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工部 和草原的决战-《大明天幕:曝光我将成为千古一帝》

  工部,军器局。

  “哈哈哈……成了……我成了……”

  “我造出燧发枪啦!”

  “嘿!看我一拳,明明是我造出来的!”

  “是我!第八百八十八次实验是我做的!所以是我做出来的!”

  “放屁!明明是我!倒数第二次实验是我做的!”

  一群人为了争个名,吵个不停。

  朱祁铄刚到工部,就老远听到了工部的喧闹。

  e……疯疯癫癫的。

  在美丽绝伦的工艺面前,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沉迷吧,尤其是枪这种东西。

  后世,枪和车,是男人最心心念念的两样东西了。

  等朱祁铄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这群工部的技术工匠,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他到来了。

  还是小李子咳嗽几声,这群人才反应过来,纷纷拜见:

  “参见殿下!”

  工匠们,有些不自然了,让殿下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不会掉印象分吧……

  朱祁铄轻笑:

  “刚刚我老远就听到你们说,研发出燧发枪了?”

  大明如今的火器还是手统,最大射程约是100米,有效射程是40米,需要两个人一起使用,装弹时间约是两分钟一次,40米内可以穿透皮甲,算是比较落后的了。

  记忆中,此时的欧洲,好像已经使用火绳枪了。

  而燧发枪,最大射程是250米,有效射程是100米,熟练的士兵仅只需要20秒到30秒就可以装弹一次,还可以一个人使用,威力上可以击毙战马。

  “殿下,我们试验了上千次,刚刚成功了一次。”有个工匠连忙说道,朱祁铄认识他,这个人叫蒯祥。

  此人是原本的历史线上,帮助朱棣修建北平京师的工匠,除了他外,还有蔡信、陆祥两个工匠,也被朱祁铄命人找了过来。

  这三人是技术工,永乐年间的管理层,工部尚书陈珪、宋礼、吴中也在这,还有一个户部尚书师逵。

  “实验步骤记录下来了吗?重新复原一下让我看看?”

  朱祁铄询问道。

  “这……”在场的人一众为难,朱祁铄的身份何等尊贵,怎么可以来观看这等危险的实验呢?

  “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不需要考虑我,我之前和你们说过,工部,是国之重器,我必须时时刻刻盯着。”

  “殿下万金之躯……”,工部尚书严震直还是有些不愿,“而且这实验还未完善,还是先去看一下混凝土吧,混凝土的实验已经完成了。”

  “也罢,先去看看混凝土吧。”朱祁铄也不想让这些做臣子的为难,要是让老朱知道这些人让自己观看那些危险的试验,肯定要扒了他们的皮的。

  “殿下您看,这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三合土”,严震直指着那边的一堆试验品说道。

  “三合土的初步凝固需要三到七天,完全硬化需要一到三年。”

  “而那边,是我们根据您说的方法造出来的混凝土,初步凝固时间只需要不到半个时辰!”

  严震直越说越兴奋。

  从一周减到半个时辰,那大明的许多工程,都可以提高不小的进度,尤其是水利工程,兴修水利后,不仅可以便民利民,还可以防范水灾。

  这可太和他的专业对口了。

  “而这新的混凝土,完全凝固的时间,按照您的说法,最多也只需要二十八天,强度也几乎比三合土要强上一倍。”

  “现在才过去七天,强度就已经很高了……”

  “以后,若是我大明的将士们打到草原,后勤跟上,可以就地修城……”

  “说不定,数千年来各位先贤解决不了的草原之患,要彻底在我大明这一代解决!”

  严震直越说越兴奋,青史留名啊青史留名,要是真解决了草原之患,他这个工部尚书,就要成为史上最强的工部尚书了!

  他看着朱祁铄的眼神,都很别样起来,恨不得喊爹,非常的油腻,如同饥渴的男人,在看着粉里透红的女子。

  青史留名,亦有区别,有的只是史书稍微记录,有的,在启蒙到科举阶段,大家都是熟知。

  这事真成了,他严震直,肯定是那种被大家熟知的啊,能让他这样青史留名,别说喊爹了,他喊爷爷都愿意啊,反正朱祁铄,以后本来就是他的君父。

  朱祁铄被这眼神看得一阵异样,看着这混凝土,凑过去细细观察,和现代的混凝土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但在大明现在这样的条件下,能造出这样的,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朱祁铄沉吟道:

  “这是军事机密,除了军器局的工匠外,此事只能你、我还有陛下知道。”

  “遵命!”

  前几日,老朱突然告诉他,要他小心点,有瓦剌和鞑靼的人混迹在应天府。

  而且锦衣卫的调查,也让他知道,这天幕,瓦剌和鞑靼竟然也能观看。

  就是不知道,这个天幕,欧洲的人能不能看到。

  这个时间段,西方处于文艺复兴时期。

  若是他们也能观看天幕,天幕带来的一些思想,被他们消化后,说不定提前刺激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进入工业革命。

  这是朱祁铄绝对不允许的,穿越一世,还能让洋人骑到大明的头上来?

  那他这个穿越者简直就是穿越者之耻了。

  如果条件允许,这一世,他要亲征,亲手打穿西方,带给西方独属于他的上帝之鞭!让他们世世代代成为大明的奴仆之国。

  “还有火器,此事也要保密,军器局的工匠,你不要吝啬赏赐,该赏的时候,就要大赏特赏。”

  “我知道高祖父不是很太会赏赐,此事我会和高祖父说,军器局的工匠,在彻底公开这两项技术前,一律不得离开军器局。”

  燧发枪就燧发枪,朱祁铄想用燧发枪,一举结束中原和草原数千年的战争,让草原彻彻底底纳入大明的版图。

  李世民八百人敢玄武门之变,他拿着燧发枪,还怕一个区区的草原?

  上一次,虽然燕王和凉国公大捷,但还是让马哈木跑了。

  下一次战争,他要亲自挂帅!开启一次和草原的决战!

  天幕暴露出的内容越多,以后,大明消灭草原势力的难度也就越高。

  草原不是傻子,他们也会根据天幕的一些信息进行改制和武器改进。

  所以,和草原的决战不能再拖下去。

  他现在需要和老朱去商量,动用整个大明的力量,直捣龙城。

  “这混凝土,还需要工部尽快量产,燧发枪,也要尽快研制。”

  朱祁铄再嘱咐了一句。

  “殿下,您给这个混凝土,命个名吧。”

  严震直挤眉弄眼。

  朱祁铄摆了摆手,表示对这些不感兴趣。

  “回去吧……”朱祁铄和小李子说道,小李子喊人牵来马车。

  “砰、砰!”

  “让我先来!竖子!这个实验应该由我来做!”

  “老匹夫!现在该我做实验!”

  “老不死的!别抢我的功劳!”

  朱祁铄刚离开,工部的工匠就放开了自我,继续吵了起来。

  朱祁铄听到后,嘴角一抽。

  真是一群可爱的人呐……

  “别吵了!军器局的功劳,都是本工部尚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