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向南真不是自不量力,也不是心血来潮。
好吧,他确实有些自不量力了.......
简单说个数据吧,根据非正式统计,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前后,黑省这边的下岗总人数应该在150万左右。
这么个庞大的数字,说实话,田向南卖血都养不起。
而且他记得,上一世黑省这边还是国营改制的重点区域,导致这边的工业受到严重打击,几十年后都没恢复过来,就连曾经辉煌的远东小巴黎,到了最后也逐渐没落下来。
150万人啊,拿头养啊.......
田向南要是真能养活这么些人,那他就是当代的神,到时候去看大阅兵,估计都能站城楼边上的主。
不过,现在也不用考虑那么多,这一瞬间,田向南身上的那股光棍劲儿又上来了。
想那么多干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养活150万人,他不敢想,但是现在要是养活那几家入不敷出的厂子里的工人,田向南还是有那么一些把握的。
对于这个想法,他真的不是什么心血来潮,也不是在丁书记的问询下,圣母心泛滥。
而是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也跟他们青山集团的发展有关。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还是老生常谈,那就是,青山大队的人手,又又又不够了........!
你看这事闹的.......
步行街这边开业,这里面的100多家店铺,都是青山集团自营的,每家店铺两个人,都是从大队上选出来的,年轻人负责经营。
这都多少人了?
而且,步行街这边的管理处也抽调了一批人负责管理,还有调过来的民兵队人手。
就这眼下刚入冬,就因为人手原因,他们大队上的电线厂都停工了。
电线厂这么一停,冶炼厂那边也跟着停了,甚至窑厂那边停的更早。
现在大队上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被调来了外面,参与到各种各样的项目里,屯子上剩的都是一些中老年。
这不是一个好事。
再加上转过年,还有一个田向南计划好了的,绿植园培育项目,就是搞各种绿植,城市绿化种类植物的种植。
这一块也是个未来二三十年内的高收入项目,田向南都跟赵大虎计划好了的,等明年,就派人到林场那边培育工作。
关键,上哪弄人去啊?
一个青山大果园,一个青山种植园,一个明年的绿植园,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工作。
说实话,在田向南认为,他们青山大队的人手,以后只要把这三个项目搞好了,那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大队上的其他项目,全部舍弃。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也是因为第2个原因。
前面也说过,砖厂,电线厂,还有冶炼厂,这三家工厂,实际上都属于重污染项目。
砖厂的碎砖半成砖砖渣污染土地严重,而电线厂和冶炼厂,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
一开始搞这个,就是为了挣一些起步资金。
但是现在算下来,这几家厂子能给青山大队带来的收入已经微乎其微。
就包括最赚钱的电线厂,今年也就带来了3000多万的毛收益。
至于冶炼厂,这两年铜价波动的厉害,所以田向南他们基本上没怎么往外出,只是用来自己用。
因此,现在他们自己储存下来的铜产量,差不多够他们自己的厂子,三年使用的了。
田向南想着,既然现在市里轴承厂,还有什么继电器厂和电机厂入不敷出,那他干脆把电线厂搬迁出来,顺便扩大生产,把这三家厂子的人员都吸纳进来。
他之所以要这么干,也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现在在电线业务这一块,他们跟住友集团的合作已经相当的深入了。
今年的合作下来,青山集团的产品好,价格低,已经让住友集团那边形成了依赖。
甚至随着他们产量的提高,住友集团那边把从他们这里引进的商品,转贴个牌,就直接销往了东南亚各国。
而且那边老早就希望青山大队这边提高产量了。
嫌他们一年的产量太少了,能提高个三五倍的话,那他们是非常乐意的。
就连上次省招商会的时候,住友晴子过来都跟田向南谈过这个事,询问他愿不愿意扩大电线厂规模。
还说如果他们青山电线厂不想扩大规模的话,住友晴子都准备投钱在内地搞几家电线厂了。
不过这个事,当时被田向南糊弄了过去,只说他考虑考虑。
结果这一考虑就是半年。
现在他大可以把青山电线厂搬迁过来,增加几条生产线,扩大规模,把那些工人都收过来。
至于冶炼厂。
田向南打算直接关停,设备转卖掉,把矿也给平了。
毕竟冶炼厂包括挖矿,对于他们那边的环境破坏都太大了,现在及时停业整改还来得及。
现在他们集团跟省行的关系,也不需要利用贵金属来维持了。
田向南更希望的是,停掉这些污染的工业项目,保持好这片大青山美丽的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以便他以后在这里养老。
想到这种改正的可能,田向南确实是忍不住心动了。
“丁书记.......”
