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父,你让我想想。”
朱祁铄陷入思考。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于人类文明进程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对于他们这些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的出现,也就代表着商帮的出现也不远了。
这群商帮,唯利是图,明朝末年,便是晋商走私盐、铁、粮食甚至情报给后金。
这是第一害。
第二害则是自古以来重农抑商,雇佣关系的出现,必定会提升商人的社会地位,这和“士农工商”的等级顺序相违背,也会挤压农业的生存空间,而农业,是大明立国的根本。
第三害则是商税问题。
历朝历代都是有商税的,但真正重视商税并且让商税成为其一个重要财政来源的,只有宋朝。
洪武元年,朱元璋曾颁布《商税则例》,规定商税三十取一,这个税收比例已经很低了,再加上大明收商税的机制过于粗糙,商税根本无法成为一大税源。
“高祖父,现在我们大明商税的占比在税收中占几成?”
朱祁铄估摸着,3%总有吧。
“百不足一。”朱元璋叹道,他会治国,会打仗,但这经济问题,他是真有点处理不好。
1%不到?
朱祁铄无语了,要知道南宋其商税占比最高的时候一度达到过20%。
另外,按照另一个世界线的大明历史,万历年间为了收税,一度引发了暴动,虽然有官僚处于不当的程序在里面,但也可以窥见,现在大多数的商人是反对纳税的。
商业越来越繁荣,而收不上商税,这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是极为沉重的。
“高祖父,你又得准备杀人了。”朱祁铄想了一下,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感觉要收上商税,必须得把那些富商给杀服。
而这得依靠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绝对的权威来杀人。
“我倒想听听你的看法,咱为什么又要杀人?”
朱祁铄将自己刚刚想的那些都说给朱元璋听,朱元璋大为震惊。
“商帮?这不就是结党吗?”朱元璋不悦。
结党营私,在帝王眼里,可是大忌。
“但商帮确实能促进商业的发展,高祖父,从天幕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知道,我们的这个世界非常大。”
“我大明若想以后不挨打,就只能慢慢地摈弃重农抑商。”
“当然,一下子承认商人的地位肯定不行,朝廷和商人之间,应该要有微妙的博弈。”
朱元璋敲打着桌子,思考着朝廷默认这种雇佣关系发展的后果。
“高祖父,还有海禁,我觉得在清除倭患后也应该考虑考虑将其解除。”
朱祁铄趁热打铁,这个海禁,实在是限制了大明商业的发展。
“海禁?咱下令海禁的目的之一便是倭患,可倭患哪有那么容易清除。”朱元璋笑着摇头,觉得不可能,倭寇打不过就跑,根本追不上。
“高祖父不妨和我打个赌。”
既然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出现了,朱祁铄想借着这次机会,彻底解决掉大明的另一个心腹大患——倭患,他已经在心中计划好了决策。
“你说起这个,咱可就来劲了,咱当年在凤阳,才是一次都没有赌输过。”朱元璋瞬间来劲,从躺椅上起身。
“你小子这个表情,是不信?”
“你不信你去问汤和,现在就去问,咱真的是十赌十赢。”
懒得理会朱元璋的吹牛,朱祁铄道:
“高祖父,你给我一支兵马,我定可以帮你清除掉倭患。”
“好,咱答应了,赌注是什么?”
“您再帮我病一次?”
朱元璋长叹一声,觉得无聊,“唉,无趣啊,咱还以为有什么乐子呢。”
……
从朱元璋那里回来后,朱祁铄的肚子已经吃撑了,他本就是在家吃完再去的宫里,老朱还一直要他多吃点,别饿着。
这一次去皇宫,可谓是收获满满,知道了大明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后,以后大明的发展他只要大方向把握住,基本上大明可以几百年内成为工业国家。
一想到大明日后的那群资本家,干起三角贸易,买卖黑奴,朱祁铄就想笑。
还有日后为了通商,大明以后的皇帝要求西欧诸国签订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他就乐了。
大明距离这样的日子,并不远了。
“老朱同意了我去铲除倭寇,我得好好谋划一番。”朱祁铄思考着现在的大明还能迅速造出一些什么科技产物出来。
清除掉倭患不难,倭患里面大部分都是华人,只要把这群华人稳住了,剩下的倭寇不攻自破。
现在大明的军事重心主要还是在草原,顾不上倭寇那弹丸之地,但朱祁铄心中的仇恨,却驱使着他很想现在就打上那片土地。
“不急,迟早能打上去……”朱祁铄压抑住心中的冲动。
“一是精准打击走私,二是武力镇压倭寇,三是以工代剿,四是策反低下层倭寇。”
“这四个若是都能执行起来,倭患也便解决了。”
“海战……”
“大明现在有谁擅长海战?”
