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喏,给你的礼物。”
李斯府邸。
刚下值回来的他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看到李由端着一个白花花的……糕点?
应该是吧?
端到了他面前。
“这是……”
“给你的寿辰礼物,这可是我好不容易向国师求来的特殊糕点,除了国师府和王宫还没人吃过呢!”李由自豪说道。
其实国师答应得很爽快,好像只是一件小事一样。
“不就是国师府制作的蛋糕吗?”
李斯感觉这孩子越来越不省心了,居然敢小看他。
他当上廷会官的第一年就在扶苏过生日的时候吃过了。
当时他还问过大王和国师为何不把此物推广出去,得到的答案是:秦国制作技术不过关,此物又不方便保存太久或卖出高价,国师不喜欢做……
但后来他知道了,除了技术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国师懒得天天回去买。
现在,科学院已经能做出奶油了,只是和国师拿出来的后世奶油还有些区别,且价格极其高昂不说,保质期还不长,他这个首席廷会官都不想吃。
“你可还记得,老夫曾下过令,禁止任何官员在我寿辰之时送礼?”李斯看着他。
“知道啊!”李由理直气壮:“不过现在不是下值了吗?我都没穿官服不是科学院院长了啊,这是在家里,我是你儿子。”
李斯很想说你这是在诡辩,但身为父亲,这还是有点说不出口。
谁会拒绝一个孩子的孝心呢?
小院里。
李斯坐在石桌边,把蛋糕均匀了的切成了十几小份。
一旁,夫人和其他几个孩子已经摆好了其他更多的吃食,李斯端起第一份蛋糕,在孩子和夫人之间犹豫了一下,随后还是先递给了夫人。
“委屈夫君了。”
“千万别这么说,承蒙夫人不弃我才能有今日,斯多谢夫人了!”李斯真诚道。
他和夫人结婚时,还只是家乡的一个小小读书人,成亲后他就去求学了,后来在楚国也只是一个小吏,但夫人从未说过任何怨言。
如何成为首席廷会官的妻子?
答:在他还只是一个小书生时嫁给他。
第二份,李斯给了李由。
“不错,没给爹丢脸!”
“那是,我保证以后把李家的排面拉得更高!”
李斯眉头一皱。
倒不是担心地位再高自家有危险,只是这语气……怎么有种说现在自己还不够的意思?
“希望你说到做到。”
之后,李斯按照年纪给所有孩子都发了一份。
正当众人其乐融融时,一个王宫内侍来了。
“李廷会,这是大王和国师给您的礼物。大王还让隶臣带话。”
“受限于最近的氛围寡人不好公开送你,但你的辛劳寡人和秦国将永远记住,希望你能多陪寡人几年。”
李斯闭上眼,心里满是感动。
最开始知道历史时,他曾惊慌无比,生怕大王对他有芥蒂;可嬴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什么叫只要你有才我就有心胸。
……
“我说,你早就知道李斯不会大张旗鼓?”
一侧,看着面前李斯全家谢恩的场面,李缘问道。
以李斯的地位,他的生日本可以过得风光些,哪怕嬴政都可能会来送礼。
但李斯没有,他强令下方官员不准送任何礼物,不准说任何恭维的话,真要有那个心思,那就月底向廷会交一份完美的工作报告,别让自己骂人。
如果不是嬴政说要给李斯来送礼物,李缘都不知道他在自家里其实也会过。
李缘没准备什么东西。
但嬴政来找他时,已经给他也准备好了一份。
“我相信李斯的公心,却也相信他的善良。”嬴政说道。
两人离开了。
王宫里,李缘又拿出了一个蛋糕。
他们只是单纯的馋嘴了。
“大王!”
门口,宦者令锦陇走了进来:“关于三川郡十二名官员渎职与非法勾结五国之人的调查报告已出,廷会已经下发了执行文件。”
这是来问嬴政需不需要例行检查。
嬴政都呆了一下:“廷会下发了执行文件?”
