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这一世,这还是朱祁铄第一次见到大明的水师。
这些船只,船首包铁撞角如獠牙,侧舷密布箭孔炮窗,杀气凛凛,怕是在战场上喝下了不少敌人的鲜血。
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线发展,大明的船只到郑和下西洋期间更是“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帆若垂天之云,舵工聚立如林,昼夜星驰”。
大明,即使在有海禁预防倭寇的限制下,依旧是强大的海洋国家,而这种情况,到了满清,却折腾得华夏沦落成为了落后的海洋国家。
“呼……”朱祁铄长呼一口气,他总感觉现在压在他这个明王身上的担子有些重了。
又是倭寇、蒙古,还有一个女真。
“凉国公,寻个地方安营扎寨吧。”朱祁铄寻个瞧着黑压压的士兵,考虑一下行军的进程。
“遵命。”
安好营寨后,蓝玉来到朱祁铄的营帐中商议军事,营帐中还有郑和这个太监,蓝玉素日里最看不起的阉党。
但现在,他不敢看不起,他看得出来,朱祁铄非常地信任郑和。
“凉国公请就坐,你看看我和郑和商议的决策如何?”
朱祁铄又将刚刚和郑和商议的决策和蓝玉说了一大遍,蓝玉听后大为震惊,觉得这明王真是军事奇才。
“明王真是远见,若依此法,不出半年,倭奴必灭!”
朱祁铄暗笑,他的军事才能,不过是站在人类那本厚重的军事学史上,拿到现在的大明,稍微改变一下,便是碾压。
“既然如此,便依照孤的命令去部署吧。”
蓝玉刚踏出营帐,天上风云变幻,经历过许多这种场面的他立马反应过来,惊喜地对着大帐中喊道:
“殿下,是天幕,天幕又出现了。”
难怪蓝玉惊喜,若是以前天幕顶多是十五日出现一次,而此次的天幕与上次足足过去了两个朔望。
朱祁铄立马站起来,来到帐外,盯着天上的天幕,他感觉,天幕的播放好像比起之前不是很积极了。
不会是那人才up主赚了钱拖更吧……
上一世,可有不少成名的作者拖更,甚至一年两更……气死他了。
“天幕出现了,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那些倭寇观看天幕后,必定会放松警惕,还要请凉国公多费心了。”
有孔明灯传递军事情报,这次定可以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他也已经让手下去联系琉球王国的人,让琉球进行配合,斩断倭寇的后路。
“是!”
蓝玉很兴奋,他的军事生涯战绩,又要添一笔了。
一开始,他是抗拒来这里剿灭倭寇的,因为在他看来根本灭不掉,现在,他看到了希望。
天幕——
【两个月不见,大家好吗?】
【这两个月家里一直停电,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弹幕——
“呸!拖更狗,两个月了都不更新!”
“这理由,你自己看看靠谱吗?(死亡微笑)”
“我要看中祖平定叛乱!速速更新老匹夫!”
“我是不会原谅你的!永远不会!”
“我一度以为up主被抓去切片了。”
“本小姐大气,你唱首歌我就原谅你。”
“开演讲会不露脸唱歌吗?有点意思。”
天幕——
【好吧,看来本up主的理由骗不到玉树临风、冰雪聪明的各位】
【其实正当的理由是,我去给我的视频升级了一下啦】
【当然,这个升级还是秘密,我们以后再说】
【我们再再再续接上回】
【上次讲到哪了?助理,助理在哪,上次我讲到哪了?】
【哦……宁王朱奠培的谋反】
【咳咳,我要开始说了啊,大家注意听】
【自从中祖三枪定边疆后,可谓是风头无两,景泰帝病重,又没有儿子,民间渐渐传出来了让中祖继承皇位的声音,即使此时的中祖也没有子嗣】
【民间甚至喊出,让满朝文武把宣宗的那个不让景泰帝继位的圣旨当厕纸给扔了】
【其实景泰帝后来也有这种想法,中祖毕竟年轻,还处于壮年,就算不能生育,以后在宗室里面选一个优秀的皇嗣过继便是,但这皇位万万不能落到朱祁镇的手上】
【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中祖继位,那个孙太后拿出的宣宗圣旨就可以直接不管了吗?要知道,那个圣旨可以说是断绝了中祖继位的合法性】
【呵呵,宣宗嘛,毕竟是个死人,就算有圣旨,暗地里,谁会在意一个死人的想法呢?】
