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十二年过得很快。
至少李缘是这么觉得的。
“你当然觉得过得快。”
马车上,嬴政听着李缘的感慨,不由得调侃道:“软玉温香在怀,国师府可是个好地方。”
他们现在在去北地郡的路上。
实战演习最后一场即将在那里进行,两个杀入决赛的师级部队即将在那里比最后一场。
而为了表现出朝廷的重视,嬴政和李缘这两个最高人物将会一起在军部的演习指挥部里看完全程。
“我也是干了事的好吧。”李缘一直都觉得人与人不同。
嬴政是个工作狂,所以哪怕他自认为已经比以前放松许多了,可那工作量对李缘来说依旧很大;而李缘只是一条咸鱼。
嬴政看着前面那些比试的记录,直接跳过了李缘的话。
“这比试还真的让一些将领感到才能不够了,一些将领甚至向尉缭表示想来询问下你的看法,让你去给他们做指导。”
“可别!”李缘连连摆手。
前几天,他去后世下载了一些有关一战时期的技战术相关论文和资料,随后自己修修改改,在确定不会让尉缭看出些异常后就将那些资料交给了军部——尉缭估计心里早就猜到了,但表面上双方都没说过。
现在,军队高层将领对于他给出的资料都很是震惊,都说国师不愧是天纵之才!
可李缘知道,他只是个普通人。
就算还有一重军迷的身份,可军迷也不是都有上战场的能力的,别的不说,一万人的调动就能让他毫无头绪。
打开窗户,李缘看向了远处的荒野。
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雪,远处的田野里还能看到一些白色。
路边还有一些路过的行人或者百姓,都站在道路旁有些好奇的望着这边。
得益于科技实力和基建的提升,嬴政的王驾也迎来了一次升级;但他并没有做太多改动,甚至都没怎么加宽加大、哪怕水泥路面承受得了。
升级了材质、悬架,改进了车窗,另外添了一些东西;仅此而已。
远处。
看到李缘出现在车窗旁,一些百姓忽然欢呼或者大喊了起来,吓得李缘赶紧拉上了纱窗。
他知道人们是好意,但他社恐。
“你在后世,见过最高的官员是什么?”嬴政忽然问道。
“我们家乡城市的一个局长,还有我大学的校长,至于他们哪个级别高我就不知道了。”
嬴政点了点头。
一个百姓能见到的最高官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应出这个社会的透明程度,因为官员算是社会群体中的顶层了。
若是以前的秦国,一个百姓估计也就交税的时候能见到一些小吏,可能见得到一些小官;其他的,莫说县令这个级别,他们一年到头连县城估计都不会进一次。
而现在,秦国取消了百姓出行的一些限制,加上朝廷的变化,百姓要是想见,去郡城蹲一下郡守都可以;当然,只是见到,至于对方接不接待你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原本以为,李缘的后世在这些方面应该会很好的。
“其实,确实很好。”
听着嬴政的所说,李缘沉默了一下:“相比于古代王朝,我们的百姓能见到官员的概率很高,有时候顶级大官下来视察时,普通人都可能见得到。”
“甚至你要是去首都运气好的话,在广场附近估计还能蹲到老大与外国元首;只不过也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
嬴政指着窗外:“就比如现在这样?”
李缘想了想,点了点头。
“看来我有些希望了。”嬴政说。
“什么希望?”
“我从资料中看到,曾经百姓可以去首都告状,甚至老大都与百姓同住;我做不到那样,可在这种社会透明性上,似乎有点希望了。”
李缘愣了一下:“你在哪看到的?”
嬴政从怀里摸出了手机,翻开了下载好的一本书。
“卧槽!”
看到他下载的那几十本以往只有人们考公时才会去看的书,李缘着实震惊了一下。
嬴政收起了手机,若有所思道:“现在的秦国,在这方面和你那个时代,差不多了吧?”