朱祁铄灵光乍现,猛地一拍手,“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小李子!”
“奴婢在。”
“去,快去帮孤找一个叫郑和的太监,不对,他现在应该叫马和,小名马三宝,快去。”
明王府想找一个人,是非常简单的。
马和很快被找了过来,朱祁铄为了称呼方便,将其赐姓“郑”。
“奴婢郑和,拜见殿下。”
郑和趴在地上,深深叩拜,他不像其他的太监看上去弱不禁风,反倒十分高大,有几分男子气。
他现在非常惶恐,不知道大明的明王为什么要亲自点名要召见他,他还以为他犯了什么事。
看着惶恐的郑和,朱祁铄安慰道:
“不必惊慌,孤不是问罪你的,而是要对你委以重任。”
“奴婢厚谢明王。”郑和再次磕头。
“会航海吧?”
“奴婢会。”
“懂军事吧?”
“奴婢会。”
是历史上那个郑和没错了。
“你帮孤训练一支新军,孤待会教你鸳鸯阵。”
鸳鸯阵,戚继光创建的,朱祁铄大概知道怎么搭配。
还有俞大猷(you)的楼船水师战术,现在弗朗机炮还没有传到大明,这个战术的效果即使训练出来,也要大打折扣了。
但用来对付倭寇,应该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祁铄陆陆续续去了工部十多次,指挥工部造出了一些孔明灯,他打算用孔明灯来传递军情,戚继光曾经就这样试过。
可惜了,现在的工部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无法造出载人的热气球,不然在战场上,直接就是降维打击了。
工部的那群工匠疯子,听到热气球的概念和制作后,一个个不知道多久没睡了,天天在研究……
新军的训练非常的快,蓝玉组建的神机营也初步训练了出来……
这一次的天幕,隔了差不多两个月了也没有出现。
朱祁铄选了个合适的日期,带着神机营和郑和训练的大明水师朝着沿海奔去。
他这一次,不仅要解决掉困扰大明已久的倭患,更是要将其全部坑杀!
朱祁铄陷入思考。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于人类文明进程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对于他们这些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的出现,也就代表着商帮的出现也不远了。
这群商帮,唯利是图,明朝末年,便是晋商走私盐、铁、粮食甚至情报给后金。
这是第一害。
第二害则是自古以来重农抑商,雇佣关系的出现,必定会提升商人的社会地位,这和“士农工商”的等级顺序相违背,也会挤压农业的生存空间,而农业,是大明立国的根本。
第三害则是商税问题。
历朝历代都是有商税的,但真正重视商税并且让商税成为其一个重要财政来源的,只有宋朝。
洪武元年,朱元璋曾颁布《商税则例》,规定商税三十取一,这个税收比例已经很低了,再加上大明收商税的机制过于粗糙,商税根本无法成为一大税源。
“高祖父,现在我们大明商税的占比在税收中占几成?”
朱祁铄估摸着,3%总有吧。
“百不足一。”朱元璋叹道,他会治国,会打仗,但这经济问题,他是真有点处理不好。
1%不到?
朱祁铄无语了,要知道南宋其商税占比最高的时候一度达到过20%。
另外,按照另一个世界线的大明历史,万历年间为了收税,一度引发了暴动,虽然有官僚处于不当的程序在里面,但也可以窥见,现在大多数的商人是反对纳税的。
商业越来越繁荣,而收不上商税,这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是极为沉重的。
“高祖父,你又得准备杀人了。”朱祁铄想了一下,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感觉要收上商税,必须得把那些富商给杀服。
而这得依靠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绝对的权威来杀人。
“我倒想听听你的看法,咱为什么又要杀人?”