李斯在家过生日,阳沐不管事,尉缭只管和军队相关的。
“哪位廷会官签发的?”
“李廷会。”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疑惑。
“大王,隶臣问过了,李廷会在下值之前就吩咐了值守郎官,若三川郡文件一来,只要核查过后没有问题,先执行了再说,反正那些官员都不干净,无非就是罪大罪小的区别。”
“……”
好家伙,这也太“高效”了。
人在家里,居然还能靠留下的吩咐给别人定罪……
……
赵国南部。
几个农人正在田地里照顾着麦子。
“听说秦国有新农种,收成比咱们高了太多。”
“有是有,但秦人自己都要申请呢。”
“那也比我们好啊!”
“就是,听说南边县里今年收成可能会不好,估计会绝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唉,这世道艰难啊!”
“可我听说,那县里的事不是天灾,是人祸,要不是县里那些官员和那个王族的侯爷前几个月征发徭役,地里也不至于……”
“慎言!”
有人立刻制止道:“这不是我们这帮老百姓能谈的!”
“什么老百姓,也就秦国把我们当百姓看,你看这赵国朝廷在乎我们吗?”
“那我们也是百姓,总有一天会……”
农人忽然停住了。
其他人正在疑惑之际,却都听到了一阵声响。
“什么声音?”
一人刚问出来,顺着声音方向往东南方向看去。
远处出现了一片“乌云”。
几个年老的农人顿时面无血色,哆哆嗦嗦了一阵后,才有人颤声道:“虫……虫灾来了!”
“这……”
众人还没回过神,那片乌云已经飘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啃食地里还未完全成熟的粮食。
遮天蔽日的田地里,这些人的身影与低矮的麦子毫无区别。
有农人大喊着试图惊走他们。
有人拿着棍子大肆挥舞,想要打落一些飞虫。
只有几个老人,默默的流泪,却毫无动作。
对于古时百姓来说,除了战争和徭役,最大的灾难就是虫灾,也就是蝗虫。
几分钟后。
当这片乌云飞走后,只剩下这十几个无助的农人呆呆的站在田地里。
“完了……”
有个老人哭着道:“南边肯定起了虫灾,吃完我们这里,虫灾会越来越大的,赵国南边、甚至整个赵国今年的粮食都完了!”
其他人默不作声。
也许,是连开口的心气都失去了。
一天后。
蝗灾的事传到了邯郸。
朝堂震动,百姓哗然!
相国府里。
郭开将报告轻飘飘的投入火堆。
“相国,您这……”
前来汇报的大臣一脸愕然。
“大王在干什么?”
大臣停顿了一下:“没在干什么,王宫还是什么消息都没传出。”
“那就是还在享乐咯?”
“是。”大臣说:“可是相国,我等不是还在吗?您也在啊!”
“在此时此刻,本相估计虫灾已经到西部边境了。”郭开闭上眼:“虫灾所过之处,粮食已然绝迹,百姓已成定局,朝廷又能如何?”
大臣张了张嘴。
他很想说您什么时候也变成这样了?
“相国,此次受灾七县,西部估计也有几县会受灾,涉及百姓可有……”
“有多少人都没关系。”
郭开沉默了一下:“朝廷还有粮吗?还有赈灾的实力吗?就算发了钱粮下去,以如今赵国官场,你觉得有几成能到百姓手中?”
“本相别的不说,你想贪墨几成?”
“我……”
大臣正要辩解,郭开却抬手打断了他:“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只是本相知道,这个时候,不赈灾对百姓才更好。”
大臣沉默了许久,默默行礼告退。
等他走后,金能面色复杂的走了进来:“相国真打算坐视不管?”
郭开没说话,只是手放在前方的火堆上。
直到他浑身感觉有点热了,这才后退了几步。
“真是一个好机会啊!”
郭开自言自语的说着。
金能心里有些寒意。
几个月前,郭开让玄衣卫以秦国名义在赵国南部贿赂了一些人,加大力度盘剥百姓。
当时,他以为郭开只是想要点钱财。
但他没想到,这居然会引发虫灾……
“你想到了?”