“勉强差不多了。”
李缘顿了一下:“但这只是因为我们俩在。”
“那就够了,我还有几十年为秦国留下些东西。”嬴政继续翻着军部的记录,不再说话。
李缘看向窗外。
那些对着这个方向挥手的人,像极了他的祖父那一辈。
他们也曾这么挥手过。
但不是对自己。
……
咸阳东北角。
由于咸阳的发展,尤其是韩国灭亡后大量韩国贵族被迫迁来咸阳,以至于原本的咸阳城内面积隐约有些不够。
在上个月,随着咸阳城内房屋租金价格的上涨,这个问题被彻底摆在了台面上。
百官有的提议扩建,毕竟咸阳未来会是天下第一大城,不大点怎么行?
有的提议拆除一些城墙,之后也不再新建城墙了,毕竟没人可以打到咸阳来,城墙只会成为历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咸阳城是有城墙的,但并没有把城市全部包围起来。
在经过一阵商讨后,嬴政下令保留关键地区的城墙,要留着做个历史见证,其他不是那么重要的地方的城墙则全部拆除,往外扩建。
而扩建的方式,则是由朝廷先规划出一些主街道,然后以这些主街道为坐标,允许商人购买在某些土地上建房的资格。
最开始,许多贵族、商人欣喜若狂。
可当他们仔细一研究政策才发现,特么的上当了……
“你的意思是,我只能花钱?”
一个官员面前,几个商人显得有些震惊:“然后要请朝廷的建筑队来修房子,最后只有这房子是我的,地还是朝廷的?而且这房子还有……保质期?”
“正是。”
官员指着脚下这片土地:“这里属于靠近主街的地方,位置很好,自然在安全性上也要有所保障。”
“那为什么非要建水泥房?我建木房不行吗?”
“这条街不行,至于为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兴许廷会的那几位知道。”
几个商人顿时气急,我们要能跟那几位搭上话还用得着找你?
“好,这些我暂且不说,我反正有钱!”
一个商人指着手中纸张上的一行:“可为什么连价格都有标准?卖出去的住宅价格不能超过成本价的三倍?这是什么道理?”
“我不知道,你们去问工部的住建司吧。”
“那这个禁止短时间内重复易手又是什么规矩?怎么这个没细则?”
“我也不知道,反正解释权归朝廷所有。”
“这不是欺负老实商人吗?”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至少李缘是这么觉得的。
“你当然觉得过得快。”
马车上,嬴政听着李缘的感慨,不由得调侃道:“软玉温香在怀,国师府可是个好地方。”
他们现在在去北地郡的路上。
实战演习最后一场即将在那里进行,两个杀入决赛的师级部队即将在那里比最后一场。
而为了表现出朝廷的重视,嬴政和李缘这两个最高人物将会一起在军部的演习指挥部里看完全程。
“我也是干了事的好吧。”李缘一直都觉得人与人不同。
嬴政是个工作狂,所以哪怕他自认为已经比以前放松许多了,可那工作量对李缘来说依旧很大;而李缘只是一条咸鱼。
嬴政看着前面那些比试的记录,直接跳过了李缘的话。
“这比试还真的让一些将领感到才能不够了,一些将领甚至向尉缭表示想来询问下你的看法,让你去给他们做指导。”
“可别!”李缘连连摆手。
前几天,他去后世下载了一些有关一战时期的技战术相关论文和资料,随后自己修修改改,在确定不会让尉缭看出些异常后就将那些资料交给了军部——尉缭估计心里早就猜到了,但表面上双方都没说过。
现在,军队高层将领对于他给出的资料都很是震惊,都说国师不愧是天纵之才!