朱祁铄将自己刚刚想的那些都说给朱元璋听,朱元璋大为震惊。
“商帮?这不就是结党吗?”朱元璋不悦。
结党营私,在帝王眼里,可是大忌。
“但商帮确实能促进商业的发展,高祖父,从天幕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知道,我们的这个世界非常大。”
“我大明若想以后不挨打,就只能慢慢地摈弃重农抑商。”
“当然,一下子承认商人的地位肯定不行,朝廷和商人之间,应该要有微妙的博弈。”
朱元璋敲打着桌子,思考着朝廷默认这种雇佣关系发展的后果。
“高祖父,还有海禁,我觉得在清除倭患后也应该考虑考虑将其解除。”
朱祁铄趁热打铁,这个海禁,实在是限制了大明商业的发展。
“海禁?咱下令海禁的目的之一便是倭患,可倭患哪有那么容易清除。”朱元璋笑着摇头,觉得不可能,倭寇打不过就跑,根本追不上。
“高祖父不妨和我打个赌。”
既然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出现了,朱祁铄想借着这次机会,彻底解决掉大明的另一个心腹大患——倭患,他已经在心中计划好了决策。
“你说起这个,咱可就来劲了,咱当年在凤阳,才是一次都没有赌输过。”朱元璋瞬间来劲,从躺椅上起身。
“你小子这个表情,是不信?”
“你不信你去问汤和,现在就去问,咱真的是十赌十赢。”
懒得理会朱元璋的吹牛,朱祁铄道:
“高祖父,你给我一支兵马,我定可以帮你清除掉倭患。”
“好,咱答应了,赌注是什么?”
“您再帮我病一次?”
朱元璋长叹一声,觉得无聊,“唉,无趣啊,咱还以为有什么乐子呢。”
……
从朱元璋那里回来后,朱祁铄的肚子已经吃撑了,他本就是在家吃完再去的宫里,老朱还一直要他多吃点,别饿着。
这一次去皇宫,可谓是收获满满,知道了大明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后,以后大明的发展他只要大方向把握住,基本上大明可以几百年内成为工业国家。
一想到大明日后的那群资本家,干起三角贸易,买卖黑奴,朱祁铄就想笑。
还有日后为了通商,大明以后的皇帝要求西欧诸国签订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他就乐了。
大明距离这样的日子,并不远了。
“老朱同意了我去铲除倭寇,我得好好谋划一番。”朱祁铄思考着现在的大明还能迅速造出一些什么科技产物出来。
清除掉倭患不难,倭患里面大部分都是华人,只要把这群华人稳住了,剩下的倭寇不攻自破。
现在大明的军事重心主要还是在草原,顾不上倭寇那弹丸之地,但朱祁铄心中的仇恨,却驱使着他很想现在就打上那片土地。
“不急,迟早能打上去……”朱祁铄压抑住心中的冲动。
“一是精准打击走私,二是武力镇压倭寇,三是以工代剿,四是策反低下层倭寇。”
“这四个若是都能执行起来,倭患也便解决了。”
“海战……”
“大明现在有谁擅长海战?”
朱祁铄灵光乍现,猛地一拍手,“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小李子!”
“奴婢在。”
“去,快去帮孤找一个叫郑和的太监,不对,他现在应该叫马和,小名马三宝,快去。”
明王府想找一个人,是非常简单的。
马和很快被找了过来,朱祁铄为了称呼方便,将其赐姓“郑”。
“奴婢郑和,拜见殿下。”
郑和趴在地上,深深叩拜,他不像其他的太监看上去弱不禁风,反倒十分高大,有几分男子气。
他现在非常惶恐,不知道大明的明王为什么要亲自点名要召见他,他还以为他犯了什么事。
看着惶恐的郑和,朱祁铄安慰道:
“不必惊慌,孤不是问罪你的,而是要对你委以重任。”
“奴婢厚谢明王。”郑和再次磕头。
“会航海吧?”
“奴婢会。”
“懂军事吧?”
“奴婢会。”
是历史上那个郑和没错了。
“你帮孤训练一支新军,孤待会教你鸳鸯阵。”
鸳鸯阵,戚继光创建的,朱祁铄大概知道怎么搭配。
还有俞大猷(you)的楼船水师战术,现在弗朗机炮还没有传到大明,这个战术的效果即使训练出来,也要大打折扣了。
但用来对付倭寇,应该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祁铄陆陆续续去了工部十多次,指挥工部造出了一些孔明灯,他打算用孔明灯来传递军情,戚继光曾经就这样试过。
可惜了,现在的工部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无法造出载人的热气球,不然在战场上,直接就是降维打击了。
工部的那群工匠疯子,听到热气球的概念和制作后,一个个不知道多久没睡了,天天在研究……
新军的训练非常的快,蓝玉组建的神机营也初步训练了出来……
这一次的天幕,隔了差不多两个月了也没有出现。
朱祁铄选了个合适的日期,带着神机营和郑和训练的大明水师朝着沿海奔去。
他这一次,不仅要解决掉困扰大明已久的倭患,更是要将其全部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