“没想到。”
“那你……”
“我只是想在南方激起民变,让赵国来一次内战。”郭开语气平静,仿佛只是在诉说着一件家常之事:“只是天意如此,战乱没来,虫灾来了。”
“但你可否想过,一旦引发战乱,死得人可能会更多;况且现在引发了虫灾,虽然死得人可能没内战那么多,可波及范围或更广,甚至影响到秦国。”
“这我知道。”
郭开居然露出了一丝笑容:“可是这样,才能让百姓们更加直观的看到秦国和赵国的差距,不是吗?”
金能欲言又止,这倒是事实。
可你这轻飘飘的几句话,会给百姓带来多少苦难知道吗?
他相信郭开是知道的。
以郭开的智商,他估计在几个月前就想过除战争外,也可能引发虫灾。
可他依旧这么干了。
只是因为这样对秦国有利……
“相国聪明绝顶!”
金能只能这么说道。
只是聪明。
但毫无良心……
……
当赵国的虫灾飞过国境,越过黄河,让一些秦人也受到影响后,秦国也震惊了。
按照道理来说,除非是绝对的大旱之年,否则这个时候不应该有蝗灾。
但为什么不仅有,还波及这么广?
当两个县的百姓受灾后,秦国的动作终于来了。
三个野战军同时开动,带着所有的火炮、拿着地方府衙准备一些织网,开始围着蝗虫群可能的路线围剿。
这一场行动耗费半月有余,瞬间消耗掉了国库数百万的钱财。
但对此,秦国无人在意。
而此时,赵国依旧处在虫灾带来的后患里。
十几万百姓流离失所,不断的朝着秦国方向走去。
秦国花费数百万钱财、动用三个野战军消灭虫灾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曾经那每年都会动不动就打人的秦国,这一次将庞大的国力用在了为百姓而战上。
为百姓而战的口号,也随着这一次事件开始宣传。
相比之下,赵国的无动于衷,伤透了百姓的心。
秦赵边境。
每天都有赵国百姓越过边关,在秦国官府那领一碗免费的粥,然后继续朝着前方走去。
一处道口。
嬴政和李缘站在路边,看着下方衣衫褴褛的百姓,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政哥,你看那!”
李缘忽然指着秦军边关另一侧的秦国领土内,那里有一条小溪。
一个刚逃难而来的赵国百姓站在河边,用石头不断的砸着一块木牌,一边砸着一边脸上还有泪痕。
当把木牌砸碎后,石头也碎了。
男人沉默了一会,跪在地上,将那些木牌碎屑和石头粉末一点点撒进了小溪里。
最后,他掩面痛哭。
“这人干啥呢?”李缘有些疑惑。
嬴政则目光复杂。
“那块木牌,是赵军将士阵亡后朝廷发给他们亲属的证明。”
很显然,这是一个父辈曾死在某场战争里的男人。
而以秦赵关系来看,大概率是死在秦人手中。
若是在以前,这种人就是赵国反秦的绝对主力,哪怕是之前秦国进行了好几年的舆论战,也只是让这些人沉默,不再说什么反秦的话。
现在,他们居然也来了……还在进入秦国后砸碎了那块牌子……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你居然看得这么清?视力这么好?”李缘惊讶道。
嬴政:“……”
好好的氛围,全给他坏了。
“你但凡多看点记载,就知道以前各国都是这么干的,秦国也有,且制式和赵国的相差无几。”
李缘点了点头。
“所以,你开心吗?”
嬴政没说话。
仅从这件事来讲,他是开心的,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反秦的一批人都动摇了,秦国在民心上已经实质统一了华夏。
可这个结果,是以两国死亡数万人,十几万赵国百姓受苦、上万人逃亡换来的。
这还不包括两国没算进去也无法算进去的经济损失。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郭开。
“我不知道,或许我应该……感到悲哀。”嬴政叹了口气。
善人与奸人的区别,有时候很模糊。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李斯府邸。
刚下值回来的他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看到李由端着一个白花花的……糕点?
