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脑袋里不靠谱的想法收起来,瓦列里走向衣帽间:“稍等,我先换个衣服。”
就在他转身的后,一直沉默的站在安德娜上校身后的格斗专家谢尔盖上尉,突然压低声音,用他们几人才能听到的音量,带着点俄国糙汉子特有的直率,小声嘀咕道。
“唉…希望今天晚上别再是那坨‘英勇的布丁’了,我的胃还在为昨天那坨‘英勇’进行哀悼呢。”
声音不大,但却在安静的房间中听起来非常的清晰。
瓦列里脚步一顿,肩膀微不可察的耸动一下,安德娜上校见状立刻严厉的瞪了谢尔盖一眼,但嘴角依旧是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让人没想到的是,通讯专家科廖洛夫中尉,平时看起来最斯文腼腆的一个,此刻也飞快的附和,带着破罐子破摔的意味:“要是还是那个…将军,我能申请提前离席去‘检查设备’吗?”胃部的剧烈抗议,让我很难有精神去工作。”
这并非夸张,事实上,此刻来此的NKVD小组很少有人能适应英餐,他们平时都吃本土菜吃惯了,偶然出趟国也发现自己无法享受这些‘异地美食’,他们的胃部只适合较为粗糙的食物。
瓦列里终于忍不住,低低地笑出声来,这帮家伙吃英餐也吃够了,他还为NKVD的精锐军官们能一直忍耐到最后呢,原来不止是他一个,太好了。
转身看着自己这些如同‘煞神’一样的保镖,经过这些天的朝夕相处,除去安德娜上校是老熟人,让其他的习惯了NKVD冰冷的纪律特工们也都跟瓦列里熟络起来。
他们看到了这位传奇将军的平易近人,务实甚至有点‘接地气’的一面,敬畏依旧,但多了份亲近感。
“同志们。”瓦列里摇了摇头,笑容里带了些无奈与纵容:“注意纪L,我们是客人。”他的话语没什么责备的意思,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提醒。
安德娜上校努力板着脸,但眼底的笑意出卖了她:“将军说的对,都严肃一些,尤其是你谢尔盖,还有你科廖洛夫。”她点名的批评,可语气更像是配合某种演出。
谢尔盖上尉立刻挺胸抬起头,一脸我什么也没说的正经,科廖洛夫中尉则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假装研究天花板上的吊灯。
瓦列里看着他们,又想起那可怕而又正式的‘英式料理’,叹了口气,半开玩笑的认真道:“如果今晚宴会的口味依旧是那么‘独特’,安德娜同志,我们或许真的该考虑让科廖洛夫同志去‘检查设备’,顺便给我们带点黑面包回来,伏特加也行。”
其实英式料理也有很多味道可以吃的,就是瓦列里不太习惯而已,他已经吃黑面包,红菜汤,以及熏肉习惯了。
“噗…”这次连安德娜也没有忍住,轻笑出声,谢尔盖上尉更是直接扭过头去,肩膀抖动。
瓦列里自己也露出一抹笑容,在这异国他乡的金碧辉煌中,这群来自寒冷东欧,习惯了硝烟和粗糙食物的伙伴们,显得如此可爱。
“好了,玩笑到此为止。”瓦列里等一会儿后开口道,眼神温和:“走吧,同志们,为了要继续改变联盟的外交形象,也为了我们的胃,希望白金汉宫的厨子们今天能够手下留情。”
他整理好自己的着装,深吸一口气,接下来是另一场战斗。
安德娜等人也迅速恢复专业姿态,只是在彼此交换的眼神里,还残留着刚刚谈完玩笑的笑意,他们簇拥着瓦列里离开房间,前往白金汉宫的宫廷晚宴。
………
‘呼啦啦啦…’
雨夹雪滴滴答答的不断从空中滴落,曼施坦因站在河边上,目光望向远方,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一团白气升起。
苏军的顿河方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再次开始发动进攻,单凭现在缺兵少武器的德军在顿河附近已经独木难支,仔细说应该是南方集团军群独木难支。
不过…最危险的时候已经完全度过去,A集团军群的精锐全都撤了出来,凭借苏军留下数道防线,给德军争取喘息的时间,等到后面的武器装备送上来。
