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是不是不够努力啊!-《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新一天的邯郸城城门口。

  一张布告被张贴了出来,它太大了,这面两丈多长接近一丈高的木墙全部被它占满。

  而路过的人们看着这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许多人都是一脸懵。

  不是他们看不懂,一旁有小吏在读给大家听。

  让他们懵的是上面的内容。

  “《告赵国万千百姓书》。”

  “数百年前秦赵同出一源,后世事无常才导致两家分立,但赵人从不低秦一等,此乃赵人风骨……然近一百年,秦国愈发强大,以至登顶绝巅,赵国却日渐没落……”

  “最近五年,秦国更是以一己之力创造了华夏族巅峰的历史……历代先王皆痛心于此试图变革,却只是惶然挣扎,直到近几年,本相才看清两国本质差别……秦国吏治清明,在秦王带领下官员无不尽心尽力,在朝廷厚爱之下,百姓忠心劳作于田间无怨无悔……反观赵国,一切错乱皆因权贵不法而起,以至于上蒙骗君王、下欺压黎民,百姓苦不堪言,逃亡秦国者众多……”

  “正视差距,方能奋起直追……”

  “今日起,本相将对赵国官场展开大规模严查行动,以秦国标准来对待……望各级官吏自发改变,勿等违法事发再全族连坐……”

  “也请万千赵国百姓相信赵国的未来,本相向诸位保证,秦国有的美好,一定会落在你们身上……”

  “……”

  小吏依旧在重复念着这篇郭开亲自拽写的文章。

  周围,百姓们面面相觑,没一个人吭声,既没表达什么反对,也不怎么相信。

  赵国要能这么容易改变,还会等到今天?

  只是有些人略微有些奇怪,这文章怎么……有种在贬低赵国抬高秦国的感觉?

  “承认别人优秀很难吗?”

  相国府。

  郭开叫来了近百位赵国大臣,召开了一次相国府的‘朝会’。

  面对他的这声质问,大臣们心有不忿,却不知道怎么回怼。

  “如今大王垂拱而治,国政还望诸位多多费心。”

  众人心里一阵无语,什么狗屁垂拱而治,不就是沉迷后宫吗?国政我们多多费心?最终决定权不全在你那吗?

  但郭开恭维了他们,他们也必须拱手应下再说一句‘相国辛劳’,这是规矩。

  “所以,接下来的治理,还请诸位和我一起努力。”

  “本相不要求你们和秦王以及那国师一样爱民如子,但你们也多学学秦国的同僚们,他们是怎么为官的?”

  “今后,你们哪怕是装样子都得装出一副改变的态度来,别让本相真的把屠刀砍下来!”

  “我不想逼你们,但你们也不要逼本相。”

  大臣们当即称是。

  郭开的话他们听明白了:不会动你们的基本盘和已有的利益,但你们今后得稍微收敛点,哪怕只是在表面上装出来!不然我话都说出去了,你们不给我面子,那大家都别想要面子了。

  至于表面之下……

  郭开没说。

  但他没说,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意思。

  郭开自己也知道。

  这一番话会随着贵族间的联络而传遍所有赵国贵族。

  他们会知道,自己并没有和秦王一样逼迫他们必须对百姓好,只是希望他们配合一下这次自己的政令。

  与此同时。

  他的文章在民间却受到了一些额外的解读。

  秦国怎么那么好?

  你看看,相国都说了,是官员的错!不是我们!

  而且秦赵本来是一家,这仇恨和差距也是最近这一百年才出来的,你们别对秦国恶意那么大嘛!

  随着这些言论一起传播的,还有一些“据说”是郭开在相国府里怒骂赵国官员的话传出:

  “以前两国百姓都艰苦,为何现在秦国越来越好、赵国却越来越差?”

  “不仅是因为秦国有秦王和国师,还因为你们这些官员不够努力!”

  “看看秦国的官员们,人家才是干实事的,不是和你们一样趴在朝廷与百姓身上吸血的!”

  官员:“???”

  是不是哪里不太对?

  你相国以前可以是第一大奸人啊!

  而且趴在百姓身上吸血……你这是不仅骂了我们,你还把大王、甚至其他四国也给骂了啊!

  这么勇的吗?

  ……

  “人才啊!”

  嬴政看着赵国传来的消息,不由得感慨。

  “能说出此等忽视现实情况的话来,要么是如郭开这般聪明却故意卖国使坏的奸人,要么是完全不懂现实逻辑的蠢货!”

  如果是敌人说出这种话,那嬴政的态度就是这样。

  但郭开是自己这边的,那就不一样了。

  “此乃大才!”

  “这倒是个好借口,寡人也可以用来针对国内这帮不听话的家伙!”

  说干就干。

  第二天的朝会,嬴政把郭开的文章在朝堂上公示了一遍,并对着官员问道:“赵国都如此推崇秦国,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百官:“……”

  还特么不够努力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就差用刀逼着我们加班干事了……

  两天后。

  有御史以‘丧失为官初心、空耗国家钱粮’为由弹劾一些官员时,大家才知道,秦王是来真的!

  两个上班摸鱼、到点就下值走人的官员被降职,打发去了工厂教工人们读书识字去了。

  虽然也还在国家体系内,但……从中央朝廷的官员,其中一人还是副局长,一夜之间变成工厂里的教书先生?时不时还要去劳作?

  “大王,国家应垂拱而治啊!”

  那位副局长在离开咸阳前在王宫门口血书上奏,请求大王向上古之世学习。

  然后他没去工厂了。

  改去矿山了……

  “你们在家里是什么样寡人不想管,但既然戴了官帽,就应该对得起百姓给你们的供养和寡人给的俸禄!不然就脱了官服让给那些更有动力的年轻人!”

  嬴政下了铁令。

  但凡有官员被举报渎职、上班不干事、或者对百姓诉求敷衍者,一旦查实,轻则降职,重则直接发配矿山。

  韩非反对过,认为这处罚太重,且毫无律法依据。

  然后嬴政就把秦法中有关渎职的罪名处罚全部提高了……

  “爱卿,你怎么不看看这段时间被查的都是些什么官员?”

  韩非想了想,好像都是些传统贵族的人?

  正当他以为大王是想借此再度削弱那些人的力量时,嬴政紧接着道:“为什么那些寒门和平民官员们没有被查的?”

  “好好想想,是不是他们自己不够努力!”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