田向南搁这考虑了半天,对面的两个人都没有着急,只是默默的等待着。
直到他开口,两位领导这才打起了精神。
“你说........”
“是这样,我打算开车后,把我们的电线厂迁移到市里面,工人全部重新招,大概要1200人左右规模,可以接受那些国营厂45岁以内的下岗职工.......”
“嘶........”
丁凯闻言眼睛一亮,与旁边的搭档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喜色。
“这是好事啊。”
“还有,在预备建设一家特殊装备生产厂,前期招收人员预计300人左右.......”
田向南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语气又严肃了几分。
“不过这个装备厂,是用来生产第2代甚至第3代技术的防弹衣的,因此招收人员,必须家世清白,且思想上符合条件的。”
“没问题,这个到时候我可以专门派个小组负责审查。”
丁书记答应的同样干脆。
“但是丑话我也得提前说清楚。”
田向南又跟着补充了一句,面色依旧严肃。
“我们青山集团的厂子,跟国营厂可不一样,没有什么铁饭碗一说。”
“好好工作的人,我们自然欢迎,但是作奸犯科,违法乱纪或者不服从管理的,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清除出去。”
“所以到时候,对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安排这一块,我们会尽力接受,但如果在管理生产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的,我们也没有情面可讲.......”
“呃........”
听到田向南这两句补充的话,丁书记也缓缓敛去脸上的笑意,思考了一下,随即很认真的点头。
“行,这一点,到时候我会跟他们说清楚.......”
“还有,服装厂那边........”
田向南刚准备接着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却见面前的丁书记忽然朝他做了个暂停的手势,然后抬头看向了他的身后。
田向南疑惑的回头,却发现,身后饭馆的门口,这会儿正有一群人簇拥着走了进来。
“诶呦,田书记?”
“诶呦,黄总,好久不见了......!”
好吧,他确实有些自不量力了.......
简单说个数据吧,根据非正式统计,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前后,黑省这边的下岗总人数应该在150万左右。
这么个庞大的数字,说实话,田向南卖血都养不起。
而且他记得,上一世黑省这边还是国营改制的重点区域,导致这边的工业受到严重打击,几十年后都没恢复过来,就连曾经辉煌的远东小巴黎,到了最后也逐渐没落下来。
150万人啊,拿头养啊.......
田向南要是真能养活这么些人,那他就是当代的神,到时候去看大阅兵,估计都能站城楼边上的主。
不过,现在也不用考虑那么多,这一瞬间,田向南身上的那股光棍劲儿又上来了。
想那么多干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养活150万人,他不敢想,但是现在要是养活那几家入不敷出的厂子里的工人,田向南还是有那么一些把握的。
对于这个想法,他真的不是什么心血来潮,也不是在丁书记的问询下,圣母心泛滥。
而是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也跟他们青山集团的发展有关。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还是老生常谈,那就是,青山大队的人手,又又又不够了........!
你看这事闹的.......
步行街这边开业,这里面的100多家店铺,都是青山集团自营的,每家店铺两个人,都是从大队上选出来的,年轻人负责经营。
这都多少人了?
而且,步行街这边的管理处也抽调了一批人负责管理,还有调过来的民兵队人手。
就这眼下刚入冬,就因为人手原因,他们大队上的电线厂都停工了。
电线厂这么一停,冶炼厂那边也跟着停了,甚至窑厂那边停的更早。
现在大队上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被调来了外面,参与到各种各样的项目里,屯子上剩的都是一些中老年。
这不是一个好事。
再加上转过年,还有一个田向南计划好了的,绿植园培育项目,就是搞各种绿植,城市绿化种类植物的种植。
这一块也是个未来二三十年内的高收入项目,田向南都跟赵大虎计划好了的,等明年,就派人到林场那边培育工作。
关键,上哪弄人去啊?