德军依旧可以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可以尝试再向高加索的方向发起突袭,只要能截断高加索的油道,让苏军失去这源源不断的工业心脏,德意志就有获胜的机会。
而且休养的时间还不能太长。
否则苏军也会发育的更加强大…凭借现在苏军的钢铁洪流,曼施坦因觉得德军很难应付多支苏军部队一起夹击,一旦苏军部队的规模再次扩大…
可能苏军的一支部队单凭部队实力,武器装备就能够媲美德军一支编制满的装甲部队。
要知道直到现在,前线也有很多装甲师的编制跟41年相比完全缩水一大截,许多部队连坦克都没有补充上来,需要维修的坦克则缺乏精密零件,发动机之类的东西…后勤部门运送的物资根本不够。
现在德军依旧没有解决这个致命的窘境,战线与后勤拉的实在是太远,这茫茫的一千公里,物资运送的速度也很难保障。
等到德军退回罗斯托夫,之后再从罗斯托夫退回到哈尔科夫休养,或许补给的情况能好上一些。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整个下半年的攻势,消耗的物资,牺牲士兵的性命,报废的武器装备全都白费了,德军完全没有拿到半点好处…还白白消耗大量的物资,部队,武器装备。
特别是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那可是一支战斗实力非常强的部队,他们被苏军俘虏是最糟糕的结果。
如果曼施坦因手底下有类似于第六集团军的部队,在第六集团军突围的时候,他确定自己百分百能把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给救出来。
可惜没有如果。
曼施坦因目光依旧望向远方…他的思绪逐渐飘荡,战局,战况,各类情报以及受到重伤正在后方休养的儿子的信。
这些东西在他脑袋里接连闪过,最后定格在报纸上瓦列里的面孔上。
瓦列里…不知道他现在在英国干什么呢?
喜欢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
就在他转身的后,一直沉默的站在安德娜上校身后的格斗专家谢尔盖上尉,突然压低声音,用他们几人才能听到的音量,带着点俄国糙汉子特有的直率,小声嘀咕道。
“唉…希望今天晚上别再是那坨‘英勇的布丁’了,我的胃还在为昨天那坨‘英勇’进行哀悼呢。”
声音不大,但却在安静的房间中听起来非常的清晰。
瓦列里脚步一顿,肩膀微不可察的耸动一下,安德娜上校见状立刻严厉的瞪了谢尔盖一眼,但嘴角依旧是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让人没想到的是,通讯专家科廖洛夫中尉,平时看起来最斯文腼腆的一个,此刻也飞快的附和,带着破罐子破摔的意味:“要是还是那个…将军,我能申请提前离席去‘检查设备’吗?”胃部的剧烈抗议,让我很难有精神去工作。”
这并非夸张,事实上,此刻来此的NKVD小组很少有人能适应英餐,他们平时都吃本土菜吃惯了,偶然出趟国也发现自己无法享受这些‘异地美食’,他们的胃部只适合较为粗糙的食物。
瓦列里终于忍不住,低低地笑出声来,这帮家伙吃英餐也吃够了,他还为NKVD的精锐军官们能一直忍耐到最后呢,原来不止是他一个,太好了。
转身看着自己这些如同‘煞神’一样的保镖,经过这些天的朝夕相处,除去安德娜上校是老熟人,让其他的习惯了NKVD冰冷的纪律特工们也都跟瓦列里熟络起来。
他们看到了这位传奇将军的平易近人,务实甚至有点‘接地气’的一面,敬畏依旧,但多了份亲近感。
“同志们。”瓦列里摇了摇头,笑容里带了些无奈与纵容:“注意纪L,我们是客人。”他的话语没什么责备的意思,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提醒。
安德娜上校努力板着脸,但眼底的笑意出卖了她:“将军说的对,都严肃一些,尤其是你谢尔盖,还有你科廖洛夫。”她点名的批评,可语气更像是配合某种演出。
