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7章 阻挡时代浪潮?-《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

  “不是,你要是有啥想法,就跟我们讲讲呗.......”

  见田向南这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丁书记是真的有些头疼。

  “你田向南,田书记,说话做事啥时候这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了?连话都不敢说了?”

  “呵呵.......”

  田向南闻言苦笑。

  “领导,这不是瞻前顾后啥的,而是我真的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顿了顿,眼看丁书记脸上一副难以释怀的模样,田向南叹了口气,又跟着补充了一句。

  “而且,我相信领导们心里也都有一些主意,对于公家单位这一块,考虑的肯定也比我周全,我也相信领导们肯定能想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呵.......”

  听到田向南的话,丁书记却也只是冷笑的看着他,却也没有再继续往下追问。

  田向南见状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对于这些国营单位当前面临的困难,田向南是真的不想,也不敢给出什么看法。

  或者说,他也给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企臃肿沉疴,发展落后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明显。

  改制是必然要走的一条路。

  这种情况,不光是两世为人的田向南能看出,事实上,很多领导同样也能看得出来。

  真以为政府里面能人少吗?真当那些领导都是吃干饭的?就显得你聪明?

  事实上,能看出这些问题的恐怕绝对都不在少数,尤其是单位里的那些人。

  而且他们不光能看清楚,很多人甚至都能想到解决的方案,就哪怕是一个不太完美的解决方案。

  但别人为什么不说?

  因为干系太大。

  刚才李市长跟田向南说起轴承厂的问题,用了一个词,牵一发而动全身。

  事实上用这个词来描述轴承上的问题,根本就不够贴切,或者说不够引人重视。

  一个小轴承厂的影响才哪到哪?这个词,用来形容当前国企面临的问题,才是真正的贴切。

  就拿东北这边来说,虽然有着前些年的经济底子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东北这边发展逐渐落后,那也是必然现象。

  这主要是在于地缘问题,是无法根解的。

  就像眼下,随着这些年以来的工业逐渐向内地转移,东北的颓势已经逐渐显现,甚至已经蔓延到了这些国营企业中。

  国营企业单位改革,国营工厂改革,集体企业改革,这都是接下来,周这的政府部门应当应对的最大的一个问题。

  在这种能影响到国家发展能影响到民生问题的重大变革上,田向南哪敢多嘴。

  事实上,在上一次丁书记向他询问这个事的时候,田向南就已经隐晦的透露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而且,这还不是他个人的看法,而是政府那边同样有人,也有着这样的念头。

  公转私.......

  这是一个相当敏感且麻烦的决策。

  虽然在接下来的十来年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这样令人心痛的决策,但眼下谁要是开了这个头,那往后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名声,说不定都会被记载在近代史料上。

  田向南要敢开这个头,或者说这个话,亦或者,因为他的话影响了丁书记他们的判断,让他们开头做下了这样的决定。

  那往后他的名字,可能会被人骂上几十年。

  因为公转私虽然是一条好的政策。

  但是再怎么好的政策也需要人来施行,而在施行的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行.......”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见田向南似乎真的有顾虑,丁书记也就不再为难他,叹了口气道。

  “既然你没有主意,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你帮我参谋参谋,查漏补缺一下,这总可以吧?”

  “呵呵.......”

  田向南闻言也笑了。

  “您看,我就说领导们心里早有成算了,行,那我也听听领导们的高见........”

  丁书记无奈地看了看他,又轻叹了一口气。

  “这次轴承厂的问题,造成的影响非常不好,甚至省领导都跟着过问了。”

  “我们市里班子也开会讨论过,确实得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就拿轴承厂来说,现有的设备确实比较落后了,而且很多都是坏的,所以我们决定,同意把轴承厂的设备全部发卖掉。”

  “同时,要把卖设备换来的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购买新的设备,但肯定买不了多少,勉强组成一个小的流水线,应该还行。”

  “但这样一来,轴承厂的工人必然要淘汰一部分........”

  “因此,我们考虑把卖设备剩的另一部分钱用来安置这一批被淘汰的工人。”

  “也就是让另外一部分工人下岗呗.......”

  田向南跟着确认了一句。

  “下岗?”

  丁书记明显被他提出的这个词给惊讶了一下,略微思索之后,赞同的点了点头。

  “没错,这一部分被淘汰的工人离开自己的岗位,确实也算是下岗了。”

  “我们想着,等轴承厂有了新设备之后,就等同于一个小一点的新厂子重新发展。”

  “要是能发展的好,回头还可以把这些淘汰的人再召回去.......”

  “啧.......”

  听完丁书记的打算之后,田向南只是略微砸吧了一下嘴,一时却没有表态。

  “你觉得怎么样?”

  等了有一会儿,见他还没有说话,丁书记这才追问了一句。

  田向南心说真不怎么样。

  事实上,就从这两位领导的简单叙述中,他就能听出来,轴承厂所面临的问题,压根就不是什么设备老旧的问题。

  或者说是这方面的原因很大,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固定的订单,没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没有赚钱的生产项目。

  那可能有的人就会说了,先前领导已经介绍过了,这个轴承厂,就是以前帮几大轴承厂打补丁,做边角料的小厂子,肯定是争不过那几个大厂子的。

  没那大厂子的路子关系广,没那些厂子有资历,也没他们有背景,订单上自然抢不过他们。

  那田向南想说的是,既然啥都没有,既然没有一点优点,一点竞争力,那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干脆不如直接倒闭。

  你要说像别的厂子,比如糖厂,汽水厂那边。还有公转私的必要,还能挣扎一下,兴许能在个人手里涅盘重生。

  但是像轴承厂这种没有一点竞争力的厂子,恐怕连公转私的必要都没有。

  直接把设备一卖,拿一笔遣散费,让工人们自谋出路。

  但........

  这话他不敢说,因为说出来的话,实在太残忍了。

  毕竟年代不一样,观念也不一样。

  像后世的人,进一个厂里上班,上个两三天不想干了,提桶跑路,那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可现在,一份工作,那就是一个家庭的指望,就是一个家庭安稳的象征,真不是给一些钱就能弥补的。

  轴承厂几百号工人,那就是几百个家庭的希望。

  这种希望一旦破灭,很多人的观念转换不过来,那对他们的打击将会是灾难性的,甚至很容易发生一些极端的事情。

  想着想着,田向南甚至都有些心软了。

  如果说,国企改制与下岗潮,是一种无法阻挡的时代大势。

  那么他田向南,要不要试试化身一块礁石,与这种时代浪潮碰一碰?

  就算他阻挡不了全国性的这种浪潮,但是挡一挡东北这边的,或者说,挡一挡他们家乡哈城这边的.......

  应该,没多大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