应该是吧?
端到了他面前。
“这是……”
“给你的寿辰礼物,这可是我好不容易向国师求来的特殊糕点,除了国师府和王宫还没人吃过呢!”李由自豪说道。
其实国师答应得很爽快,好像只是一件小事一样。
“不就是国师府制作的蛋糕吗?”
李斯感觉这孩子越来越不省心了,居然敢小看他。
他当上廷会官的第一年就在扶苏过生日的时候吃过了。
当时他还问过大王和国师为何不把此物推广出去,得到的答案是:秦国制作技术不过关,此物又不方便保存太久或卖出高价,国师不喜欢做……
但后来他知道了,除了技术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国师懒得天天回去买。
现在,科学院已经能做出奶油了,只是和国师拿出来的后世奶油还有些区别,且价格极其高昂不说,保质期还不长,他这个首席廷会官都不想吃。
“你可还记得,老夫曾下过令,禁止任何官员在我寿辰之时送礼?”李斯看着他。
“知道啊!”李由理直气壮:“不过现在不是下值了吗?我都没穿官服不是科学院院长了啊,这是在家里,我是你儿子。”
李斯很想说你这是在诡辩,但身为父亲,这还是有点说不出口。
谁会拒绝一个孩子的孝心呢?
小院里。
李斯坐在石桌边,把蛋糕均匀了的切成了十几小份。
一旁,夫人和其他几个孩子已经摆好了其他更多的吃食,李斯端起第一份蛋糕,在孩子和夫人之间犹豫了一下,随后还是先递给了夫人。
“委屈夫君了。”
“千万别这么说,承蒙夫人不弃我才能有今日,斯多谢夫人了!”李斯真诚道。
他和夫人结婚时,还只是家乡的一个小小读书人,成亲后他就去求学了,后来在楚国也只是一个小吏,但夫人从未说过任何怨言。
如何成为首席廷会官的妻子?
答:在他还只是一个小书生时嫁给他。
第二份,李斯给了李由。
“不错,没给爹丢脸!”
“那是,我保证以后把李家的排面拉得更高!”
李斯眉头一皱。
倒不是担心地位再高自家有危险,只是这语气……怎么有种说现在自己还不够的意思?
“希望你说到做到。”
之后,李斯按照年纪给所有孩子都发了一份。
正当众人其乐融融时,一个王宫内侍来了。
“李廷会,这是大王和国师给您的礼物。大王还让隶臣带话。”
“受限于最近的氛围寡人不好公开送你,但你的辛劳寡人和秦国将永远记住,希望你能多陪寡人几年。”
李斯闭上眼,心里满是感动。
最开始知道历史时,他曾惊慌无比,生怕大王对他有芥蒂;可嬴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什么叫只要你有才我就有心胸。
……
“我说,你早就知道李斯不会大张旗鼓?”
一侧,看着面前李斯全家谢恩的场面,李缘问道。
以李斯的地位,他的生日本可以过得风光些,哪怕嬴政都可能会来送礼。
但李斯没有,他强令下方官员不准送任何礼物,不准说任何恭维的话,真要有那个心思,那就月底向廷会交一份完美的工作报告,别让自己骂人。
如果不是嬴政说要给李斯来送礼物,李缘都不知道他在自家里其实也会过。
李缘没准备什么东西。
但嬴政来找他时,已经给他也准备好了一份。
“我相信李斯的公心,却也相信他的善良。”嬴政说道。
两人离开了。
王宫里,李缘又拿出了一个蛋糕。
他们只是单纯的馋嘴了。
“大王!”
门口,宦者令锦陇走了进来:“关于三川郡十二名官员渎职与非法勾结五国之人的调查报告已出,廷会已经下发了执行文件。”
这是来问嬴政需不需要例行检查。
嬴政都呆了一下:“廷会下发了执行文件?”