【你要是这么说,朱棣生前那么努力,一直都是在追求顺位继承的“太宗”庙号呢,死后还不是被中祖的曾孙给送上了一个赤裸裸表明他是造反的“成祖”】
朱高炽一把抱住拿着大砍刀准备去日天的朱棣,“爹,消消气,消消气,您老那会都死了多少年了,您造反那点事,谁不知道啊。”
【还有仁宗,生前兢兢业业,为朱棣这个征北大将军到处擦屁股,永乐盛世他起码有一半的功劳,死后还不是被中祖的曾孙直接给祧出了太庙】
朱棣的怒气值瞬间没了,心中偷乐。
低头一看,手上的大砍刀已经被双眼通红的朱高炽夺走了,他一个眼神示意,带着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拉住气冲冲要去干天幕的朱高炽:
“儿啊,消消气,消消气,你那会也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你被祧庙那点小事,不值得气啊。”
“你看爹,爹明明是你爷爷在孝陵隐居四年后传位的,这混蛋天幕污蔑你爹是造反,爹都不生气……”
【所以说,要是景泰帝和文武大臣,都同意让中祖继位,其实宣宗的那个圣旨大家可以心照不宣的表示不知道】
【而景泰帝想要他的弟弟继位,这从他接下来的安排可以看出来】
【他任命中祖为内阁首辅,还兼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权势几乎达到了皇帝之下第一人】
【就差没让他加九锡和剑履上殿了】
【据说景泰帝还想改封中祖当时的封地,当时中祖是“滇王”,封地在滇省,景泰帝想把中祖改封到富裕的江南,但好像是被中祖给拒绝了】
【中祖拒绝的原因大家后面也都知道,毕竟我们现代的工业化起源是在滇省嘛,滇省是中祖经营多年的大本营,他自然不会离开】
【这样一系列的安排,就在大家以为中祖继位板上钉钉的时候,宁王朱奠培却造反了】
【不,准确的说,是大明那早就应该在火海中死去的建文皇帝突然活过来了,他煽动宁王朱奠培造反了】
这些船只,船首包铁撞角如獠牙,侧舷密布箭孔炮窗,杀气凛凛,怕是在战场上喝下了不少敌人的鲜血。
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线发展,大明的船只到郑和下西洋期间更是“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帆若垂天之云,舵工聚立如林,昼夜星驰”。
大明,即使在有海禁预防倭寇的限制下,依旧是强大的海洋国家,而这种情况,到了满清,却折腾得华夏沦落成为了落后的海洋国家。
“呼……”朱祁铄长呼一口气,他总感觉现在压在他这个明王身上的担子有些重了。
又是倭寇、蒙古,还有一个女真。
“凉国公,寻个地方安营扎寨吧。”朱祁铄寻个瞧着黑压压的士兵,考虑一下行军的进程。
“遵命。”
安好营寨后,蓝玉来到朱祁铄的营帐中商议军事,营帐中还有郑和这个太监,蓝玉素日里最看不起的阉党。
但现在,他不敢看不起,他看得出来,朱祁铄非常地信任郑和。
“凉国公请就坐,你看看我和郑和商议的决策如何?”
朱祁铄又将刚刚和郑和商议的决策和蓝玉说了一大遍,蓝玉听后大为震惊,觉得这明王真是军事奇才。
“明王真是远见,若依此法,不出半年,倭奴必灭!”
朱祁铄暗笑,他的军事才能,不过是站在人类那本厚重的军事学史上,拿到现在的大明,稍微改变一下,便是碾压。
“既然如此,便依照孤的命令去部署吧。”
蓝玉刚踏出营帐,天上风云变幻,经历过许多这种场面的他立马反应过来,惊喜地对着大帐中喊道:
“殿下,是天幕,天幕又出现了。”
难怪蓝玉惊喜,若是以前天幕顶多是十五日出现一次,而此次的天幕与上次足足过去了两个朔望。
朱祁铄立马站起来,来到帐外,盯着天上的天幕,他感觉,天幕的播放好像比起之前不是很积极了。
不会是那人才up主赚了钱拖更吧……
上一世,可有不少成名的作者拖更,甚至一年两更……气死他了。
“天幕出现了,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那些倭寇观看天幕后,必定会放松警惕,还要请凉国公多费心了。”
有孔明灯传递军事情报,这次定可以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他也已经让手下去联系琉球王国的人,让琉球进行配合,斩断倭寇的后路。
“是!”
