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这一场矛盾,当时的群臣之首,本来是支持景泰帝和滇王的】
【发展到后面,于谦便保持了沉默,选择了中立】
【他的中立,也算是一种死心了吧,于谦认为,景泰帝可能是真的没有天命】
【天命,在那个曾经差点带着大明走进深渊的皇帝朱祁镇的身上】
【而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留到下期再讲】
【拜拜啦】
大明——
“Judy,Judy……”朱棣嘿嘿一笑,知道自己别名的他略显嘚瑟。
“二哥、三哥,你们没有别名吧?”朱棣挑眉,在秦王和晋王的耳边不断念叨。
“哼,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老四以后当皇帝的名声,声传海外啊……”
“唐太宗李世民有天可汗,我也有个Judy嘛……”
朱棣45度扬起下巴,闭着眼睛,满脸沉浸在自己以后的荣耀里面。
然后绕着整个奉天殿走了一大圈,浑然不顾周边人的眼神。
朱棣……他飘了……
朱元璋有点不爽了。
“老四……我们来聊一聊你给咱续命四年阳寿的事……”
朱元璋见到朱棣这样,有些羡慕朱棣未来的成就,竟然能够全世界扬名,还有别名。
但是,他看朱棣,就是不爽,不知道为什么。
朱棣色变:“爹,什么四年续命阳寿,那都是后世骗你的,其实你就是活了那么久!”
“就和唐太宗本来就是顺位继承一样。”
朱祁铄躲在朱元璋的身后,慢悠悠地说话:
“太宗李世民,是以太子身份登基,怎么能不算顺位继承呢?”
“是谁?”
“是谁要害俺老四?”
“好好好,四年阳寿咱老朱认了,姑且算作是你孝顺,你的成祖,你总不能狡辩了吧?”
“怎么,是想自立门户,让咱老朱的大明二世……不,一世而亡呐……然后,你朱老四又成为开创之祖?”
朱元璋脱下手中的鞋,跃跃欲试。
朱棣看着自己老爹手上的鞋,吞咽下口水,环顾下四周,准备撤退。
只见秦王和晋王笑着围了过来,刚刚朱棣在嘚瑟的时候,他们就很不爽了。
“老四,你在看什么呢,咱待会去喝几杯嘛!”
“呵呵,我有点尿急……”朱棣撒腿就跑。
“快拦住他!”朱元璋高呼,一拖鞋砸过去。
朱标也来了兴致,自从看淡生死后,他已经游戏人间了。
对于这个占了他这一脉皇位的四弟,他认可了,也承认了,但是,跟着老爹一下打一下自己的四弟,总没问题吧?
以后老四当了皇帝,可揍不到了。
“老四啊,跑什么呢?”朱标凑到朱棣的面前,笑眯眯地道。
“大哥……有话好好说……你是太子,注意形象呐……”
朱标微笑,拳头作响:“刚刚你扬着下巴,从孤身边目中无人经过的时候,怎么不叫孤注意形象呢?”
朱元璋又是一拖鞋拍过来,直接打到朱棣的屁股上。
朱棣“嗷呜”一声,猛地下跪,“爹,我错了……”
“我让你成祖……我让你成祖……我让你成祖……”
妈的,成祖到底是谁给我的庙号啊,最好别让我知道,不然本Judy弄死你!
历来有问题上位的,不都是给太宗嘛……
朱棣欲哭无泪,目光幽幽地看向自己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
朱高炽微微别过头,心中默念,我不可能给成祖啊。
看向朱瞻基,眼中意思显而易见:“你小子给的?”
朱瞻基连忙摆手。
“天幕都说了哇,是一个道长给的……”
朱祁铄看到其乐融融的老朱家,也乐开了花。
悄咪咪地混进人堆里面,抬起脚,也猛地踹了朱棣一屁股。
“哎呦喂,说了不要踹本王屁股了,谁又踹啊,非要踹,踹的时候能不能踹准一点,踹到本王缝里面去了!”
朱祁铄尴尬一笑,悄悄撤回。
见到这一幕的群臣,眼观鼻鼻观心,表示这事,他们没见到过。
而在奉天殿的角落里面,两个记录的史官,互相对视。
史官甲尴尬一笑:“怎么写?”
史官乙一脸正气:“史官据事直书,一字不改!”