李斯在家过生日,阳沐不管事,尉缭只管和军队相关的。
“哪位廷会官签发的?”
“李廷会。”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疑惑。
“大王,隶臣问过了,李廷会在下值之前就吩咐了值守郎官,若三川郡文件一来,只要核查过后没有问题,先执行了再说,反正那些官员都不干净,无非就是罪大罪小的区别。”
“……”
好家伙,这也太“高效”了。
人在家里,居然还能靠留下的吩咐给别人定罪……
……
赵国南部。
几个农人正在田地里照顾着麦子。
“听说秦国有新农种,收成比咱们高了太多。”
“有是有,但秦人自己都要申请呢。”
“那也比我们好啊!”
“就是,听说南边县里今年收成可能会不好,估计会绝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唉,这世道艰难啊!”
“可我听说,那县里的事不是天灾,是人祸,要不是县里那些官员和那个王族的侯爷前几个月征发徭役,地里也不至于……”
“慎言!”
有人立刻制止道:“这不是我们这帮老百姓能谈的!”
“什么老百姓,也就秦国把我们当百姓看,你看这赵国朝廷在乎我们吗?”
“那我们也是百姓,总有一天会……”
农人忽然停住了。
其他人正在疑惑之际,却都听到了一阵声响。
“什么声音?”
一人刚问出来,顺着声音方向往东南方向看去。
远处出现了一片“乌云”。
几个年老的农人顿时面无血色,哆哆嗦嗦了一阵后,才有人颤声道:“虫……虫灾来了!”
“这……”
众人还没回过神,那片乌云已经飘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啃食地里还未完全成熟的粮食。
遮天蔽日的田地里,这些人的身影与低矮的麦子毫无区别。
有农人大喊着试图惊走他们。
有人拿着棍子大肆挥舞,想要打落一些飞虫。
只有几个老人,默默的流泪,却毫无动作。
对于古时百姓来说,除了战争和徭役,最大的灾难就是虫灾,也就是蝗虫。
几分钟后。
当这片乌云飞走后,只剩下这十几个无助的农人呆呆的站在田地里。
“完了……”
有个老人哭着道:“南边肯定起了虫灾,吃完我们这里,虫灾会越来越大的,赵国南边、甚至整个赵国今年的粮食都完了!”
其他人默不作声。
也许,是连开口的心气都失去了。
一天后。
蝗灾的事传到了邯郸。
朝堂震动,百姓哗然!
相国府里。
郭开将报告轻飘飘的投入火堆。
“相国,您这……”
前来汇报的大臣一脸愕然。
“大王在干什么?”
大臣停顿了一下:“没在干什么,王宫还是什么消息都没传出。”
“那就是还在享乐咯?”
“是。”大臣说:“可是相国,我等不是还在吗?您也在啊!”
“在此时此刻,本相估计虫灾已经到西部边境了。”郭开闭上眼:“虫灾所过之处,粮食已然绝迹,百姓已成定局,朝廷又能如何?”
大臣张了张嘴。
他很想说您什么时候也变成这样了?
“相国,此次受灾七县,西部估计也有几县会受灾,涉及百姓可有……”
“有多少人都没关系。”
郭开沉默了一下:“朝廷还有粮吗?还有赈灾的实力吗?就算发了钱粮下去,以如今赵国官场,你觉得有几成能到百姓手中?”
“本相别的不说,你想贪墨几成?”
“我……”
大臣正要辩解,郭开却抬手打断了他:“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只是本相知道,这个时候,不赈灾对百姓才更好。”
大臣沉默了许久,默默行礼告退。
等他走后,金能面色复杂的走了进来:“相国真打算坐视不管?”
郭开没说话,只是手放在前方的火堆上。
直到他浑身感觉有点热了,这才后退了几步。
“真是一个好机会啊!”
郭开自言自语的说着。
金能心里有些寒意。
几个月前,郭开让玄衣卫以秦国名义在赵国南部贿赂了一些人,加大力度盘剥百姓。
当时,他以为郭开只是想要点钱财。
但他没想到,这居然会引发虫灾……
“你想到了?”
