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那双清澈的眼睛看了一眼,蒋大地觉得自己最隐秘的心思似乎被眼前的女子看透,下意识含胸缩了缩肩膀。
“孔娘子真的是个特别好的人,自打我来这干活后,除了吴留根,就没见她和别人红过脸。”
温清宁挑眉:“颁政坊开食肆的不少,但主要食客就那么些,一家生意好,必然有一家甚至几家生意差,就没有别的食肆来寻过麻烦?”
蒋大地道:“也不是没有,不过就两家,一个是段家食铺,一个是萧家馄饨铺。段家食铺卖的吃食样式多,其中就有鱼脍。
“今年头,段老两口找了过来,嫌咱家食肆抢了他家生意,说要是还卖鱼脍,老两口就在门口吊死。吴留根说了几句难听话,惹得段大郎差点打人。”
温清宁道:“后面如何解决?”
蒋大地答道:“是孔娘子亲自下厨请段家一大家子在这吃了一顿饭。那顿饭孔娘子只做了鱼脍和鱼肉馄饨,和段家人保证咱家只做这两样,送客人的小菜是自家做的腌菜,也就是那么一小碟子。
“孔娘子又和段家说了自家情况,段老两口一开始还不太愿意,但段家拍板的是他家儿媳。段家娘子说那她家就不做鱼脍了,要有客人想吃就让段大郎跑腿来这买。不过有一个要求,咱家说到做到,再不能做和他家一样的菜来抢生意。”
温清宁看到灶房另有一个后门,穿门而过,一面问道:“孔娘子答应了?”
“不答应也没办法,人家一家子人,孔娘子只有一个靠不上的吴留根。”蒋大地叹息道。
灶房后是个小院,还有两间屋子,院墙一角是个棚子,里面只放了一个食槽。
“那萧家馄饨铺呢?”温清宁嘴里问着,脚步不停径直朝棚子走去。
细密的雨水落在身上,没有减少一丝暑热,更添了潮闷。
蒋大地说道:“萧家没有段家那么好说话,非让孔娘子停卖鱼肉馄饨,其实他家卖的是鱼汤羊肉馄饨,根本没啥影响,说到底就是见不得旁人挣钱。”
“萧家馄饨是萧家老太婆带着两个儿媳在干,萧老头和两个儿子在村里种地。一听自家生意被抢,萧老头带着儿子就打上门了。”
温清宁脚步一顿,转头问道:“动手了?”
蒋大地赶紧摇摇头:“没,让秦侯帅拦下来了,最后这事还是秦侯帅出面摆平。不过萧老太婆看到孔娘子就没个好脸,动不动就骂上两句。孔娘子不想多事,全都忍下来了。”
温清宁问道:“她都骂孔娘子什么?你听过吗?”
“听到过几次。”蒋大地面露尴尬,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就……就村里妇人们常骂的那些话。”
温清宁追问:“具体骂了什么?”
“她骂孔娘子靠身子揽客,骂吴留根是缩到壳里的老乌龟……小娘子您饶了我吧。”蒋大地说到一半说不下去,爆红着一张脸。
温清宁看着他又气又羞的样子,指着食槽问道:“这里原来养了什么?”
“一头小毛驴,孔娘子去年根儿才买的。”
“驴呢?”
“被吴家人牵走了。”
“吴留根的家人吗?”
“是。”
温清宁看着打扫干净但没有草料的棚子,问道:“什么时候牵走的?”
“我想想。”蒋大地掰着手指数了数,“五日前,他们趁着孔娘子出门,上门偷偷牵走的。”
注意到他的说词,温清宁蹙眉:“为什么是偷偷?孔娘子和他们关系不好?”
蒋大地重重地点了点头:“我觉得不好,吴留根那个姐姐一直撺掇他纳妾,前头有一回还想让吴雁嫁给她那个傻儿子。
“吴留根那个混蛋竟然同意了不说,还让他那个姐姐直接把人带走,要不是孔娘子发狠拦下,吴雁那孩子毁了,那孩子才多大,咱们乡下人就是早嫁也没有嫁这么早的,更何况还是嫁个傻子。”
说完,不解气地又恨声骂了吴留根一顿。
温清宁静静地看着他骂人,待他骂完才开口问道:“前日食肆打烊后你去哪了?”