谢尔盖上尉立刻挺胸抬起头,一脸我什么也没说的正经,科廖洛夫中尉则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假装研究天花板上的吊灯。
瓦列里看着他们,又想起那可怕而又正式的‘英式料理’,叹了口气,半开玩笑的认真道:“如果今晚宴会的口味依旧是那么‘独特’,安德娜同志,我们或许真的该考虑让科廖洛夫同志去‘检查设备’,顺便给我们带点黑面包回来,伏特加也行。”
其实英式料理也有很多味道可以吃的,就是瓦列里不太习惯而已,他已经吃黑面包,红菜汤,以及熏肉习惯了。
“噗…”这次连安德娜也没有忍住,轻笑出声,谢尔盖上尉更是直接扭过头去,肩膀抖动。
瓦列里自己也露出一抹笑容,在这异国他乡的金碧辉煌中,这群来自寒冷东欧,习惯了硝烟和粗糙食物的伙伴们,显得如此可爱。
“好了,玩笑到此为止。”瓦列里等一会儿后开口道,眼神温和:“走吧,同志们,为了要继续改变联盟的外交形象,也为了我们的胃,希望白金汉宫的厨子们今天能够手下留情。”
他整理好自己的着装,深吸一口气,接下来是另一场战斗。
安德娜等人也迅速恢复专业姿态,只是在彼此交换的眼神里,还残留着刚刚谈完玩笑的笑意,他们簇拥着瓦列里离开房间,前往白金汉宫的宫廷晚宴。
………
‘呼啦啦啦…’
雨夹雪滴滴答答的不断从空中滴落,曼施坦因站在河边上,目光望向远方,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一团白气升起。
苏军的顿河方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再次开始发动进攻,单凭现在缺兵少武器的德军在顿河附近已经独木难支,仔细说应该是南方集团军群独木难支。
不过…最危险的时候已经完全度过去,A集团军群的精锐全都撤了出来,凭借苏军留下数道防线,给德军争取喘息的时间,等到后面的武器装备送上来。
德军依旧可以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可以尝试再向高加索的方向发起突袭,只要能截断高加索的油道,让苏军失去这源源不断的工业心脏,德意志就有获胜的机会。
而且休养的时间还不能太长。
否则苏军也会发育的更加强大…凭借现在苏军的钢铁洪流,曼施坦因觉得德军很难应付多支苏军部队一起夹击,一旦苏军部队的规模再次扩大…
可能苏军的一支部队单凭部队实力,武器装备就能够媲美德军一支编制满的装甲部队。
要知道直到现在,前线也有很多装甲师的编制跟41年相比完全缩水一大截,许多部队连坦克都没有补充上来,需要维修的坦克则缺乏精密零件,发动机之类的东西…后勤部门运送的物资根本不够。
现在德军依旧没有解决这个致命的窘境,战线与后勤拉的实在是太远,这茫茫的一千公里,物资运送的速度也很难保障。
等到德军退回罗斯托夫,之后再从罗斯托夫退回到哈尔科夫休养,或许补给的情况能好上一些。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整个下半年的攻势,消耗的物资,牺牲士兵的性命,报废的武器装备全都白费了,德军完全没有拿到半点好处…还白白消耗大量的物资,部队,武器装备。
特别是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那可是一支战斗实力非常强的部队,他们被苏军俘虏是最糟糕的结果。
如果曼施坦因手底下有类似于第六集团军的部队,在第六集团军突围的时候,他确定自己百分百能把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给救出来。
可惜没有如果。
曼施坦因目光依旧望向远方…他的思绪逐渐飘荡,战局,战况,各类情报以及受到重伤正在后方休养的儿子的信。
这些东西在他脑袋里接连闪过,最后定格在报纸上瓦列里的面孔上。
瓦列里…不知道他现在在英国干什么呢?
喜欢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