“没想到。”
“那你……”
“我只是想在南方激起民变,让赵国来一次内战。”郭开语气平静,仿佛只是在诉说着一件家常之事:“只是天意如此,战乱没来,虫灾来了。”
“但你可否想过,一旦引发战乱,死得人可能会更多;况且现在引发了虫灾,虽然死得人可能没内战那么多,可波及范围或更广,甚至影响到秦国。”
“这我知道。”
郭开居然露出了一丝笑容:“可是这样,才能让百姓们更加直观的看到秦国和赵国的差距,不是吗?”
金能欲言又止,这倒是事实。
可你这轻飘飘的几句话,会给百姓带来多少苦难知道吗?
他相信郭开是知道的。
以郭开的智商,他估计在几个月前就想过除战争外,也可能引发虫灾。
可他依旧这么干了。
只是因为这样对秦国有利……
“相国聪明绝顶!”
金能只能这么说道。
只是聪明。
但毫无良心……
……
当赵国的虫灾飞过国境,越过黄河,让一些秦人也受到影响后,秦国也震惊了。
按照道理来说,除非是绝对的大旱之年,否则这个时候不应该有蝗灾。
但为什么不仅有,还波及这么广?
当两个县的百姓受灾后,秦国的动作终于来了。
三个野战军同时开动,带着所有的火炮、拿着地方府衙准备一些织网,开始围着蝗虫群可能的路线围剿。
这一场行动耗费半月有余,瞬间消耗掉了国库数百万的钱财。
但对此,秦国无人在意。
而此时,赵国依旧处在虫灾带来的后患里。
十几万百姓流离失所,不断的朝着秦国方向走去。
秦国花费数百万钱财、动用三个野战军消灭虫灾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曾经那每年都会动不动就打人的秦国,这一次将庞大的国力用在了为百姓而战上。
为百姓而战的口号,也随着这一次事件开始宣传。
相比之下,赵国的无动于衷,伤透了百姓的心。
秦赵边境。
每天都有赵国百姓越过边关,在秦国官府那领一碗免费的粥,然后继续朝着前方走去。
一处道口。
嬴政和李缘站在路边,看着下方衣衫褴褛的百姓,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政哥,你看那!”
李缘忽然指着秦军边关另一侧的秦国领土内,那里有一条小溪。
一个刚逃难而来的赵国百姓站在河边,用石头不断的砸着一块木牌,一边砸着一边脸上还有泪痕。
当把木牌砸碎后,石头也碎了。
男人沉默了一会,跪在地上,将那些木牌碎屑和石头粉末一点点撒进了小溪里。
最后,他掩面痛哭。
“这人干啥呢?”李缘有些疑惑。
嬴政则目光复杂。
“那块木牌,是赵军将士阵亡后朝廷发给他们亲属的证明。”
很显然,这是一个父辈曾死在某场战争里的男人。
而以秦赵关系来看,大概率是死在秦人手中。
若是在以前,这种人就是赵国反秦的绝对主力,哪怕是之前秦国进行了好几年的舆论战,也只是让这些人沉默,不再说什么反秦的话。
现在,他们居然也来了……还在进入秦国后砸碎了那块牌子……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你居然看得这么清?视力这么好?”李缘惊讶道。
嬴政:“……”
好好的氛围,全给他坏了。
“你但凡多看点记载,就知道以前各国都是这么干的,秦国也有,且制式和赵国的相差无几。”
李缘点了点头。
“所以,你开心吗?”
嬴政没说话。
仅从这件事来讲,他是开心的,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反秦的一批人都动摇了,秦国在民心上已经实质统一了华夏。
可这个结果,是以两国死亡数万人,十几万赵国百姓受苦、上万人逃亡换来的。
这还不包括两国没算进去也无法算进去的经济损失。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郭开。
“我不知道,或许我应该……感到悲哀。”嬴政叹了口气。
善人与奸人的区别,有时候很模糊。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