一个青山大果园,一个青山种植园,一个明年的绿植园,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工作。
说实话,在田向南认为,他们青山大队的人手,以后只要把这三个项目搞好了,那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大队上的其他项目,全部舍弃。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也是因为第2个原因。
前面也说过,砖厂,电线厂,还有冶炼厂,这三家工厂,实际上都属于重污染项目。
砖厂的碎砖半成砖砖渣污染土地严重,而电线厂和冶炼厂,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
一开始搞这个,就是为了挣一些起步资金。
但是现在算下来,这几家厂子能给青山大队带来的收入已经微乎其微。
就包括最赚钱的电线厂,今年也就带来了3000多万的毛收益。
至于冶炼厂,这两年铜价波动的厉害,所以田向南他们基本上没怎么往外出,只是用来自己用。
因此,现在他们自己储存下来的铜产量,差不多够他们自己的厂子,三年使用的了。
田向南想着,既然现在市里轴承厂,还有什么继电器厂和电机厂入不敷出,那他干脆把电线厂搬迁出来,顺便扩大生产,把这三家厂子的人员都吸纳进来。
他之所以要这么干,也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现在在电线业务这一块,他们跟住友集团的合作已经相当的深入了。
今年的合作下来,青山集团的产品好,价格低,已经让住友集团那边形成了依赖。
甚至随着他们产量的提高,住友集团那边把从他们这里引进的商品,转贴个牌,就直接销往了东南亚各国。
而且那边老早就希望青山大队这边提高产量了。
嫌他们一年的产量太少了,能提高个三五倍的话,那他们是非常乐意的。
就连上次省招商会的时候,住友晴子过来都跟田向南谈过这个事,询问他愿不愿意扩大电线厂规模。
还说如果他们青山电线厂不想扩大规模的话,住友晴子都准备投钱在内地搞几家电线厂了。
不过这个事,当时被田向南糊弄了过去,只说他考虑考虑。
结果这一考虑就是半年。
现在他大可以把青山电线厂搬迁过来,增加几条生产线,扩大规模,把那些工人都收过来。
至于冶炼厂。
田向南打算直接关停,设备转卖掉,把矿也给平了。
毕竟冶炼厂包括挖矿,对于他们那边的环境破坏都太大了,现在及时停业整改还来得及。
现在他们集团跟省行的关系,也不需要利用贵金属来维持了。
田向南更希望的是,停掉这些污染的工业项目,保持好这片大青山美丽的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以便他以后在这里养老。
想到这种改正的可能,田向南确实是忍不住心动了。
“丁书记.......”
田向南搁这考虑了半天,对面的两个人都没有着急,只是默默的等待着。
直到他开口,两位领导这才打起了精神。
“你说........”
“是这样,我打算开车后,把我们的电线厂迁移到市里面,工人全部重新招,大概要1200人左右规模,可以接受那些国营厂45岁以内的下岗职工.......”
“嘶........”
丁凯闻言眼睛一亮,与旁边的搭档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喜色。
“这是好事啊。”
“还有,在预备建设一家特殊装备生产厂,前期招收人员预计300人左右.......”
田向南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语气又严肃了几分。
“不过这个装备厂,是用来生产第2代甚至第3代技术的防弹衣的,因此招收人员,必须家世清白,且思想上符合条件的。”
“没问题,这个到时候我可以专门派个小组负责审查。”
丁书记答应的同样干脆。
“但是丑话我也得提前说清楚。”
田向南又跟着补充了一句,面色依旧严肃。
“我们青山集团的厂子,跟国营厂可不一样,没有什么铁饭碗一说。”
“好好工作的人,我们自然欢迎,但是作奸犯科,违法乱纪或者不服从管理的,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清除出去。”
“所以到时候,对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安排这一块,我们会尽力接受,但如果在管理生产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的,我们也没有情面可讲.......”
“呃........”
听到田向南这两句补充的话,丁书记也缓缓敛去脸上的笑意,思考了一下,随即很认真的点头。
“行,这一点,到时候我会跟他们说清楚.......”
“还有,服装厂那边........”
田向南刚准备接着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却见面前的丁书记忽然朝他做了个暂停的手势,然后抬头看向了他的身后。
田向南疑惑的回头,却发现,身后饭馆的门口,这会儿正有一群人簇拥着走了进来。
“诶呦,田书记?”
“诶呦,黄总,好久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