可李缘知道,他只是个普通人。
就算还有一重军迷的身份,可军迷也不是都有上战场的能力的,别的不说,一万人的调动就能让他毫无头绪。
打开窗户,李缘看向了远处的荒野。
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雪,远处的田野里还能看到一些白色。
路边还有一些路过的行人或者百姓,都站在道路旁有些好奇的望着这边。
得益于科技实力和基建的提升,嬴政的王驾也迎来了一次升级;但他并没有做太多改动,甚至都没怎么加宽加大、哪怕水泥路面承受得了。
升级了材质、悬架,改进了车窗,另外添了一些东西;仅此而已。
远处。
看到李缘出现在车窗旁,一些百姓忽然欢呼或者大喊了起来,吓得李缘赶紧拉上了纱窗。
他知道人们是好意,但他社恐。
“你在后世,见过最高的官员是什么?”嬴政忽然问道。
“我们家乡城市的一个局长,还有我大学的校长,至于他们哪个级别高我就不知道了。”
嬴政点了点头。
一个百姓能见到的最高官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应出这个社会的透明程度,因为官员算是社会群体中的顶层了。
若是以前的秦国,一个百姓估计也就交税的时候能见到一些小吏,可能见得到一些小官;其他的,莫说县令这个级别,他们一年到头连县城估计都不会进一次。
而现在,秦国取消了百姓出行的一些限制,加上朝廷的变化,百姓要是想见,去郡城蹲一下郡守都可以;当然,只是见到,至于对方接不接待你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原本以为,李缘的后世在这些方面应该会很好的。
“其实,确实很好。”
听着嬴政的所说,李缘沉默了一下:“相比于古代王朝,我们的百姓能见到官员的概率很高,有时候顶级大官下来视察时,普通人都可能见得到。”
“甚至你要是去首都运气好的话,在广场附近估计还能蹲到老大与外国元首;只不过也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
嬴政指着窗外:“就比如现在这样?”
李缘想了想,点了点头。
“看来我有些希望了。”嬴政说。
“什么希望?”
“我从资料中看到,曾经百姓可以去首都告状,甚至老大都与百姓同住;我做不到那样,可在这种社会透明性上,似乎有点希望了。”
李缘愣了一下:“你在哪看到的?”
嬴政从怀里摸出了手机,翻开了下载好的一本书。
“卧槽!”
看到他下载的那几十本以往只有人们考公时才会去看的书,李缘着实震惊了一下。
嬴政收起了手机,若有所思道:“现在的秦国,在这方面和你那个时代,差不多了吧?”
“勉强差不多了。”
李缘顿了一下:“但这只是因为我们俩在。”
“那就够了,我还有几十年为秦国留下些东西。”嬴政继续翻着军部的记录,不再说话。
李缘看向窗外。
那些对着这个方向挥手的人,像极了他的祖父那一辈。
他们也曾这么挥手过。
但不是对自己。
……
咸阳东北角。
由于咸阳的发展,尤其是韩国灭亡后大量韩国贵族被迫迁来咸阳,以至于原本的咸阳城内面积隐约有些不够。
在上个月,随着咸阳城内房屋租金价格的上涨,这个问题被彻底摆在了台面上。
百官有的提议扩建,毕竟咸阳未来会是天下第一大城,不大点怎么行?
有的提议拆除一些城墙,之后也不再新建城墙了,毕竟没人可以打到咸阳来,城墙只会成为历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咸阳城是有城墙的,但并没有把城市全部包围起来。
在经过一阵商讨后,嬴政下令保留关键地区的城墙,要留着做个历史见证,其他不是那么重要的地方的城墙则全部拆除,往外扩建。
而扩建的方式,则是由朝廷先规划出一些主街道,然后以这些主街道为坐标,允许商人购买在某些土地上建房的资格。
最开始,许多贵族、商人欣喜若狂。
可当他们仔细一研究政策才发现,特么的上当了……
“你的意思是,我只能花钱?”
一个官员面前,几个商人显得有些震惊:“然后要请朝廷的建筑队来修房子,最后只有这房子是我的,地还是朝廷的?而且这房子还有……保质期?”
“正是。”
官员指着脚下这片土地:“这里属于靠近主街的地方,位置很好,自然在安全性上也要有所保障。”
“那为什么非要建水泥房?我建木房不行吗?”
“这条街不行,至于为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兴许廷会的那几位知道。”
几个商人顿时气急,我们要能跟那几位搭上话还用得着找你?
“好,这些我暂且不说,我反正有钱!”
一个商人指着手中纸张上的一行:“可为什么连价格都有标准?卖出去的住宅价格不能超过成本价的三倍?这是什么道理?”
“我不知道,你们去问工部的住建司吧。”
“那这个禁止短时间内重复易手又是什么规矩?怎么这个没细则?”
“我也不知道,反正解释权归朝廷所有。”
“这不是欺负老实商人吗?”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