“我回家了,回家前先去了趟医馆。”蒋大地说道,“这阵子下雨,我老娘老嚷嚷身上疼,我就去请大夫给她看看。”
“哪里的医馆?”
“西市百草堂,那的郭老大夫人心善,只把脉不收钱,只有开方子抓药才收钱,用的药也都是我们这种人家能吃得起的。”
又是西市。
温清宁心中一动:“你家在何处?”
“我家在城外蒋村,为了方便,我带老娘住在西市。”蒋大地表情有些不自在。
温清宁见状细问:“具体是何处?”
“翠红楼。”蒋大地低下头,瓮声瓮气道,“我在那找了一份工,包住。”
翠红楼是一家妓院。
温清宁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跟着朝那两间屋子走去。
注意到她的动作,蒋大地忍不住出声:“小娘子那是孔娘子一家住的屋子,没有主家同意,您直接进去,是不是不太好。”
温清宁点点头:“是不太好。”这么说着脚下步子却没停,直接进了主屋。
一进屋就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房子年久未修,墙面发黄脱皮,房梁发黑,角落里还挂着蛛网。
屋子没有做隔断,一个方桌,一张木板床,床上放着一床脏兮兮的旧被褥。
没有任何女子的衣物和生活迹象。
退出屋子,转去侧屋,进屋后依旧能闻到发霉的味道,不过味道淡了许多。
和主屋不同,侧屋收拾的很干净,炕头上摆着一张旧炕桌,上面放着一套最便宜的笔墨纸砚。
纸上的笔迹一眼就能看出是初学者——团子大的字,歪歪扭扭粗的好似树枝一般的笔画。
温清宁翻阅着,发现每一张纸的背面都有另外一个笔迹,依然是初学者,写的却比正面好上许多。
她抽出一张放入锦袋,转向炕柜,成年女子和孩童的衣裳整齐的叠放在里面。
所以孔青竹是和女儿吴雁住在一起的。
温清宁从屋里退出来,看向等在外面的蒋大地:“这几日不要离开长安,尽可能待在翠红楼,有事会去唤你。”说罢,提步往外走。
“小娘子,孔娘子是不是出事了?”蒋大地追在她身后问道。
“孔娘子真的是个特别好的人,自打我来这干活后,除了吴留根,就没见她和别人红过脸。”
温清宁挑眉:“颁政坊开食肆的不少,但主要食客就那么些,一家生意好,必然有一家甚至几家生意差,就没有别的食肆来寻过麻烦?”
蒋大地道:“也不是没有,不过就两家,一个是段家食铺,一个是萧家馄饨铺。段家食铺卖的吃食样式多,其中就有鱼脍。
“今年头,段老两口找了过来,嫌咱家食肆抢了他家生意,说要是还卖鱼脍,老两口就在门口吊死。吴留根说了几句难听话,惹得段大郎差点打人。”
温清宁道:“后面如何解决?”
蒋大地答道:“是孔娘子亲自下厨请段家一大家子在这吃了一顿饭。那顿饭孔娘子只做了鱼脍和鱼肉馄饨,和段家人保证咱家只做这两样,送客人的小菜是自家做的腌菜,也就是那么一小碟子。
“孔娘子又和段家说了自家情况,段老两口一开始还不太愿意,但段家拍板的是他家儿媳。段家娘子说那她家就不做鱼脍了,要有客人想吃就让段大郎跑腿来这买。不过有一个要求,咱家说到做到,再不能做和他家一样的菜来抢生意。”
温清宁看到灶房另有一个后门,穿门而过,一面问道:“孔娘子答应了?”
“不答应也没办法,人家一家子人,孔娘子只有一个靠不上的吴留根。”蒋大地叹息道。
灶房后是个小院,还有两间屋子,院墙一角是个棚子,里面只放了一个食槽。
“那萧家馄饨铺呢?”温清宁嘴里问着,脚步不停径直朝棚子走去。
细密的雨水落在身上,没有减少一丝暑热,更添了潮闷。
蒋大地说道:“萧家没有段家那么好说话,非让孔娘子停卖鱼肉馄饨,其实他家卖的是鱼汤羊肉馄饨,根本没啥影响,说到底就是见不得旁人挣钱。”
“萧家馄饨是萧家老太婆带着两个儿媳在干,萧老头和两个儿子在村里种地。一听自家生意被抢,萧老头带着儿子就打上门了。”
温清宁脚步一顿,转头问道:“动手了?”