蓝玉很兴奋,他的军事生涯战绩,又要添一笔了。
一开始,他是抗拒来这里剿灭倭寇的,因为在他看来根本灭不掉,现在,他看到了希望。
天幕——
【两个月不见,大家好吗?】
【这两个月家里一直停电,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弹幕——
“呸!拖更狗,两个月了都不更新!”
“这理由,你自己看看靠谱吗?(死亡微笑)”
“我要看中祖平定叛乱!速速更新老匹夫!”
“我是不会原谅你的!永远不会!”
“我一度以为up主被抓去切片了。”
“本小姐大气,你唱首歌我就原谅你。”
“开演讲会不露脸唱歌吗?有点意思。”
天幕——
【好吧,看来本up主的理由骗不到玉树临风、冰雪聪明的各位】
【其实正当的理由是,我去给我的视频升级了一下啦】
【当然,这个升级还是秘密,我们以后再说】
【我们再再再续接上回】
【上次讲到哪了?助理,助理在哪,上次我讲到哪了?】
【哦……宁王朱奠培的谋反】
【咳咳,我要开始说了啊,大家注意听】
【自从中祖三枪定边疆后,可谓是风头无两,景泰帝病重,又没有儿子,民间渐渐传出来了让中祖继承皇位的声音,即使此时的中祖也没有子嗣】
【民间甚至喊出,让满朝文武把宣宗的那个不让景泰帝继位的圣旨当厕纸给扔了】
【其实景泰帝后来也有这种想法,中祖毕竟年轻,还处于壮年,就算不能生育,以后在宗室里面选一个优秀的皇嗣过继便是,但这皇位万万不能落到朱祁镇的手上】
【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中祖继位,那个孙太后拿出的宣宗圣旨就可以直接不管了吗?要知道,那个圣旨可以说是断绝了中祖继位的合法性】
【呵呵,宣宗嘛,毕竟是个死人,就算有圣旨,暗地里,谁会在意一个死人的想法呢?】
【你要是这么说,朱棣生前那么努力,一直都是在追求顺位继承的“太宗”庙号呢,死后还不是被中祖的曾孙给送上了一个赤裸裸表明他是造反的“成祖”】
朱高炽一把抱住拿着大砍刀准备去日天的朱棣,“爹,消消气,消消气,您老那会都死了多少年了,您造反那点事,谁不知道啊。”
【还有仁宗,生前兢兢业业,为朱棣这个征北大将军到处擦屁股,永乐盛世他起码有一半的功劳,死后还不是被中祖的曾孙直接给祧出了太庙】
朱棣的怒气值瞬间没了,心中偷乐。
低头一看,手上的大砍刀已经被双眼通红的朱高炽夺走了,他一个眼神示意,带着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拉住气冲冲要去干天幕的朱高炽:
“儿啊,消消气,消消气,你那会也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你被祧庙那点小事,不值得气啊。”
“你看爹,爹明明是你爷爷在孝陵隐居四年后传位的,这混蛋天幕污蔑你爹是造反,爹都不生气……”
【所以说,要是景泰帝和文武大臣,都同意让中祖继位,其实宣宗的那个圣旨大家可以心照不宣的表示不知道】
【而景泰帝想要他的弟弟继位,这从他接下来的安排可以看出来】
【他任命中祖为内阁首辅,还兼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权势几乎达到了皇帝之下第一人】
【就差没让他加九锡和剑履上殿了】
【据说景泰帝还想改封中祖当时的封地,当时中祖是“滇王”,封地在滇省,景泰帝想把中祖改封到富裕的江南,但好像是被中祖给拒绝了】
【中祖拒绝的原因大家后面也都知道,毕竟我们现代的工业化起源是在滇省嘛,滇省是中祖经营多年的大本营,他自然不会离开】
【这样一系列的安排,就在大家以为中祖继位板上钉钉的时候,宁王朱奠培却造反了】
【不,准确的说,是大明那早就应该在火海中死去的建文皇帝突然活过来了,他煽动宁王朱奠培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