史官甲对此,很是佩服。
然后他就看到史官乙写道:
[太祖、成祖、中祖其乐融融,成祖嬉闹挨揍,中祖心疼之,替成祖挡]
史官甲:????
“你这叫据事直书?”
“别急嘛”,史官乙神秘地说道:“我家里还有一本私史,那个才是真的。”
“原来如此,那你的私史打算怎么写?”
“都是私史了,肯定怎么劲爆怎么写啊,几百年后,名声好坏是朱家的,钱财名誉才是我们家族的”,史官乙一脸奇怪地看着史官甲。
“谁让陛下爱杀人呢,中祖踢成祖屁股缝这种事,你敢写在正史里啊……”
……
朱祁铄回到了自己在燕王府的家。
老朱前几天神神秘秘地跟他说,他的生日那天,要送他一份大礼,也不知道是什么。
说起来,他早就忘记自己的生日了,天幕没有到来大明之前,谁会在意他呢?
说起天幕,那个叫桃妃的,是不是有病啊。
朱祁铄一阵无语,自己都不认识她,她竟然想拉着我一起去死。
这种脑回路,真是比秦始皇他妈还离谱。
不过,按照现在的天幕剧情来看,自己坐镇京师,大明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沦为“人相食”那种地步吧。
所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竟然让大明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
还有天幕中,说到苏靖的弟弟苏贵是十大战神之一?
这个战神,应该是褒义词了。
没想到自己小小的一个学堂,竟然捡到了两块璞玉。
这两人现在得好好培养一下。
“殿下、殿下,工部有请。”
朱祁铄还在思考的时候,门外的小太监小李子过来传话。
小李子,是朱元璋亲自分配给他的太监,说是人很机灵,有眼力劲。
“工部?”朱祁铄大概猜得到是什么事情。
可能是低配版的混凝土研制成功了?又或者是火器也进行了改进?
上次去工部的军器局,朱祁铄还顺带说了一下后世枪支的一些理念设计,他前世本就是一个军事爱好者,对这些算是比较熟悉。
除了这个,朱祁铄还把一些能工巧匠也找出来推荐给了工部,比如记忆中替朱棣营造北平都城的那些人。
“走吧,去工部看看。”
【发展到后面,于谦便保持了沉默,选择了中立】
【他的中立,也算是一种死心了吧,于谦认为,景泰帝可能是真的没有天命】
【天命,在那个曾经差点带着大明走进深渊的皇帝朱祁镇的身上】
【而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留到下期再讲】
【拜拜啦】
大明——
“Judy,Judy……”朱棣嘿嘿一笑,知道自己别名的他略显嘚瑟。
“二哥、三哥,你们没有别名吧?”朱棣挑眉,在秦王和晋王的耳边不断念叨。
“哼,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老四以后当皇帝的名声,声传海外啊……”
“唐太宗李世民有天可汗,我也有个Judy嘛……”
朱棣45度扬起下巴,闭着眼睛,满脸沉浸在自己以后的荣耀里面。
然后绕着整个奉天殿走了一大圈,浑然不顾周边人的眼神。
朱棣……他飘了……
朱元璋有点不爽了。
“老四……我们来聊一聊你给咱续命四年阳寿的事……”
朱元璋见到朱棣这样,有些羡慕朱棣未来的成就,竟然能够全世界扬名,还有别名。
但是,他看朱棣,就是不爽,不知道为什么。
朱棣色变:“爹,什么四年续命阳寿,那都是后世骗你的,其实你就是活了那么久!”
“就和唐太宗本来就是顺位继承一样。”
朱祁铄躲在朱元璋的身后,慢悠悠地说话:
“太宗李世民,是以太子身份登基,怎么能不算顺位继承呢?”
“是谁?”
“是谁要害俺老四?”
“好好好,四年阳寿咱老朱认了,姑且算作是你孝顺,你的成祖,你总不能狡辩了吧?”
“怎么,是想自立门户,让咱老朱的大明二世……不,一世而亡呐……然后,你朱老四又成为开创之祖?”
朱元璋脱下手中的鞋,跃跃欲试。
朱棣看着自己老爹手上的鞋,吞咽下口水,环顾下四周,准备撤退。
只见秦王和晋王笑着围了过来,刚刚朱棣在嘚瑟的时候,他们就很不爽了。
“老四,你在看什么呢,咱待会去喝几杯嘛!”