蒋大地赶紧摇摇头:“没,让秦侯帅拦下来了,最后这事还是秦侯帅出面摆平。不过萧老太婆看到孔娘子就没个好脸,动不动就骂上两句。孔娘子不想多事,全都忍下来了。”
温清宁问道:“她都骂孔娘子什么?你听过吗?”
“听到过几次。”蒋大地面露尴尬,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就……就村里妇人们常骂的那些话。”
温清宁追问:“具体骂了什么?”
“她骂孔娘子靠身子揽客,骂吴留根是缩到壳里的老乌龟……小娘子您饶了我吧。”蒋大地说到一半说不下去,爆红着一张脸。
温清宁看着他又气又羞的样子,指着食槽问道:“这里原来养了什么?”
“一头小毛驴,孔娘子去年根儿才买的。”
“驴呢?”
“被吴家人牵走了。”
“吴留根的家人吗?”
“是。”
温清宁看着打扫干净但没有草料的棚子,问道:“什么时候牵走的?”
“我想想。”蒋大地掰着手指数了数,“五日前,他们趁着孔娘子出门,上门偷偷牵走的。”
注意到他的说词,温清宁蹙眉:“为什么是偷偷?孔娘子和他们关系不好?”
蒋大地重重地点了点头:“我觉得不好,吴留根那个姐姐一直撺掇他纳妾,前头有一回还想让吴雁嫁给她那个傻儿子。
“吴留根那个混蛋竟然同意了不说,还让他那个姐姐直接把人带走,要不是孔娘子发狠拦下,吴雁那孩子毁了,那孩子才多大,咱们乡下人就是早嫁也没有嫁这么早的,更何况还是嫁个傻子。”
说完,不解气地又恨声骂了吴留根一顿。
温清宁静静地看着他骂人,待他骂完才开口问道:“前日食肆打烊后你去哪了?”
“我回家了,回家前先去了趟医馆。”蒋大地说道,“这阵子下雨,我老娘老嚷嚷身上疼,我就去请大夫给她看看。”
“哪里的医馆?”
“西市百草堂,那的郭老大夫人心善,只把脉不收钱,只有开方子抓药才收钱,用的药也都是我们这种人家能吃得起的。”
又是西市。
温清宁心中一动:“你家在何处?”
“我家在城外蒋村,为了方便,我带老娘住在西市。”蒋大地表情有些不自在。
温清宁见状细问:“具体是何处?”
“翠红楼。”蒋大地低下头,瓮声瓮气道,“我在那找了一份工,包住。”
翠红楼是一家妓院。
温清宁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跟着朝那两间屋子走去。
注意到她的动作,蒋大地忍不住出声:“小娘子那是孔娘子一家住的屋子,没有主家同意,您直接进去,是不是不太好。”
温清宁点点头:“是不太好。”这么说着脚下步子却没停,直接进了主屋。
一进屋就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房子年久未修,墙面发黄脱皮,房梁发黑,角落里还挂着蛛网。
屋子没有做隔断,一个方桌,一张木板床,床上放着一床脏兮兮的旧被褥。
没有任何女子的衣物和生活迹象。
退出屋子,转去侧屋,进屋后依旧能闻到发霉的味道,不过味道淡了许多。
和主屋不同,侧屋收拾的很干净,炕头上摆着一张旧炕桌,上面放着一套最便宜的笔墨纸砚。
纸上的笔迹一眼就能看出是初学者——团子大的字,歪歪扭扭粗的好似树枝一般的笔画。
温清宁翻阅着,发现每一张纸的背面都有另外一个笔迹,依然是初学者,写的却比正面好上许多。
她抽出一张放入锦袋,转向炕柜,成年女子和孩童的衣裳整齐的叠放在里面。
所以孔青竹是和女儿吴雁住在一起的。
温清宁从屋里退出来,看向等在外面的蒋大地:“这几日不要离开长安,尽可能待在翠红楼,有事会去唤你。”说罢,提步往外走。
“小娘子,孔娘子是不是出事了?”蒋大地追在她身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