕倒了。

  朱骥拿出手中代表身份的令牌,朱祁铄的手下不敢怠慢,连忙抬着他往朱祁铄的军营走去。

  朱祁铄认出了朱骥,“快救活他!”

  “王爷,我们在他身上翻出来了这个,他缠在手上一直攥着,就算晕倒了,也攥得紧紧的,我们取不下来。”

  手下掀开朱骥的衣袖,一条沾染了血迹的黄色带子,缠在他的手上。

  朱祁铄弯下腰,触碰到朱骥的手,朱骥似乎是感应到了什么,手掌松了松。

  他拿了出来,感觉到这条带子上面有字迹。

  翻开后,赫然是一句:吾弟当为尧舜,传位滇王

  “皇兄……”盯着血色的黄带子,朱祁铄轻声呼唤。

  朱祁铄的这声呼唤,带着担忧、自信等数不尽的心情。

  现在他明白了,现在景泰帝只是暂时被控制了起来,朱祁镇和孙太后还不敢直接弑杀帝王。

  “传缴天下,本王要……节制天下兵马!”

  “所有藩王,必须配合本王,否则一律视为谋反!”

  “另外,到民间宣传陛下已经被控制的消息。”

  朱祁铄握紧手中的衣带诏,重重地说道。

  【就这样,衣带诏到了中祖的手上,他有了继承皇位最大的法理】

  【同时,他也有了攻打应天府和顺天府的法理,现在的他,是最名正言顺的】

  【另外提一嘴,朱骥这个只想进部的赌狗,因为这次的功绩,在之后的论功行赏中,中祖直接给他封了一个侯】

  【而那几个拼死用生命把衣带诏弄出皇宫的太监,也被封侯,并且被立碑,这几个太监有家人,他们的爵位被家人继承】

  【这几个太监,真是赚了,族谱单开一页,成为家族老祖宗了,这样的太监才是值得立碑的,那王振被立碑,是什么玩意儿】

  大明——

  “啧啧,这个朱骥是个官迷,但对明王还真是忠心啊……”李善长感慨道。

  “就是因为他是官迷,所以他做的选择,全部都是最理性的选择,在当时,就算是应天府和顺天府都没了,也是祁铄的胜算最大。”

  朱元璋笑道,坐在被五花大绑的朱棣的背上,砸一拳下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朱元璋嫌弃朱棣的话太多了早就用纸巾堵住了他的嘴,被堵住嘴的朱棣,只能“呜呜、呜呜”。

  好像在说:“老登,我是不会屈服的!”

  群臣嘴角抽搐。

  当然,还有人比他们嘴角更抽搐。

  奉天殿的史官,在纠结到底记不记这段历史,不记录吧,后人要是不能看到这段欢乐的画面,他们两个是心里真的是不舒畅,有种全身毛孔堵塞了的窒息感。

  要是记录吧,他俩总感觉他们的九族在阎王的生死簿上忽闪忽闪的。

  两人对视一眼,一咬牙,干他丫的,记,必须记,和让后世子孙看到这段欢乐的画面相比,他们的九族算什么,不要了!

  群臣各自发表看法,对这个衣带诏事件感到欣慰,只有朱标悄悄来到朱元璋的旁边,弱弱地说道:

  “爹……你能不能让儿子我省心点……”

  “这若让后世人知道……”

  朱元璋一斜眼,不理会,“哼。”

  “永乐大帝!随朕冲锋!”

  朱标叹气,看来,咱这个仁厚的太子,只能威胁奉天殿的那两个史官时刻铭记删除键了。

  他怎么感觉,他朱标成了朱家的大家长了,自从天幕播放到他们大明后,他们朱家的画风就逐渐不对劲了……

  几天后,在朱祁铄的军营里。

  朱祁铄经过朱元璋同意后,在奉天殿上安插了探子,这几个探子把奉天殿上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告诉了朱祁铄。

  朱祁铄听到朱棣被五花大绑,朱元璋坐在他的背上后,大笑。

  “笑死孤了……”朱祁铄捂住肚子翻滚。

  然后他拿出了笔,写下了奉天殿的这次事情经过,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朱元璋和朱棣的“父子情深”,并对此表达了看法。

  而另一边,在朱标软硬兼施的威胁下,两个史官抑郁地删除了那天的记载。

  “唉!”x1001

  “唉!”x1002

  自从删除掉那段记录后,两个史官叹气叹了整整一天了。

  按照他俩对朱标的说法,他们连九族都搭上,也不是为了让自己青史留名,就为了给后世一个欢乐。

  可惜,还是坳不过朱标,只好删了。

  两个史官都见到了对方的死气沉沉:“唉!”

  齐声道:“有的史官虽然活着,却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