“呵呵,我有点尿急……”朱棣撒腿就跑。
“快拦住他!”朱元璋高呼,一拖鞋砸过去。
朱标也来了兴致,自从看淡生死后,他已经游戏人间了。
对于这个占了他这一脉皇位的四弟,他认可了,也承认了,但是,跟着老爹一下打一下自己的四弟,总没问题吧?
以后老四当了皇帝,可揍不到了。
“老四啊,跑什么呢?”朱标凑到朱棣的面前,笑眯眯地道。
“大哥……有话好好说……你是太子,注意形象呐……”
朱标微笑,拳头作响:“刚刚你扬着下巴,从孤身边目中无人经过的时候,怎么不叫孤注意形象呢?”
朱元璋又是一拖鞋拍过来,直接打到朱棣的屁股上。
朱棣“嗷呜”一声,猛地下跪,“爹,我错了……”
“我让你成祖……我让你成祖……我让你成祖……”
妈的,成祖到底是谁给我的庙号啊,最好别让我知道,不然本Judy弄死你!
历来有问题上位的,不都是给太宗嘛……
朱棣欲哭无泪,目光幽幽地看向自己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
朱高炽微微别过头,心中默念,我不可能给成祖啊。
看向朱瞻基,眼中意思显而易见:“你小子给的?”
朱瞻基连忙摆手。
“天幕都说了哇,是一个道长给的……”
朱祁铄看到其乐融融的老朱家,也乐开了花。
悄咪咪地混进人堆里面,抬起脚,也猛地踹了朱棣一屁股。
“哎呦喂,说了不要踹本王屁股了,谁又踹啊,非要踹,踹的时候能不能踹准一点,踹到本王缝里面去了!”
朱祁铄尴尬一笑,悄悄撤回。
见到这一幕的群臣,眼观鼻鼻观心,表示这事,他们没见到过。
而在奉天殿的角落里面,两个记录的史官,互相对视。
史官甲尴尬一笑:“怎么写?”
史官乙一脸正气:“史官据事直书,一字不改!”
史官甲对此,很是佩服。
然后他就看到史官乙写道:
[太祖、成祖、中祖其乐融融,成祖嬉闹挨揍,中祖心疼之,替成祖挡]
史官甲:????
“你这叫据事直书?”
“别急嘛”,史官乙神秘地说道:“我家里还有一本私史,那个才是真的。”
“原来如此,那你的私史打算怎么写?”
“都是私史了,肯定怎么劲爆怎么写啊,几百年后,名声好坏是朱家的,钱财名誉才是我们家族的”,史官乙一脸奇怪地看着史官甲。
“谁让陛下爱杀人呢,中祖踢成祖屁股缝这种事,你敢写在正史里啊……”
……
朱祁铄回到了自己在燕王府的家。
老朱前几天神神秘秘地跟他说,他的生日那天,要送他一份大礼,也不知道是什么。
说起来,他早就忘记自己的生日了,天幕没有到来大明之前,谁会在意他呢?
说起天幕,那个叫桃妃的,是不是有病啊。
朱祁铄一阵无语,自己都不认识她,她竟然想拉着我一起去死。
这种脑回路,真是比秦始皇他妈还离谱。
不过,按照现在的天幕剧情来看,自己坐镇京师,大明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沦为“人相食”那种地步吧。
所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竟然让大明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
还有天幕中,说到苏靖的弟弟苏贵是十大战神之一?
这个战神,应该是褒义词了。
没想到自己小小的一个学堂,竟然捡到了两块璞玉。
这两人现在得好好培养一下。
“殿下、殿下,工部有请。”
朱祁铄还在思考的时候,门外的小太监小李子过来传话。
小李子,是朱元璋亲自分配给他的太监,说是人很机灵,有眼力劲。
“工部?”朱祁铄大概猜得到是什么事情。
可能是低配版的混凝土研制成功了?又或者是火器也进行了改进?
上次去工部的军器局,朱祁铄还顺带说了一下后世枪支的一些理念设计,他前世本就是一个军事爱好者,对这些算是比较熟悉。
除了这个,朱祁铄还把一些能工巧匠也找出来推荐给了工部,比如记忆中替朱棣营造北平都城的那些人。
“走吧,去工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